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于1989年12月18—20日在南京举行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出席的委员25人,来自我国沿海省市十六个海洋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刚从香港讲学回来的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2.
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听研究员、《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主编毛继周先生。 毛继周先生,因病经长期医治无效,于1992年元月12日15时15分在郑州不幸逝世。终年58岁。 毛继周先生1933年12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县。1951年8月考入河南大学地理系,1955年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北京师大测绘研究班学习,1957年研究生毕业,先后列开封师专、郑州师院、郑州大学地理系任教,于1662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4月9日至4月13日在昆明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到会专业委员和特邀代表共40人。会议中心议题是“2000年地理部门的水文研究”。与会同志围绕中心议  相似文献   

4.
陈述彭先生的学术思想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IGBP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国-巴西资源卫星应用分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述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1月25日20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5.
李容全  邱维理 《地理学报》2013,68(9):1281-1291
周廷儒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中国新生代地理学创建人。他开拓学科新方向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为地理学新一代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典型范例。周廷儒院士为解决中国何以有特殊的江南湿润亚热带和独特的自然环境格局两个区域自然地理学难题,博览古今中外书刊,寻求立足学科前沿的科学答案。他在1960 年提出"以古论今,预见未来"的超前学术思想,开创了探讨区域起源、演变与发展的自然地理学新方向——新生代地理学,使中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研究迈上新里程,步入世界前列。周先生明确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为地理环境的演变,确立的地理环境演变的时间起点为新生代初期。他所论述的新生代地理演变研究的基本原理包括:① 水平地带被破坏后产生各级区域;② 地理环境演变受主导因素组合定律控制;③ 驱动演变的能源有内能和外能,以内能占优势。同时,他还对地理环境演变的分析与综合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周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在于明确了中国自然地理原始水平地带遭到破坏的时代在古近纪末,五大自然地理区主要形成在新近纪及其以来,经过第四纪演变,形成现代中国地理环境的格局。他的论著,特别是"中国自然地理——新生代古地理"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区域自然地理学时代巅峰研究成果的问世。他提出的"以古论今,预见未来"的定理,已经成为当今及未来自然地理学,特别是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深切怀念杨利普先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 0 1年岁末 ,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理学科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干旱区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干旱区地理》杂志的老主编、顾问杨利普研究员 ,不幸因病逝世。在此万分悲痛之际 ,为缅怀杨利普先生对中国地理科学尤其是对新疆现代地理学开拓性的贡献和成就 ,纪念杨先生学闻广博、虚怀若谷的高风亮节 ,铭记杨先生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对《干旱区地理》杂志的指导与关怀 ,特发表王树基、胡汝骥、杨川德三位研究员的纪念文章 ,以表达我们对杨利普先生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是中国地理学会成立最早的专业工作机构.1934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时就成立了出版委员会,为当时中国地理学会唯一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张其昀任出版委员会主任,谢家荣、林超任委员.1937年,出版委员会改名为编辑委员会,主要负责<地理学报>的编撰工作.  相似文献   

8.
《地理研究》1989,8(3):120-120
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全新世副主任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研究的开拓者周延儒先生,因病不幸于1989年7月18日6时47分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终年八十岁。周延儒教授1909年生于浙江省新登(今富阳)县。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京委员扩大会议上,决定出版《中国人文地理》大型丛书,以便和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大型丛书相匹配,使中国地理出版系统化、完善化。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学部委员吴传钧教授非常支持这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全面反映中国人文地理研究水平和中国人文地理及其各个领域总貌的学术论著。会前吴理事长专门同科学出版社负责人陈丙寅、吴三保编审讨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会议于1989年12月13—16日在上海市松江县招待所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委员与代表共35人。中国地理学会瞿宁淑秘书长出席会议,上海市水利局陈科信副局长、松江县项冠凡副县长、县水利局郁关义局长与佘山镇徐国芳副镇长光临会议指导。会议期间,委员与代  相似文献   

11.
陈传康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自然地理学家和综合地理学的开拓者。他出生于1931年,广东省潮州市庵埠镇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随后留校任教至今。其间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地理著作(包括合著)4种,主编(包括编辑)地理文集6部。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城市与环境科学系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和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沿海开发地区研究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和地学哲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正>第四届全球经济地理大会(Glob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 Geography,GCEG)于2015年8月19-23日在英国牛津大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近700名经济地理学者参会。中国大陆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大学等机构数十位学者参加本会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刘卫东研究员和北京大学贺灿飞教授分别担任大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和组委会委员。此外,中国地理学会以及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首次会议于1992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30名委员及特邀代表总计40人。香港专栏作家杨禄华亦被邀请参加会议。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刘南威主持开幕式,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家祯致开幕词,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学部委员黄秉维出席了开幕式,并以自己数十年的自然地理研究生涯的切身体会作了《自然地理  相似文献   

14.
严重敏教授,浙江岱山县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地理学报》编委,加拿大“ Chinese Geography andEnvironment”(中国地理学和环境学)杂志通讯编辑(AdvisoryCommittee)等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3月6日至10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是1983年夏经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成立的,现有专业委员35人,由李旭旦教授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迎接普通教育学制改革和中学结构改革,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受教育部高教一司委托于一九七九年六月廿九日—七月七日在无锡市召开了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委员,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各大区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17.
赵兴梁 ,男 ,汉族 ,192 8年 1月 8日生于安徽马鞍市。 195 3年 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林学系。中共党员 ,研究员。曾任原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学术秘书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植物固沙组组长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计划处副处长、植物固沙研究室主任和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站长 ,硕士生导师 ,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所研究员晋升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际沙漠化研究治理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常务理事和秘书长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 ,甘肃省林学会副理事长 ,…  相似文献   

18.
张保教授──著名地貌学家和医学地理研究的先驱马乃喜,张仁慧(西北大学地理系西安:710069)(西安教育学院西安:710002)张保先生(1912—1985年)──西北大学教授,九三学社社员。生前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会 《地理研究》1997,16(1):106-106
中国地理学会第二届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议在桂林召开中国地理学会第二届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于1996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广西挂林召开了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30多个出版社和地理刊物的编辑,共计35人。  相似文献   

20.
黄秉维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在国外被接纳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通讯院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会员。 1953年春我调到地理研究所,即受派跟黄先生学习自然地理学,当时他还在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我去上海拜见他,这是彼此相识的开始。此后三十多年来,我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在他领导下工作。现就以下方面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