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芬兰挪威斯堪的纳维亚地盾,属波罗的地盾的最西部分,从北东芬兰和科拉太古代地核向西南挪威晚元古代省,依次过渡为年轻造山带。这后一个省通常称为瑞典挪威造山省(Kartz等,1968),但其在瑞典部分多使用Dalsandia这一名称(Magnusson,1960)。放射性测年表明,瑞典挪威期造山运动发生在1200—850m.y.,恰与加拿大地盾格林维尔造山运动的时代相当。  相似文献   

2.
IGCP-275项一《波罗的/芬诺斯堪的亚地盾深部地质》的研究成果,已刊于1993年《PrecambrianResearch>第64卷1-4期上。这是有关波罗的地盾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新成果。该成果专辑共收入26篇文章,在专辑的前面发表了RolandGorbatsthev等的“波罗的地盾研究前沿”一文。该文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在这篇文章中对芬诺斯堪的亚和波罗的地盾的地壳域、该区的太古宙域、卡累利阿省、白海带与卡累利阿一白海省的界线、科拉半岛的太宙、古元古代的断层作用与裂谷作用及太古宙域的分离、拉普兰一科技活动带(北部的碰撞造山运动)”、古元…  相似文献   

3.
前寒武纪地台中的结晶地盾很久以来就认为是含有大量铀矿资源的地区,远在四十年代初期,在加拿大和南非地盾就发现了丰富而足够大的矿床(欣科洛布韦,拉吉港),提供了大都分开采铀矿。最近几十年来,在加拿大和南非地盾的元古代砾岩中,在加拿大和其它地盾的长期活动的断裂带的长石交代体中开采了铀矿和含金铀矿床。七十年代初期,在北澳大利亚发现了铀矿床,从而使澳大利亚地盾成为一个巨大的含铀地区。目前在世界铀矿储量表中前寒武纪地盾的矿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仅在资本主义和发展国家中估计铀矿总储量4百万吨,前寒武纪地盾占1.6百万吨;而从已勘探的铀矿工业储量中的126万吨,前寒武纪的储量占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4.
波罗的地盾东部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古宙大陆壳,主要由具有不同构造环境的三个块体组成。1)科拉半岛省,由麻粒岩—片麻岩(含 Fe、Ni-Cu 矿床)、含 Ni-Cu 及条带状铁建造和 REE 矿床的绿岩带、含蓝晶石矿床的强烈变形的火山—沉积盆地和赋 Fe-Ti-V 矿床的晚太古宙辉长岩—斜长岩侵入体等组成。2)卡累利阿省,是典型的花岗岩—绿岩带地体。绿岩带是在洛平(Lopian)造山运动期间形成的(2.9—2.6Ga),其构造环境类似裂谷和岛弧。该省含有 Ni-Cu 和块状黄铁矿矿床,并有铜矿化,以及条带状铁建造。晚造山期花岗岩含有斑岩型的 Mo、Cu-Mo 矿床。3)自海省,是一个麻粒岩—片麻岩和  相似文献   

5.
在格伦维尔造山运动以后,加丹加造山运动之前(在1000—650百万年之间)形成的各种岩系都划归末原生代(Epiprotozoic)。在这个时期沉积杂岩内出现的冰川沉积物是该代沉积物的最重要特征。区域评述和主要岩系欧洲在欧洲,这个代的地层,大多数是地台和冒地槽型岩相。地台型岩相分布在俄罗斯地台和波罗的地盾的  相似文献   

6.
第七届国际矿床成因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八月十八日至廿二日在瑞典中部城市律勒欧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所属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主持召开的。该协会的主席(1984~1986年届)是瑞典地质调查所的主要负责人G·考斯基博士。会议由瑞典、挪威、芬兰三国的地质调查所负责组织工作。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00多人,来自近四十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我国的代表15人。会议邀请发言的九人,包括开幕式大会发言4人,分别介绍了芬诺斯堪的纳维亚地盾区前寒武纪及显生宇成矿作用和火山岩中矿床成因模式;分组发言4人,介绍了前寒武纪金矿  相似文献   

7.
与这两种成分有关的矿床岩性变化很大.在确定溶液源成分时,含矿母岩和与其有关的地层性质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提供一个确切的成因模式的基础.同上述两组矿床有关的一些不同的岩性特点如下: 1.火山岩和沉积岩的相对含量Cu-Zn矿床组大多数赋存在以火山岩为主的地层或火山岩派生的沉积岩不发育的地层中.如北美大多数前寒武纪矿床赋存在绿岩带以火山岩为主的岩石中.相反,芬诺斯堪的纳地盾许多前寒武纪矿床则经常分布在含有少量长英质火山岩成分的沉积岩层中.而显生  相似文献   

8.
引言印度半岛地盾含有许多厚的前寒武纪时代的沉积岩层。Pichamuthu(1967)对印度的前寒武纪地层作了很好的评述;Naqvi等(1974)总结了印度地盾的演化历史。印度地盾前寒武纪沉积岩层显示了不同程度的变质。比17亿年老的沉积岩层都经受了变质作用,范围从麻粒岩相到低级角闪岩相。不过,在许多沉积盆地中,是可以认识和研究它们的沉积特征的。  相似文献   

9.
波罗的地盾大陆壳的形成经历了2.0Ga的时间,它向我们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造山运动的例子,且这些造山运动或多或少都与板块构造作用密切相联。最近同位素与岩石学的研究表明,造山运动的发展与地壳形成的时期并不能分成几个互不相干的旋回。造山运动的类型及其产生与特定时期由于俯冲作用而导致的板块组合密切相关。波罗的地盾早-中元古代以格林维尔和Svecofennian(瑞芬)造山运动为特征。其中格林维尔造山运动经历了大约300Ma时间,是一系列碰撞、旋转、碰撞造山事件的产物;而发生Svecfennian造山运动时,大面积新生成的陆壳几乎占据了波罗的地盾的中心区域,其形成经历了30Ma的时间,它是一个非碰撞事件的产物,以大量英云闪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在1990年10月22—26日在乌法城乌拉尔科学分院巴什基尔研究中心,召开了一次前寒武纪地层会议(简称乌法会议)。参加代表200人是来自49个科研和生产部门的地质工作者。会议对1977年全苏第一次会议对前寒武纪的划分方案作了部分修改。此次会议提交报告90份,主要资料是来自西伯利亚、远东、乌拉尔、波罗的地盾的长期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11.
前寒武纪的时限比显生宙长七倍。由于缺少足够的化石控制,年龄也很难确定,对前寒武纪的地质研究造成困难。前寒武纪的古地磁工作已在北美、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区开展起来,并建立了北美、欧洲—波罗的地盾、非洲和澳大利亚地区的视极移曲线(Tarling,1983)。中国的华北和扬子地块也建立了中、晚元古代的视极移曲线。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但目前仍有许多人对前寒武纪的古地磁研究持怀疑态度,认为前寒武纪岩石很难保存原生剩磁或因为原生剩磁的强度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早前寒武纪地质的兴趣越益增大,特别对早前寒武纪的绿岩带的杂岩及活动带的杂岩的文章较多。“绿岩带”和“活动带”的术语及概念在苏联的文献中广泛采用。然而在许多著作中,对这些术语的解释实质上和国外文献是不一样的。在某些情况下,对“绿岩带”和“绿岩岩系”;“带”—“坳陷”;“活动带”—“变质带”等术语是划等号的。应该指出,除大地构造以外,具有重要金属成矿意义的就是“绿岩带”。考虑到对波罗的地盾,阿尔丹和乌克兰地盾的划分趋势,以及根据金属成矿的情况,对“绿岩带”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世界许多地盾和古地台地区发现了大量铀矿床,它们赋存于结晶片岩、变质砾岩、片麻岩和不同成分的花岗岩类岩石当中。这些矿床的产状呈层状、柱状、细脉浸染状及脉状分布。据同位素年龄测定,它们的时代系前寒武纪,从成矿条件来看它们与变质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这类矿床往往构成巨大的含矿区,蕴藏着可观的铀储量。有鉴于此,这些矿床经常引起许多地质和采矿人员的关注。诸如早为人们所熟知的加拿大布兰德河和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的层状含铀砾岩矿床、澳大利亚北部阿利盖特河结晶片岩中的层状和柱状矿床、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湖细脉浸染状钠-铀建造矿床以及瑞典北部阿尔汶朴罗·阿尔维约尔含矿省等,就是这类矿床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引言这里考虑的早前寒武系包括太古界(35—26亿年)和早元古界(26—16.5亿年),整个早前寒武系大多是经受了各种变形和变质的上地壳岩和深成岩类。而晚前寒武系(比16.5亿年年青)主要是由广泛发育的地台型沉积覆盖物组成,因此,早前寒武系的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是以造山幕为根据的,而对于晚前寒武系则用岩性和生物地层标志则更为合适。在苏联研究早前寒武系的主要地区是欧洲的波罗的地盾和亚洲的阿尔丹地盾(东西伯利亚),它们的上地壳岩层序可作为古老的前寒武系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单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一般情况在前寒武纪金矿床中有部分,包括一些重要金矿床,是以铁建造为容矿岩的。美国的霍姆斯塔克金矿床、巴西莫罗韦洛金矿床和津巴布韦的武巴奇奎金矿床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金矿床实例。在加拿大地盾西北部的太古宙斯拉夫省,条带状铁建造是金矿床特别重要的窑矿岩石。卢平金矿,便是该类的典型金矿床。该矿床在1982年和1988年间已生产黄金34吨以上。与太古宙绿岩带共生的阿尔戈马型铁建造不同,斯拉夭省的含金铁建造是产在缺乏夹层状火山岩的厚层油积岩层序中。根据最近的研究,在太古宙斯拉夫省形成的五个具经济意义的金富集区,全部…  相似文献   

16.
欧洲前寒武系发育最好的地区是东欧地台及其邻近的褶皱带。如波罗的地盾(在北欧或称芬诺斯堪的纳维亚地盾)、乌克兰地盾(在乌克兰或称亚速-波多尔斯克)、俄罗斯台坪。地台镶边的褶皱带,如乌拉尔的海西褶皱带,北欧的加里东褶皱带中前寒武系分布广泛。在西欧北部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中部法国地块、西班牙的西部和南部、中欧的波希米亚地块、巴尔干半岛的南部等地都有前寒武纪沉积分布,特别是苏联的科拉半岛、卡累利阿地区、斯匹茨卑尔根群岛及乌拉尔等地都有前寒武纪沉积比较完善的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17.
<正>吉尔吉斯地区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在地壳发育的不同阶段,由于不同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矿产。吉尔吉斯的矿床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加里东、华力西和阿尔卑斯期四大旋回。1前寒武纪前寒武纪成矿期形成的矿床较少,主要分布在中天山。许多矿床产于前寒武纪变质岩中,早前寒武纪仅在变质的结晶基底中有石墨矿产出;晚前寒武纪的裂谷作用形成了里菲-文德纪火山-沉积建造,赋存有杰德姆超大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霍姆斯塔克金矿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其褶皱构造与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特点。对霍姆斯塔克矿床成因作了简介:该矿为前寒武纪变质的沉积同生层控及层状矿床,含矿建造产于20—25亿年前的浅海沉积环境,代表了化学沉淀的富铁碳酸盐—硅酸盐沉积物。矿体主要形成于同生沉积,前寒武纪的区域变质作用和褶皱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富矿体和矿体产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引言碳质建造(包括可燃性页岩、沥表灰岩、次石墨片岩等)的意义稳步增大,主要是因为碳质建造中含有许多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金、铜、铁、磷、锰、铅和锌、铀、次石墨(沥青)、石墨等矿床与前寒武纪碳质建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1 概况在31届地质大会发表的论文中,关于前寒武纪构造方面的论文摘要共66篇,其中专题性7篇、北欧波罗的地盾6篇、非洲古陆8篇、中朝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6篇、印度古陆3篇;其余36篇都集中在南美地台(包括圭亚那地盾、亚马逊地盾和圣佛朗希斯科地盾①)。专题性论文,论述了地球第一个超大陆的重建(Evens.A.D.David),太古宙陆壳的岩浆和构造构成(M.F.Osmaston),地壳的再循环和生长(R.W.Kay,S.M.Kay),太古宙和古元古代大陆生长(V.A.Glebovitsky),早前寒武纪陆核的形成和演化(A.K.Soko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