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天津测震台网产出数据,研制基于ACCESS数据库的地脉动处理系统,系统采用FTP协议自动获取地脉动数据并对其进行计算,将计算得到的RMS(速度均方根)值存储到数据库中,提供数据查询、变化曲线绘图等功能。根据设定的台站平均阈值,将超出一定范围的数据以红名显示以达到突出异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冕宁跨断层水准场地1-1C测段观测曲线从2016年6月开始出现大幅度突降,这是自汶川8.0级地震后四川地区出现的显著巨幅异常。针对该异常,使用Sentinel-1卫星影像数据,利用SBAS技术对冕宁跨断层场地进行沉降监测,通过SBAS-InSAR技术获取了变空间范围和幅度以及形变时间序列曲线。结果表明:(1)从空间看,形变中心位于西康温泉井附近;(2)从形变时间序列曲线上可以看出,沉降发生的时间与西康温泉井活动一致。因此,认为此形变是由西康温泉井抽水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脉动数据可以确定地震动对地表介质产生的响应,传统的H/V谱比法是针对于地脉动数据而发展起来的,本文将H/V谱比法应用于处理宽频带地震数据.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对68个宽频地震台站采集到的数据去除地震波形事件后的时间序列进行H/V谱比处理,得到了长江中下游不同区域的沉积厚度.河淮盆地的沉积层厚度大于3000 m.铜陵与安庆,庐棕三个矿区及其附近邻区其卓越频率位于0.05~0.1 Hz,沉积厚度3000 m左右,由西向东逐渐减薄为2000 m左右,且矿区沉积层横向变化大.江汉盆地的沉积层较厚,其边缘沉积层厚度可达3000 m.  相似文献   

4.
基于时间序列的InSAR相干性量级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nSAR数据处理的自适应相干性量级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满足复信号随机平稳的假设前提,并兼顾运算效率与估计精度.此方法生成的相干图具有很好的分布特征,避免了影像空间分辨率的损失.提出的算法分为两个步骤:(1)根据地物后向散射特性,对时间序列SAR影像进行聚类分析,选择具有同分布的样本,保证SAR影像质地平稳条件;(2)对干涉图进行条纹频率估计,采用极大似然(ML)条纹频率估计方法去除系统相位引起的复信号非平稳性,并根据Cramer-Rao边界条件改善条纹频率的估计精度.以美国南加州洛杉矶地区的ENVISAT ASAR数据集为例,本文将新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较传统方法而言,基于时间序列的相干性估计方法能够得到更可靠、精度更高、空间特征更鲜明的干涉相干图.  相似文献   

5.
郑芳  邓津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5):1173-1178
1920年8.5级地震诱发了大量的黄土滑坡,对研究黄土地区的滑坡灾害、土层地脉动特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精度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发现海原地震现场表层黄土为架空孔隙弱胶结微观结构,且该黄土是以粉粒为主的低黏性粉土,有震陷和地震滑坡的高风险。基于地脉动测试得到滑坡场地15个地脉动数据,采用傅里叶变换法对苏堡村滑坡土层的脉动特征进行分析,获得地脉动频谱特征曲线。研究表明场地卓越周期建议值为0.126 s,将其划分为坚硬场地,可为该滑坡场地类别划分作为参考,同时发现滑坡体与未滑体的地脉动特征有较大差异,可为海原地震滑坡的脉动特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面脉动与地震地面运动之间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众说不一。1976年松潘地震记录提供了探讨这一问题的条件。我们对台址进行了各种工作之后,得出的结论是:(1)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和富氏谱峰值随震级而增大;脉动幅值及谱幅值随测点高程及地表沉积层厚度而加大。(2)同一地区脉动和不同序列地震记录的幅值及谱幅值的最大值,均有一定方向性。(3)同一序列地震谱曲线特征极为相似。(4)一层穿斗木架房屋结构对地面脉动频谱特性没有影响;而后者在前者的谱曲线上有明显反应。结论:从1976年松潘地震文县台址的资料分析来看,地面脉动频谱特性在地震地面加速度谱形态或特征方面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高频噪声压制是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中提高信噪比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针对f-x(频率-空间)反褶积空间预测滤波器无法处理非平稳、非线性信号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通滤波的频率-空间域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in the frequency-space domain,f-xEMD)压制地震剖面中高频噪声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全域高通滤波从原始数据中分离出含有部分有效信号的高频数据,将其变换到f-x域,然后在滑动的短窗口内提取每一个频率的空变数据序列进行EMD分解得到高频复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IMF1,将所有频率的IMF1序列反Fourier变换到时间域得到噪声剖面,将其与原始数据相减,达到高频噪声压制的目的.该方法可克服传统EMD分解方法中的模态混叠现象,保护陡倾角反射同相轴;压制后的噪声剖面中不包含有效信号能量,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衡一号卫星感应式磁力仪(Search Coil Magnetometer,SCM)探测到了大量的低频电磁波动数据.本文探索从中自动识别闪电哨声波(Lightning Whistler,LW)的算法,相关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空间天气闪电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首先,以20 s的时间窗提取SCM原始波形数据,再对其做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得到时频图;接着,以LW在时频图中呈现明显的L形态特征为依据创建LW时频图像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316个LW时频图,8000个非闪电哨声波的时频图;再对时频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和尺度缩放处理以降低计算维度,同时增强闪电哨声波特征;通过设计模糊卷积核,对图像进行卷积计算以滤除大量阶跃边缘信息的影响;基于LW的形态特征设计L形态卷积核,对图像进行卷积处理以进一步增强图像中的L形态特征.最后,将增强后的L特征图输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进行分类识别.大量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闪电哨声波自动识别方案有效,其识别效果在精度、召回率、F1值(F1 score)和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指标上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9.
《震灾防御技术》2022,17(4):735-740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对台站数据包格式采用了新的定义,原有地震波形分析计算软件无法直接处理预警项目产出的数据包,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通过一组实际采集的十六进制数据,对该数据包新变化及定义,以图表形式详细解析了“wc”连续波形数据包中固定头段区、可变头段区和数据区等组成部分的关键字节内容及其逻辑关系,指出数据区Steim2的解压算法本质是将32 bit数据有效拆分为差值时间序列后重新还原数据的过程,并利用C语言给出解析“wc”连续波形数据包的可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0.
MT时间序列的小波去噪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本质上说 ,MT时间序列中噪声的强度与类型是能否取得MT响应参数无偏估计的决定性因素。当MT时间序列中磁场和电场中都含有相关噪声时 ,传统的去噪方法已无能为力。结合小波分析与MT时间序列的特征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MT时间序列去噪方法 ,讨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噪声识别 ,分析了理论数据通过小波分解与重构实现的去噪处理 ,探讨了对实测时间序列的固定源和随机干扰的去噪处理  相似文献   

11.
震例研究中前兆数据曲线快速矢量化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历史震例中原始前兆数据缺失的情况,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Matlab的时间序列曲线快速矢量化程序。经检验,该程序能够快速将历史震例中的前兆曲线矢量化并提取数据。所提取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在曲线形态和细节方面均高度相似,可以在震例再研究中替代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提取感应式磁力仪(SCM)北向分量(X)记录到的地磁脉动,分析其记录地磁脉动波形、主频与磁通门磁力仪(GM4)水平分量(H)记录地磁脉动的差异性,二者记录脉动波形基本相似,主频一致。GM4水平分量(H)数据一阶差分与SCM北向分量(X)1HZ数据相关分析为负相关,子午工程东经120°E子午链和30°N纬圈链地磁台站SCM数据提取地磁脉动,可以看到地磁脉动的振幅、谱幅度随着经纬度的减小而减小,主频在各个纬度几乎都在9 m Hz左右。  相似文献   

13.
利用傅里叶曲线拟合的方法,对具有刚性基岩的马陵1号点和马陵2号点间的段差曲线进行5次拟合平滑,在此测段的两端测点皆为刚性基岩点的情况下,拟合出的曲线可认为是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最终形态。以此环境因子平滑曲线作为本场地的基础,对跨郯庐断裂带的马陵3号点和马陵4号点之间的平滑曲线进行反向拟合,可以削弱此测段曲线中环境因子对原始曲线形态的影响,使跨断层测段信息曲线更加接近断层真实运动。为验证本方法的处理效果,对跨郯庐断裂带的另一处晓店场地采用类似的测段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两场地的拟合曲线具有相似的背离特点。另外,震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所拟合出的曲线形态在发震前、后各一年的时间段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背离现象,这对于分析邻近区域地震的发震过程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震对应概率谱分析的前兆异常识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观测或分析资料曲线异常的定量化识别提取问题,研究提出了地震对应概率谱统计方法和累计滑动平均概率分析方法.通过地震对应谱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值域数据异常信度属性.在不同考察时长的对应概率谱基础上,将原始数据时间序列转换成概率时间序列,并采用多点累计滑动平均方法得到滑动平均概率时间进程曲线,进而进行地震前兆异常的识别研究.以新疆北天山地区地震学参数η值时间进程序列为原始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当考察时长为18个月时,利用滑动平均概率时间进程曲线可以较好地识别地震前兆异常,异常对应率为83%,有震报准率为86%,异常具有中期属性.分析认为,不同考察时长的地震对应概率谱和滑动平均概率序列,不仪可以用于单项资料的前兆异常识别研究,还可以为综合分析预报提供定量的单项因子数据.  相似文献   

15.
李强 《地震学报》2000,22(4):404-409
人工神经网络是用来模拟人脑智能特点和结构的一种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功能.把它引用到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中,可为前兆观测更好地服务于地震分析预报开辟出一条新路,也是对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的推广.本文分析了时间序列的可预测性,给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地震前兆混沌时间序列的方法,并以江宁台和徐州台SQ 型地倾斜仪观测及溧阳台体应变观测的时间序列为例,对其作了预测和处理.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处理达到的精度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而该方法在今后的实际地震分析预报工作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S变换方法属于时频分析类方法的一种,可以将一维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转换成二维的时频域信号,能够将二维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转换成时频平面上的三维信号,更清晰便利地研究数据中各频率信号的频谱动态演化。根据一些震例研究表明,震前波动、阶跃、突跳、扰动等高频信号是目前已发现的,可重复的,较可靠的短临前兆异常信息,通过高通滤波处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所推导出的表示地震时间序列特征的W参数,对1966年邢台6.8(Ms)地震和1975年海城7.3(Ms)地震序列资料的处理得到:在W—t图中,当W值接近或低于中误差σ时,即很可能有强余震发生;而当W值低于平均水平时可认为是强余震前兆信息的开始.W—t曲线与强余震对应结果较好,邢台强余震对应结果鉴定评分R=0.659,海城强余震的对应结果鉴定评分R=0.501,表明预测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相似文献   

18.
孙洁  晋光文  江钊  王继军 《地震地质》2001,23(2):328-329
华南地区 (指福建、广东一带 )位于中国的东南部 ,东临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是岩浆多期次的强烈活动区。在加里东、印支、燕山等各构造旋回期均有岩浆侵入活动 ,特别是燕山期更为强烈。研究区岩浆岩覆盖面广 ,占测区总面积的 80 %以上 ,是开展火山岩浆活动规律、岩类组分、内部结构特征研究的较好场所之一。笔者在 1 991~ 1 995年间 ,在该区进行了大范围的电磁探测 ,收集到一批很有价值的资料。通过 1 30多个大地电磁测点的资料分析、解释 ,对该区的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有以下认识。( 1 )岩浆岩区电性特征有规律可循 ,其特征变化与火山岩浆活动的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在电性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高阻岩体 ,视电阻率曲线 (指一维形式化解释曲线 ,下同 )一般高频段为“K”型 ,高频段宽 ,视电阻率值极高 ,为 1 0 3 ~ 1 0 4甚至高达 1 0 5 Ω·m ,各类定性图上的高阻特征尤为明显 ;2 )岩体下有隐伏沉积层 ,视电阻率曲线一般为“KHK”型 ,高频段为高阻 ,以下频段为低阻或中等电阻值 ;3)沉积岩中有岩浆侵入 ,视电阻率曲线一般为“HK”型 ,定性图上的高阻圈闭不明显 ,但夹  相似文献   

19.
张愈  张慧雯 《地震学刊》2000,20(3):51-54
地球自转不规则变化的加速段与苏皖及附近地区中强地震的相关性较好,用周期图分析的拟合曲线外推至2020年,可见这次地球自转不规则变化加速段将持续到2004年左右。因此,苏皖及其附近地区中强地震活动持续到2004~2005年左右。根据美国NEOS提供的数据。目前地球自转确在加速段。  相似文献   

20.
EH4时频数据联合处理及其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采空区对地面建设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巨大潜在危害,利用EH4连续电导率剖面仪能对其进行有效识别.目前,EH4数据处理基本依赖于系统自带软件IMAGEM,所得结果一般很难满足资料解释的精度要求,故掌握EH4数据的再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对EH4数据进行时频联合处理能够最大化利用地电响应信息:时域数据处理是对原始资料的再认识过程,其基本流程包括时间序列读取、时频转换、功率谱分析和阻抗估算;频域数据处理则是在时域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反演方案,将所得的高质量频域数据进行反演成图.本文通过对某煤田相关矿区进行大地电磁探测及EH4数据处理,对这些区域的大地电磁响应进行分析,得到高质量频域数据,并利用基于阻尼高斯-牛顿法的正则化反演进行频域数据反演成图及解释,最后得出了合理可靠的地球物理解释,成功圈闭出三处采空区,并在实际回填过程中得到验证,处理结果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