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郑芳  邓津      安亮 《世界地震工程》2021,(3):180-188
对岷县地震台、庆阳黄土塬2~12m深度土层的粉土、粉质黏土样品,利用室内动三轴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测定阻尼比和微观结构特征,研究了粉土、粉质黏土的阻尼比随深度的变化及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黄土竖向(沉积方向)和横向(垂直于沉积方向)的微观结构参数对阻尼比影响的主次关系及其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小应变下,粉土和粉质黏土阻尼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粉土和粉质黏土的微观参数与阻尼比有一定的关联性,粉土竖向的微观参数对阻尼比的影响较为敏感;粉质黏土横向的微观参数对阻尼比的影响更加敏感;影响权重方面,粉质黏土的平均形状系数影响权重最大,对阻尼比的影响最大;粉土的平均形状系数、分形维数和概率熵影响权重最大,对阻尼比影响最敏感。平均面积无论在关联度还是影响权重方面对阻尼比影响最小,该结论粉土与粉质黏土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
山脊线通常是地震引发的山地灾害的起始部位。在监测此类山地灾害时,需要明确山脊线所处位置,从而为制定出相关预防措施提供支持。根据实际经验,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成像特殊性,在检测含建筑物的全极化SAR(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影像山脊线时,往往受到高散射强度的建筑物干扰,从而出现误判。针对PolSAR影像中山脊线受到建筑物干扰出现误识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区域生长法和变差函数的识别方法。在识别过程中,首先,对采集的PolSAR影像通过区域生长法进行分割处理,再通过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分类方法对变差纹理等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相似度判断,获取建筑物区域,在此基础上,对比建筑物、山脊线的混分成分,进而提取山脊线。通过对该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发现其相较于阈值分割方法提取精度有明显提高,可以为PolSAR影像中山脊线识别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黄土液化微细观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液化演化过程的微观机理分析是液化防御的科学问题之一。通过微细观及动力学试验探索黄土液化的本质和影响因素。首先用CT细观扫描实验探索黄土渗透液化的细观变化,研究表明土体液面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弱碱性盐类胶结物的吸水作用导致土样含水面整体上升;试样达到高饱和度,大孔隙周围颗粒间胶结物质破坏后有效应力为零,土层液化。粉土的孔隙尺寸和特殊的胶结物质导致高饱和度。土样微观结构的差异也会影响土的液面上升和破坏强度。针对低黏性粉土、粉质砂土及粉质黏土的三类黄土液化实验分析表明,低黏性粉土动荷加载时间更短,更易于液化,即低粘性粉土液化最为严重,粉质砂土为中等液化,粉质黏土相比其他黄土类别不易液化。电镜扫描土样微观结构参数分析表明,土颗粒周围胶结物质的化学元素比值(Ca/Fe),以及土颗粒粒径分布和孔隙尺寸(孔隙与颗粒比)均影响液化等级,可初步判断液化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计算是现代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关键支撑技术,在地震系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甘肃省地震局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由60个节点、采用40 GB InfiniBand网络互连组成,峰值计算速度达9.2万亿次/秒。作为地震系统重要的科技服务平台之一,为地震反演、数据分析、数值模拟等领域以及科研创新平台提供高性能计算环境。  相似文献   
5.
甘肃永登湿陷性新近堆积黄土的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永登县树屏村某工程场地土为第四纪新近堆积黄土,其工程性质较为特殊,具有较大的湿陷性,但在天然湿度下震陷性却很小。本文利用扫描显微镜对其微结构图象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土工试验结果,揭示了导致其特殊工程性质的微观机理。最后提出了在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使用2002年M7.9阿拉斯加迪纳利断层地震(DFE)周围的地震形变和无震形变的观测资料,检验了余滑应该伴有颤动的假设。余滑比自发慢滑动发生得更频繁,而且已在更广泛的构造环境中观测到了。因此,伴随余滑的颤动存在与否能提供有关颤动生成的新线索。我们还搜寻了前兆颤动,即假定加速滑动导致破裂的证据。我们的搜寻在迪纳利断层地震前5天及其后3个月内的几个时段均未得到颤动。这种否定结果和一系列其他观测结果,或许都可用破裂穿透到假定的闭锁区以下到达摩擦过渡区内来解释。尽管并非独一无二,但这种解释确证了先前巨大逆冲断层和转换断层地震破裂完全延展到过渡区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提出针对低黏性粉土等易液化土样采用酸化学改性方法。改性后的低黏性土液化试验曲线表明,在50~80 kPa动应力下孔隙水压力上升很小,应力降低很小。该方法能达到有效降低液化势,提高土体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文献记录低频事件可根据频率特征划分为低频震动(LFE),超低频地震(VLE)和慢滑移事件(SSE),间歇性脉动与滑移事件(ETS),深低频震颤事件(DLF)等.随着更多低频观测资料的出现,需要对各种地面震动做出类别属性划分的深入研究结果,为未知事件的判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电镜图像在黄土结构性研究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镜结构性图像是认识黄土结构特征,分析黄土土力学特性的重要方法。本文对不同研究目的情况下如何利用黄土电镜微结构图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随着观察放大倍数的不同,黄土的结构性图像显示出明显的尺度效应。定义了黄土结构性的分类以避免因笼统使用“微结构”这一词所带来的指代不准确性。根据土力学研究的需要对黄土孔隙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认识,建立一套新的分类标准以便利于研究运用。最后综述了在研究中选用黄土电镜结构性图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汶川震前几种低频事件波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津  李鹏  马腾飞  赵凌云 《地震学报》2012,34(2):157-170
列举分析了国外文献所记载的几类低频事件.选择汶川MS8.0地震主断层附近四川省部分台网宽频带数据,采用相应频段,进行带通滤波处理,检测到4种类似的低频事件波形.分别为低频震颤与滑移事件(ETS事件),深低频地震事件(LFE事件),深低频震动事件(DLF事件),以及超低频震动事件(VLF事件).定位分析实例证实,汶川震前的ETS和DLF等低频事件发生在主断层附近,表明大震发生之前龙门山断裂带附近有低频事件发生,主要为ETS和VLF两类事件及少量DLF事件.因有远震记录与LFE事件时间相近,无法确认此类事件是否存在.低频事件作为天然地震目录的补充,可为大震前兆和触发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