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GM4型磁通门磁力仪是"十五"项目中地磁学科主要仪器。龙岩台GM4型磁通门磁力仪主要受到来自铁磁性物质和电磁类型的干扰。由已知干扰类型,对记录曲线典型畸变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可以更好分辨干扰,进行恰当、合理、准确地预处理,保证数据的连续、可靠、精确。  相似文献   

2.
由于观测环境日益恶劣,龙岩地震台GM4型磁通门磁力仪经常受到围墙外车辆的干扰,记录曲线形态产生明显台阶和脉冲型两大类型畸变.对记录曲线典型畸变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归类,可以更好分辨干扰,进行恰当、合理、准确地预处理,保证数据的连续、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地磁台网秒采样数据噪声分析及降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震局国家地磁台网共有111套秒采样仪器装备在50个地磁台站以及甘肃天祝、四川西昌、重庆三峡3个磁通门台阵上,主要包括FHDZ-M15地磁总场和分量组合观测系统28套,GM4/GM3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系统78套,FGE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系统2套,GSM-19FD型磁力仪3套.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磁加卸载响应比资料分析与地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龚耀 《华南地震》2013,(4):31-38
采用GM4型磁通门磁力仪与佘山台57型地磁记录得到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值以刁进行地震中短期预测分析,通过对两种设备在共同观测时期得到的只2)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不同设备得到的旧值能满足以往的异常判定标准,GM4磁通门磁力仪得到的P(Z)值映震能力较好.可与余山台57型地磁记录仪匹配使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2016年以来信阳地震台GM4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受到干扰情况,将干扰类型分为内观测环境干扰和外观测环境干扰.分析表明:内观测环境干扰主要为观测室内温湿度变化和仪器本身背景噪声的影响;外观测环境干扰主要为高压直流输电和台站附近车辆干扰;内、外观测环境干扰都能通过及时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其干扰影响,从而提高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6.
成都地磁台距成灌高铁运行线路垂直距离约1.5 km,使用数字化磁通门磁力仪GM4,在轨道沿线不同距离处进行野外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运行对周围地磁观测环境产生干扰,干扰距离约6 km,干扰主要来自轨道泄露电流及输电线路产生的磁场。  相似文献   

7.
雷电对地磁相对记录干扰机理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磁相对记录中,雷电干扰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但干扰原理尚未明了,给仪器的日常维护和数据预处理带来困惑.以蒙城地震台2009-2010年两套GM4磁通门磁力仪记录的数据为基础,针对该类干扰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形成原理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3年红山地震台地磁GM4磁通门磁力仪与FHD-2B质子矢量磁力仪产出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系统分析两套仪器分均值、日均值和基线值的变化趋势,并对仪器背景噪声做相应对比,认为观测数据变化趋势一致,而GM4仪观测精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全国4个地磁台站2016年的观测数据,分析3种不同型号磁通门磁力仪受温度影响及背景噪声干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FGM-01仪D分量和Z分量的温度系数数值较GM4仪和GM4-XL仪稍大,GM4仪和GM4-XL仪各分量温度系数数值相当,同时各仪器的剩余均方差数值较小,反映出观测资料的内在质量可靠;GM4、FGM-01仪各分量背景噪声水平相当,GM4-XL仪各分量背景噪声均小于GM4和FGM-01仪,H分量尤为明显,排除环境影响,认为是仪器本身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GM4型磁通门磁力仪性能检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磁通门磁力仪广泛应用于观测地球磁场相对变化的仪器。相对于应用,仪器的性能测试不为人们所熟悉。本文针对GM4型磁通门磁力仪的噪声特性,频率特性,线性度,温度特性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依据、测试方法及流程给予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十五”地磁相对记录仪器干扰分析与安装方案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描述了地磁相对记录仪器FHDZ-M15地磁总场与分量组合观测系统和GM4磁通门磁力仪,在安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记录曲线上表现出来的干扰形式。通过分析干扰产生的原因,最后给出记录仪器的改进安装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地磁观测环境所受干扰日益严重。利用1985-2016年北京和红山地磁场总强度和垂直分量年均值,对比分析北京地磁场长期环境干扰变化,并选用2个台站GM4磁力仪记录的磁静日秒数据,分析北京地磁场日变化干扰振幅谱和功率谱。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的基线值和同台多套仪器记录的分均值资料,应用差值分析方法,结合仪器定向实验,对磁通门磁力仪记录准确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磁通门磁力仪GM4(6)的H分量和GM4(8)的Z分量记录的地磁场变化准确度存在偏差,定向实验发现,仪器3个磁通门传感器线圈正交度存在误差,是引起磁通门磁力仪记录准确度偏差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7—2018年北京、昌黎、红山地震台GM4磁通门磁力仪观测资料,采用常规预处理方法,剔除地铁轻轨、地电阻率、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观测数据的干扰,结果发现,经分转秒处理,数据出现缺记现象,且完整率多低于90%,而秒转分处理,数据完整率达100%,无缺记现象发生;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受到地铁轻轨干扰的北京地震台地磁观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并与无地铁轻轨干扰的红山地震台地磁观测数据进行频谱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小波变换方法可有效抑制地铁轻轨对GM4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lch算法的经典功率谱估计对新疆区域内乌鲁木齐台、喀什台和且末台的3台GM4磁通门磁力仪磁扰日时段的秒数据进行分析。实验首先分别对3台GM4秒数据的高频数据进行FFT分析,磁扰日时段3台GM4秒数据受磁扰较为明显的频段均集中在0. 005~0. 025 Hz,此频段内振幅较大,突跳点较多。实验基于welch算法的功率谱估计对3台GM4秒数据进行功率谱分析,频率域采用受磁扰较为集中的频段,结果表明:3台GM4秒数据受到的干扰主要为地磁场的高频部分,干扰的频段范围集中在0. 002~0. 006 Hz内,H分量数据波动较大,在该频段内数据曲线出现毛刺和高频震荡现象; D分量在此频段内有轻微波动; Z分量数据整体较为平滑,受扰最小。  相似文献   

16.
对2014年—2016年昌黎地震台磁通门磁力仪FGM01和GM4产出的观测数据进行背景噪声、预处理分钟值、日均值和基线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GM4仪器观测精度较高,数据内在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7.
红山台地磁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评价相对记录仪器记录到的地磁日变化的准确度,分析了红山台2套GM4磁通门磁力仪2009—2012年4年来的地磁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基线值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对地磁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基线值与地磁日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标定时段2套GM4磁通门磁力仪D、H、Z3个分量基线值的变化幅度和测量误差都很小;1号GM4磁通门磁力仪比2号运行更加稳定,且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基线值和地磁日变化之间相关性并不显著,这与2套仪器的自身老化和所处的观测环境等因素有关;红山台在上午10:30—12:30和下午15:30之后的时间段地磁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基线值稳定,适宜进行地磁绝对观测。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认识地磁观测环境中的各种干扰因素,提升台站观测人员对数据异常的识别能力,确保提供真实有效的高质量观测数据,以天津市徐庄子地震台地磁观测为例,阐述地磁观测中存在的多种干扰因素及形态特征和预处理方法。分析表明,徐庄子地震台地磁GM4磁通门磁力仪主要受高压直流输电、地铁运营、过往车辆、地电供电、GPS整点授时、磁扰以及雷电等因素的影响,干扰形态主要表现为尖峰、台阶、扰动等,并总结说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干扰鉴定方式、幅度及干扰时段等。  相似文献   

19.
选取红山地震台2009—2013年磁通门磁力仪GM4-1和GM4-2的参考背景噪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套仪器背景噪声年变化趋势一致,其中D分量背景噪声随季节变化明显,H分量、Z分量不明显。另外,GM4-2仪各分量背景噪声值较高,认为是其自身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测试方法,使用G856T质子旋进磁力仪对不同质量铁磁性物质在野外选定点位逐一测量,并使用GM4磁通门磁力仪对相同质量铁磁性物质在野外不同方向各点位测试对地磁场水平东西向D、水平南北向H和垂直向Z的干扰;结合天津区域地磁台站近年来受铁磁性物质干扰的典型实例,研究铁磁性物质对地磁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1)铁磁性物质对地磁观测干扰幅度的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接近,偏差与试验场地地下介质磁性不均匀和铁磁性物质的材料、形状、体积等有关;(2)铁磁性物质质量越大对地磁观测的影响范围越广,靠近铁磁性物质的磁场梯度大,等值线变密,反之亦然;(3)铁磁性物质对地磁场D、H和Z的干扰幅度及形态在方向上有一定的规律,可作为判定铁磁性干扰源方位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