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耕地坡度分级图是耕地地表形态、耕地质量、生产条件等的重要指标之一,而DEM数据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以派生出坡度图信息,本文以湖北省耕地坡度分级图制作项目为例,比较了全国第一次土地调查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制作耕地坡度分级图的方法的区别,并介绍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时利用DEM制作坡度分级图的主要技术流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坡度坡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度坡向是影响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因素。以韶关市大塘镇为研究区,基于DEM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GIS提取坡度坡向及土地利用信息,并将坡度坡向与土地利用图进行叠加分析,研究坡度坡向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林地外的土地利用类型随坡度增加而大体呈现下降趋势;除平地外,各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差异较小;坡度坡向影响光照、水分、热量等分布,进而对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巴马县地形因子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41-143
选取广西喀斯特地区代表之一巴马县,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DEM,从中提取出研究区的高程、坡度、坡向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对高程、坡度、坡向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在不同高程、坡度、坡向下的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并利用SPSS软件对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DEM基本理论和由DEM衍生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两个方面对数字地形分析原理进行总结、概述。并设计一个三维WebGIS系统对数字地形分析的典型方法进行应用实现,在三维平台中实现坡度坡向、地形剖面、淹没分析等常用的数字地形分析运算,为其他专业领域提供直观、实用的地形地貌信息和分析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5.
王秀云  陈晔  周卫波 《测绘科学》2006,31(4):144-145,136
本文主要介绍和研究一种统计坡面上土地表面积的方法。建立在G IS的基础上,利用江浦县1∶25万、1∶5万地形图、六合县1∶5万地形图的数字化等高线生成的DEM数据,自动提取坡度信息、计算坡度的正割值信息,并分别与江浦县和六和县的同空间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栅格数据进行叠合分析,得出两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坡度级上的表面积和投影面积数值。并经不同比例尺、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区域内各类土地的表面积与投影面积之比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提取的表面积在一定研究范围内,对于那些坡度较大而且面积亦大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准确统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永定河治理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32 m多光谱数据提取研究区的植被覆盖信息与土地利用信息,利用1∶50 000DEM数据提取研究区坡度信息,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颁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评价研究区的水蚀风险等级;并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LandsatTM)调查数据,进行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地形特征提取的一种简易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形特征作为基本地理要素,从DEM数据中提取其隐含的地形结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本方法采用距离倒数加权法建立格网DEM,提出一种直接比较高程值来提取地形特征的简易算法,并利用差分算法计算坡度和坡向,通过V isual C++软件平台,编程实现格网DEM地形特征的自动提取,进行三维立体显示。该算法易于编程实现,数据结构简单,程序运行效率高,提取结果与真实地形基本拟合。  相似文献   

8.
在基于LRIS-3D系统建立高分辨率DEM基础上,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桥沟小流域为对象,利用GIS工具,以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扫描数据为基础数据,研究基于DEM的数字地形特征和水文特征的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DEM相比,高分辨率DEM提取研究区平均坡度变小、坡度标准差变大,总体地形向平坦转化,坡面曲率增大,沟壑密度增大,更详细地描述了地表特征。对流域水文过程分析、特别是对流域汇流的参数确定及汇流模型的建立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不同坡度的土地其利用价值亦有很大的差异,故近年来,在自然资源开发中,对国土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整治迫切需要有关地面的坡度信息,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本文研究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在计算机控制下建立数字坡度模型(DSM),并在绘图桌上输出坡度图和示坡线图。阐述了数字坡度模型形成原理及限定区域面积的坡度划分。试验结果证明所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CH20062140一种统计坡面上土地表面积的方法研究=Research on a Method of Computing Slope Land's SurfaceArea/秀云,陈晔,周卫波(南京师范大学)∥测绘科学.-2006,31(4).-144~145,136介绍和研究一种统计坡面上土地表面积的方法。建立在GIS的基础上,利用江浦县1∶25万、1∶5万地形图、六合县1∶5万地形图的数字化等高线生成的DEM数据,自动提取坡度信息、计算坡度的正割值信息,并分别进行叠合分析,得出两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坡度级上的表面积和投影面积数值。并经不同比例尺、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区域内各类土地的表面积与投影面…  相似文献   

11.
土地用途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土地用途和采取具体土地利用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辅助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完成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等规划任务,并根据未来土地用途管制要求,划定和调整土地用途分区。文章以葫芦岛市龙港区土地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的空间叠置统计分...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M的四川省坡度图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土地调查耕地坡度级由于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量算,导致耕地系数、耕地净面积精度不高。为克服其不足,在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以ArcGIS为平台,在对四川省DEM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四川地形地貌特点,通过试验区验证来确定坡度计算模型进而开发坡度计算软件,制作完成按行政区划分幅(省、市、县)和按地形图分幅(1:10万、1:5万)的坡度图和坡度级图。通过对成果进行的大量验证工作(包括地形图验证和野外实地核查)表明成果中坡度级图斑和耕地图斑坡度级准确率高,数据可靠,并在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田坎样方布设以及数据库建设中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岛礁卫星影像的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SRTM)DEM辅助的无地面控制点定位方法。该方法分为概略定位和精定位两个阶段,各阶段均包括DEM提取和DEM匹配等主要步骤,可分别对影像中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进行补偿。SRTM DEM被充分应用到方法各环节中,以发挥其高精度的特性:提取DEM时既用于剔除海域点,也用于确定求解陆域点高程时的高程搜索范围,从而避免海域影像的不利影响,同时保证计算效率;DEM匹配时其作为基准数据。利用多景天绘一号卫星海岛礁地区的立体影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具有不同陆域比例、不同生产方式的天绘一号海岛礁影像均能得到较稳定且较高的定位精度,平面和高程精度分别优于6.2 m、5.2 m,能较好地满足1:50 000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定位精度基本不受待匹配DEM分辨率的影响,计算效率取决于陆域比例和待匹配DEM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山区遥感影像决策树分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山区遥感影像分类是遥感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利用一种决策树生成算法(C 4.5算法)自动提取知识,基于知识建立决策树用于山区影像分类,并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与DEM空间统计关系的先验知识,在GIS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影像分类的后处理。与传统的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相比,该方法极大地改善了山区地表覆被分类的精度,得到试验区较为可靠的遥感分类图像。  相似文献   

15.
赵玲  吴良林  莫建飞 《地理空间信息》2011,9(1):103-105,120
以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利用DEM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野外实际调查资料,通过建立基于高程的地貌分区、叠加分析,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区域差异性,各地貌分区区域的土地利用组合不同,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高程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随海拔高程增加,居民地...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标准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晶  曹银璇  燕琴 《测绘科学》2005,30(5):100-101
为了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和成果进一步普及和应用,规范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建设,依据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参考相关标准和规程,结合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业务特点,制定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标准草案。  相似文献   

17.
动态矿区DEM生成方法及其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根据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提出"动态土地复垦"的概念,并确定了动态土地复垦方案制定的数据基础——动态矿区数字高程模型。动态矿区数字高程模型应该包含煤矿生产对地表的累积影响结果数据和地表的原始地形信息,开采沉陷预计结果可以提供前者,地面测量可以提供后者,经过数据处理可以按时间间隔生成描述塌陷区的一系列数字高程模型(DEM)(准动态),然后运用DEM的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塌陷区在不同时间段的土地破坏类型、范围和位置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动态土地复垦方案决策数据的提取,经实例验证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s) are essential to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topography, geomorphology, hydrology, and ecology. The Shuttle Radar Topographic Mission (SRTM) DEM data set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te and most widely used DEM data sets; it provides accurate information on elevations over bare land areas. However, the accuracy of SRTM data over vegetated mountain areas is relatively low as a result of the high relief and the penetration limitation of the C-band used for obtaining global DEM produc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SRTM DEMs and correct them over vegetated mountain areas with small-footprint 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data, which can develop elevation products and vegetation products [e.g., vegetation height, Leaf Area Index (LAI)] of high accuracy. The assessing results show that SRTM elevations are systematical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actual land surfaces over vegetated mountain areas. The mean difference between SRTM DEM and Lidar DEM increases with vegetation height, wherea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difference increases with slop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RTM DEM over vegetated mountain areas, a regression model between the SRTM elevation bias and vegetation height, LAI, and slope was developed based on one control site. Without changing any coefficients, this model was proved to be applicable in all the nine study sites, which have various topography and vegetation conditions. The mean bias of the corrected SRTM DEM at the nine study sites using this model (absolute value) is 89%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SRTM DEM,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corrected SRTM elevation bias is 11% smaller.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是解决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空间模拟和智能优化技术的发展,土地利用优化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在文献计量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驱动理论和方法,重点分析了空间模拟优化模型和智能寻优模型在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建模应用中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对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未来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提出自然与人文过程的耦合驱动、多模型的空间化协同、大数据知识挖掘方法的嵌入和数字孪生技术的支撑,应是土地利用优化配置领域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以怀柔区为试验区,从遥感数据的应用着手,选择SPOT-5、QUICK BIRD、航空摄影像片三种遥感数据源对该区7幅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作了更新,从而分析了三种数据源在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中不同的适宜程度及其性价比,为土地部门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进行更新调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