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充分发挥地方地震监测预报机构的作用,发挥区域优势,推动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认为,地方地震监测预报部门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要从重视基础研究、抓观测资料质量、提高会商质量、提高监测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等方面入手,才能适应当前监测预报体系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今天,如何适应当前形势,保持和发展群测群防在地震工作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是各级地方地震部门面临的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几年来,在省地震局领导重视和各级政府支持下,福建省地方地震部门以改革总揽全局,大胆开拓,走出了一条地方地震工作的新路。1.统一建制,强化机构,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五统一”福建省有市、县二级地震办公室(以下简称“地震办”)20个,编制90人,负责省属网点的2个测震站、4个水氡站、8个水位点、3个土氡点、2个气象地震站、76个市县级测报点和数百个宏观点及宣传点(哨)。干部中,大专以上技术人员占61%,其中高级工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市县地震部门的地震应急组织机构、主要职能、关键流程,设计了地震应急工作助手的需求方案。并应用ASP.NET MVC、HTML5等开发技术,基于企业微信,开发了包括震情服务、灾情服务、应急服务、工作报告、资料查询、通知公告、通信录等7大功能的地震应急工作助手软件。该软件具有相对机动灵活、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的优势。多次地震应急演练使用表明,软件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地震应急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和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作者等三人曾于这次地震后赶赴现场,以其所了解的情况,介绍论述了这次地震的基本概况、地震部门的工作、几个科学问题、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加强的工作等。本文和后两篇文章反映了对这次波及到人口稠密和工农业生产发达地区的地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地震部门有效地采取了应急对策,很快恢复了震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地方地震工作的区域联防是特指在我国内陆跨省(市)、跨地区、按照震害客观分布情况由若干个地方地震部门自愿联合起来的区域地震工作协作组织。“淮海经济区地震联防会”是在我国大陆地震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为适应减轻地震灾害的需要,由苏、鲁、豫、皖四省十六地(市)自发联合,于1989年成立的。本文通过“联防会”的产生、机构性质、主要任务、活动方式、组织管理工作的回顾与思考,提出了一个区域联防的工作模型,在实践  相似文献   

6.
海南地震应急技术平台是海南省地震应急技术联动服务工作支撑平台,在地震应急工作中发挥着快速评估和指挥调度的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分析海南地震应急技术平台提升建设的工作思路、技术设计等。2022年平台运行以来,海南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与全省19个市(县)地震应急部门实现局域网内互联互通,数据传输和灾情上报,在实际工作中为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提供高效联动一体化的指挥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了传达、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地震工作会议及全国1991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国务院在关文件精神,总结地方地震工作的经验,研究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月21~23日在太原召开了山西省地震工作会议。省地震防灾协调组成员、各地市和有关县、企业、地震部门、地震台站的负责同志以及新闻单位的19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中共山西省委、顾委、人大和政府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规模之大、层次之高为我省地震界首次。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达才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震情观念和防震减灾意识,切实加强综合防震减灾体系的建设和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何熙平 《华南地震》1992,12(3):97-100
广东省的地震工作如何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本文认为:经济愈发展愈开放,就愈要加强防灾意识强化防灾措施;调整工作重心,从抓单一的地震监测预报调整到以监测预报为基础的地震综合预防;调整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实行政、事分开;改善地震事业经费来源,国家提供“干活”经费,地方政府负责解决“吃饭”经费;诱发内部改革,扩大对外开发、增加事业发展活力和后劲;扩大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地震科技交流和合作、努力拓展工程地震市场、促进地震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建起 《高原地震》2007,19(2):56-56,59
随着我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和政府对加强公共安全的进一步重视,也给区(县)地震部门依法进行工程设防管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重庆市巴南区地震局于2002年经区政府批准进入区行政审批中心,依法履行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的职能,同时将地震行政审批纳入了全区建设领域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群众业余地震测报队伍作为地方地震部门群测群防的主力军应具有的四大功能的阐述,分析服当前上海地区的地方地震部门在群测队伍管理上存在的三大困难。根据上海地区地震活动背景和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在地方地震群测队伍的管理中引入当今企业管理中浒的四大运行机制来赋予群测队伍新的活力,增强其凝聚力,使本地区的群测队伍真正成为地方地震群测群防的主力军,迎接新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维GIS技术的地震灾情场景模拟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三维GIS技术的地震灾情场景模拟系统。根据现场救援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对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自动三维建模方法和场景生成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地震动影响场和结构易损性的地震灾情场景模型;基于ArcGISEngine开发组件,实现了灾前、灾后场景的自动生成和直观显示,实现了整体破坏情况分析、重点搜索区域判定、关键目标震害与属性查询等灾情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该系统以震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地震基本参数作为数据源,可以在获得地震基本参数之后快速地估计和分析震区建筑结构的破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预判重点搜索救援区域,为应急指挥决策和救援行动提供有效的支持,适合在现场救援工作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相邻井下、地表地震计记录的背景噪声及近震、远震波形特征,以及相关的振幅谱及近震、远震接收函数波形特征。结果表明,井下地震计记录的背景噪声比地表地震计小1个数量级,其近震、远震波形记录较清晰、简洁;井下、地表地震计记录的远震振幅谱和径向接收函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背景噪声、近震振幅谱、近震接收函数、远震切向接收函数波形存在一定差异;由地表地震计得到的近震震级比井下地震计的大0.12,地表地震计到井下地震计之间的P波速度约为2 km/s。  相似文献   

13.
关岛地磁转换函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0 ̄1995年关岛地磁台1min值资料,得出转换函数Au的时间变化与关岛1993年8月大地震似乎有一定的关系,考虑到地磁转换函数的地方时效应,文中还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作了一些评估。  相似文献   

14.
县级地震工作机构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通过对云南省县级地震工作机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归纳了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思路与措施,并对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地震是群灾之首。基层是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危机管理、大力推进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发展与基层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工作,阐述了凉山州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实践。四川凉山,立足“防大震、抢大险、救大灾”,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初步形成了以法制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地震应急救援管理,以地震应急救援管理振兴防震减灾事业,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社交媒体多层次信息流”为概念框架,分析了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个人、当地的组织、宏观层面的主流媒体使用社交媒体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对微博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总结出地震灾害发生后社交媒体所具有的5项功能:人际之间的交流,地方政府、本土组织以及当地媒体的传播渠道,大众传媒信息发布的渠道,信息的收集和分享,微观、中观以及宏观各主体间沟通的渠道。在强震发生后社交媒体有巨大的传播潜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未来大震发生后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来应对灾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Nedisa是全国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普遍使用的人机交互地震波形分析处理软件。在不修改软件源程序的情况下,对Nedisa功能进行完善,增加了参考地名自动检索和分析、处理结果直接归档人数据库的功能,提高了地震目录,特别是震群序列目录的产出速度。本文介绍了详细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地震局研制的一套软件解决了地震前兆数字化和大华北资料共享后的大量数据在分析预报中的快速应用问题。内容有“九五”、“十五”、模拟和大华北资料的下载、处理、保存、计算、统计和制图等功能。采取了简化操作、成批处理、自动成图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分析速度,与Mapsis互相兼容,取长补短,能在20分钟内完成地震趋势会商前的准备工作,在震情分析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B/S模式三层结构地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应用ASP.NET语言开发基于B/S三层结构的葫芦岛市地震局地震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实现方法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地震台站地震图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我国地震观测台站的实际需要,设计一个通用地震图管理系统。系统采用ACCESS设计数据库,VB6.0开发管理软件,具有显示、管理、打印和查询等多种功能,可以用来编制电子地震图集和管理地震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堆积如山的模拟地震图与数字地震观测数据的管理和利用问题,并为互联网地震数据共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