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士香 《海洋信息》1998,(12):21-22
频繁发生的海洋灾害,给沿海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引起了广大海洋学者和经济专家的高度警觉。据业内人士报告,50年代,由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全国仅有几个亿,进入90年代,由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上百亿元,1997年超过300亿元,约占当年全国海洋总产值的1/10。海洋灾害损失与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山东省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迅速,1997年全市海洋产业产值达135亿元。但由于受气候和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海洋灾害时有发生。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事故、灾害而引起的全市海洋产业经济损失达5亿多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热带海域围填海造地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选取海南洋浦围填海造地海域,建立了围填海造地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评估方法,并对海南洋浦围填海造地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海南洋浦围填海造地占用海域面积650hm2,由此造成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84.35亿元,其中物质供给功能价值损失71.65亿元,占84.94%,环境调节功能价值损失6.11亿元,占7.25%,文化娱乐功能价值损失5.91亿元,占7.01%,服务支持功能价值损失0.68亿元,占0.81%。在具体服务功能类型上,海域人工养殖生产功能、自然海域渔业生产功能和旅游休闲娱乐功能占洋浦经济开发区围填海造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总量的91.82%。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洋灾害在我国呈上升趋势,1996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1997年,200多人在风暴潮、海浪、海冰等主要灾害中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亿元,这是我国海洋灾害损失50年来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5.
一、海洋灾害系统研究的意义海洋灾害是全球性灾害,也是系统性灾害,在全部自然灾害中,海洋灾害系统占据70%。近年来,我国由于海洋灾害系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年以上,1990年仅浙江省因台风灾害损失41亿元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受害程度亦将日益加重,研究、预报海洋灾害,把灾害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是一项必要的、十分紧迫的任务。不同形式的海洋灾害(海面上升、风暴潮、地震、海啸、台风、巨浪、海雾、海冰、厄尼诺、新构造运动、海岸侵蚀、海底滑坡、海岸风沙、生物资源灾害以及由海洋灾害所衍生的陆地自然灾害),在超长期及中、短期形成过程中,不仅有时空上的连续、复杂的表现形式,又有成因上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海洋灾害复杂多样,是全国海洋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文章简要分析了浙江近海主要海洋灾害的基本状况,阐述了近年来浙江省海洋灾害防御非工程性举措和工作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灾害防御工作的建议。海洋灾害是客观存在,人类不能消灭灾害及其灾害损失,却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科学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海洋灾害危害及其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洋灾害及防灾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洪 《海洋通报》1993,12(6):71-74
我国近海生沿岸经济的发展,使海洋灾害成为其重要问题之一。每年由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几亿至几十亿元,死亡几百几千人。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我国沿海的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海雾、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海水入侵、赤潮等海洋灾害,并提出了一些减灾,防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东营市位于渤海之滨,莱州湾畔,是山东省的一个海洋大市。全市海岸线长350余千米,滩涂面积12万公顷,负15米等深线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千米。近年来,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2002年,东营市被确定为全国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预计全市海洋产业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渔业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21.1%。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观测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了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下我国沿海海平面和海表温度,以及台风、风暴潮和赤潮等主要致灾因子及灾害损失的变化。结果表明,近4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和海表温度显著上升,上升速率分别为3.3 mm/a和0.016°C/a,高于全球平均和我国的历史变化水平,2017年中国沿海的海表温度达到了196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并且自2000年以来,超强台风、风暴潮和赤潮等致灾事件的发生频次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变化下,受关键海洋环境要素变迁和超强台风、风暴潮等极端事件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暴露度明显加大。随着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水平的提高,近30年来海洋灾害损失出现下降趋势。值得指出的是,每年各类海洋灾害总损失仍高达百亿元量级(年均直接经济损失约120亿元),其中,2005年总损失达到最高值,约332亿元,这与致灾事件的强度以及各致灾事件、灾种的叠加放大效应有密切关系。本文进一步从气候变化综合风险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海岸带及沿海地区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的特征,探讨了有关海洋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和风险治理能力建设等若干科学问题,以期为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海洋高科技谈起风险投资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利用海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人类生产和生活空间逐渐向海洋推进,海洋空间利用日益多样化;海水作为巨大的液体矿,逐步进入综合开发利用阶段;许多近海区域将成为蓝色田野和牧场,海洋农牧业将成为新兴产业;海洋矿产和能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但我国沿海地区受风暴潮、海冰、灾害性海浪、海洋地质灾害等多种海洋灾害的影响,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每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十几亿元,90年代增至100亿元左右,海洋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的自身变异性特点和…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上。我国有辽阔的管辖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规定,可属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万km2,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其中属我国主权范围(像陆地一样)的领海面积达38万km2,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面积的总和。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产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2000年达4000亿元,正…  相似文献   

12.
赵金柱 《海洋信息》1999,(11):18-19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在我国管辖海域发展很快,仅在河北沧州近岸海域,自90年代开始,石油部门就已开始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现在河北沧州海域内已形成赵东、岐东、张北、张东四个作业区块,勘探开发油井达25口之多。现结合沧州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监察管理,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环境保护监察管理工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1年,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抢抓“十二五”规划实施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机遇,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努力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和现代渔业发展三个示范区。全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890亿元、增长12.3%,海洋产业增加值660亿元、增长20%,较好地实现了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11年,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抢抓“十二五”规划实施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机遇,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努力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和现代渔业发展三个示范区。全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890亿元、增长12.3%,海洋产业增加值660亿元、增长20%,较好地实现了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青岛所辖海域是各类海洋灾害频发区域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海洋灾害发生,给青岛的社会、经济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等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青岛市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防御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于促进和保障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文章给出了青岛市的基础条件、海洋灾害基本特征等,在分析了现有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海洋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6.
锦州湾是我国污染严重的海湾之一,为了能认清楚具体的实际污染现状,更好地进行治理,因此要准确和有效地评价当地海洋污染的损失价值。文章基于海洋功能区,根据锦州湾地区的实际污染情况,建立科学的符合该海域实际污染现状的环境价值体系,结合基于Logstics模型的污染损失率法估算锦州湾海域的污染损失价值。结果得到总损失达到158.833 8亿元,损失价值最大的为工业城镇建设区与旅游娱乐区。说明锦州湾地区在大力发展工业与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导致锦州湾海域价值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7.
苗海南  刘百桥 《海洋通报》2014,33(2):121-125
以几何精校正后的1992年和2012年遥感(RS)影像为数据源,对渤海湾沿岸近20年海域开发活动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参照现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研究成果,对该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对渤海湾沿岸的高强度开发导致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较大,约为43.79亿元/年,其中,建设用地、裸露地、盐田和废物处置用地占用原来开阔环境水域和滩涂导致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最大,损失的价值总量分别为40.63亿元/年、12.45亿元/年、1.23亿元/年和0.17亿元/年;天津市沿岸海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了18.12亿元/年,占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损失量的41.38%。  相似文献   

18.
曹妃甸围填海工程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估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曹妃甸围填海工程为例,采用直接市场法、影子工程法和替代花费法等构建了围填海工程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的货币化评估模型与方法,并采用对比分析法,建立并探讨了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周边海域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损失估算方法。结果表明:曹妃甸围填海一期工程占用海域滩涂面积10 500 hm2,由此每年造成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4 735.67万元,其中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损失占46.52%,气候调节功能损失占20.92%,空气质量调节功能损失占9.62%,食品生产功能损失占8.98%。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导致其东部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每年为421.10万元,其中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每年损失1 242.04万元、食品生产功能每年损失452.99万元,而气候调节功能和空气质量调节功能因海洋浮游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增加而出现功能增大,每年服务功能价值分别增加998.12万元和459.03万元。表明曹妃甸大规模围填海工程不仅对围填所在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彻底毁灭,也对围填周边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80年代,我国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进入90年代发展更快,其年均增长率高达28%。1994年,我国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为1400亿元,到本世纪末,预计可达2500亿元左右。近10多年来,福建省同全国沿海省市一样,海洋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994年,全省海洋主要产业的产值突破了100亿元大关。但是,与有些沿海省份相比,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还不高,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比较慢。作为我国主要海洋省份之一,其海洋主要产业产值在全国海洋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偏低。为此,必须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在改造和加快传统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大力推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和升级,使之成为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高效、高产、优质产业。  相似文献   

20.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大局,扎实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着力推进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现代渔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海域使用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海洋环保先进集体""国家级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荣获"全国海洋综合管理特等奖"。2008 年因海域管理和海洋环保工作成效显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2009 年完成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1500亿元,比2008年增长3.5%,居山东省城市之首。2010年以来,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工作部署,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党委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科学务实、积极作为,努力推动海洋开发与管理新跨越,促进海洋经济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