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诺尔特地区化探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阿尔泰诺尔特地区经历了前泥盆纪基底陆壳演化期、上叠盆地发育期、上叠盆地的关闭期和造山后期4个阶段;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成矿作用。区域化探资料显示,区内下石炭统中—酸性火山岩出露区以Au、Pb、Zn、Cu为特色的化探综合异常带规模大,强度高,化探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在部分异常区内已经先后发现多处金、铜、多金属矿床、矿点和矿化点。区域构造演化富集了成矿元素,特别是下石炭统红山嘴组火山岩为金、铜、铅、锌矿源层,燕山期岩浆活动对矿源层中的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并在构造有利部位成矿。本文通过研究区区域成矿条件和区域化探异常特征分析,指出诺尔特地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位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南段,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造就了区内绝大多数铀成矿作用。通过综合整理前人资料及区内开展的铀矿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从铀矿时空分布特征、铀矿化特征对区内铀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将区内火山岩型铀矿划分为潜火山亚类、蚀变裂隙带亚类和层间破碎带亚类3种类型;区内铀成矿受地层岩性、潜火山岩、构造、热液蚀变复合控制,其中潜火山岩和构造起主导性作用;初步预测出4处铀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方向和思路,以实现铀资源的扩大预期。  相似文献   

3.
龙门山地区是四川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在前人资料及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新的成矿理论,对区内已知前震旦系铜、铅锌矿产地进行了重新认识。本文论述了该区(北、中段)前震旦纪时期的区域构造环境、含矿火山岩建造及代表性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划分了矿床成因类型。进一步探讨了区内前震旦系火山岩型矿床的成矿机制,划分了主要成矿期,总结了火山成矿系列及其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东部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中朝板块和西太平洋俯冲消减带所夹持的地域,区内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十分强烈,火山岩分布广泛,地质演化可分前中生代亚洲域构造演化一板块裂解、拼合的演化阶段和中新生代滨西太平洋构造域演化-地幔热柱作用和伸展构造演化阶段.铀、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成生与中新生代地幔热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阿羌火山岩作为一个独立的地质构造单元在西昆仑的地质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调查阿羌火山岩的年龄,在阿羌火山岩的不同部位中采集了5件样品,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其中2件样品没有获得有效年龄,另外3件样品得到4个年龄数据:485Ma、461Ma、432Ma、145Ma,反映该带经历了加里东、华力西、燕山等运动。该结果对重新认识和研究西昆仑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
程建康  孙宝伟  霍加庆  肖亮  王彬  朱凯宁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13-2024010013
四川省盐源县柏林山一带广泛分布着一套基性岩、酸性岩的火山岩组合,两类火山岩在时空上紧密伴生,二者之间缺失中性火山岩,构成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通过对区内双峰式火山岩的空间分布调查,基性岩主要为致密块状玄武岩、斑状玄武岩,酸性火山岩主要为碱流岩,碱流岩位于玄武岩顶部,为晚二叠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在地质背景、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内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和形成环境进行了探讨,表明玄武岩的原始岩浆来自富集型地幔源区,为地幔橄榄岩小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洋岛构造环境,碱流岩主要为玄武岩浆极度分离结晶后的酸性残余岩浆形成,形成于陆内拉张构造环境。柏林山地区晚二叠纪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和厘定为峨眉山玄武岩的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为区域成矿研究以及稀有稀土找矿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青海锡铁山地区滩间山群的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冈底斯山仲巴县麦嘎乡附近一套第四纪火山岩是青藏高原空白区地质填图的重要发现之一,本文详细论述了该套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火山岩的形成朝代,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冈底斯陆缘火山弧第四纪火山岩研究的空白,完善了冈底斯带岩浆演化的时空格架,而且对整个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阳山金矿为核心的甘肃阳山整装勘查区是中国107片整装勘查区之一。勘查区位于中央复合造山带中段西秦岭南缘,该区构造-岩浆演化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以阳山、新关、关牛湾、塘坝等为主的金矿床,经过近20年的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勘查区正处于找矿勘查实现更大突破的关键时期。文章在系统梳理前期勘查和研究成果基础上,并经野外详细调查和分析,提出制约整装勘查区找矿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基过于勘查区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复杂造山过程,需从全新角度认识勘查区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作用的演化;基于野外勘查新发现的地质事实,进一步查明区内多期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的时空、成因联系和耦合关系,厘定多期成矿作用叠加改造及其对成矿产物的影响;从整装勘查区乃至区域成矿带巨量金聚集的角度,深化巨量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全面分析阳山整装勘查区内典型金矿床特点,并通过与国内外典型矿床的对比研究,确立区内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勘查类型;以区内复杂构造演化为脉络及其对成矿的控制研究,提炼主要控矿因素和找矿勘查标志;面向找矿突破的总体目标,全面总结勘查区、矿田和矿床等不同层次的成矿规律,系统全面评价勘查区资源潜力和找矿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9.
邹平地区是山东省内最主要的铜矿产地和成矿远景区,先后发现了王家庄铜矿和碑楼铜矿,构成了区内典型的次火山岩型矿床系列。该文通过搜集和研究邹平火山岩区以往多年的信息资料,并结合近几年的地质物化探工作及其找矿成果,初步建立了邹平火山岩盆地铜矿的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就下一步该区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蒙边境及邻区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6,自引:3,他引:56  
聂凤军  江思宏  张义  刘妍  胡朋 《矿床地质》2004,23(2):176-189
依据金属矿床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将中蒙边境及邻区分布的斑岩铜矿床(点)划分为3种类型:①加里东期经典型斑岩铜矿床(点);②海西期经典型和火山岩型斑岩铜矿床;③燕山期深成岩型和火山岩型斑岩铜矿床。在较详细剖析各类金属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9个矿化集中区,并讨论了区域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研究区内的金属矿床(点)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但是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问与海西期板块构造活动的高峰期相吻合,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构造一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浙东南火山岩地区的金属矿床与火山构造和隐伏岩体关系密切。笔者近年来在该地区开展了不少磁法工作,在圈定火山构造、隐伏岩体、划分断裂构造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并结合地质资料指出了成矿有利的靶区。后续地质工作在多个靶区发现大量土壤异常,有力推进了区内矿产地质工作。认为在浙东南火山岩地区开展地质勘查时,可通过面积性磁法工作快速缩小找矿靶区,减少勘查风险,提高矿产地质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2.
闽清测区 1∶5万区调在运用火山岩双重填图法过程中 ,进一步改进了工作方法和程序 ,深化了火山地质研究 ,取得了显著成果。本区调工作以遥感地质为先导 ,在填图中从调查单个火山构造扩展到多个、多种火山构造组合叠置关系及火山群体的研究。从而填制出火山构造面貌清楚 ,具有较强立体感的古火山地质图 ,全面反映了不同时期 (阶段 )火山作用特点、演化规律及火山岩相的分布特征 ,合理地建立起火山岩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辽西-冀北铀矿成矿地质环境,时空分布及矿床特征出发,在以遥感信息为主,综合地质,物化探,水文等资料的全区性联幅应用开发,复合成图,综合分析以及重点地区的野外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切合全区同运动的演化理论,揭示区内地壳演化及其结果的构造格局,区域地质背景,铀成矿条件和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不同岩区环弧形构造解译标志,并阐述了其地质成因,解译了火山机构,小型封闭沉积盆地和铀矿密切相关的岩浆岩体,着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东部以大面积出露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为最显著的区域地质特征,因而陆相火山岩区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以及大火山岩省成因与成矿作用研究是中国东部区域地质调查的关注焦点。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也正在推进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改革。自上世纪末以来,陆相火山岩区逐步形成了以"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火山岩性"三位一体的"火山岩相构造学"调查思路和填图方法,并初步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取得了一系  相似文献   

15.
闽清测区1:5万区调在运用火山岩双重填图法过程中,进一步改进了工作方法和程序,深化了火山地质研究,取得显著成果。本区调工作以遥感地质为先导,在填图中从调查单个火山构造扩展到多个、多种火山构造组合叠置关系及火山群体的研究。从而填制出火山构造面貌清楚,具有较强立体感的古火山地质图,全面反映了不同时期(阶段)火山作用特点、演化规律及火山岩相扮布特征,合理地建立起火山岩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6.
宁镇地区位于著名的宁芜陆相火山岩区的北东.由于宁芜、宁镇两区地质背景的差异,所以,反映在矿产上也各有特色:宁芜是以铁为主的铁矿成矿区;宁镇是以铜、钼为主的有色金属成矿区.本文从区域地质条件入手,试图对宁镇地区有色金属矿床成矿基本特征及矿床组合,作一概要归纳和分析. 成矿基本特征1.本区成矿是在有利的构造运动、岩浆演化  相似文献   

17.
闽清测区1:5万区调在运用火山岩双重填图法过程中,进一步改进了工作方法和程序,深化了火山地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区调工作以遥感地质为先导,在填图中从调查单个火山构造扩展到多个、多种火山构造组合叠置关系及火山群体的研究.从而填制出火山构造面貌清楚,具有较强立体感的古火山地质图,全面反映了不同时期(阶段)火山作用特点、演化规律及火山岩相的分布特征,合理地建立起火山岩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8.
《现代地质》2001,15(2)
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多伦区调项目组(参加该项目的主要工作人员有:白志达、徐德斌、顾德林、田明中、赵国春、孙恺荪等)自1996年起历经5年时间完成的内蒙古多伦地区5幅(共1915 km2)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于2001年1月11日以优秀等级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验收. 该项目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1)新发现了前寒武纪中高级变质岩系,并进一步划分为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体. (2)正确建立了本区显生宙地层系统.在火山地层中采集了14件同位素测年样品,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特别是用40Ar-39Ar法测定的同位素年龄为火山活动的时代及地层划分提供了可靠的时代依据. (3)对测区内中-新生代火山岩的野外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岩相类型、火山旋回、火山机构、岩浆起源及演化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对测区内火山岩划分出11种火山岩相类型,对各种岩相的物质组成、火山活动特征和堆积定位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晚侏罗世侵出相泡沫熔岩和上新世火山渣锥的发现和研究,丰富了与火山岩相关的地质问题的研究内容;通过野外地质资料、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在测区内识别出15个火山机构,火山构造划分合理、层次清楚.对测区内中-新生代火山岩的研究具国内领先水平. (4)将区内中生代侵入岩区分为火山侵入岩系和深成侵入岩系列,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创新性. (5)早二叠世中晚期额里图组火山岩时代的确定及其与下伏早二叠世早期三面井组角度不整合面的发现,对研究本区晚华力西造山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6)充分利用重、磁和TM假彩色合成图像对测区内隐伏断裂构造进行了解译,结合实测断层的分析研究,认为原1:20万区调所划分的"槽台”界线应向北移至北纬42.40'一线,本区在古生代处于陆缘结晶基底之上. (7)花塘沟"冲击角砾岩”经大比例尺填图证实,是发育在火山机构内的玻璃质隐爆角砾岩. (8)对第四纪地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新发现史前人类遗存点10处,石器3 000件.论述了第四纪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化,提出了本区沙漠化治理的措施和对策. (9)对区内矿产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探讨了控矿因素,划分出了5个金属矿产、3个非金属矿产的找矿有利地段.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质调查研究院报道)  相似文献   

19.
应用成岩序列的观点,成因矿物学的途径,并在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前提下,对华南两个大型复式岩体的演化特征进行探索,从而对岩体中W、Ta、Nb、U矿的成岩-成矿序列及每个序列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新认识。 1.岩体内存在不同演化区:每个大型复式岩体均存在多个岩浆活动中心,系统研究这种活动中心后,可以认为活动中心常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演化区;区内有完整的成岩序列和成矿序列。演化区可划分为钾质和钠质两类,前者以铀矿为主,后者则以钨、钽与铌为主。不同演化区内有不同的成岩方式和自己的一套热液演化系统,以及不同特征的小岩体。  相似文献   

20.
以浙江省铀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叙述了浙江省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总结并提出了火山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