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资料,通过对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天气型中的两类优势型(T、R型)进行分析发现:在台风型(T)情况下,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的前一天形势是500 hPa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脊线位于30°N以北,西脊点在110°E或以西,中低层在120°E附近存在台风倒槽(或存在低压环流),地面处东南气流中;在弱流场型(R)下,其前一天天气形势是中低层有足够水汽输入条件或存在中尺度低值系统,对应地面存在静止锋或为均压场。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短期(24 h)预报概模。结果表明:预报概模在实际业务应用中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2.
1999年8月12日,受高空槽、切变线、静止锋、地面低压和地形作用,翁源降了暴雨,24小时降水量99.2mm。这是翁源1999年的第一场暴雨,下面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1 形势分析1.1 地面形势 8月10日08时,地面图上北部湾(21°N、108°E)有一低压形成,其中心值为100lhPa。11日08时移到阳江北部,位于500hPa的高空槽前。12日08时,移到24°N、113°,其雨区北移扩大,在22~31°N、106~120°E有一静止锋生成。13日,地面低压已消失,静止锋北移到25°N以北…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6—2014年4—9月湖南117例强降雨天气过程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依据湖南省暴雨预报经验和方法,将强降雨天气过程分为低涡冷槽型、地面暖倒槽锋生型、副高边缘型、台风型、梅雨锋切变型和华南准静止锋型6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同期222个暴雨日当天08时20°—35°N、105°—120°E范围内500 h Pa高度场和850 h Pa径向风为参数,采用K-均值聚类法,通过反复迭代得到6类暴雨日客观天气型。结果表明:第1、2、6类暴雨日天气形势场特征和强降雨落区分别有60%以上与台风型、低涡冷槽型、地面暖倒槽锋生型强降雨过程的特征吻合;第3、4、5类暴雨日分别出现在2种或以上强降雨天气过程期间,其天气形势场和强降雨特点对应强降雨过程的不同阶段;6类聚类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湖南省汛期暴雨的天气形势和降雨特点,分型结果可作为湖南汛期暴雨预报客观分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五月,是桂东北初夏季节(5—6月)降水高峰月,也是全年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的特点:主要表现500毫巴高空图上,在87—110°E、2 7—41°N有冷槽东移,700毫巴高空图上,在80—95°E、30—40°N有312线的高压脊或高压中心;地面图上,在南岑北部到长江一带形成准静止锋或锋生;本区上空为强盛的暖湿气流,当北方冷空气加强时,锋面就南移到本区,加上地形抬升作用,对流更强烈,造成降水范围广、强度大,有时甚至出现连续数日的大雨、暴雨或大暴雨成灾,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相似文献   

5.
邵春海 《浙江气象》2005,26(3):10-15
统计分析了25~32°N,120~127°E间北上的台风,其中约1/4是加强发展的;这些加强台风主要集中在7~9月(特别是8月)和30°N以南,125°E以东的时空范围内.台风强度变化与西风槽、冷空气附近涡旋、东风波、高空辐散流场,风的垂直切变、岛屿和大陆地形等影响有关.最后得出综合诊断台风发展加强的5条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现代气象预报的发展,是多种预报方法的集成和决策,并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客观化、定量化、自动化的预报系统。近年来浙江省气科所对进入第二警戒区(31°N,127°E;27°N,135°E;18°N,117°E;15°N,127°E四点连线围域)内的台风路径,陆续给出了天气学、统计预报,统计——动力预报及气候持续性预报等客观预报方案。天气预报人员在多年预报业务实践中也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预报经验与方法。为了把这些方法、经验系统化,并有效地应用到预报业务中去,我们初步研制了一个台风路径预报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7.
1引言东北冷涡暴雨是指在东北冷涡天气形势下,东北地区出现3个或以上气象站日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暴雨。根据东北冷涡暴雨的成因分析[1][2]结果,应用1993~1995年6~8月日本数值预报传真图资料,针对东北冷涡暴雨形成的有利天气形势和热力、动力特征,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天气动力解释,选择数值预报因子,确定因子的可信度,采用MYCIN不精确推理方法,建立了东北冷涡暴雨预报系统。2起始场根据东北冷涡暴雨发生前12~24小时500hPa冷涡中心分布的区域确定起始场为45~55°N、105~125°E,同时副高脊线(与125°E交点)或副高中心达20~…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欧洲中心500hPa预报图和北京气象中心分析的实况图,对1988~1989年6~8月欧洲中心48、72小时的天气系统预报进行了误差检验。并对雅安影响较大的25~50°N、70~120°E内的低槽、低涡系统和西太平洋副高的预报误差作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造成华南地区春播期低温阴雨的主导因子,一是北方有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二是西南暖湿气流加强活跃,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当势均力故的冷暖空气在华南地区交绥并处于静止时,则形成低温阴雨天气。本文以形成低温阴雨的主导因子为基点,以指标站和本站资料为特征,试图从低温阴雨出现前3~5天寻找足以表征冷暖空气强弱的指标,以达到预报之目的。一、指标站的选择:我们在普查1980~1987年春播期的10分温阴雨天气过程中发现,过程前3~5天08时地面图上在20~25°N和35~45°N之间分别存在着一条弱静止锋和较强的冷空气,850hpa的西南风轴向北伸展到30°N,冷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74~1993年五月份九江地区出现一站以上日降水量≥50mm的降水过程(20年共计51次,除2次台风暴雨)进行普查分析,首先对形成暴雨的主要环流形势进行分型,找出各层次主要影响系统的相互配置及其环境场特征,以天气系统的平均位置及850bPaθse平均场为主,其它要素为辅,在有效的预报区内建立不同类型的系统概念模型,然后找出暴雨预报指标,进行未来24小时暴雨预报。1分型及预报指标1.1低涡切变型1.1.1天气系统配置及其环境场特征500kPa付热带高压脊线一般稳定在21°N附近,地面西南倒柏伸到淮河流域,精内在30°N附近有一静止锋…  相似文献   

11.
根据统计,江南锋生以2—5月最多,是全年锋生次数的76%,其中3—4月为全年的43%。同时,锋生经常与降水相伴发生,有57%在锋生前先有雨区出现,锋生时出现雨区为86%。因此,对春季江南锋生的探讨,具有实际预报意义。 一、春季江南锋生的形势 我们规定,地面图上22—30°N,105—120°E范围内出现的新生锋面,称为江南锋生。对1960年—1977年3—4月历史天气图,进行了普查,共订出了70次锋生过程,发现有49次(70%)出现在江南(26—30°N)地区,其次是在南岭(24—26°N)地区有19次(27%),而南岭以南(24°N以南)地区最少,仅出现过二次(3%)。  相似文献   

12.
陕西地处高原东部,高原天气系统经常东移影响我省,是预报业务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研究高原天气的一项基本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始从基础上做点调查工作。本文对盛夏7—8月青藏高原低槽的天气气候和高原槽东移影响与减弱的预报指标作一些初步的统计分析。一、统计的若干规定和资料 1.在500mb图上75—100°E、30—40°N范围内出现低槽(如没有指明则包括低涡、切变,下同),其维持时间在12小时以上者参加统计。 2.依系统连续演变或变高判断,该系统在75°E以西、40°N以北进入规定区域内者  相似文献   

13.
经对1971年至1995年共35次寒露风天气过程分析,发现:在玉林地区出现寒露风天气过程,应满足以下条件:门)地面图:在无台风影响时,桂林气压大于1020hPa;冷高压中心强度大于1040hPa;衡山站温度在8℃以下,并吹北风。在有台风影响时,桂林气压大于1015hPa;冷高压中心强度在1036~1038hPa之间。(2)在850hPa,8℃等温线在30°N以南,12℃等温线在25℃以南,即冷空气过南岭。(3)在500hPa,125°E以西,有568线南伸至40°N以南;副高脊线在20°N以南(如有台风作用,到高脊线可偏北些),北方冷空气可南下影响工林。根据以上条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我国南方严重冰雪灾害过程分析   总被引:72,自引:9,他引:63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天气过程。江淮流域降水出现类似某些夏季强梅雨期的降水过程,而且,江南的冻雨在历史上属少见。这次大范围冰雪天气过程的成因是由于欧亚大陆出现异常的大气环流。1月中下旬亚洲中高纬60~100°E地区的阻塞形势稳定维持20余天,里海以东地区长期维持一个切断低压系统,在这个切断低压下游地区有3次低气压扰动沿青藏高原向东移入我国上空;这时欧亚大陆20~35°N地区南支高空西风急流异常偏强,来自大西洋的大气扰动沿这条急流波导向下游地区传播,欧亚地区Rossby波列的下游发展效应显著。从1月16日开始到2月初,在20~40°N范围内,30°W、15°E和85°E(青藏高原附近)地区持续有高空槽发展,而在5°W、50°E和135°E(日本南部)稳定有高空脊维持。我国南方地区处于80°E的“南支槽”前,大量暖湿空气被输送到我国南方。此外,1月中下旬原来位于15°N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移到20°N,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有利于将来自南海的暖湿空气输送到中国南部大陆。在这样稳定的异常环流形势下,当一次次从高原西侧过来的高空高位涡扰动移到位于华南上空的静止锋上时,诱发低层静止锋锋生引起一次次降水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暖湿空气沿着锋面抬升,在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形成了持久的温度高于0 ℃的逆温层(暖盖),使得在这些地区出现严重的持续性冻雨天气。  相似文献   

15.
徐渭康 《气象》1982,8(10):11-11
我们将500毫巴传真天气图上的指标站分型后与单站地面风等资料结合,建立了台风影响程度的单站预报方法。经试报效果较好。现简介如下。 一、经普查资料后,我们确定影响本地台风的标准为:受台风影响过程雨量≥50毫米或瞬间最大风速≥17米/秒。确定台风入区的东警戒线为19.7°N、123.5°E,24°N、128°E,30°N、131°E之连线;南警戒线为19.7°N、123.5°E,23°N、115°E之连线。  相似文献   

16.
昆明准静止锋结构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段旭  李英  孙晓东 《高原气象》2002,21(2):205-209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 选取1993-1995年冬、 春季节中10个昆明准静止锋典型个例作了合成计算, 分析了昆明准静止锋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锋面呈准南北向, 平均位于103.5°~104°E附近, 垂直高度约700 hPa。受云贵高原阻挡作用的影响, 昆明准静止锋低层的温度场、 湿度场和风场等的结构与一般冷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使用1998年7月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500hPa西太平洋副高24~96h4个时效预报与实况资料,在100~140°E,15~40°N范围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西伸点位置预报普遍偏东,副高脊线预报与实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在冬半年(10~3月),秭归县(测站31°00′N,110°41′E)主要受西风带环流系统和地面冷空气影响而产生降水。(本文选用上游代表站西安、汉中、安康、成都、重庆、恩施、宜昌7个高空测站(29°~35°N,103°~111°E)高空风向资料,将各站风向按方位确定出有利于本站降水的风向系数,然后把7站风向系数相加,获得700hPa风向指数(Fd)和500hPa风向指数(Fh)值,降水指数(Rf)由下式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一、信息因子根据形势和诊断的原则,我们选取9个因子进行逐日编码: X_1(10101)图,地面95-110°E,25-35°N有冷锋且30-40°N,95-110°E有高压时编1,无时编0. X_2(10302)图,700hpa上90-110°E,30-40°N有高压编1,无时编0. X_3(10302)图,700hpa25-33°N,95-15°E有低涡时编1,无时编0.  相似文献   

20.
1.中国的南方、东北地区少雨 8月份,极涡继续较深,欧亚大陆60°N以北的广大地区气温偏低,而其南侧50°N附近的500hpa高度正距平区比较集中,因此,欧亚大陆受其影响的地区气温普遍偏高.中国受地面高压控制,降水大面积偏少,且以南方及东北地区为中心气温较常年偏高.但中国的中部地区上旬受12号台风登陆及下旬热带低压的影响,降水偏多、气温也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