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校区校园建设规划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各种功能的需要,其实质在于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空间配置,其出发点在于使学校事业的发展与不可再生的土地空间资源间建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关系.本文从前瞻性角度,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规划实践的反思,对校园建设规划中功能布局和建筑用地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众需要建筑,建筑更需要大众。校园建筑风格的选定,既与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有关,更与校园使用者对校园文脉的理解有关。校园文脉蕴藏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心中,也蕴藏在历经沧桑、给历代学子留下深刻隽永烙印的历史名作——建筑艺术之中。本文以上述中心思想论述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改革和建设不断促使大学校园走向开放与多元。针对单位式校园向社会化校园转变的趋势,研究两类校园空间的环境认知,对我国高校今后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借鉴环境行为学方法,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抽取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样本,通过边界与中心认知、行为地图缓冲区分析、网格统计和空间叠置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选取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的本部校园作为对比案例,得出以下结论:1)社会化校园在被动地适应社会转型中融入城市系统,导致环境认知差于单位式校园;2)自然地理条件、功能格局和使用者主观意识相互交织,在时间因素的推动下,使社会化校园产生有别于单位式校园的空间行为格局;3)学生认知的发展性和社会转型环境影响的持续性,构建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相互作用的机制。最后简单探讨了对大学校园建设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约束性CA的土地利用规划预评估及警情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规划是协调土地利用矛盾、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空间管制措施之一。当前,规划方案的评估多偏重规划实施效果评估,对规划方案进行预评估尚不多见。该文根据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框架,构建约束性CA对建设用地布局方案进行预评估,用于检测土地利用规划关于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以广州市为案例,对其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布局进行了预评估,对比了模拟方案与规划方案的差别,并提取冲突区域供规划决策参考。结果表明,约束性CA可以预测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并能有效检测与规划相冲突区域,可为违法用地遥感督查提供更有效的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5.
王家坡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王家坡试点农村经济的深入调查与综合分析,详细论述了该试点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在对试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详查的基础上,制订了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提出振兴王家坡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在于发展生态农业,进而阐述了王家坡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6.
时空统一是地理研究中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弥补了对象研究空间分析的局限,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绿地作为学校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越来越受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关注。同时,校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与性质具有极大的异质性,而目前学术界对此界定尚不明确。基于时空分析视角下综述中国校园绿地研究,从近30年来关于"校园绿地"研究时序分析、空间方面的学科分布、地域格局分析以探索校园绿地研究进展,对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智能体的土地利用模拟与规划模型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刘小平  黎夏  艾彬  陶海燕  伍少坤  刘涛 《地理学报》2006,61(10):1101-1112
利用多智能体和元胞自动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规划。根据环境经济学资源分配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结合多智能体及元胞自动机的微观规划模型,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分配及规划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以避免浪费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该模型由相互作用的多智能体层、元胞自动机层和环境因素层组成,可方便地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政策下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情景,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以广州市海珠区为实验区,在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规划下,模拟了1995-2010年的城市扩展的动态变化,并讨论了在不同规划情景下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规划情景约束下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为例,采用遥感与GIS技术,基于遥感影像及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构建Dyna-CLUE模型模拟土地资源利用规模在土地利用规划政策情景约束下的空间格局,旨在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特别是土地利用宏观需求的空间配置提供技术思路。结果表明:遥感、GIS和Dyna-CLUE模型的集成应用,可从地理空间上定量刻画土地变化的驱动力,是模拟政策情景约束条件下土地资源空间分配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区域生态功能建设规划的原理与模拟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剖析区域演化历程中的生态功能变迁与导引的生态环境滞胀及危害基础上,着重利用系统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了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区域生态功能建设规划的目标、原理和研究的内容、方法及过程;提出了以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格局调整为核心,制定区域生态功能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创造性地将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吸纳、人口容载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及城镇发展等模型融于一体,构建了案例区十堰市的生态环境功能综合调控模型,并借助DYNAMO语言,模拟得到了十堰市未来生态功能建设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规划中用地平衡表自动化生成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得志  王杰臣 《热带地理》2002,22(3):257-26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统筹安排的战略性规划,是国家,各省(市)全面,统一,合理利用区域土地资源的宏观措施,而用地平衡方案的确定是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快速而合理地进行用地平衡是规划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前提,文中提出一套用地平衡方案编制的方法,并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这一过程的自动化,取代传统的手工编制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也为进一步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核心工具。  相似文献   

11.
当下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其生存的环境及空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已有的土地资源早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这也导致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出现。在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利用方面,应该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并大力开展文明生态建设。本文围绕生态理念进行了阐述,并针对生态理念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目标决策理论,探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的方法模式。多目标规划模式是以计算机和GIS技术为手段,以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进行土地多宜性评价—多目标决策一多方案比较选优为主要过程实现规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案例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土地利用的宏观结构调整与布局对环境与生态的可能影响作出的预测性评估。本文从生态保护、土地退化防治、耕地资源保障、建设用地增长的适度性与后效、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风险等5个方面,设计了11个指标用于预测和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生态和土地资源的可能影响程度,并以《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为案例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指标能较好的预估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对环境、生态和土地资源的潜在影响,为规避土地利用调整可能出现的不良环境与生态影响,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规划的多目标规划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多目标决策理论,探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的方法模式。多目标规划模式是以计算机和GIS技术为手段,以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进行土地多宜性评价-多目标决策-多方案比较选优为主要过程实现规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城的规模建设,高校建设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不低碳现象日趋严重.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生活,高校也应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以低碳经济的基本理念为立足点,深入阐述了低碳校园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昆明呈贡大学城校园的师生日常行为、规划与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不低碳现象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剖析,进而从制度、技术、日常生活行为的层面对高校校园低碳建设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苏联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开展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历来视土地利用规划为旨在实施国家土地利用政策、调整土地关系的国家措施体系,其主要任务在于组织利用和保护土地。 苏联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国家所有的土地上进行,其结果不是解决土地所有者,而是土地使用者的土地利用组织问题。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作为土地所有者国家的安排进行编制的,一经确定的土地利用方案,土地使用者必须遵照执行。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依据 着重介绍近20多年来,苏联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中的新观点。首先拓宽了对土地概念的认  相似文献   

17.
政府规划约束下的城市空间增长多智能体模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政府规划约束下的包含多种类型智能体和环境因素的城市空间增长多智能体模拟模型,通过居民、开发商和政府三类智能体之间以及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了城市空间增长情况。模型将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区纳入政府的土地利用政策,探讨了政府规划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并根据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优化。在Repast和ArcGIS的实验环境下,以南京市中心城区(长江以南)为研究区设置了四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了2001-2007年研究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情况,对比不同情景下模型的模拟精度,说明正确合理的政府规划引导对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模拟结果进行优化的必要性。该模型有助于揭示城市空间增长机制,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欧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工具。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借鉴国际尤其是欧盟经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总结我国及 欧盟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特点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内涵、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 标体系和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空间层次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和欧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差异。 最后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出发,提出合理界定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 内容、建立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特点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发展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方法、加强多 学科、多部门合作以及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众需要建筑,建筑更需要大众.校园建筑风格的选定,既与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有关,更与校园使用者对校园文脉的理解有关.校园文脉蕴藏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心中,也蕴藏在历经沧桑、给历代学子留下深刻隽永烙印的历史名作--建筑艺术之中.本文以上述中心思想论述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20.
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是依据资源环境承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对省域国土空间的划分和规划,指标体系和划分对象具有显著的空间特性.利用GIS技术建立规划支持系统.可以将数据管理、模型计算、区划和规划结果可视化显示集成在一起,为区划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以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技术规程为指导,围绕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对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数据库内容、功能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发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