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型桥梁施工测量问题综合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测量在大型桥梁建设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和解决各阶段的施工测量问题,可以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结合苏通大桥施工测量实践,综合分析大型桥梁施工测量有关问题,包括与控制网布测有关的控制点的选埋和观测,与控制网数据处理有关的控制基准的选择,与施工过程有关的施工放样和定位检测,与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有关的测量和管理人员职责的界定等。  相似文献   

2.
一、引 言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在1988年对摄影测量与遥感下的定义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乃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及其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和解译的过程,并进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按照不同角度,可对摄影测量学进行分类:按距离远近分有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和显微摄影测量;按用途有地形摄影测量与非地形摄影测量;按技术处理方法分,则有模拟法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  相似文献   

3.
张希波  王飞  周焕童 《测绘通报》2018,(5):157-158,162
房产测量主要是测定和调查房屋及其用地状况,为房产产权、房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征收税费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测量数据和资料,是常规的测绘技术与房产管理业务相结合的测量工作。房产测量与城市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有相同之处,但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内容和要求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翟国君  黄谟涛 《测绘学报》2017,46(10):1752-1759
从学科研究内容拓展与交叉融合发展、海底地形测量与海岸地形测量、海洋重力测量与海洋磁力测量、海洋测量信息应用等方面,对我国海洋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论述了边缘学科增长点的兴起、多维立体测量平台的建立、测量设备的国产化研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以及信息的应用等方面。基本概括了海洋测量技术发展的全貌,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工程测量的涵义进行了诠释,从工程控制网布设、工程地形图测绘、重大工程施工与安全监测、工业测量和专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对其理论、方法、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在高精度三维工程测量参考框架建立、多传感器集成的智能化测量装备研制、异构多源数据融合的工程测量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基于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工程信息增值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深层次应用和工程测量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国际化竞争等方面的发展思路,指明了工程测量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信息化测绘与工程项目国际化背景下,需要在理论与方法、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研究,在人才培养上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寻找我国工程测量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卫星导航设备收发链路时延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航设备的时延标定与测量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导航系统的性能、精度,阐述了导航设备时延的概念,重点分析了使用时延测量设备进行导航设备收发链路时延测量与标定的具体方法。基于该方法进行了导航设备时延测量有效性和准确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使用时延测量设备进行时延测量与标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实际测量作业为背景,通过分析、研究与总结,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精度设计的主要原则和要求、地面控制测量技术方法、竖井联系测量技术方法、隧道施工控制测量及贯通测量技术方法四个部分,论述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及主要测量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施工测量中,利用全站仪开展导线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同步进行的数据处理.该方法可提高施工测量的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并可拓展全站仪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测量的效率和精度,矿山井下平面坐标测量通常采用三联架法,同样,高程测量时,可用三角高程测量代替水准测量。本文采用三联架法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时,测量过程中只需记录棱镜和仪器到基座底部参数与首末站棱镜和仪器高差,便可推算起终点高差,提高了高程测量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
图像全站仪拓普康GPT-7000 i将数码相机与全站仪有机结合,并且是广焦和长焦两台相机。实现了全站仪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的结合,同时在摄影测量应用之外,为实际测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创新和便利。拓普康GPT-7000 i是世界第一台WinCE图像全站仪,相应的机载测量软件和后处理软件与硬件一起构成了一个全新系统,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测量方式和体验。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s to construct a "digital local, regional, region" inform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SIG" and its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to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First, the concept of the "grid computing" and "SIG" is interpreted and discusse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id computing" and "digital region" is analyzed,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digital region" is put forward. Finally,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grid computing" to the "reg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地图》2004,(6)
  相似文献   

13.
"数字地球"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琦  杨超伟  易善桢 《遥感学报》1999,3(4):254-258
根据我们一年来对“数字地球”的研究,从地理信息与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数字地球”涉及的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应用前景等问题,比较客观地阐明了“数字地球”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4.
“飞地”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博峰 《地图》2009,(4):34-43
飞地是一种特殊、有趣的地理现象,虽然它的存在造成了一些不便和弊端,例如邮政通讯上容易使邮编、号码混乱,经济上也很难与当地一体化发展等等,以至许多地方都主张行政变更,取消飞地。但飞地并非一无是处,它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发。我国省级单位间,自然地理、经济水平差异很大。例如西部省份农业、能源等资源非常丰富,但缺乏资金和技术;而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但人口稠密、资源短缺,如果西部省份和东部省份互相设置飞地,不仅有利于人口流动、经济互补,更提供了一个横向比较不同省份政府执政能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赤子"南方"     
  相似文献   

16.
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演进与发展,都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都已进入信息时代,成为分属工科和理科的两门独立的学科。本文论述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分析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各自的发展过程,描述了各自的演进轨迹,特别是分析了信息时代的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各自特点;就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在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中的作用,分别从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的两种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分异"与"聚焦";最后,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空间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空间参照与时间参照是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两个基本参照系统"的观点,认为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都是研究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且运动着的物质,但研究的具体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有很大区别,必将在无限和有限统一的空间和时间中深化各自的研究内容、开拓各自的研究范围,创新各自的研究方法,同时又更加紧密地聚焦于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7.
"佛乐之航"     
《地图》2007,(5)
亲眷们到北京来,我总是建议他们到博物馆去看看.在我个人看来,来北京游览,除了天安门、长城、颐和园、天坛几处不可不看的胜迹,与其看某些新造"古迹"或"全球拙劣抄袭"的"公园",还不如看看那些纯粹独一份的特色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   总被引:94,自引:1,他引:93  
从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地球”对中国的挑战以及“数字地球”本身所面临的挑战,论述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南涧"跳菜"     
《地图》2002,(1)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图制图学》课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介绍了《数字地图制图学》课件的设计思想、特点、原则、环境和制作流程,并总结了对CAI设计与制作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