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辉 《国土资源》2006,(4):34-35
地矿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九条对无证采矿行为“责令停止开采”前,是否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听证的权利?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告知听证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必须举行听证。理由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相似文献   

2.
<正>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一事不再罚"是法理学上的概念,目前在法学界存在较大争议。一般理解有四方面含义,一是同一行政机关对行为人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及以上处罚;二是不同机关依据不同法律规范对行为人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及以上同种类的行政处罚;三是出于一个违法目的,而违法方式或结果又牵连构成其他违法,对牵连行为也宜界定为"一事"作出处罚;四是  相似文献   

3.
从裁量规则上来看,办法根据《行政处罚法》、《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湖南国土资源执法实际,对行政处罚中涉及到的不予处罚、从轻、减轻处罚以及从重处罚的情形作了进一步细化,并对一个行政违法行为同时具有上述几种情形时如何量罚,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一是集中清查历年隐漏案件。从2月到5月调查摸底、纠正查处、督查总结三个阶段开展隐漏案件专项清理查处行动,摸清情况,对清理的隐漏案件按性质、情节分类登记造册,并进行分类处理,力求有效制止一批,整改一批,查处一批,完善手续一批,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特别是顶风违法行为,坚决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相似文献   

5.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但是,如果行政机关没有将全部事实、理由及依据告知当事人,是否可以将这种情况视为行政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而宣布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对此,<行政处罚法>没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正>在土地执法实践中,对尚未恢复的土地违法现状,有的机关自行委托评估地价,作为行政执法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此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这种做法是误把行政执法与民事案件相混,推定损失数额,此做法有悖法律。民事违法行为会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且可以核算出来,而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是行政行为,是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的,《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中,法律只规定到退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第16条、第17条、第18条、第25条的规定,规定查处违法案件的程序为①发现—②制止—③立案—④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⑤行政处罚决定书—⑥送达—⑦结案等七个环节。这七个环节规定了查处违法案件的具  相似文献   

8.
一、裁判要旨申请人要求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作出政府信息公开答复后,申请人以行政机关没有公开全部申请信息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无法提交相关证据证明公开全部申请信息的事实,未尽到举证证明责任,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所谓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执行难”,是指行政机关或者审判机关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和判决、裁定未得到履行或者未达到法律规定的结果或状态的一种社会现象。这个问题,不仅使审判机关尤其是执行机构感到力不从心,也造成国土资源等行政机关及其执法机构的困惑,更引起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质疑和不满。因而确有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新《行政诉讼法》已于5月1日实施。这次对《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是该法实施25年来作出的首次修改,修改幅度大、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新法就扩大受案范围、行政机关不得干预、起诉期限延长至六个月、可跨区域管辖等作了新的规定。一、扩大了受理范围原《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受理情形只有8个,没有对土地权利进行列举。新《行政诉讼法》将该规定的受理情形扩展到了12个,将行政机关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分土地行政处罚、矿产行政处罚、测绘行政处罚三个部分,对国土资源执法实践中常用的、裁量幅度较大的41种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做出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2.
违法案件查处一般程序 对受理的各类违法线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核查,属于本部门管辖和职责范围,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要立案进行查处.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审理;拟定处理意见;告知和听证;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执行;结案等若干环节. 立案条件 一是要有明确的违法主体;二是要有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三是违法行为是依法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四是属于本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辖;五是未超过追诉时效.对于违法行为轻微或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立案.  相似文献   

13.
正问:我县发现了一起非法取土行为,但是该行为是发生在两年以前了,这两年内没有继续取土,该行为是否适用《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对该行为我们是否可以立案并给予当事人行政处罚?答:"非法取土行为"从土地管理角度看,取土破坏了土地表面形态,是在基本农田上取土、在一般耕地上取土、在自己或他人承包地上取土、在林地取土等,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都不同,应当区别对待。这种后果有三种情况,一是轻微的,  相似文献   

14.
正调查询问笔录是行政执法人员为了查明案情,依照法定程序向当事人和其他证人进行调查询问,记录被询问人陈述的规范性文书。它是我国行政执法案件中七大证据之一,是案件定性的重要依据,是案件证据链的必要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作为行政处罚重要证据之一的询问笔录,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所制作的笔录才具有法律效  相似文献   

15.
解读     
<正>裁量规则细化从裁量规则上来看,办法根据《行政处罚法》、《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湖南国土资源执法实际,对行政处罚中涉及到的不予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加大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近日,长葛市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严把四关,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一是严把查处关。坚持起步高标准,对已经调查核实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等规定要求,依法立案查处。凡达不到立案条件的,坚决不予立案,从初查阶段积极引入行政指导机制,对违法者进行规劝、引导,使其主动消除违法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调查询问笔录是行政执法人员为了查明案情,依照法定程序向当事人和其他证人进行调查询问,记录被询问人陈述的规范性文书。它是我国行政执法案件中七大证据之一,是案件定性的重要依据,是案件证据链的必要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作为行政处罚重要证据之一的询问笔录,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所制作的笔录才具有法律效  相似文献   

18.
(2012年8月16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行政复议决定履行工作的监督,保证行政复议决定的全面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和《国土资源行政复议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行政复议决定,是指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机关(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人作出的相关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后,作出的维持、责令履行、撤销、变更、确认违法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常德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成立于2005年3月,在编15人,内设4个职能科室。该队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责,积极作为,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共立案查处在全市有重大影响的土地和矿产资源违法案件108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党纪政纪责任18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7人,收缴罚款69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非诉执行案件,即国土资源行政处罚作出后,相对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法定义务,又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下,国土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在我国,其依据是《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对该六十六条的补充和细化。但是,国土资源非诉执行案件的执行由于各方面原因困难重重.与该项制度设计的初衷相去甚远,甚至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