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本文以钼酸铵为示踪剂在寨底地下河塘子厄至东究段进行了示踪试验,对示踪试验所取得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测出投放点G026至G030之间的含水介质结构,其中G026至G027段以管道介质为主,发育有一条主管道和四条支管道,可能存在三个溶潭,G027至G030段以管道介质和裂隙介质为主,发育有三条管道、大量构造裂隙和若干个溶潭。最后根据试验数据对各段地下水流速和回收率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博茨瓦纳帕拉匹村非均质裂隙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采用双重介质法及增加阻水水平屏障来模拟含水层,用排水和蒸发双重边界来模拟季节性河流,用溶质运移模型来再现示踪剂氟氯烃化合物(CFC)在地下水中的分布,用环境同位素氢和氧分析地下水的来源,用氯离子质量平衡法估计人渗量。对双重介质的不同有效空隙度的确定则采用了地下水龄示踪剂CFC的实测值分析得出。这些为地下水模型的真实、准确提供了几种独立、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罗布泊干盐湖地区富水(矿)性特征的分析,指出盐湖及盐类液体矿床的储水介质、盐类矿体间连通性及晶体间孔隙是决定其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区域的附加构造应力场造成的地层(盐类地层)构造裂隙也是造成富水性差异与控水(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坝区河谷深槽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实地观察,分析三峡工程坝区河谷深槽的地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三峡深槽的成因及其发育年代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三峡坝区河谷深槽是在三峡地区构造抬升过程中,水流顺构造裂隙强裂侵蚀下切而形成的;对深槽堆积物中朽木进行的14C测年表明,三峡深槽的深切侵蚀大约发生在30-40ka BP;(2)三峡深槽的向下深切主要是急流(特别是漩流)携带岩砾对槽底进行研磨,掏蚀作用形成的;三峡坝区坝上深槽中的岩礁和左壁以及坝下深槽的右壁还受到急流携带岩砾的撞击、冲蚀、磨蚀和下沉流的垂向磨蚀作用;坝下深槽的左壁则是发育了深槽之后,由槽壁岩石的减压张裂及其水下的坍塌而拓展形成的;(3)深槽的平面延伸受到纵向裂隙构造的控制,最容易发生强烈深切的位置,则受到横向裂隙与纵向裂隙的受切部位控制;深槽中的深潭向下深切所能达到的深度,主要与局部水势的变化及床底岩石抗蚀强度的差异有关,其深度不受海面高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的研究正引起各国重视。二氧化碳置换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具有集天然气开采和二氧化碳封存于一体的优势,正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利用相平衡实验装置在模拟裂隙介质条件下进行水合物合成试验,得出了在269K~279K温度范围内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相平衡曲线。研究结果可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提供思路和数据指导。  相似文献   

6.
位于北京西南57km的牛口峪水库建于奥陶系喀斯特化石灰岩之上。沿着区域性断层强烈的喀斯特作用使得水库发生严重渗漏,并污染了地下水体。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对水库渗漏的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1.牛口峪水库地区石灰岩含水体的特征主要受到牛口峪坡立谷演化过程的控制。地表下5—10m是喀斯特强烈发育带,但是充填在喀斯特裂隙中的红粘土降低了石灰岩含水体的导水性和储水能力。深于地表以下10m处,主要为裂隙含水体。石灰岩中的溶蚀裂隙和小管道沿着F_2断层发育。2.石灰岩含水体中存在着受库水影响较大的浅循环潜水流和深循环裂隙扩散流。3.牛14孔和牛11孔分属于两个水文地质单元,库水向牛11孔方向渗漏的可能性很小。4.库水主要通过表层灰岩体结构遭受破坏的石灰岩裂隙进行渗漏。最主要的渗漏带是牛14孔—牛10孔—马刨泉带,其次是水库—牛7孔—马刨泉带和四副坝坝基渗漏。主坝坝基深层石灰岩体中的渗漏是存在的,但不严重。  相似文献   

7.
粤北岩溶山地土壤垂直渗漏与粒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俐  魏兴琥  徐喜珍  周红艳 《地理研究》2013,32(12):2204-2214
选择广东粤北连南两个典型岩溶山地剖面,调查了剖面裂隙、漏斗等的垂直分布特征,采样分析了土壤粒度垂向变化。结果表明:碳酸盐岩的构造运动、差异风化和溶蚀等形成的裂隙、漏斗和孔穴在降水入渗、土壤自重力和溶蚀作用下成为土壤地下迁移的通道;漏斗、裂隙及孔穴主要分布在0-10 m的范围,根据横断面调查计算,漏斗土壤占整个断面面积的23.1%-28.1%,裂隙土占整个断面面积的5.3%-8.9%,孔穴土占0.16%,土壤面积占整个剖面面积的28.4%-37.16%。在漏斗和裂隙中土壤颗粒物以粗粉沙和砂粒为主,次为粘粒和细粉沙,随深度增加砂粒含量降低,粘粒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其变化与漏斗和裂隙底部形态、角度、宽度等有关;土壤粒度分布特征证明岩溶山地土壤存在水平和垂直两个运移过程以及地表侵蚀、土壤细粒物质下渗和土壤细粒物质堆积三个迁移阶段。  相似文献   

8.
高寒、高海拔地区岩体物理风化导致的不良地质对工程建设影响明显。为了揭示高寒山区岩体在冻融条件下破坏的机理,使岩体冻融破坏防治更有针对性及有效,依托乌鲁木齐-尉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通过试验手段,探讨了冻胀条件下岩体破坏的原因。冰劈试验揭示了自由水变成冰过程中膨胀力的变化情况及特性,试验显示在围护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冻胀力或冰劈力可以达33 MPa以上,远大于岩石抗拉强度及裂隙胶结强度,且温度越低,冻胀启动越快,速率越大,冰劈越明显。通过岩体冻胀应变试验揭示了岩体裂隙中自由水膨胀变形性质。岩体冻胀应变主要由裂隙变化引起,裂隙性质不同,冻胀应变特征不同,冻胀应变的趋势及大小受控于裂隙的贯通性、含水情况及胶结强度。由此,总结了岩体在冻胀条件下的破坏机理。该成果对高寒山区岩体的破坏机理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矿区主要含水层为裂隙含水层,地下水富水性总体为弱,预测矿坑涌水量,分析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郭村煤矿现阶段为浅部开采,随着开采水平向深部延伸,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趋于复杂,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对深部开采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郭村煤矿水文地质特征,针对影响开采的主要含水层,确定了二叠系山西组顶板砂岩裂隙水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上段煤层底板岩溶裂隙水为主要充水水源,构造裂隙及采动裂隙为主要充水通道,另外受矿井浅部地表水体影响较大。充分考虑矿井多种充水因素,提高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精度,采用比拟法和大井法对深部开采时矿井的涌水量进行预算,为矿井深部水害防治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巴基斯坦能源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巴基斯坦能源为研究对象,在对巴基斯坦各类能源发展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通过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变化,总结了1971—2016年巴基斯坦能源发展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巴基斯坦能源种类丰富,但本国能源生产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能源短缺现象严重,本国能源供需差额处于逐年扩大态势,供需差额平均年增加5.7%。巴基斯坦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天然气占主导,其次为石油,水能、煤炭和核能以及新能源,各类能源生产结构占比分别为8096410.14;各类能源消费结构占比为49339621。巴基斯坦能源进口量日益增加,但随着本国能源大量开采,巴基斯坦对外依存度整体减弱,从1971年的75%下降至2016年的32%。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测的极光与地磁扰动之间关系的分析,初步得出了南极中山站夜间(11~24UT左右)强、中、弱极光出现的频次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与地磁场扰动的关系,弱极光10时开始出现, 15时左右频次达到高峰;中等极光11时开始,12到19时出现的频次平稳, 21到22时频次达到高峰;强极光16时开始, 20到21时极光频次达到高峰。各类极光出现的频次在时间上的分布与其所对应的地磁场扰动基本上是一致的,弱极光伴随着地磁场扰动幅度小;强极光伴随着地磁场扰动幅度大。极光的开始时间和地磁场扰动的时间不完全对应,这与极光的变化状态有关,这种变化状态受复杂的空间物理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3.
天山南坡表土孢粉分析及其与植被的数量关系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本文通过对天山南坡各植被带的表土孢粉分析,研究了主要植物花粉的百分含量与其相应樾物盖度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出不同植被带中主要植物的R值之比的比值。  相似文献   

14.
李倩  马龙  刘廷玺  王硕 《中国沙漠》2022,42(5):146-157
煤矿开采使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改变,研究采煤影响下流域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矿井水转化关系对揭示区域水循环过程意义重大。以海流兔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数理统计法、Piper三线图和氢氧同位素关系图等方法,分析采煤影响下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矿井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煤矿开采影响下采矿区地表水中SO_(4)^(2-)、Na^(+)、Mg^(2+)等含量增幅较大;流域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以地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为主,平均贡献率为56.7%;矿区及以下流域海流兔与纳林河不同水体间的转化关系仍以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为主,与上游天然流域相比平均贡献率分别增至69.3%和59.4%;矿井水主要来源为上覆萨拉乌苏组地下水,补给比率为72.4%,煤矿开采使上覆含水层地下水向采空区汇流速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基质矿化特性与生化性状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配方基质矿化特性与生化性状协同效应,探索其养分释放规律,以期合理高效利用,为戈壁非耕地合理使用基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实验以初选的三种不同配方基质为试材(T1:草炭+秸秆+牛粪+蛭石=2∶2∶4∶2;T2:草炭+秸秆+鸡粪+蛭石=5∶2∶2∶1;T3:草炭+秸秆+羊粪+蛭石=3∶2∶3∶2),按一定温/湿度,采用室内培养法,测定养分指标和生化特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碳、氮、磷的矿化量、矿化率、残留率及生物化学性状等指标在不同培养期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培养末期,T3有机碳矿化率最大、残留率最小,其净矿化量分别较T1和T2高41.9%和22.2%;T3在整个培养期氮矿化率和矿质氮含量最大,而残留率最小,其氮净矿化量分别较T1和T2高25.8%和71.8%;T1有机磷矿化率、净矿化量和残留率最大,T3则相反。T3多酚氧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在整个培养期内变幅最大,T1最小。基质配料和比例不同,其矿化特性和生物性状不同。T3更能充分发挥物料组合的促进效应,为微生物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碳源和生长物质,是适合非耕地使用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6.
利用乌鲁木齐市5座100 m气象塔10层气温观测资料,通过统计方法详细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城区和郊区近地层不同高度气温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市四季均存在逆温,北郊逆温最明显。近地层100 m内主城区气温日较差较小,约为3.5~5.5 ℃;郊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约为4.2~7.0 ℃。夏季郊区气温高于城区,冬季北郊气温最低、南郊最高;白天大气基本上为超绝热不稳定状态,夜间城区气温高于郊区。春、秋季,白天城区和郊区温差小、夜间大,且愈近地面温差愈大;春季城区与南郊温差可达2.4 ℃、秋季可达3 ℃。城区和郊区各季节各层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几乎不同步达到。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最高气温分别约在17:00~18:10、16:00~17:20、14:30~15:50(北郊滞后1.5 h)、17:00~18:00(南郊提前1.5 h)出现,最低气温分别约在7:10~8:20、8:00~9:00、冬季为多个时段(这与出现逆温有关)、7:30~8:40出现。  相似文献   

17.
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土样室内理化分析及对前人工作成果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及其地理分布规律是;海拔800m以下为砖红壤;海拔800-1100m为砖红壤性红壤;海拔1100—1600m为山地红壤;海拔1600—1900m为山地黄壤;海拔1900m以上为山地黄棕壤。  相似文献   

18.
河西绿洲区春小麦蒸腾蒸散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甘肃张掖绿洲区利用浮力称重式蒸散仪对春小麦蒸散量进行了测定,对蒸散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田的日蒸散量在白天12:00~16:00达到最大,夜间20:00~08:00最小甚至呈负值。灌溉前后蒸腾强度出现峰值的时间有所变化。但灌溉以后,蒸腾与蒸散量均呈增大趋势。日蒸散量随着净辐射的增加而加大。在小麦不同的生育阶段,蒸散量有所不同,小麦拔节以前较小,拔节以后开始增大,灌浆期达到最大,接近成熟时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南疆沙尘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66,自引:23,他引:43  
王旭  马禹  陈洪武  陶祖钰 《中国沙漠》2003,23(2):147-151
根据新疆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整理出1961-1999年39a南疆42个气象观测站的沙尘暴天气现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南疆地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南疆沙尘暴的高发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南缘高于其它周边地区;②沙尘暴的多发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沙尘暴的发生明显减少;③沙尘暴主要出现在3~8月,最活跃的是4~6月;④塔里木盆地全天都有沙尘暴发生,主要是在2~6时、11~15时、19~24时三个时段,其它地区在15~22时;⑤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多数沙尘暴持续时间在25h以内,其它地区大多数沙尘暴持续在30min以内。沙尘暴的最长持续时间盆地周边超过20h,其它地区在10h之内。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景区旅游安全风险动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滢悦  杨青山  陈鹏 《地理科学》2019,39(5):770-778
以长白山景区旅游安全为研究对象,以鱼骨图、动态贝叶斯、GIS技术等为基本研究方法,从研究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责任人为3个方面出发,筛选景区致险因子,构建景区旅游安全风险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动态贝叶斯方法综合构建景区旅游安全风险动态评价模型;并以实测数据及景区统计数据为依据,划分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的4个动态时段,综合实现景区旅游安全风险动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等以上风险区域呈条带状分布;高风险区域与主要景点重合;长白山景区安全风险发生高概率的时段发生在第三个时段(12:00~14:00);较高概率发生分别在第二个时段(10:00~12:00)与第四个时段(14:00~16:00);中等概率发生较高的时段在第四个时段(14:00~16:00);较低概率发生在第一个时段(8:00~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