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粉喷桩处理液化地基的作用机理、设计要点和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粉喷桩处理液化地基的作用机理、设计要点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粉喷桩是处理液化地基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而剪切波速法是粉喷桩处理液化地基效果的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加固地基是增强地基抗震性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固地基可提高地基抗液化能力,改善地基土的动力特性,减轻砂土地基的液化势;通过对地基土产生预震效应,提高了加固地基整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对震害严重的厚冲积层或厚软土层,用高压喷射注浆法进行加固处理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考虑碎石桩排水和应力集中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后复合地基的抗液化能力,并与自由场液化地基的抗液化能力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碎石桩复合地基修正“Seed简化法”,可应用标准贯入试验对液化地基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考虑非线性的建筑物地基地震液化简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建筑物地基地震液化总应力简化判别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地基土壤的剪切非线性及饱和砂土Martin非线性孔压增长模型,提出了估计建筑物地基孔压增长的简化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可用来判别地基的初始液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砂土液化危害及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相关砂土液化破坏的调查资料的分析。阐述了砂土液化造成的危害。认为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存在的液化砂土对未来的高速铁路路基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应当进行相应处理,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由场地基液化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液化场地的地基动力特性及土-结动力相互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以1976年唐山地震中倒塌的胜利桥的地基为原型,开展1:lO模型的自由场地基液化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地基砂土液化的各种主要宏观震害现象,尤其是模型地基的试验破坏与其原型的实际震害情况比较吻合。主要介绍有关此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相似设计、操作技术及试验结果等方面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碎石桩—黄土复合地基的抗液化性状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刚 《高原地震》2001,13(2):58-62
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碎石桩-黄土复合地基的抗液化性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为在黄土地区开展碎石桩处理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除饱和砂土液化外,饱和粉土地震液化问题也是岩土地震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饱和粉土地基的地震液化及变形可以采用多种地基加固方法防治,碎石桩技术是常用方法之一。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效应,主要是增加桩周土体的密度、利于桩体的排水以及由桩体分担地震水平剪应力(桩体减震作用)。但由于粉土的土质特性,粉土-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特性与砂土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粉土-碎石桩的密实、排水减压和减震作用做了较详细的评述,最后提出了关于碎石柱复合地基抗液化特性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化学灌浆黄土地基的抗液化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开明  周健  王兰民 《地震研究》2003,26(4):396-399
以兰州车辆整备场路基的加固工程为例,详细评价了化学灌浆法的加固效果及其抗液化性状,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动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化学灌浆不仅提高了黄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而且增强了抗液化能力及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动力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总结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水泥土及其水泥土复合体的动力特性;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地震效应;水泥土桩处理液化地基的作用机理、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其处治效果检测方法。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砾性土液化场地特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成都平原砾性土场地勘察测试,研究汶川地震中大量砾性土液化场地的基本特性,找出一般规律,对砾性土场地液化发生主客观原因提出解释,并修正以往若干认识偏差.分析表明:汶川地震液化砾性土层粒径范围宽,含砾量5%~85%甚至更大,同时其实测剪切波速140~270 m·s~(-1),修正剪切波速160~314 m·s~(-1),都远超历史记录;液化砾性土场地1/2集中在Ⅷ度区内,表明如砂土层液化一样,砾性土场地大规模液化需要较强地震动触发,但超过触发强度后液化规模增长均有限;成都平原浅表地层二元基本结构是汶川地震中出现大量砾性土场地的客观条件之一,该结构可使饱和砾性土层处于封闭状态,构成了砾性土液化的基本条件;虽然液化砾性土层剪切波速很高,但实际上大多松散状态,是此次地震大量砾性土场地发生液化的客观条件之二;地震中地表(井中)喷出物与地下实际液化土类大相径庭,且液化层埋深大多小于6.0 m,以往以地表喷出物反推地下液化层土性类型的做法不再成立;认为砾性土层波速大、透水性好而不会液化的传统认识也不再成立,但砾性土层液化条件与砂土层液化条件不同,前者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2.
地震作用引发的地基液化,往往导致沉箱基础的破坏。本文基于Biot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动力耦合理论,采用FE-FD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对液化海床沉箱基础的地震反应进行非线性有效应力分析。在数值分析过程中,建立了以土骨架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表达的us-pw动力固结方程和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地震作用下沉箱码头的动力特性及液化破坏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采用碎石桩进行置换砂区域的防液化加固方法,并就碎石桩处理区域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地震反应分析中常采用总应力分析法,但总应力法没有考虑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和液化随时间的发展过程。基于二维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结合Biot动力固结理论,采用自行开发的有效应力动力分析程序对某核电站导流堤地基进行液化分析,给出在地震作用下砂土层的液化范围,并计算出永久变形。所得结论可以给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场地土液化引起的地下管道上浮反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利用虚功原理,建立了场地土液化引起的地下管道的上浮反应分析模型,用弹性地基梁来模拟地下管道,并考虑了土的非线性约束作用、管道的初始变形、液化区长度、管道的初始轴力等的影响。采用非线性增量有限元法,对场地土液化引起的地下管道的上浮反应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部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桥台在桥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桥台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抗震性能。在国内外大量震害中发现大量由桥台破坏引起的桥梁损坏,而且这些破坏常常伴随着由于液化引起的地面大变形。为研究液化场地中桥台滑坡机理,采用完全耦合的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利用修正的PasterZienkiewicz Mark-Ⅲ模型来模拟砂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液化特性。研究台顶梁重和液化层位置对桥台位移的影响,并分析夯实作用对砂土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得出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而且简单的夯实不能降低砂土液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循环荷载下液化对土层水平往返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多工况振动台实验研究液化对土层水平往返变形的影响.以干砂实验为参照,分析孔压增长与土层加速度和土层往返变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液化将引起土表加速度显著降低,减小惯性力传递,但同时会引起土层往返剪应变明显增大.对往返变形而言,液化土层往返剪应变就可达到1%~5%的大变形状态,且液化土层往返剪应变沿深度呈下大上小分布.土层中孔压比0.4~0.8是往返变形出现放大的敏感段,在孔压比0.8左右而不是在1.0达到最大.作为其结果,土层液化将对刚性上部结构振动起减震作用,但同时增大的往返剪应变也易导致基础和地下结构破坏,特别是对液化层与下部非液化层交界处的构件更敏感.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recent earthquakes in Japan and the U.S.A. a number of records from liquefied‐soil site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from these sites were studied and several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liquefaction from seismic records were developed. The methods, however, focus mainly on the horizontal ground motion and may interpret as liquefaction‐induced some records from soft‐soil deposits or records with dominant surface waves, at which sites the phenomenon was not observed. Besides, not all of the available records from liquefied sites were processed. In this paper, after examination of the abi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to indicate alone soil liquefaction we propose a new liquefaction detection method that simultaneously analyses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content of the horizontal and the vertical ground acceleration. We also compar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that of the other liquefaction detection methods. The computations are carried out using a common data set including records from liquefied and non‐liquefied sit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related parameters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detect more efficiently the occurrence of liquefaction from the seismic records.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具有代表性的Kostzadinov and Yamazaki液化识别方法的可行性,特别是对软土和液化场地的识别能力.选择包含了13个软土场地的52个场地实际地震纪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成功率随场地类别变软而显著降低,对中硬、中软和软土非液化场地成功率分别为100%、70.6%和46.2%,对液化场地成功率为6...  相似文献   

19.
不同抗震设计规范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或国内外其他有代表性的液化判别方法所采用的地震动参数和土性指标及其埋藏条件是不同的,因而采用这些方法对同一工程场地进行液化势预测时其评价结果通常有一些差异,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论。为了给重大工程建设提供较为合理、可信的地基液化势预测结果,采用多种液化判别方法进行场地液化势的综合评价是比较客观的,也是必要的。本文结合某长江大桥桥基工程,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液化判别方法、有限元数值分析法等多种方法逐一对该工程场地砂性土层进行液化判别,并结合室内动三轴液化试验结果,对主桥墩不考虑冲刷条件和考虑一般冲刷深度5m条件时的砂性土层进行了液化势的综合评价,并将各土层的液化势分为液化、可能液化和不液化3个等级,得到了较为合理可靠的判别结果。  相似文献   

20.
液化地层下地铁工程抗地震液化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液化可能诱发极为严重的破坏,已成为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在可液化地层下地铁工程抗地震液化设计及施工经验较少,且现行规范针对液化地层所给定的处理原则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较难操作。本文以天津地铁5号线穿越中等-严重液化粉土层区段为工程背景,同时以地震液化机理、影响因素及抗液化规范的应用为基础,结合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给出了地铁工程抗地震液化处理措施建议,并对各项措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抗液化措施应结合地铁结构型式、结构与液化土层的相互位置关系、液化土层的厚度、液化等级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在结构承载力及抗浮稳定性验算中应计入土层液化引起的土压力增加、摩阻力降低以及浮力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注浆加固对盾构区间抗地震液化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