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规模地下水系统经济管理模型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大系统递阶控制理论提出了大规模地下水系统的经济管理模型与相应的优化技术.该模型具有三级递阶优化结构,针对此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技术--梯度分解-协调方法.该算法简便,计算工作量较小,是一种求解大规模地下水资源系统优化管理模型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抽水井多的地区.文中给出了新算法的详细寻优步骤.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城镇地质环境经济评价新概念。较详细地讨论了该评价的基本思想,主要主要环境地质因素,指标体系与常用的损失计算模型。最后用该评价的理论对三峡库迁建城镇新址地质环境质量损益进行了概略性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3.
层次化网络SCADA通讯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在大型网络分布式SCADA(Super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应用系统中解决诸如电力、通信、石油、化工、制造业等行业或领域,在过程、流程、状态方面的数据监视、数据控制、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的高效、实时问题,解决各级子系统之间人工逐级汇接的问题,提高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可维护性,这里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网络SCADA通讯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在层次化网络SCADA模型中,引入基于TCP/IP协议的客户机/服务器查询方式数据通讯技术和点对点主动数据传递技术而建立的。根据该模型所设计的产品,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应用该模型可以较方便地构造分布在不同区域计算机上的SCADA系统,进行高效的实时通信。该模型为具有多层结构的大型分布式网络化集中SCADA系统的设计、开发,探索出了一条十分有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松性土新开挖河道动床冲刷模型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原状土与散粒体的起动流速、输沙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使得新开挖河道动床冲刷模型设计方法与天然河道动床模型设计方法有所区别,也复杂得多。提出了新开挖河道动床冲刷模型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泰州引江河道动床冲刷模型论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认为该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GM(1,1)模型用于预测时,该模型在初始的少量数据中,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数据反映系统的发展变化,越往后监测,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就越弱。而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不断考虑那些随时间相继进入系统的扰动或驱动因素,随时将每一个新得到的数据置入系统中,建立新信息GM(1,1)模型进行动态预测。因此,针对传统GM(1,1)模型存在的不足,文章建立了灰色新陈代谢GM(1,1)滑坡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巴达高速公路滑坡位移变形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精度较高,预测误差较小,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志广  李广杰 《世界地质》2007,26(1):102-107,123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位移时间序列进行分段拟合以提取时间序列的趋势项,从而将非稳定时间序列稳定化,对去除趋势项的稳定时间序列即残差进行常规AR(p)时序分析。结合滚动预测方法,建立边坡失稳预测的叠合模型,以长江三峡某边坡为例,对该模型进行的检验表明:新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实时可靠。  相似文献   

7.
无限大三层越流油气藏井底压力的精确解及典型曲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表皮效应和井筒储存的影响的条件下,采用最大有效井径的概念,建立无限三层越流油藏井底压力的动态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拉氏空间下以Bessel函数表示的井底压力和分层流量的精确解。运用Crump数值反演方法,得到实空间的解;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该模型不但适合于表皮系数为正的情况,也适合于表皮系数为负的情形。用新模型绘制的典型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烃源岩生排烃组分法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广弟  黄志龙 《沉积学报》1997,15(2):130-13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烃源岩生排烃组分法模拟模型。组分法生烃模型根据热模拟实验得到的组分产率曲线模拟烃源的生烃史。排烃模型包括开放体系模型和间歇开放体系模型,分别用于模拟以压实作用为主要动力的孔隙排烃和以异常高压为主要动力的微裂缝排烃。这一模型根据孔隙温度、压力和烃类组成,采用热力学方法模拟孔隙体系流体体积和相态的变化、不同组分在各相中的分布,并由此求出各组分的排出量和总排烃量。对陕甘宁盆地古生界源岩生排烃史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土体未冻结含水率曲线模型描述温度和未冻结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对计算冻土强度、变形以及水热迁移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孔隙水毛细和吸附作用,提出了一个新的土体未冻结体积含水率曲线模型。该模型假设在较高温度下(0~-2℃),毛细作用支配土体中孔隙水冻结,该过程中毛细水冻结受孔隙比影响。另一方面,在较低温度下(-2℃),吸附作用在孔隙水冻结中起主导作用,该过程中吸附水冻结受比表面积影响。结合文献中已有土体未冻结体积含水率曲线的测试数据(包括不同土体孔隙比、比表面积以及广温度范围),对模型进行验证。同时将所提模型与文献中3种常见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新模型的优越性。结果发现,只有新提出的模型可只用一套参数计算不同土体孔隙比的未冻结体积含水率曲线。此外,针对土体在广温度范围条件下的未冻结体积含水率曲线,新提出模型比已有模型有更好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带权GM(0,h)模型在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灰色理论建模特点出发,用加权均值生成数方法生成新数列,然后用生成的新数列建立改进的灰色加权GM(0,h)模型,根据该模型进行地下水开采量与地面沉降量的关最分析、沉降量预测,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对同类桩-土体系利用低应变测试技术与静载荷试验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其它同类桩-土体系的基桩利用低应变测试方法测定单桩承载力,该方法已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滑坡敏感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提出了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滑坡进行敏感性分析,建立了以滑坡敏感性影响因子为子序列、以其稳定性系数为母序列、以极差变化为数据转化方法、以关联度为评价结果的滑坡敏感因子分析灰色关联模型。本文以三峡库区水田坝下土地岭滑坡工程为例,选取滑带凝聚力c, 内摩擦角φ, 地震加速度及库水位为子序列,以剩余推力法计算的滑坡稳定性系数为母序列,得出了滑带的c,φ值对滑坡稳定性影响最为敏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垂直反射法检测混凝土防渗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垂直反射法检测混凝土防渗墙质量的理论模型及分辨率的问题进行探讨,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并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为防渗墙的无损检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土性平稳随机场的空间统计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朱登峰  高大钊 《岩土力学》2003,24(3):455-457
阐明了平稳随机场的空间统计特性,根据平稳随机场各态历经性概念,讨论了土层满足各态历经性的条件,以及计算空间平均方差和相关距离的公式。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空间平均方差计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单仁亮  黄宝龙  李广景 《岩土力学》2009,30(Z1):206-210
针对爆破方案选择的复杂性,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判断矩阵对各指标进行权值分配,将指标的关联系数与其权值相结合,提出了爆破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以权重的形式体现各个评价指标对整体的影响程度,利用判断矩阵进行权值分配克服了以往权重赋值主观性较强的局限,最终以关联度为定量指标来对爆破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以回坡底矿爆破方案评价为实例,具体说明了该模型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中长期径流预报的一种灰关联模式识别与预测方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军 《水科学进展》1993,4(3):190-197
基于时间序列多重信息利用的扩维原理和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思想,提出一种应用于水文中长期预报的方法.它的特点是直接从径流序列的扩维相型关联分析中,寻求径流情势变化规律,较适合于缺乏输入因子资料或选择影响因子有困难条件下的水文中长期预报.利用海河、黄河和长江流域若干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序列对该方法做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矿床品位指标优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家华  杨昌明 《地球科学》1992,17(2):181-188
  相似文献   

18.
川西北某金矿元素品位分布的分数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分形理论研讨了川西北某金矿多元素品位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数维D值的大小能表征矿石品位分布的复杂性,成矿过程中相关元素组合存在相似的分形结构。结合其他地质信息,元素品位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能够帮助确定成矿元素组合、成矿阶段、划分矿石类型等。  相似文献   

19.
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的实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建立理论模型,是利用水压致裂方法进行三维地应力测量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实际测试,并详细研究了岩石泊松比以及观测数据的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据此论证了该方法用于三维地应力测量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斑岩型铜矿床品位一吨位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1997年全国矿产储量数据库”资料,对全国72个斑岩型铜矿床建立了品位模型、吨位模型以及吨一品位联合模型。模型类型包括频率直方图、累积频率分布图以及双对数坐标表示的理论分布模型。分别总结了该类型铜矿床的品位及吨位分布的典型数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