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斑缩编是地图制图综合中的重要部分,图斑会随着比例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包括降维和消除等.本文依据缩编规范,总结图斑缩编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和算法,并基于FME平台,构建出不同的图斑缩编器,包括图斑合并、图斑转点、图斑转线、图斑夸大、图斑边界简化等,最后将图斑缩编器结合到一起,完成整幅图的全自动缩编工作.实验结果表明,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林地面积变化情况比较大,整体图斑缩编效果较好.说明基于FME平台能快速、有效、全自动地完成图斑缩编工作,可为今后三调图斑缩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地图数据更新过程中因地块调入调出产生的碎图斑的识别问题,该文在深入分析样本数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多级阈值与 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的碎图斑识别方法.首先通过面积和最大内角阈值排除不符合碎图斑特征的多边形;再将矩形度、圆形度、最小内角以及延展度作为特征向量输入训练好的SOM聚类模型,基于多边形特征相似性识别碎图斑,较好地弥补了 目前制图实践中大量采用的统一面积阈值法指标选取单一、主观性强的不足,实现了碎图斑的准确识别.以福州市长乐区和福清市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建设用地管制区数据为样本的验证实验表明,该文方法的识别精度与稳定性(针对不同区域数据的适应性)均优于目前制图实践中大量采用的统一面积阈值法.  相似文献   

3.
以甘肃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图为实践基础,探讨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图斑的快速综合方法。对图斑制图综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总结,针对不同类型地表覆盖图斑提出不同的综合方法,并提出狭长图斑筛选指数。利用ArcGIS10.0软件,采用人机交互方式,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图斑综合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土地利用图斑综合过程中,现行方法多对同一地类采用同一指标,而未考虑区域差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分区域设置面状图斑上图指标的方法,以北京市朝阳区、昌平区和密云县为例,分别采用统一和分区域设置面状图斑选取指标的方法,对三个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1:50000到1:100000的制图综合。结果表明:分区域设置面状图斑选取指标,在保持制图综合前后各地类面积相对均衡方面可行,且在保持各地类在不同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关系方面,明显优于统一设置面状图斑面积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图缩编中小图斑综合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土地利用图缩编中小图斑综合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引入数学模型使得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指标的确定具有针对性;同时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引入计算机制图,使得小图斑综合具有高效性和客观性。以太湖县二调成果1∶10万地形图制作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梁磊  周启  任东宇  文学虎 《测绘通报》2021,(12):124-129
从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快速缩编派生出多尺度数据库,是地图制图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大量图斑,首先通过研究图斑栅格综合,减少碎图斑数量;然后构建图斑语义邻近度模型、空间几何拓扑模型,分析了顾及拓扑和地区地理特征约束下的地类图斑制图综合方法;最后形成了自动化图斑缩编生产工艺流程。基于上述方法,采用计算机编程技术研发国土三调缩编系统,并应用于四川省某县23万图斑量的三调数据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方法的成果符合专题制图要求,极大地提高了三调图斑的自动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遥感影像分类以后利用微机进行图像制图综合的一种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制图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方便、自由地控制综合的程度,实现对各种图斑数量特征的综合。它对及时、充分地处理分类后的像元集,提高机助制图系统自动化水平,以及生成新的矢量图斑,快速输入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ArcGIS中制图综合工具的分析,提出栅格与矢量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从而指导作业人员在面状图斑综合工作中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数据库综合中图斑拓扑关系的创建和一致性维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LANDUSE-DAT文件为例,论述了土地利用地图综合中图斑多边形拓扑关系的特点、数据结构定义及生成方法,阐述了土地数据库综合过程中图斑拓扑关系一致性的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很多地图综合问题可以应用优化算法解决,土地利用(图)图斑合并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土地利用(图)图斑合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算法的图斑合并方法优于普通的迭代方法,该方法使综合后各地类面积变化较小且图斑紧凑性较好,是解决土地利用(图)图斑合并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1.
胡俊昌 《东北测绘》2012,(3):205-207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分类与已有的土地分类不同,在调查中对土地分类的判定方法有偏差就会在土地详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产生差异。因此,如何准确、合理地判定每块土地的分类,对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土地分类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实践提出了一些想法,为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进行地类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张图”的土地动态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探讨土地动态监测系统的架构,采用卫星遥感、低空遥感、车载GPS、移动GIS等作为信息采集手段,设计土地动态监测系统,其中包含移动执法客户端系统和土地动态监察后台管理系统,从而构建空地一体化的土地动态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的多维度耕地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IS 的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从耕地变化的幅度、结构、空间布局和质量特征等多维度,对武汉市蔡甸区2009-2014 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的耕地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其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制定耕地保护制度和科学利用耕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矿区土地复垦方案设计与规划的方法与技术,在研究半干旱矿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前提下,根据相关生态修复原理和方针,提出适宜该类矿区发展的土地复垦模式,并且以陕西大柳塔-活鸡兔矿区为例,列举了几种适宜本矿区的土地复垦模式.同时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像斑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有GIS数据辅助的以像斑为对象基于不同时相非同源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属于特征级的变化检测,以影像像斑为对象,突破了以往变化检测对数据的要求与限制,改变了传统检测方法对于遥感影像数据的要求同源的模式.通过土地利用图和遥感影像的精确配准套合获取影像像斑,再利用聚类算法按类别进行样本的更新,利用更新后的样...  相似文献   

16.
ArcGIS已逐渐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但借用ArcGIS进行土地利用分析的实例并不多见.本文从实际出发以泰安市部分地籍图为例阐述了利用现有地籍图进行土地利用分析的工作流程及分类方法,叙述了CAD到ArcGis数据转换过程及ArcGIS制作统计图、统计报告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验结果提出实施土地合理利用政策应当注重推广土地集约利用策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及竖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做好土地合理利用的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实施国土电子政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政府的职能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抓住时机对网上信息资源的建设进行有序的组织和规范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今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以及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空间数据挖掘和网络构建等新技术,对电子政务的建设、组织、管理进行探讨,并对电子政务的以后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国内土地评价与土地优化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优化是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和调控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对国内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优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地评价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以及土地利用优化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合理化与规划科学化的基础,本研究在系统分析了国内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某区域为例,展示了利用GIS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流程,以期为此地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汇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月19日,国土资源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第七次会议,王广华代表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汇报了十五以来国土资源信息化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思路。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