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水下视频图像压缩一直是有限带宽水声信道实时传输海量视频数据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水下机器人和水下视频图像压缩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综合分析了目前几种高效视频压缩方法的特点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此外,根据水下视频的成像特点,提出了高效的全局与局部运动混合补偿方案和基于小波变换的预处理方法。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视频图像中存在的大量视觉冗余和空间冗余,提出的混合运动补偿方案可以获得很高的压缩编码效率;但必须进一步研究快速、有效的全局运动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进步,水下视频图像技术在市场视频技术的推动下,以从未有过的增长速率发展,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图像获取和记录技术、高分辨率的CCD传感器、小型低成本视频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已被广泛应用于水  相似文献   

3.
增强现实(AR)技术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新技术,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如医学、军事、交通、教育、娱乐、工业机械、景观规划、文物保护等,目前也已应用到水下工程中。本研究中AR技术首次成功应用到国内海洋工程水下定位测量作业中,以遥控水下机器人(ROV)为载体,搭载3D水下摄像机并配备相关水下传感器,通过专用AR软件将结构物三维模型、虚拟标识物、虚拟测量工具叠加到从水下传到水面的视频画面中,实现了水面操作人员与水下真实环境的实时交互,从而实时监测水下结构物的位置和姿态。将AR技术应用于水下定位测量,突破了传统的作业模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无接触式和实时测量的优势特点,ROV不用紧贴结构物,软件操作便捷、测量数据精度可靠且实时显示,有效降低ROV的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时效。  相似文献   

4.
水下机器人作业机械手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下作业机械手是水下机器人核心组成部分,研究第二、第三代水下机械手技术是水下机器人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水下作业机械手当前的发展状态,设计原则及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提出有关看法,仅供研究水下机械手课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5,(12):1-1
澳大利亚日前推出一款新型水下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下潜到海平面以下700米,并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研究人员称之为“21世纪人类海洋探险秘密武器”。 这款新型水下机器人是高新技术的结晶,它结合了声呐技术和视频成像技术的优点。人们可以利用它传递回来的图像信息,来修建大堡礁模型。水下机器人能够到达人类以前所无法到达的海域,因而可以拍摄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如何根据近年来海上走私的新特点,利用成熟的声纳探测和水下机器人技术,进行反走私水下取证系统设计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对系统的组成、性能及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基于高性能的DSP芯片TMS320C549的水下图像传输系统,并采用Goertzel算法进行信源编码和MFSK调制方式、运用Turbo码进行信道的编、解码,来实现水下视频图像高速数据传输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水下用电安全历来是海洋水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对国外水下用电安全技术研究历史的回顾,介绍了美国,挪威、英国等西方工业国家在水下用电安全技术研究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技术管理现状,分析了现行典型水下用电安全技术法规的演绎,结构及主要特征,希望拙文能对我国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标准法规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水下抛沙养滩可以通过消减波能和持续向海滩供沙,以抵御海岸侵蚀,保持海滩稳定。荷兰诺德维克(Noordwijk)地区以发育水下双坝地形为特征,为了维护海滩和海岸的稳定,自1998年开始,共实施了3次水下养滩(1998、2002和2006年),抛沙位置都选在外沙坝的向海侧,接近当地闭合深度。养滩减缓了沙坝向海迁移的速率,内、外沙坝均出现了向岸迁移的趋势并基本保持稳定,对海岸线位置变化具有积极影响。我国目前的海滩养护工程多为向陆上滩面抛沙养滩,这种方法较昂贵、破坏性大,效果有时不佳,而水下抛沙养滩经济实惠、对环境影响小且灵活,因此,应该充分借鉴水下抛沙养滩的成功经验。基于诺德维克地区数十年的Argus视频图像和水深调查对养滩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了水下养滩的意义,以丰富和推动我国养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于海水介质对电磁波的强吸收屏蔽效应影响,水下潜航器的隐蔽航行使得对其进行水下导航定位成为一个难点和热点研究方向。现有水下导航与定位技术以惯性导航传统自主导航技术为主体,围绕修正惯性导航产生的累积误差问题,发展形成了航位推算导航、地球物理匹配导航技术、水声导航技术等多种辅助导航技术。系统地介绍了这些水下导航技术及其组合方式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及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水下导航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