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地理界有关乡村发展的研究工作不断增多,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大,国际地理联合会(IGU)设立了专门机构组织协调并推动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对国际地理联合会中有关乡村发展的组织机构变迁及最近的学术活动作一概要介绍。一、乡村发展组织机构的变迁地理学工作者对乡村地区发展问题的兴趣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源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组织的对乡村地区规划的几次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它是非政府性质国际组织中最大的组织,共有15个科学联合会,其中五个搞水的问题(见图1);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国际地理联合会;国际测地学及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国际地质联合会;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协会。为了协调水方面的一切问题,该组织  相似文献   

3.
葛岳静  柴彦威 《地理学报》2007,62(1):101-101
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日本地理学会、大韩地理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协办的“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系列学术研讨会创办20周年特别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16-1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足在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的鼓励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地理学会发起,日本地理学会与大韩地理学会呼应的首届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理联合会亚太区域会议于1990年8月13日至19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该联合会第一次在我国举行的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理学界政治地理研究源渊流长,1984年国际地理联合会世界政治地图研究组的正式建立标志着国际政治地理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在我国坚持开放搞活的今天,回顾介绍国际地理学界政治地理研究和世界政治地图研究组的组织、活动,刊物,对推动我国地理学家开展政治地理的研究和教学定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今年四月二十七日,我刊主编吴传钧教授荣获中国科协周培源国际科技交流基金会的大奖,表彰他在为恢复我国在国际地理联合会中的合法权益和在“北京动乱”后胜利组织召开亚太区域国际地理大会  相似文献   

7.
早在1871年,一些组有全国性地理学会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比利时安特卫普联合召开学术会议,这就是国际地理大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的滥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基于加强国际地理研究合作的普遍要求,1922年在国际地理大会活动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地理界唯一的世界性组织一国际地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此后国际地理学术活动即在联合会的领导下,大致每隔二年轮流在各国  相似文献   

8.
徐建辉 《地理研究》1990,9(4):115-115
国际地理联合会亚太区域会议于1990年8月13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世界主要是亚洲太平洋地区40多个国家的90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是中国地理学会受国际地理联合会委托,主办的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地理盛会。中国地理学会自1986年恢复在国际地理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并承担举办亚太区域会议以来,动员全国地理界力量进行了近4年紧张而周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薛德升 《地理学报》2007,62(12):1336-1336
2007年8月6-14日,国际地理联合会“跟踪明日的城市”委员会(Commission of Monitoring Citiesof Tomorrow)2007年年会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继1999年在南京举办年会以来,国际地理联合会“跟踪明日的城市”委员会第二次在中国举办年会。会议由国际地理联合会“跟踪明日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2008年4月2日,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传钧先生90华诞。为了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吴先生70多年来对中国现代地理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弘扬吴先生“治学与创业并重”的人生信念和治学精神,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吴传钧院士九十华诞贺寿座谈会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1993年7月25日至7月31日,“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对山地、寒地和其他地区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西藏拉萨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全球变化与水文资源响应研究会、中国地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地理所、西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西藏大学、西藏地理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会议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全球变化与水文水资源响应研究会、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刘  相似文献   

12.
葛全胜 《地理研究》1986,5(3):106-108
中国科学院地理界科技青年联合会于1986年4月24日在北京成立。参加联合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南京地理研究所、成都地理研究所、新疆地理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洲沙漠研究所以及广州地理研究所。联合会首届学术讨论会同时举行。参加学术讨论会的除联合会各所分会的代表外,还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人民大学等十余所院校地理系和京区一些科研单位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与会人数约160名,宣读的论文139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理学会为了及早恢复在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中的会籍问题,经中国科协批准于今年三月廿三日—四月五日先后邀请I.G.U.主席尼日利亚马卜贡杰教授和秘书长西德曼斯哈德教授来华访问,并商谈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杰出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的开拓者、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前任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先生80华诞之际,我们向他老人家表示衷心的祝贺,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祝他健康长寿.吴传钧先生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地理学家.他作为我国地理学界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农业地理、农业区划、土地利用、国土开发整治、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以及区域持续发展战略等研究领域,硕果累累,成就巨大,为该领域的典范.60年来一直坚持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致力于发展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开拓了我国当代地理学一系列完整研究领域,发展了全国地理学界的联合与协作,促进我国地理学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推动了中国地理学走向世界.吴传钧院士为发展我国地理学,促进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不遗余力,特别是在“文革”后为恢复我国地理学界在国际地理联合会中的席位,呕心沥血,并以外交家的风度,在国际上做了大量的宣传和争取工作.他不顾身体欠佳,甚至抱病奔走于世界各地,经他近10年的不懈努力奋斗,终于使我国地理学界重返国际地理联合会,从而提高了我国地理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信心,为中国地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08年4月2日,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原副主席、<地域研究与开发>特聘顾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传钧先生九十华诞.  相似文献   

16.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9):1114-1115
2012年8月26—30日,第32届国际地理大会在德国科隆举行。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人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国际地理大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在中国地理学会的组织和号召下,中国大陆有100多位地理学者参加了大会。中国大陆地理代表团由现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秦大河院士任顾问、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刘毅研究员任团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前副主席刘昌明院士,中周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王涛研究员、杨桂山研究员、陈发虎教授,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中周地理学会对应IGU委员会主席周成虎研究员、前主席王五一研究员等随团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1997年学术年会在瑞典哥德堡举行1997年8月3日至9日,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学术年会在瑞典哥德堡举行。来自23个国家的45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技术在空间上的变化”。该委员会主席、意大利的...  相似文献   

18.
石田 《地理教学》1995,(1):44-44,9
应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主席豪布里希教授邀请,我于今年8月份赴德国柏林参加了国际地理教育(IGU/UGE)专业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理联合会亚太区域会议(IGU Reg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Pacific Countries)将于1990年8月13—20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地理界热忱欢迎各国地理同行们的  相似文献   

20.
2011 年10 月30 日,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刘燕华研究员在“数据密集型科学与发现暨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 成立45 周年庆典大会”上郑重宣布:纳入国际地理联合会(IGU) 和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 联合支持计划的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 建设正式启动。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刘燕华研究员,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Ronald Abler 博士,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秘书长RobertChen 博士,“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建设工作组组长刘闯研究员分别在启动会上讲话。表示支持和采取联合行动的措施共同促进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 在知识共享环境建设中做出全球样板性的工作。国际科学理事会李远哲主席、印度科学院Christhan Lal 院长、联合国信息通讯技术与发展联盟战略理事会徐冠华院士、原国际科学理事会副主席、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副主席孙鸿烈院士等出席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 建设启动会。下面是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 建设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郑度院士的贺词和Ronald Abler博士的讲话(中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