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链子崖危岩体形变演化分析软件包是边缘交叉学科-计算工程地质学应用的方法之一。其采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将错综复杂的地质信息以图形与数据的方式表征出来,从而达到分析和宏观演化趋势预测的目标。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链子崖危岩体Ⅲ区的破坏模式为旋滑式崩滑运动。  相似文献   

2.
崩滑灾害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不同的崩滑灾害个体各有其成灾特点,应急救援时也各有侧重点。利用灾后航空正射影像图及崩滑前后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定量解译并提取了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的规模、地形变化特征、运动方向、灾害特征及影响范围等信息,确定鸡尾山崩滑为崩滑—铲刮—碎屑流—堰塞湖复合型特大灾害。根据被掩埋矿井的灾情特点,利用收集到的共和铁矿矿井分布图和针对性的遥感解译,从理论上探讨了对被掩埋井下矿工的最佳施救工程位置,可为今后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崩滑灾害特征及应急救援工程布置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俊宝  陈良良 《北京测绘》2021,35(2):204-207
以危岩体的变形监测为研究对象,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数据获取方法,阐述了从点云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到生成深度图像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分析了数字图像处理中常用边缘检测算子的优缺点,提出采用Canny算子方法提取得到危岩体表面特征线,进而提取线状特征对应的三维坐标,为危岩体的变形监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黄河小浪底库区八里胡同危岩体的GPS变形监测,探讨了GPS技术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变形分析及建库技术。经研究发现,目前八里胡同危岩体发生着较大的西南方向的位移。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蓄水以来,三峡库区已查明的滑坡或潜在滑坡高达5000余处,这些灾害对三峡水库的持续运营、大坝、航道及库区居民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通过研究滑坡的变形特征、诱发因素及失稳机制,有助于开展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并构建预警预报模型。以三峡库区八字门滑坡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降雨、库水位、人工和自动GNSS监测等数据,结合勘查资料及野外宏观巡查,研究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失稳机理,并确定合理的预警判据及阈值。研究表明:①八字门滑坡整体变形明显,处于蠕动变形阶段,滑坡变形主要集中于每年5—9月,滑坡累积曲线呈现典型的“阶跃”状变形特性。②滑坡的变形受斜坡结构、岩性等因素的控制,水库水位下降是滑坡变形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与库水下降速率正相关。另外,特大暴雨和持续降雨在水位下降阶段、水库低水位运行期及水位上升期会促进滑坡变形,是滑坡的次要驱动因素。③通过精细化数据分析以及改进切线角法获取的八字门滑坡出现“阶跃”变形的位移速率阈值为4.6 mm/d,7 d累积降雨量阈值为60 mm,库水位阈值为159 m,库水位下降速率阈值0.4 m/d。  相似文献   

6.
2000-04-09中国西藏波密县扎木弄沟发生了巨型山体崩滑事件,堵江截流形成堰塞湖,最终堰塞湖溃决对下游区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分析易贡滑坡发生前后地表长时间演化特征,通过长时序光学遥感影像对易贡滑坡灾前灾后特征进行了解译。结果表明,易贡滑坡灾前沟头危岩体发育,沟内大量碎屑物质堆积,并且滑坡物源区在灾害发生前几个月已存在局部崩塌,处于不稳定状态。进一步使用合成孔径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监测了易贡滑坡区域2015—2019年地表形变,结果表明扎木弄沟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在局部区域探测到6个不稳定形变体,其中位于易贡滑坡滑源区的形变体规模与形变最大,风险较高,建议持续开展监测。  相似文献   

7.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在链子崖危岩体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地质灾害中非连续体的变形运动特征与预测防治等问题,应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工程地质灾害的数值模拟与预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分析了链子崖危岩体的地质构造,并用DDA方法进行了危岩体在两个地质剖面的变形模拟和防治模拟,得出了一系列的形变位移场、应力场变化图。通过防治模拟分析,证明了已实施的防治工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时序分析在危岩体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入时间序列分析进行危岩体监测数据的处理,建立了危岩体变形的动态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拟合与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9.
引入时间序列分析进行危岩体监测数据的处理,建立了危岩体变形的动态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拟会与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以三峡库区龙头山滑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库水位及降雨综合作用下滑坡体的变形机理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滑坡体变形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性,滑坡体中部、左侧前缘变形较大,中后部变形逐渐减小,表现出牵引滑动特征;降雨和库水位波动是滑坡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2次较大变形均与其叠加作用相关;从演化趋势上来看,滑坡体内不平衡应力得到不断释放,滑坡体变形趋势逐渐减缓,前期滑坡体变形受库水波动作用强烈,后期变形主要受降雨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高危岩体表面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第一期点云数据参考点的法向量,并基于此点的法向量构建圆柱体;然后在圆柱体内计算第二期点云数据的区域重心,以此作为危岩体表面两期或多期变形比较的依据。将该方法应用于重庆武隆-南川地区鸡冠岭危岩体的变形监测与分析,获得了初步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会导致开采沉陷,一直是煤矿安全的隐患。本文选取王楼煤矿13301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整理了历年来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和观测站相关地质采矿技术条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曲线拟合、建立回归方程,系统性地得出地表移动值与岩移参数变化规律,求取出了矿区具体采矿技术条件下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变形参数,为矿区生产及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岩移参数求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On Oct. 11 and Nov. 3, 2018, two large-scale landslides occurred in the same location in Baige Village, Tibet, and massive rocks fell and encroached into the Jingsha River. These landslides posed a severe risk to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areas.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landslides are accompanied by a large number of changes in measurable variables. The deformation data are one of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characterizing change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 landslide. This paper is centered on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ground-based radar and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s in the post-event phase to monitor the Baige landslides and to assess their residual risk. Two technologi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ide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impending catastrophic slope failures: ground-based radar reveals the horizontal deformation, and satellite SAR images reveal the azimuth and range offset deformation. By combining satellite and ground-based SAR observations, we obtained high-precision three-dimensional (3D) deformation results and found that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instability regions mainly occur in the source area of the slope failures and that the direction of collapse converges from all sides to the middl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from UAV orthophoto maps and GNSS measurements also reveal that several cracks are distributed on the trailing edge of the landslide and are still moving. The comprehensiv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oving rock mass has still been remarkably active after the two landslide events. This study combined ground-based and space-borne SAR data to develop a long-term monitoring and stability evaluation process for implementation after a large landslide disaster.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3D deformation fields, the present and future stability of the Baige Landslide was analyzed.  相似文献   

14.
现有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滤波算法较少,针对地形复杂区域的点云滤波效果更是不甚理想,因此对二维聚类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三维点云聚类滤波算法,并对其在地形复杂区域的TLS数据滤波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重庆鸡冠岭危岩体的TLS数据为例,分别采用曲率平滑滤波方法和文中提出的点云聚类滤波方法处理,并对两种方法处理过的数据进行形变量计算和分析。实验证明,针对植被覆盖茂密、地形复杂的山体,该方法的点云滤波效果较好,且处理速度有较大提升,能为点云后期形变量计算提供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华蓥山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及面积大且区内降雨量丰富,建立相应的区域预警系统,可以减小灾害带来的损失。选择影响地质灾害易发性的评价指标并将其量化,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区域内已划分各单元格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值,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地区实时监测降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降雨量引发地质灾害的概率值。依托MapGIS平台分析生成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降雨量危险性分级图和预警等级图,并进行预警信息的发布。  相似文献   

16.
在东滩煤矿3305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了该工作面的地表变形特征,详尽地分析了东滩煤矿3305工作面地表移动基本规律及移动参数,并完成对相邻建筑物的损害等级评估。通过概率积分法对3305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进行变形预计,并运用数值模拟法准确还原了工作面推进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深入研究了该工作面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与开采沉陷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17.
用灰关联分析与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变形点的多点分析,用地质定性分析与数学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峡链子崖危岩体T0~T6缝区进行了整体变形分析与空间预测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多点时空非线性模型是解决贫信息条件下整体变形预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静涛  卢毅  焦步青 《测绘科学》2012,37(2):112-114
岩层与地表变形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我国煤矿对覆岩破坏与地表沉降进行研究的很多,而对中间岩层的变形进行分析的还比较少。本文运用FLAC3D分别对3上、3下煤开采岩层与地表变形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并用MATLAB软件对地表与中间岩层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经误差分析,最终确定了地表与内部岩层变形的最佳拟合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