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艾丁克罗赛岩体位于名的喀拉通克-南马克苏特铜镍成矿中基性岩带的中部,产于那林卡拉-吉木乃二叠纪叠加型陆相断陷火山盆地,形成于海西晚期后碰撞造山的陆内裂谷构造环境,区域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它属于与铜镍成矿有关的岩体,并经历了较好的深部岩浆分异作用,其铜镍硫化物矿浆熔离作用强度虽比喀拉通克含矿岩体相对偏弱一些,但是仍具有形成比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相对贫化一些的块状硫化物铜镍矿体的成矿条件,而且不排除在其它地区史晚期的隐伏岩体形成较好的铜镍硫化物矿床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新疆喀拉通克是中国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基性程度最低的,显示出罕见的Cu平均品位大于Ni平均品位。矿区划分为南、北2个岩带,南岩带主要为原生矿,北岩带主要为氧化矿。文章研究对象为北岩带中的Y9岩体,近年发现其下部存在原生矿石。通过单颗粒锆石SHRIMP测年,获得Y9岩体中辉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87±4)Ma,与Y1岩体的成岩年龄〔(287±5)Ma〕一致,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证明喀拉通克矿区南、北岩带具有同期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岩浆源自亏损型地幔部分熔融与不含沉积物消减板片脱水物质的混合。研究认为喀拉通克铜镍矿床形成于亏损地幔在相对较高的氧逸度条件下低程度部分熔融,产生硫化物不饱和的岩浆,岩浆源区相对富水和较高的氧逸度,原始岩浆具有较高的钛含量,具有富碱亲合性。  相似文献   

3.
阿尔泰地区存在 5条与深大断裂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带 ,是铜镍硫化物矿床产出的有利地段 ,其中喀拉通克铜镍矿是我国大型铜镍矿之一。通过对成矿必要条件的深入研究 ,得出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了岩体的产出 ,北北西向断裂叠加北西向断裂控制了矿体的产出 ;成矿充分条件是基性、超基性岩体 ,总结了岩体含矿性的评价指标。结合重磁及地化资料 ,在喀拉通克铜镍矿的成矿模式基础上 ,建立了区域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进行成矿预测 ,圈定靶区 9处。  相似文献   

4.
喀拉通克I号铜镍矿床是与基性杂岩体有关的岩浆硫化物矿床.矿床∑REE和稀土配分模式与国内同类矿床相似.铜、镍、钴等主要元素和金、银、铂等贵重金属元素赋存规律明显,与矿化富集规律计算机模拟结果吻合.岩石模式年龄等数项测试分析.为矿床的形成(物理化学条件分析)提供了较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喀拉通克矿区工号含贵金属硫化铜镍矿床含矿岩体及矿体地质特征、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等,建立了相应的成岩成矿模式。该模式认为,喀拉通克Ⅰ号含贵金属硫化铜镍矿床是一叠生矿床,它是由深部熔离作用形成的富含硫化物的含矿岩浆,侵位后经就地熔离成矿作用、纯硫化物矿浆就地结晶和挤压迁移作用以及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类型属岩浆熔离型。  相似文献   

6.
潘长云  王润民 《矿床地质》1992,11(2):113-124
讨论了喀拉通克矿区I号含贵金属硫化铜镍矿床含矿岩体及矿体地质特征、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等,建立了相应的成岩成矿模式。该模式认为,喀拉通克I号含贵金属硫化铜镍矿床是一叠生矿床,它是由深部熔离作用形成的富含硫化物的含矿岩浆,侵位后经就地熔离成矿怍用、纯硫化物矿浆就地结晶和挤压迁移作用以及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类型属岩浆熔离型。  相似文献   

7.
对喀拉通克二、三号矿床的研究是为了取得本地区铜镍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以便作为对其外围地区的中基性岩体进行铜镍含矿性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所指的新疆喀拉通克矿区南矿床是指在矿区一、二及三号矿床(或岩体)。我们认为这三个岩体在距地表300米以下极可能是呈“藕节状”连通的,因而把三者看作一个整体,其中最具工业价值的一号矿床由另一子课题组进行研究。二、三号矿床未受剥蚀,为了解其形成演化机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笔者曾先后参加了新疆喀拉通克,箐布拉克两个铜镍矿床矿石的研究工作。1981年又曾随专题组去我国著名的铜镍矿床甘肃金川及青海拉水峡进行短期的学习及调研。通过野外调研和实际资料的整理,笔者认为对铜镍矿床矿石的研究在国外有较系统的报导,而在国内除对金川铜镍矿床中的铂族元素矿物及其赋存状态有较详细的报导资料外,其它资料见到较少。上述几个铜镍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有若干共同之处,应该加以总结。因而愿将此粗浅的材料作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9.
新疆葫芦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哈密葫芦铜镍矿是东天山地区典型的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对其中含铜镍硫化物的基性-超基性岩用Re-Os等时线法定年,获得(283±13)Ma的等时线年龄.这表明,葫芦与东天山其他铜镍矿床乃至喀拉通克和箐布拉克铜镍硫化物矿床一样,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同位素年代学界定的成岩成矿时间大致在320~280 Ma,表明海西晚期在新疆北部为一个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床成矿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喀拉通克、黄山东、金川和白马寨4个铜镍矿床亲铜元素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所有矿床具有相似的左倾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和铂族元素明显亏损的共同特点;其亲铜元素质量分数却明显不同,铂族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川铜镍矿床以Ni为主,喀拉通克矿床则表现为Cu占优势;矿床的初始岩浆为铂族元素不亏损的玄武质岩浆,应是地幔岩石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少量硫化物预先熔离是造成中国铜镍矿床成矿母岩浆亏损铂族元素和w(Cu)/w(Pd)远大于原始地幔(w(Cu)/w(Pd))的控制因素;不同程度(量)的硫化物熔离导致母岩浆中亲铜元素质量分数不同,R值低不是主要原因;早期发生硫饱和可能是铜镍矿床成矿的必要条件,成矿的关键可能在于新鲜岩浆的不断补给;少量硫化物预先熔离结合不含矿岩石亏损铂族元素,暗示这些矿区深部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喀拉通克铜镍矿床为产出于造山带且远离克拉通的岩浆熔离型铜镍矿。通过系统研究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提出深大断裂控制基性岩产出,含矿基性岩浆侵位后熔离-结晶分异和矿浆依次贯入的成矿模式,总结出找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标志,最后给出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2.
喀拉通克铜镍矿床自1978年被发现以来一直倍受地学界的关注.前人研究取得许多共识,但关于块状矿石的成因还存在争论.Song and Li(2008)认为块状矿石R因子值导致其铂族元素(PCE)含量低.  相似文献   

13.
<正>新疆东准噶尔北缘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结合部位,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Windley et al.,2002;Xiao et al.,2004)。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包含有老山口铁-铜-金矿床、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哈腊苏斑岩型铜矿床、喀腊萨依斑岩型铜矿床、希勒库都克斑岩型铜-钼矿床、索尔库都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以及喀拉通克大型铜镍矿床等。其中老山口铁-铜-  相似文献   

14.
索尔库都克-哈腊苏铜钼金多金属矿集区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睿  游军  丁汝福  宋慈安 《云南地质》2011,30(3):381-385,328
总结矿集区不同矿种、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基本特征,研究矿床成矿规律,认为成矿集中在海西期,矿床形成先后顺序从早到晚为依次为: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哈腊苏铜金(钼)矿、希勒库都克铜钼矿、沙尔布拉克金矿、喀拉通克铜镍矿、索尔库都克铜钼矿。且具有成带分布、分段集中,地层、构造、岩体控矿,张裂成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裂谷、造山带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石中,矿床赋存岩体中下部;矿石呈星点状、浸染状、海绵陨铁状和块状,主要矿物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橄榄石、石英等;矿床形成温度较高;成矿氧逸度范围受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铁矿和橄榄石-石英-磁铁矿矿物组合控制。硫化物硫同位素显示出两种特征,一种为金川、赤柏松、喀拉通克、黄山东、红旗岭、金宝山等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主要分布在-1.6‰~+3.1‰;另一种为煎茶岭、力马河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为+1.5‰~13.8‰。根据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以得出大多数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硫化物的硫主要来自岩浆(金川、赤柏松、喀拉通克、黄山东、红旗岭、金宝山),少数矿床硫的来源较为复杂(煎茶岭和力马河),很可能是两种以上来源。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介绍应用 X射线荧光现场取样技术在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井下现场测定铜镍品位 ,快速评价矿石质量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哈拉乔拉基性-超基性岩体于431 Ma侵位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以辉长岩和橄榄辉长岩为主,类比于基性岩含矿的喀拉通克和黄山东矿床。本文通过哈拉乔拉岩体的矿物成分探讨该岩体的硫化物熔离过程。哈拉乔拉橄榄辉长岩中橄榄石Fo值为75~83 mol%,类似于黄山东与喀拉通克,但Ni含量更为亏损(小于100×10~(-6)~840×10~(-6)),明显低于这两个矿床Fo值相近的橄榄石。单斜辉石成分(Mg#为0.75~0.81)对比也表明哈拉乔拉岩体与喀拉通克岩体具有相似的母岩浆成分与演化过程。哈拉乔拉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成分指示岩浆侵位之前曾经历橄榄石分异结晶作用,Ni严重亏损指示深部橄榄石分异过程中还伴随着硫化物熔离作用。但目前地表及有限的钻孔并未见大量硫化物,暗示硫化物可能堆积在岩体深部或深部岩浆房。经以上分析,认为志留—石炭纪侵位的基性-超基性岩也具形成铜镍矿床的潜力,其成矿潜力评价可综合地球化学-地质-地球物理-成矿过程研究等多方面信息。  相似文献   

18.
新疆北部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众多含铜?镍硫化物的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体,是中国第二大铜镍成矿区.库拉比也铜镍矿床位于新疆阿勒泰富蕴县,是继新疆北部最大的铜镍矿(喀拉通克)发现以来,在东准噶尔北缘铜镍矿找矿的新突破.尽管前人对该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但含矿岩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等一些关键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库拉比也含矿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库拉比也铜镍矿床含矿岩体主要为辉长岩,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模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U、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Lu.辉长岩的(87Sr/86Sr)i为0.703 948~0.704 109,εNd(t)在5.28~5.74之间,其锆石的176Hf/177Hf和εHf(t)变化较大,分别为0.282 851~0.283 034和+8.6~+15.1,εHf(t)平均值为12.9.主微量元素及Sr-Nd-Hf同位素特征显示源区有壳源物质的加入.库拉比也含矿岩体的形成年龄(约278 Ma)与区域性铜镍矿床的矿化年龄一致(约300~270 Ma),很可能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其初始岩浆可能与软流圈岩浆上涌并导致被交代的地幔楔的部分熔融与岩浆混合有关.库拉比也成岩成矿时代揭示了早二叠世与铜镍成矿相关的岩浆活动在东准噶尔地区广泛发生,东准噶尔北缘具有很好的铜镍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红旗岭铜镍矿田由红旗岭岩体群、三道岗岩体群及茶尖岩体群构成,蕴藏着大、中、小型铜镍矿床.茶尖矿区是红旗岭铜镍矿田重要组成部分,已往勘查中发现20余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并在1号、新6号、9号、18号岩体中发现小型铜镍矿床,2号、10号、14号等岩体中发现铜镍矿化.从岩体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红旗岭区对比,确定了该区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力求在茶尖矿区发现中型以上的铜镍矿床.  相似文献   

20.
新变种矿物——铋钯碲镍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新志 《矿物学报》1995,15(2):150-153
铋钯碲镍矿是PtTe2-PdTe2-NiTe2矿物质的一个新变种矿物,发现于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床中。矿物化学成分式为(Ni,Pd)(Te,Bi)2,阴离子Te/(Te+Bi)=0.76(原子),反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白色,非均质性显著,反射率约为55%,摩式硬度略大于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