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陕西秦巴地区花岗岩类的时代及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岩体时代景可靠的方法是地层法。但是,陕西秦巴地区的花岗岩类岩体由于被侵入的地层时代不明,或者缺乏上覆地层,或者侵入地层与上覆地层时代相距太长等原因,用地层法难于准确地确定岩体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只得偏重用同位素年代法来确定某些代表性岩体的时代,再借助地质构造分析和岩性对比,拟定全省花岗岩类岩体的生成时代。目前,陕西省花岗岩类有 K—Ar 同位素年龄样417个,U—Pb 同位素年龄样92个,Rb—  相似文献   

2.
南秦岭武当—桐柏地区的碱性岩,按空间分布可分为南北两个带。南带岩石碱度及Nb、REE丰度明显高于北带。本文着重对南带四个岩体,即花山寨英碱正长岩、观子山硬玉钙霞正长岩,杀熊洞碱闪岩—钙霞正长岩—霓石碳酸岩杂岩体以及庙垭正长岩—黑云母方解碳酸岩—铁白云石碳酸岩杂岩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时代及岩石成因进行研究。其成岩时代为215~306Ma,海西—印支期。观子山、杀熊洞和庙垭岩体成岩物质来源于上地幔,而花山寨岩体则主要与下部地壳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湘东板杉铺岩体、宏夏桥岩体和赣西张佳坊岩体、丰顶山岩体以及山庄岩体共5个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采自上述5个岩体的代表性样品分别给出了(418±2)Ma(板杉铺岩体)、(432±6)Ma(宏夏桥岩体)、(440±2)Ma(张佳坊岩体)、(402±2)Ma(丰顶山岩体)和(424±3)Ma(山庄岩体)的锆石u—Ph谐和年龄,代表了区内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结合其他的年代学和地质资料,认为华南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空间上呈面状展布,时代上主体集中在400~440Ma间,且区内早古生代晚期片麻状花岗岩和块状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无明显差异,动力学上倾向于认为华南内部加里东事件很可能不是洋陆俯冲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刘家坪杂岩体出露于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该区扬子期岩浆活动,早期为刘家坪组海底喷发的中~酸性火山岩系,晚期先后侵入有角闪辉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辉绿岩脉。岩浆岩具有幔源岩浆及造山带地区火山岩的特征。据震旦系覆于刘家坪杂岩体之上,其底部砂砾岩的砾石中有杂岩体成分,以及杂岩体侵入于同位素年龄值为6.43亿年的刘家坪组之中,认为刘家坪杂岩体时代为前震旦纪。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河南登封石牌河“变闪长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讨论。初步认为该岩体不是一个成分单一的岩体,而是由二长岩—闪长岩组成的较复杂岩体、并曾受到后期钾化。三个稀土元素模式图十分一致,说明属同一系列的岩体。图上显示轻稀土明显富集,无负Eu异常,∑REE为378.43—488.05。Eu/Eu*=0.77—0.88。岩石中锆石的U-Pb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为2520±17Ma,代表了岩体侵位和结晶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川西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范围系指甘孜—理塘以西、金沙江以东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褶皱系之东北部。 该区花岗岩类基本上呈南北向分布。按主要时代,以甘孜—理塘、洛须—昌台—热柯及矮拉—中咱—日雨三条大断裂为界,本区花岗岩类可划分为东部措交玛—冬措岩带、中部雀儿山—格聂岩带和西部蒙古山—贝拉岩带(图1)。 措交玛—冬措岩带主要成岩期为印支期,铷锶全岩等时年龄为208±2Ma(冬措岩体)和206±15Ma(措交玛岩体),铀—铅—致曲线年龄值为201±10Ma(冬措岩体)。主岩体内的补充岩体为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7.
香山镁铁-超镁铁岩体是构成黄山铜镍成矿带的岩体之一,本文仅对岩体的产状形状,岩体的岩石类型与岩相特征及岩石化学、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等进行研究。香山镁铁-超镁铁岩体出露的大地构造位置是天山地槽之东部二级褶皱带中。成岩时代为海西中—晚期。岩体呈 NEE—SWW 方向展布长10公里,宽100—700余米,向下延深可达1800余米。岩体与围岩基性火山碎屑岩和炭质板岩呈整合接触,仅局部有斜交现象。呈窄而长的单斜体产出。倾向310°,倾角60—70°。组成岩体的主要岩石有辉长辉绿岩、辉长苏长岩、橄榄辉长苏长岩、单辉橄榄岩和含斜长石二辉橄榄岩等。其特性如下:  相似文献   

8.
天堂山岩体原属一套陆壳成因具花岗结构二长花岗岩类,由于受区域变质低—中压型高角闪岩相改造而变形变质,使岩石部分重熔、重结晶,产出新世代矿物,形成脉状体,变为一套片麻状含硅线石花岗岩—含硅线石花岗片麻岩—脉带状花岗片麻岩类组合。文章对天堂山花岗岩岩体的变形变质特征和变质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判别岩体成因类型的构造环境及时代。  相似文献   

9.
雀儿山岩体与高贡岩体之错位及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地区雀儿山和高贡两岩体分别置于甘孜—邓柯断裂带两侧。经岩石类型、岩石化学特征、成生时代和成因环境的对比研究,推断上述两岩体原属同一岩体,后经第四纪左旋位错分置两侧。据之作出该断裂带地震危险性推测,认为下世纪有可能出现地震高潮。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龙南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花岗岩出露广泛,然而由于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致使对各岩体的侵位时代、岩石成因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对足洞、牛坑及半坑花岗岩的风化壳(或基岩)样品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68.2±1.2)Ma、(168.3±1.7)Ma和(209.75±0.86)Ma,表明足洞和牛坑花岗岩体的侵位时代一致,均形成于燕山期,晚于寨背—关西岩体(~195 Ma),更晚于印支期侵位的半坑岩体。足洞—牛坑岩体的稀土配分类型为重稀土型,岩石学、矿物学方面具有相似性,可能为同源岩浆同期分离结晶的产物;寨背—关西岩体和半坑岩体的稀土配分类型均为轻稀土型,岩石学、矿物学方面具相似性,可能为同源岩浆不同期次形成的产物。而足洞—牛坑岩体与寨背—关西岩体具有不同的稀土矿物组合、稀土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特征(寨背—关西花岗岩风化壳的Zr/Hf比值(20~60)大于足洞—牛坑岩体(20),且Zr/Hf比值与Nb/Ta比值正相关),可能来自不同的岩浆源区。  相似文献   

11.
“熊山岩体”为笔者首称的一个新的地质岩体。本文着重总结了该岩体的基本特征—地质、岩石、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副矿物、蚀变(或自变质)作用特征。初步讨论了岩体的成因问题,并推断该岩体是由苦橄岩或富辉橄玄岩岩浆经过结晶分异作用后侵入浅成的产物,侵入时代属加里东期,控岩断裂(政和—大埔断裂北段)已经切穿地壳底层进入上地幔。  相似文献   

12.
华南中部地区大义山、塔山等早中生代花岗岩的展布和侵入特征与这一时期褶皱构造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这些岩体进行精确年代学研究,可以为构造变形时代提供年代学约束。大义山岩体南部地区锆石U-Pb LA-ICP-MS年龄为东缘(171.8±1.9)Ma、西缘(169.9±1.8)Ma、中部(164.2±2.6)Ma,塔山岩体东段为(247±5.9)Ma。大义山岩体在164.2—171.8 Ma之间经历两个期次的侵入,形成了一个复式岩体,岩体形成后至125 Ma经历了快速隆升,之后以接近1°C/Ma的冷却速率抬升到地表。大义山和塔山岩体记录了华南早中生代印支和燕山两期重要的岩浆活动。阳明山、塔山岩体等E—W向展布岩体受印支期构造带控制;大义山、骑田岭等岩体年龄限定了燕山期构造地层的变形下限时代,华南地区NNE向褶皱构造形成时代应早于(171.8±1.9)Ma。  相似文献   

13.
云开地块西北缘那蓬岩体的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布于罗定—广宁断裂北侧的那蓬岩体是典型的岩浆成因花岗岩,它富含堇青石、红柱石和夕线石等富铝矿物。采集于滨北新珠塘采场的花岗岩包含两类石即短柱状和长柱状晶体。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下交点年龄为418±12Ma,而上交点年龄为1607±96Ma,它们分别代表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源岩时代。故那蓬岩体是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东天山黄山—镜儿泉地区分布有众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体成群成带分布,受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控制.为进一步确定黄山—镜儿泉基性—超基性岩带的侵位时代、成因和大地构造背景,对选自黄山岩体辉长岩相中单颗粒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定年研究,将其结果[(284.5±2.5)Ma]与黄山岩体和黄山—镜儿泉一带其他基性—超基性岩中已有的定年成果进行了对比,并结合近年来该区研究成果,分析得到黄山辉长岩侵位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此时正值东天山后碰撞大规模岩浆侵位和成矿时期.黄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
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地区的那丽岩体是华南地区(除海南岛外)报道的、具精确同位素年龄的海西期花岗岩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262Ma。二叠纪时期,羌塘一中缅Sibumasu地块与印支地块碰撞拼合,导致华南陆块俯,中于印支陆块之下,那丽花岗岩可能形成于这种俯)中作用的较晚阶段——弧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红旗岭―茶尖岭矿带发育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及铜镍硫化物矿床。关于该矿带含矿岩体时代的观点包括华力西期和印支期。含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发育要件:初始成熟陆壳、较薄的岩石圈、拉张应力背景,三者缺一不可。只有符合地质事实、符合矿带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发育要件的同位素定年数据,才能代表含矿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红旗岭—茶尖岭矿带印支期不具备含矿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产出的要件。华力西期350Ma,矿带具备红旗岭1号、7号含中、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镁铁-超镁铁岩体产出的要件,理应代表1号、7号岩体时代;华力西期258Ma,矿带具备茶尖岭包括1号、6号、新6号等含小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产出的要件,均代表茶尖岭矿区的镁铁-超镁铁岩体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赣南—粤北油山—猫头寨岩体的成岩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油山岩体位于赣南—粤北地区,是大庾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岭地区代表性的花岗岩岩体。但是,对其地质特征、成岩时代、构造背景及其成矿专属性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文章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油山岩体中心部位的中细粒板状黑云母花岗岩样品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测定其成岩时代,确定其形成年龄有两个峰值,即236.5 Ma和437.8 Ma。该结果表明油山岩体确实属于复式岩体,并且经历的地质历史主要是加里东期和印支期,而不是以往认为的燕山期。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北缘之全吉地块花岗质岩体大量发育,具多期次多阶段特征。通过对全吉地块金泉山—化石沟一带古生代花岗质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发现该区花岗岩有4次侵入,侵入时代分别为早奥陶世(471~476Ma)、中奥陶世(459±5Ma)、早志留世(423±4Ma)和中泥盆世(366±2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4期花岗岩均具典型的钙碱性特征,轻稀土富集、重稀土轻度亏损、Eu轻微负异常—正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K2O、Rb、Ba、Th等相对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Hf、Zr及Yb明显亏损,除第4期岩体即具I型,又具S花岗岩特征外,其它各期次均属I型花岗岩,总体显示岩体具壳源特征,为板块碰撞前消减地区花岗岩,研究推测,金泉山—化石沟一带古生代花岗质岩体第1、2组年龄为全吉地块与柴达木陆块碰撞的时代,第3组年龄反映了深俯冲地下的板块由于拆沉而折返的时代,第4组年龄为碰撞隆起后造山带伸展、滑塌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豫西崤山与毗邻的小秦岭、熊耳山同属华北地块南缘华熊复合地体,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出露了几处中酸性小岩体,但这些岩体的形成时代及其与成矿的关系,仍未得到有效制约。通过对崤山西部赵家古洞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23个测点的测定值位于谐和线上,其余7个测点的测定值位于谐和线附近,Th/U值范围为1.00~1.78,加权平均年龄为117±2Ma(MSWD=0.85),属早白垩世。赵家古洞岩体是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其形成时代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地区早白垩世的成岩成矿作用相近,其周边具有较大成矿潜力,是寻找崤山西部矿床有望获得突破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豫西崤山后河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与豫西小秦岭和熊耳山地区相类似,崤山北部也出露一系列中酸性小岩体,但与之相关的成矿作用明显较弱,因此长期未获得应有的关注。崤山北部小岩体的形成时代与区域成岩成矿时代之间的匹配关系对其深部构造演化研究及成矿潜力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作者对后河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Db定年。后河岩体定年样品HH01的岩性为中一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30个锆石测点中有27个测点的测定值位于207PB/235U-206Pb/238U一致线上,相应的206Pb/238U年龄介于124~134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128±1Ma(MSWD=I.02),属早白垩世。后河岩体是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其形成时代处在东秦岭地区广泛而强烈的成岩成矿作用时限内,且显示了Au、Ag、Cu、Mo、W等元素的异常富集,具有较大的内生金属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