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地心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和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及人卫激光测距(SLR)的应用,研究地心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定义、理论和实测三方面探讨了地心的变化及原因.比较地心变化的计算结果和SLR的观测结果,可以看出,地心变化具有明显的周年和周日变化,幅度大约在 2-6mm之间,在高精度大地测量的数据处理中应加以改正.  相似文献   

2.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精度的提高 ,需要激光测距理论模型适应目前和未来可预见的精度要求 .本文基于激光测距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太阳系质心参考系 (BRS)和地球质心参考系 (GRS)中的相对论激光测距的理论模型 ,对两种激光测距模型中有关引力时延的量级进行了估计 ,并给出了完整而自洽的时间尺度和时空坐标变换的理论公式 .根据最新的BRS和GRS系之间的时空坐标变换关系 ,在皮秒 (10 - 1 2 s)的精度下 ,推导出了在GRS中适合于所有激光测距问题的相对论模型 ,同时扩展了IERS推荐的激光测距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精度的提高,需要激光测距理论模型适应目前和未来可预见的精度要求.本文基于激光测距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太阳系质心参考系(BRS)和地球质心参考系(GRS)中的相对论激光测距的理论模型,对两种激光测距模型中有关引力时延的量级进行了估计,并给出了完整而自洽的时间尺度和时空坐标变换的理论公式.根据最新的BRS和GRS系之间的时空坐标变换关系,在皮秒(10^-12s)的精度下,推导出了在GRS中适合于所有激光测距问题的相对论模型,同时扩展了IERS推荐的激光测距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GPS测量大气折射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延兴 《中国地震》1998,14(1):21-30
在精密GPS测量中,大气折射改正误差是最大的误差源之一。研究大的射理论,建立更加符合实地的模型,推导精确的改正公式,已成为GPS测量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对大层折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新的在气层模型,推导出新的更精确的折射改正公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序列文章的第四篇,其内容包括: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理论,给出了固体外核(SIC)自转的动力学方程,考虑了地球的自引力、液核对内核边界的压力和二阶外部引潮力位对SIC自转的影响,并在O(mε)的量级上给出了其实用的表达式.本文的理论推导更加严密和细致,改正了文献〔1〕在推导过程中的某些错误(例如:(B39)、(B44)和(B59c)式).本文的工作是对文献〔1〕有关理论的扩展和改进,对进一步研究内核地球自转的动力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GPS测量大气折射改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精密GPS测量中,大气折射改正误差是主要误差源之一。基于大气折射理论。把底层大气分为7层,并考虑不同高度的重力改正,建立了新的大气层模型,推导出了新的更精确的折射改正公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新的大气层模型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序列文章的第三篇,其内容包括: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理论,给出了液体外核(FOC)两种形式的角动量方程,对作用在FOC上外力矩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对液核作用在固体内核(SIC)上的压力产生的压力矩进行了讨论,在O(ms)的量级上给出了它们的表达式.本文改正了文献〔1〕在推导过程中的某些错误(例如:(B18)、(B28)、(B29)、(B30)、(B35a)和(B35b)式).本文是对文献〔1〕有关理论的扩展和改进,对进一步研究内核地球自转的动力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武汉超导重力仪观测最新结果和海潮模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武汉台站GWR_C032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预处理的基础上作调和分析,获得反映地球内部介质特征的重力潮汐参数.基于卫星测高技术和有限元方法同时考虑验潮站数据作约束条件获得的多个全球海潮模型,利用负荷理论和数值褶积积分技术计算了重力负荷,对周日和半日频段内的重力潮汐参数实施负荷改正,提出了“负荷改正有效性”概念,研究了全球海潮模型适应性.数值结果说明,海潮改正的有效性高达91%(O1,NAO99)和92%(M2,ORI96).基于11个海潮模型对主波(O1,K1,M2和S2)的负荷改正说明平均有效性为(86%,70%,73%和84%),振幅因子与理论模型间的差异分别从(212%,155%,116%和080%)降到(031%,039%,034%和008%),同时还说明利用NAO99和ORI96全球海潮模型能获得比其他模型更佳的负荷改正效果.文章还利用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网络其他7个台站的超导重力仪观测研究了全球海潮模型的适定性问题,结果说明不同模型中不同潮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早期构制的SCW80全球海潮模型仍可作为大地测量研究中的重要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9.
GPS数据用于改正InSAR中大气延迟误差的方法受GPS站点密度的限制,只利用有限的几个站点所观测到的大气数据来生成干涉图的大气改正图,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本文研究利用GPS与MODIS数据的联合使用来生成大气改正图,首先用GPS数据对MODIS水汽产品进行分块校准,并且对MODIS水汽数据进行了空间结构函数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内水汽场的空间分布规律.然后把这种区域水汽场的空间分布信息结合到Kriging内插法中生成更为合理的水汽图.通过上海地区ENVISAT ASAR数据的实验发现,这种加以改正的GPS和MODIS数据联合改正法不仅可以对长波大气信号有明显的消弱,还能消弱一些短波的大气信号,特别是一些幅度较强的短波信号;经过GPS+MODIS算法改正后,短波信号占优和长波信号占优的两幅差分大气延迟图的整体RMS分别降低了32.74%和38.82%,去除幅度较大.与GPS+ATM(大气传输模型)算法比较,我们发现,在上海地区有限的数据条件下(即研究区域内只有6个GPS点),GPS+MODIS法在大气去除效果或者说大气信号重现能力方面优于GPS+ATM算法.GPS+MODIS算法在捕获短波大气信号方面要比GPS+ATM更有优势,因此也可以改正短波大气误差.  相似文献   

10.
基于GPS和大气传输模型的InSAR大气改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PS数据改正InSAR大气影响中,GPS站网的低空间密度是限制改正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文中引入大气传输模型(ATM)来考虑大气状态在时间上的演化,并兼顾了风向的估计,把GPS-ZWD(GPS湿延迟)时间序列观测值转换为空间上分布比较稠密的GPS-ZWD网络,然后利用该稠密网络在空间上内插产生水汽延迟图,来更好地模拟InSAR影像获取时刻的水汽场,提高大气改正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研究地区有限的数据条件下(即只有6个GPS点的情况下),GPS+ATM算法在重现大气信号能力方面比单纯的使用影像获取时刻的GPS-ZWD数据要强,并且其对长波的大气误差去除更明显;用来做实验的三幅差分干涉图中,GPS+ATM算法对两幅以长波信号为主的干涉图中的大气影响分别降低了21.7%和22.6%,比仅使用SAR过境时刻GPS-ZWD数据时的结果分别改进了4.5%和8.7%.而对以短波信号为主的干涉图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The small-scale structure of the refractivity distribution due to water vapor density fluctuations in the terrestrial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 is modeled. Propagation of the signals in the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parabolic equation of diffraction and for occultation geometry. Fluctuations of the signal amplitude on the tangential paths due to small-scale inhomogeneities of the atmospheric refractivity are estimated.  相似文献   

12.
大气掩星反演误差特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GPS大气掩星探测技术可以获得全球大气折射率、气压、密度、温度和水汽压等气象参数,该技术基本原理是基于几何光学近似的Abel积分反演.地球扁率、电离层传播时间延迟、大气大尺度水平梯度、多路径传播现象等因素在某些高度范围影响大气反演的精度.本文采用模拟的方法,分析其中地球扁率及电离层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并讨论局部圆弧修正及电离层修正的效果.利用CHAMP掩星实测轨道数据和有关电离层和大气经验模式、采用三维射线追踪方法模拟计算几种情形下的GPS掩星观测附加相位数据,对模拟数据进行反演,将反演气象参量剖面与模拟时给定模式剖面进行比较,得到了0~60 km高度范围内的反演误差.误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局部圆弧中心的修正以及电离层修正,对于高精度的GPS掩星反演是非常重要的;电离层修正残差仍是制约30~60 km高度范围内反演精度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大气掩星反演需要发展新的电离层修正算法.  相似文献   

13.
GPS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中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无线电掩星技术反演地球大气参数算法中的不足,给出一种参数代换法,以解决无线电掩星中Abel积分的广义形式不适合高精度地进行数值积分的问题,在大气折射角随待测点的地心距呈指数函数衰减的假定下,对应两种算法分别生成相应的大气折射率,折射率绝对差最大值出现在低层大气,可达到约为7个折射率单位,两者的差异随高度递增逐渐“缩小”;而从折射率的相对差方面考虑,折射率相对差的变化趋势是随高度递增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
GPS大气掩星技术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活动引起全球变暖,衡量全球气候变化的指标有陆地、大气和海洋温度,水汽含量等等.研究对流层底层大气温度和水汽含量变化的传统方法是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和微波声纳,尚未实现用全球均匀覆盖的数据来做精确的定量研究.和GNSS系列卫星计划比较,最近发射的COSMIC卫星气象探测数据的空间、时间以及垂直分辨率都大大提高.采用COSMIC数据可以改进和量化南极洲的大气压力模型,并综合GNSS系列卫星测量的水汽和温度剖面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用一维协方差算法估计南极洲及附近海洋的大气压、温度和湿度剖面.把COSMIC卫星密集测量期间演算得到的大气折射率和GNSS系列卫星的结果进行比较.再和独立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包括南极洲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数值天气预报模型资料,多种测高卫星水汽资料和海洋表面温度资料以及区域GPS水汽图.上述工作将改进发展中的气象遥感技术并应用于天气预报和空间天气预报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Observations of high-resolution data on radio refractivity were obtained by the airborne microwave refractometer over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a tropical country) from 1971 to 1988. Detaile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tributions of radio refractivity on a near-real-time basis i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were determined. Radiosonde observations cannot detect the thin refractivity gradients which characterize the propagation environment in this low-altitude region. This knowledge is required to design reliable and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strategic, tactical and operational needs. Howeve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layer structures and the variability of the boundary layer in time and space. The radio refractive effects on electromagnetic propagation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radio refractivity fine-structure measureme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用价值函数的最优估计方法,发展了地基GPS弯曲角和相位观测联合反演大气折射率廓线的算法. 在价值函数中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权系统;通过四参数形式的折射率模型,采用变分同化技术,反演出大气折射率廓线. 模拟结果显示,地基GPS观测反演得到的低层大气折射率廓线与真值吻合较好,并可以应用到大气波导的探测.  相似文献   

17.
山基GPS掩星观测实验及其反演原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在湖北省药姑山和九宫山的山头上开展GPS掩星观测实验,成功获取山基掩星观测数据,对掩星事件进行了分析和统计.给出利用山基掩星观测数据反演大气折射指数剖面和电波弯曲角的原理和算法.利用山基GPS掩星观测模拟数据,对反演方法进行试算和检验,结果表明反演方法准确可行.将该反演方法应用于观测数据的反演,获得了观测点高度以下的大气折射率剖面,以及电波弯曲角.实验结果和原理研究表明,山基掩星观测技术是一种潜在的低层大气环境监测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钠多普勒激光雷达回波光子数仿真及大气参数反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钠多普勒激光雷达利用中层顶区域的钠原子作为示踪物,探测中层顶区域大气风场和温度剖面.本文主要分析钠多普勒激光雷达的探测原理和大气参数反演算法.利用MSISE和HWM93等大气模型给出背景大气温度、密度及风场,并给定钠原子数密度剖面,从激光雷达方程出发,模拟计算了激光雷达的瑞利散射和钠共振荧光散射回波光子数.利用模拟的回波光子数剖面数据,反演得到大气温度、视线风速和钠原子数密度剖面,反演结果与模拟计算用的背景参数符合很好,验证了这一反演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激光频率偏移和激光线宽变化对反演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