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四川盆地气温相关函数场的分析及其在站网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贤为  何素兰  张强 《大气科学》1990,14(4):497-503
本文利用四川盆地54个站20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从统计各月气温场的相关函数着手,推算出相对内插标准误差与相关函数的统计关系,并根据内插标准误差应不大于观测随机误差的原则,估算出该地区气温场的最大容许测站间距。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蒸发站网的合理布局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四川盆地36个台站1980—1984年的逐日蒸发量资料,从统计各季代表月逐日蒸发量的相关函数着手,推算出相对内插标准误差与相关函数的统计关系,并根据内插标准误差不大于观测随机误差的原则,估算出该地区蒸发站网的合理间距。  相似文献   

3.
秒级探空数据随机误差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雯  马颖 《应用气象学报》2015,26(5):600-609
利用2007年6月和2008年6—7月国内GPS探空仪同步比对试验数据及2010年中国阳江国际探空系统比对试验数据,基于现有的探空仪随机误差的间接计算方法,深入分析不同的探空原始数据平滑处理程度对随机误差评估的影响。分析表明:现有的探空仪随机误差评估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秒级探空数据,特别是对风、平流层温度和对流层相对湿度这3个要素的随机误差的评估。在同步比对施放中,如果对探空原始数据的平滑处理程度一致,可以利用现有的随机误差评估方法,不会产生明显偏差;反之,如果平滑处理程度差异较大,则间接计算得出的随机误差会明显偏大。在比对施放方案中,为了更好地获取某种型号探空仪的随机误差,建议将多个同型号探空仪同球施放进行比对观测,避免作为参考仪器的其他型号探空仪自身的误差参与计算,影响待测探空仪随机误差的评估。同型号探空仪同球施放的探空仪越多,获取的有效统计数据越多,随机误差的分析越准确。  相似文献   

4.
L波段探空仪温度资料误差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陶士伟  陈晓红  龚建东 《气象》2006,32(10):46-51
我国探空观测业务已逐步用L波段探空仪取代59型探空仪。为了解L波段探空仪观测质量,利用观测资料减模式背景场的差(简称OMB)的统计分析技术和贝塞尔函数拟合法分离观测误差技术,分析了2005年35月我国36个L波段探空仪探测的温度误差特性。结果表明,L波段和59型的OMB平均偏差差别不大,一般都在0.2℃之内。而温度随机误差在500-300hPa减小约0.2℃,在00时300hPa以上,有更明显的减小,达0.4℃,约占59型观测误差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应用雷达回波强度资料反演大气云微物理量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文中利用三维变分原理 ,由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反演模式大气的雨水混合比 qr,分析变量 qr 的确定取决于对目标函数的极小化计算 ,目标函数由分析变量 qr 与 qr 的背景场之差 ,以及由分析变量演算的大气回波强度与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之差构成。采用所谓的NMC方法求取模式变量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矩阵 ,采用二阶自回归型相关函数确定空间水平变换中的递归滤波系数以适用于反映积云结构的小尺度空间。通过理想数值试验 ,验证了变分同化系统和结果的合理性 ,由敏感性试验说明了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随机误差对于反演的qr 值有一定的影响。对 2 0 0 2年 6月 19日安徽省马鞍山市一次多普勒雷达实际观测数据的个例试验表明 ,经过变分同化反演后的积云尺度模式大气的 qr 场与观测的雷达回波图像的细节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测量误差对统计推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观测误差对某些统计推断的影响,给出了减小随机误差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PSO-MEF的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虑气温在空间上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改进的多面函数内插算法(Multi-quadric Equations Fitting,MEF)的地面逐时气温观测资料的多站联网质量控制方法。为检验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运用该方法对江苏省四站2006—2008年地面气温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与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IDW法可以更有效地标记出人为模拟的随机误差,具有识别精度高,地区和气候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引言降水量是气候的重要标志,降水量的多少关系到水分平衡计算、气候环境变化及其评估等,因此,降水量观测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影响降水量观测精度的因子除了仪器系统误差和观测随机误差外,还存在仪器设置高度与地表面之间的降水量差值问题。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降水量到...  相似文献   

9.
气象场观测误差和四维同化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诗文  杜行远 《气象学报》1984,42(4):459-465
本文对气象观测中的随机误差和四维同化进行了数值摸拟试验。用五层原始方程模式,以1975年4月19日20时的观测资料作初始场进行六天预报。把每小时的预报结果贮存起来,作为没有误差的“真实大气观测资料”,然后在原来的初始场上加上一个随机误差场,用一个物理过程比前者稍差的同样模式进行数值预报,把“真实资料”不断嵌入模式中去进行四维同化试验。 误差场是用概率统计中产生伪随机数的办法产生以模拟观测误差的随机情况。 四维同化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同化频率,不仅与观测资料误差有关,而且还与整个同化过程的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0.
LAS在西北干旱区荒漠均匀下垫面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古浪非均匀近地层观测试验”的仪器平行对比观测部分试验数据,首先分析荒漠均匀下垫面大孔径闪烁仪(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LAS)光径线上等间距架设的4台涡动相关仪(Eddy Covariance System,EC)观测的摩擦速度和感热通量的一致性.然后,基于4种不同下垫面建立稳定度普适函数分析,利用4台EC观测摩擦速度平均值,计算了LAS观测区域的感热通量,进而比较了LAS和EC两者观测值的差异.结果表明,4台EC观测的摩擦速度与感热通量一致性好,摩擦速度的差别<10%,感热通量的差别在10%左右.4种稳定度普适函数计算的LAS区域感热通量在白天、夜晚与EC观测平均值变化趋势一致,但计算值偏大;TAG (Thiermann and Grassl)稳定度普适函数计算值与EC观测平均值较接近.其主要原因除不同下垫面试验所得稳定度普适函数的差异外,Kipp&Zonen LAS所测感热通量的系统性偏高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聂肃平  朱江  罗勇 《大气科学》2010,34(3):580-590
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不同模式误差方案在土壤湿度同化中的性能。基于集合Kalman滤波同化方法和AVIM (Atmosphere-Vegetation Interaction Model) 陆面模式, 利用理想试验对膨胀因子方案 (Covariance Inflation, 简称CI)、 直接随机扰动方案 (Direct Random Disturbance, 简称DRD)、 误差源扰动方案 (Source Random Disturbance, 简称SRD) 等3种模式误差方案的同化效果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各方案在不同观测误差、 观测层数、 观测间隔情况下的同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观测误差估计完全准确的情况下, 3种方案都能获得较好的同化效果, 并且SRD方案相对于真值的均方根误差最小。当观测误差估计不准确时, SRD方案的同化效果仍能基本得以保持, 而CI和DRD方案则对观测误差估计更为敏感, 同化效果下降明显。当同化多层观测时, CI和DRD方案由于难以保持不同层观测之间的匹配关系, 同化结果反而变差, 而SRD方案能有效协调同化多层观测, 增加观测层后同化结果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当观测时间间隔较大时, CI和DRD方案的同化效果显著下降; 而SRD方案由于包含了一定的误差订正功能, 在观测稀疏时仍能保持较好的同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进FY-4A卫星资料在数值模式中的实际应用,本研究选择云导风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统计了FY-4A高层水汽通道和红外通道云导风的观测误差,进一步基于WRFDA(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系统,利用默认观测误差和新...  相似文献   

13.
初始场中尺度信息对暴雨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观测资料分辨率与模式分辨率的不同,利用高分辨率模式对暴雨进行预报时,常规观测资料形成的初始场不能直接分辨出中尺度系统,这种中尺度系统特征的缺少可以认为是初始场的一种信息误差。利用中尺度天气分析的尺度分离方法可以提取这种中尺度信息。通过分析初始场中尺度信息的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对暴雨预报影响的机理,发现初始场中尺度信息的结构在主要雨带的对流敏感区具有明确的天气学意义,包含了有利暴雨产生的信息;其能量随时间也是增长的,特别是在积分12小时以后,能量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超过了初始随机扰动的能量增长。利用减弱和增强初始场中中尺度信息的两种初始场作暴雨预报,其结果反映了初始场中尺度信息对暴雨预报的重要性,特别是对雨团位置和强度的预报,这些信息会直接影响暴雨的精细预报。  相似文献   

14.
兰州CAWS600-R自动站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利用2002年11月到2003年2月兰州CAWS600-R型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的温度、本站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5~320cm地温等资料,分析了对比观测资料的差值。结果表明:对气温、本站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及320cm地温等要素观测误差较小,5~160cm地温的观测误差较大。自动观测仪器的系统性偏差、测量元件的精度及对气象要素变化响应的灵敏度、观测时间的差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造成对比观测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Estimated are additional errors in taking account of the river runoff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of high water and snowmelt floods using the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gaging stations at the absence of increased-frequency measurements of the water level (due to the lack or downtime of recorders). Described is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se errors. Using the data collected on 118 gaging stations on 58 riv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Russia and the former USSR for seven years of observations, determined are the possible additional errors of average daily, monthly and annual water flows of the rivers of different sizes as well as the total errors that take account of the additional errors.  相似文献   

16.
The problem of reconstructing past climates from a sparse network of noisy time-averaged observations is considered with a novel ensemble Kalman filter approach. Results for a sparse network of 100 idealized observations for a quasi-geostrophic model of a jet interacting with a mountain reveal that, for a wide range of observation averaging times, analysis errors are reduced by about 50%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case without assimilation. Results are robust to changes to observational error,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and an imperfect model. Specifically, analysis errors are reduced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case for observations having errors up to three times the climatological variance for a fixed 100-station network, and for networks consisting of ten or more stations when observational errors are fixed at one-third the climatological variance. In the limit of small numbers of observations, station location becomes critically important, motivating an optimally determined network. A network of fifteen optimally determined observations reduces analysis errors by 30%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as compared to 50% for a randomly chosen network of 100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7.
史珍  丁瑞强  李建平 《大气科学》2012,36(3):458-470
根据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的方法, 以Logistic映射和Lorenz系统的试验数据序列为例, 研究了在初始误差存在的情况下, 随机误差对混沌系统可预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初始误差和随机误差对可预报期限影响所起的作用大小主要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大小。当初始误差远大于随机误差时, 系统的可预报期限主要由初始误差决定, 可以不考虑随机误差对预报模式可预报性的影响; 反之, 当随机误差远大于初始误差时, 系统的可预报期限主要由随机误差决定; 当初始误差和随机误差量级相当时, 两者都对系统的可预报期限起重要作用。在后两种情况下, 在考虑初始误差对可预报性影响的同时还必须考虑随机误差的作用。此外, 我们在已知系统精确的控制方程和误差演化方程的条件下, 研究了随机误差对可预报性的影响, 理论所得结果与试验数据所得结果相似。这表明在随机误差较小的情况下, 对系统可预报期限的估计相对准确, 但在随机误差较大的情况下, 可预报期限的估计误差也较大。本文利用三种不同的滤波方法对序列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Lanczos高通滤波得到的高频序列与原始加入的噪声序列无论是在强度上还是在演变趋势上都表现得相当一致, 其能有效地去除高频噪音继而提高对系统的可预报期限的估计, 这对实际气象观测资料如何有效地去除噪音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An objective method for homogenization of early (pre ∼ 1850) instrumental nea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records is developed. The method is grounded on the same variational principle as used in the objective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fields; i.e. the method consists of a statistically optimal spatial-coherence-based adjustment of nearby station temperature records. The adjustments are made for several different ranges of time scales, where the wavelet transform is used for the decomposition. The method takes into account that early instrumental temperature records are supposed to contain observational disturbances which are more or less smooth functions of time as a result of summations of numerous sources of biases. The method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homogenization techniques in that corrections are not only made for a discrete number of abrupt or linear changes, but for continuously changing errors. The power of 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with an example of homogenization of three very long temperature records from Sweden. Received August 31, 2000 Revised October 22, 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