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6,(1):29-29
法国P.莫瑞尔(Morel)编辑,1973年在美国和荷兰出版。该书是根据1970年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三届空间物理暑期学校的讲稿编辑的。全书包括以下六部分内容:(一)大尺度数值天气预报原理,由N.A.菲利普斯讲授,扼要介绍了数值预报的一般模式和数值计算方法;(二)行星流体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在强对流天气预警中的业务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漆梁波 《气象》2015,41(6):661-673
结合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业务发展及笔者在使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中的一些经验,分析和总结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在强对流天气预报和预警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通过2014年一次强风雹过程的产品应用分析,指出高分辨率模式产品在业务应用中的两大优势:增加预报员的预期能力;有助于精细化预警和延长预警时效.论文还探讨了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在业务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就我国天气预警业务如何快速从“基于观测分析”向“基于模式预报分析”过渡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尽快建立灾害性天气测试平台、重视高分率数值模式的产品后处理研发和加强针对预报员的数值预报理论及相关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9,(1):39-39
1977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了一次国际云模式讨论会,与会者除澳大利亚科学家外,还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的科学家,共17人。讨论的问题包括:单块云和云场的数值模式、与区域模式配合对云模式的参数化处理、实验室模拟实验与真实大气的关系、辐射的模式处理、对  相似文献   

4.
国外中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性能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学胜 《气象》1997,23(1):3-10
作者简单介绍了国内预报员较为熟悉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和日本气象厅三个中期预报模式的性能及预报效果,包括近几年颇为流行的半拉格朗日时间积分方案,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完善和改进,中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尺度数值模式产品和 T213产品对比检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曼丽  沈玉敏  梁寒 《气象科技》2009,37(3):276-280
利用国家级的气象预报产品质量客观检验评价系统,对辽宁中尺度模式预报MM5和T213数值预报的结果分别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类型分为历史资料检验和实时资料检验,检验要素包括地面降水、气温和高空500 hPa环流.检验结果显示,对于降水、气温的预报MM5模式预报检验结果优于T213数值预报,而对于500 hPa环流的检验结果T213更可信.  相似文献   

6.
利用最近发展的MITgcm(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式)海冰-海洋耦合模式,以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为大气强迫场进行了1992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极海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卫星观测的北极海冰季节和年际变化,具备很好的北极海冰数值模拟能力.以此为基础,对2009年7月和10月北极...  相似文献   

7.
WRF数值气象预报模式系统是美国气象界开发的新一代中尺度气象研究与预报数值模式及同化系统,设计用于1~10km格距的模拟,为理想化动力研究以及完整物理的数值气象预报与区域气候模拟提供共同框架.文章通过已本地化的wRF模式对辽源地区降水预报进行检验分析,找出吉林省内WRF预报结果对辽源地区一般性降水、晴雨、降水量级的预报能力,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数值预报本地化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9,(2):16-17
美国气象学会设有约20种奖。现将1977、1978年度的获奖名单及获奖原因简介如下: 1.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研究奖 1977 荒川把对流云、边界层过程加进大气预报模式,为数值预报方法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1978 詹姆斯·W·迪尔多夫富有创造性地研究对流层结构,发展了数值预报模式和扩散方程。  相似文献   

9.
《气象》2021,(6)
回顾了自"八五"科技攻关以来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发展历程,包括我国第一代区域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全球谱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以及中国气象局自主发展的GRAPES全球模式及区域台风数值预报系统。比较不同时期台风数值预报系统的关键技术特征和预报性能,重点介绍GRAPES区域台风模式的主要技术成果,并对国家级台风数值预报系统未来5年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全球大气数值模式动力框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值计算方法和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气科学理论的完善,国外研制出了许多全球高分辨率非静力大气数值模式,为了让国内的模式开发者对当前全球大气数值模式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归纳总结2012年8月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参与评估测试的全世界17个非静力全球大气数值模式,主要从基本方程组、球面网格、离散方法、守恒性质、参数化物理过程与动力框架的耦合和全球大气模式的评估等进行回顾、归纳和讨论,对国内的模式研发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种台风定位定强客观方法,检验了高分辨区域台风模式(GRAPES_TCM)对2013—2014年浙江影响台风的路径、强度、移向和移速等的预报效果,并与多家业务模式产品(欧洲中心数值模式(ECMWF)、日本数值模式(JMA)、美国数值模式(NCEP)和中国数值模式(T639))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用最大风速中心定位、用10 m层中心最大风速定强以及用海平面中心最低气压定强时,GRAPES_TCM的预报精度都较高;GRAPES_TCM对台风移速和移向预报都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海陆风数值模式与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制了一个包括水平及垂直扩散、牛顿冷却的二维46层非弹性运动方程组的台湾海峡海陆风数值模式,并用此模式来模拟及研究台湾海峡两岸海陆风的生成与变化特征.模式中考虑了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及其日变化、地表向大气的感热与潜热输送以及向土壤层的热传导等.数值计算中采用了分解算法及隐式时间差分方案.用此模式得出的模拟结果与闽东南及台湾海陆风的观测事实比较吻合,表明了此模式能够较好地描述海峡两岸的海陆风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数值预报部主办的第4届中美GRAPES—WRF数值模式联合研讨会于2006年9月5-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湖南等地的数十位数值预报研究与业务应用专家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十几名数值模式专家欢聚一堂,交流各自在数值模式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会议期间双方在数值模式动力框架、物理过程、并行计算、资料同化、科学应用等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指导台风初期的预报和保障,采用主观预报法和客观预报法(以下称数值预报法),分别对常用的4种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主观预报法选取常用的中、美、日、韩4家机构发布的预报数据,对2021年台风首次主观路径预报准确率和强度预报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家首次路径预报误差较大,可信度低;首次强度预报结果可信度高。数值预报法选取常用的中国GRAPES、美国NCEP、欧洲ECMWF、日本JMA 4个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分析模式路径预报准确率和强度预报准确率,结果表明:欧洲ECMWF路径预报相较其他模式准确性具有绝对优势;强度预报准确率美国NCEP较好。进一步对比了2017—2021年4家数值模式台风预报结果,并对各数值模式的性能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及其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包括区域大气模式、陆面过程模式、风沙模式(包括风蚀、输送和沉降模式)和地理信息系统。用该系统对2002年3月20日和4月7日2次沙尘天气进行了预报试验,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观测资料对模式输出的主要沙尘天气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对沙通量、尘通量和垂直积分质量有很好的预报能力,但仍需改进陆面参数和沙尘气溶胶的初始值。  相似文献   

16.
选用由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联合开发的新一代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采用两重网格单向反馈嵌套的方法对扎陵湖和鄂陵湖区域的大气边界层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并把湖泊水体下垫面替换为草地下垫面以设计另一组去除湖泊...  相似文献   

17.
当前对流层臭氧数值模式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前对流层臭氧(O3)数值模式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评述,内容包括O3前体物的生态源及其模拟、对流层化学机制、大气化学研究中的气象模式以及大气化学模式与气象模式的相容性等.  相似文献   

18.
(1)奥运开幕式、闭幕式重要天气过程的分析和多模式预报。参加奥运天气会商的预报方法包括经典统计方法、动力统计方法及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其中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有:GRAPES_Meso模式、AREMS模式、WRF模式及ARPS模式。此外,中尺度分析LAPS系统也参与了对中尺度系统的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全球能量和水循环试验(GEWEX)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发起的。第一次GEWEX温/湿反演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3—26日在美国马里兰州GreenbeltNASA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召开。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五十余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从事数值模拟、水分循环过程、光谱学、大气、云和地面辐射传输以及卫星遥感的专家。 1.研讨会的目的研讨会致力于评价由卫星推导的大气温度和湿度廓线在气候模式中的应用,主要是有关全球能量和水循坏试验的研究中的精度问题。实际上,研讨会集中在目前能否通过  相似文献   

20.
气象高性能计算应用服务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敏 《气象》2015,41(1):92-97
为满足气象数值模式业务系统对高性能计算应用服务环境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数值模式稳定、高效运行的应用平台,开展了气象高性能计算应用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对应用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规划设计并初步实施了建设方案,主要包括系统与应用流程统一规划、模式软件应用框架构建等内容。为气象数值模式业务及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