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位于苏北海岸与南黄海内陆架的辐射沙洲具有极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同时还拥有丰富的生物、航运、旅游等其他海洋资源类型。本文以辐射沙洲沿岸地区自然资源状况为研究对象,地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首先对整个研究区内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要介绍;然后以如东为例,通过对其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对辐射沙洲沿岸这一特殊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新的分带开发、点轴开发模式和水陆交互的交通模式以及相应的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2.
苏北地区泥岩欠压实现象与油气保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岩欠压实现象是苏北地区,特别是苏北盆地东台陷下第三系地层中重要的地质特征之一。在对泥岩欠压实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东台坳陷的泥岩中压力封闭形成时间早于毛细管封闭的形成时间,而且封闭能力较强,对第三系油气的早期保存起着重要作用。另外,欠压实的存在说明断裂、裂隙系统尚未能打破“暂时”的压力不平衡现象,具有欠压实现象的地层可以作为具有封挡能力的区域性的或圈闭的纵向封隔层。在苏北地区用欠压实表示泥岩层的封挡能力显示:新生界盆地地区和下第三系古、始新统封存条件最为优越;中生界欠压实现象不很普遍,其油气封存条件具有局部性;上古生界欠压实现象较明显,为苏北地区海相中、古生界地层中具有最优越封存条件的层系;志留系高家边组欠压实现象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苏北中部滨海平原成陆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玉荣 《海洋科学》2000,24(12):33-37
苏北中部滨海平原位于废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间,其形成与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后长江、古黄河的供沙历史和供沙状况密切相关,并且现今海域南黄海辐射沙洲的辐聚点也位于这段海岸,故探讨其成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数值模拟了公元8世纪时该区的M2潮汐、潮流,在此基础上,计算了7种粒径泥沙在当时潮流场中的净输运状况,划分了海底冲淤区。计算结果表明,公元8世纪时苏北岸外存在大致以东台为顶点的辐射状古潮流场,其分布格局与现今苏北岸外大致以京港为顶点的辐射关潮流场基本一致,该辐射状潮流场的存在是由当时台东岸外的独特驻潮波波腹所决定的。进入苏北岸外古辐射状潮流场中的泥沙,在辐聚、辐散的潮流作用下,每一个潮周期均自NE、SE方向向东台附近海域净输运泥沙,在东台附近海域发生淤积。由此认为,苏北中部滨海平原是大致以东台为顶点的辐聚、辐散潮  相似文献   

4.
江苏既是我国经济强省之一,也是我国旅游大省之一。但长期以来,江苏的旅游业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类似,其优势主要集中在沿江及苏南地区,而广大的苏北地区不仅经济欠发达,而且也是旅游业较为薄弱的区域。江苏要振兴苏北经济,要实现旅游倍增计划,确保“十五”期间旅游业增加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以此牵动经济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地处长江以北的江苏沿海地区,尤其是那里别具一格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发展江苏旅游业和振兴苏北经济的新的增长极。江苏沿海包括连云港、盐…  相似文献   

5.
苏北辐射沙洲内侧死生港等潮沟,在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逐渐向岸移动,使岸滩遭受到极为严重的冲刷。潮沟水道的活动成为东台市围垦利用潮滩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多次实地调查考察、测量,结合航卫片资料的应用,就死生港的西移蚀岸原因、活动规律加以论述,并对未来死生港再次发育曲流横移对东台市巴斗潮滩围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巴斗围垦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杜渺 《海岸工程》1999,18(2):119-125
射阳地处苏北沿海,成陆年代不长,有着广袤的滩涂和多条横绩全境的人海河道,蕴茂着国特色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有许多革命纪念地,还流传着不少神话传说人文景观别具一格。本文提出了开发,建设射阳沿海滩涂旅游经济带和是河风光旅游带的总体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舟山海岛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舟山海岛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指出该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且旅游环境仍处在良好的水平上 ,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环境问题也日益显露 ,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东海岛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旅游业发展成为世界沿海岛屿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山东省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强省,具有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有发展海岛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海岛旅游开发也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以及明显的季节性等不利因素.文章在总结海岛旅游特征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山东海岛旅游资源特点与旅游开发制约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山东海岛旅游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岛滨海旅游工程建设规划构想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岛是举世闻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目前的滨海旅游主要依赖于自然风光,多功能的滨海旅游工程设施还不足。本文在分析青岛滨海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滨海旅游工程的建设规划作了构想,提出了有利于滨海旅游业发展四种方案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海边旅游度假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沿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海上游乐设施的建设成为各地投资的重点。由于各地政府对于沿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缺乏科学性的评估和规划,沿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活动给项目所在地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探索研究了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沿海旅游资源开发规模的评估方法,并且利用设计的模型对大连旅顺口区的沿海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估验证。结果显示,大连旅顺口区的旅游生态足迹处于盈余状态,该地区的沿海旅游资源仍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海岛旅游模式及环境影响对策分析——以青岛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旅游业发展成为世界沿海岛屿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与大陆旅游发展相比较,海岛旅游具有鲜明的特点.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旅游强市,青岛市具有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海岛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海岛地理空间狭小、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脆弱以及海岛旅游产品单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面向高端休闲度假及生态旅游游客,开发海岛生态旅游度假产品将成为青岛市未来海岛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海岛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从海岛旅游规划与管理、海岛环境保护与监测以及海岛旅游产品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青岛市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是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是集游览观光、保护环境和生态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江苏沿海有着发展生态旅游的天然优越条件,具有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为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本文主要分析了江苏沿海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根据其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将生态旅游景观分成三带、三中心,相应的形成三个重点旅游景区,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三大重点旅游景观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沿海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江苏沿海六大生态旅游产品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滨海休闲旅游资源作为一类具有海洋属性的公共资源,其价值评估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价值评估方法体系才能实现对其价值的科学评估。由于滨海休闲旅游资源所处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造成滨海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风险性大为增加,使得滨海休闲旅游资源的管理不仅要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也要使风险最小化,这就对滨海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提出了挑战。采取预防性管理措施,建立系统的滨海休闲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理顺资源的产权关系,通过资源价值评估过程来推动滨海休闲旅游资源价值管理准市场机制的建立,最终建立滨海休闲旅游资源账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大连市海洋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轴系统"是最有效的国土开发模式,对区域内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大连市海洋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提出大连海洋旅游的空间发展结构模式为1个中心、3个增长极、4个发展点、2 条重点发展轴、2条发展拓展轴.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4个海洋旅游板块的空间结构体系,实现海洋旅游一体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海边旅游度假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沿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海上游乐设施的建设成为各地投资的重点。由于各地政府对于沿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缺乏科学性的评估和规划,沿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活动给项目所在地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探索研究了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沿海旅游资源开发规模的评估方法,并且利用设计的模型对大连旅顺口区的沿海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估验证。结果显示,大连旅顺口区的旅游生态足迹处于盈余状态,该地区的沿海旅游资源仍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防城港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尤以"边、海、山"突出,在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防城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发展遇到了良好的契机。但作为一个普通边陲城市,防城港市及江山半岛的知名度不高、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组合程度存在着一定局限以及较难定位的现实困扰着决策者的进一步行动。文章即是在对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的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城市发展与规划以及政府意向的充分调研下,结合国内外其他滨海城市旅游发展的经验,对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开发的定位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实践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是东北第二个对外开放窗口,座落在辽东湾中部沿岸,它依山傍海,旅游条件优越。随着现代化港口的建设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一、鲅鱼圈区旅游资源及其有利条件 1.以海滩为主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事业的物质基础。从世界近几十年游客流量来看,海滩是最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每逢夏日游客大量拥向海滨。据统计,到夏威夷的游客每年达400万,主要是到海滨度假。  相似文献   

18.
山东半岛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三面环海,黄海、渤海环绕半岛,海岸线长达3121km,拥有中国沿海类型最多的海滨和沙滩,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山海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滨海旅游风景线,具有多种高品位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具备发展国际滨海旅游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9.
舟山市海岛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舟山市海岛旅游开发为例,将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舟山市海岛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舟山市海岛旅游资源具有类型多样、品位较高及空间集聚效应明显的特征。在总结其旅游产品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20.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文章在野外实地综合考察和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进而从遵循原则、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促进保护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