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土力学》2006,27(12):2233-2233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07年8月在葫芦岛召开“第十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岩石动力学专委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会议主题:“岩石动力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与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
第五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纪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于1996年11月5~9日在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冶金矿山、煤炭石油、地质地震、建筑环保、国防科研、大专院校等部门与系统的22个...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将于2003年10月在古城洛阳召开。会议主题:“岩石动力学与西部建设”,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参加会议。 会议主题:岩石动力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岩石动态力学性质与本构关系;岩石和岩体中应力波的传播与衰减规律;岩石动态断裂机理与数值模拟;岩石动力学与防护工程;破片对岩体的侵彻效应与坑道内爆炸效应;锚杆、锚索、土钉抗动载效应;岩石爆破与控制爆破技术;岩爆与冲击地压机理研究;岩石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01年8月在东北地区召开“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向会议投稿。一、征文内容 (1)岩石动力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2)岩石动态力学性质与本构关系;(3)岩石和岩体中应力波的传播与衰减规律;(4)岩石动态断裂机理与数值模拟;(5)岩石动力学与防护工程;(6)岩石爆破与控爆技术;(7)岩爆与冲击地压机理研究;(8)岩石动力参数的测试技术与方法研究;(9)应力波理论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黄理兴 《岩土力学》2005,26(10):1622-1622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三峡大学及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于2005年8月14日至18日在宜昌三峡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管理与施工单位和国内知名仪器设备厂商等单位的代表共15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三峡大学校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词。  相似文献   

6.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01年8 月在东北地区召开“ 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 术人员踊跃向会议投稿。   征文内容   1、岩石动力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   2、岩石动态力学性质与本构关系   3、岩石和岩体中应力波的传播与衰减关系   4、岩石动态断裂机理与数值模拟   5、岩石爆破与控爆技术   6、岩爆与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7、岩石动力学与防护工程   8、岩石动力参数的测试技术与方法研究   9、应力波理论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10、其他与岩石动力学相关问题的研究   论文截止日期:2001年4月30日   论文要求:一式两份   会议文集将正式出版   文字简洁,图表清晰,字数在8000字以内   撰稿形式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邮  编:430071   地  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联系人:黄理兴   联系电话:027-87869263   传  真:027-87863386   电子邮件:lxhuang@dell.whrsm.ac.cn   具体开会时间与地点详见第二号通知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13,(1):305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3年10月在重庆召开,会议主题:"岩石动力学的协同创新",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并积极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岩土力学》2008,29(11)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工程与安全防护分会承办单位: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和工程与安全防护分会联合拟定于2009年8月在四川绵阳召开第十一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防护专题研讨会,会议主题:强地震作用下下岩石工程安全与防护,欢迎全国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2011,(1):321
(2011年10月19~21日,北京)第一号通知(征文通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岩石动力学专题研讨会,会议主题:"凝练创新●面向国际",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并积极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07,28(10):2244-2244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于2007年8月15目-18目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八一疗养院举行,来自全国煤炭石油、冶金矿山、交通建筑、水利水电、国防建设、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岩土力学》2005,26(7):1028-1028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委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动力学专委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学会拟定于2005年10月在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召开“第5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暨全国强动载作用下介质及结构相互作用学术会议”,会议将紧扣当今国际发展动态,围绕  相似文献   

12.
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理兴 《岩土力学》2011,32(10):2889-2900
在岩石动力学研究范畴,岩石承受的典型荷载是冲击荷载,加载应变速率在1×10-1~1×104 s-1之间,通过如动载机、霍布金逊压杆、常规爆炸荷载等试验装置来研究岩石的动态力学性质与本构关系。由于岩石的动载作用必须考虑惯性效应,即波效应,因此,岩石动力学是以应力波理论为基础,研究应力波在岩体(石)中的传播与衰减规律、应力波与岩体节理裂隙的相互作用、应力波通过层状介质结构面折、反、透射关系及边界效应。我国岩石动力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大冶铁矿边坡稳定性研究中的爆破动力效应试验。比较全面地开展岩石动力学研究应该始于1965年由国家科委与国防科委同意成立防护工程组,并将“防护工程建设与研究”增列为10年规划中的国家重点项目,从而奠定了我国岩石动力学研究的基础。1987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岩石动力学学科发展走向新的里程,成员单位涵盖水利水电、能源矿山、煤炭石油、铁路交通、建筑国防、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等。岩石动力学专委会每两年组织召开的“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十一届,对我国岩石动力学发展起到了促进与推动作用。文中介绍了我国岩石动力学近10年来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分岩石动力学研究主要成就、岩石动力学研究发展趋势两部分来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1.1989年6月19日—24日省地矿局在名山区调队举办了“组图”培训讲座。聘请全国第一份全省——“湖南省岩石地层单位清理研究报告”主编人——罗海晏高级工程师主讲“岩石地层单位的理论与实践”。讲座以1985年安徽巢湖会议以来全国“组图”进展现状为起点,重点介绍了湖南省进行全省岩石地层单位清理的经验与作法。这次讲座为我省即将开展的全省性和片区岩石地层单位清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流体控制着地球系统中质量和能量的传输。流体岩石反应过程在岩石圈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流体流动体系中 ,流体在岩石裂隙中通过平流、扩散、水动力弥散和动力学弥散等方式进行输运并与岩石发生同位素交换反应。文章首先对封闭体系、“封闭”体系、开放体系以及缓冲体系中的同位素交换模型进行了简单讨论 ,然后在讨论氧同位素动力学交换机制的基础上 ,建立了平衡交换模型和动力学交换模型。结合流体流动的归一化速率、弥散系数和流体岩石的反应速率等变量 ,对流体岩石交换反应的流体运动方程中的Peclet数和Damk¨ohler数进行了讨论 ,并详细解释了它们在流体岩石交换反应过程中的物理意义和地质用途。  相似文献   

15.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二届岩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8—14日在湖北宜昌葛州坝水电工程学院召开,来自全国水利水电、冶金矿山、煤炭石油、地震地质、高等院校、科研国防等系统的30个单位5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5篇,会前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成集。会议期间,同时召开了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总结了  相似文献   

16.
岩石圈流变学是大陆岩石变形的主导因素之一,是一种研究地球深部岩体变形的新方法。简要介绍流变学对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影响,并对当前流变学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岩石圈流变学在岩石圈地层、造山带和大型盆地动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岩石圈流变学在脆-塑性转换、岩石流变含水性、“三明治”结构及岩石流变律等方面有重大进展。最后,指出目前岩石圈流变学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17.
黄理兴 《岩土力学》1989,10(1):87-88
<正>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岩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矿务局召开。来自全国水利水电、冶金矿山、煤炭石油、地震地质、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等系统的33个单位7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0篇、交流论文42篇。会议期间,同时召开了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了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的建立、科技咨询开发服务部的活动计划与范围,并拟定了今后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8.
当今岩石学已成为研究地球及其动力学的“探针”或“窗口”。岩石物理化学是岩石学与物理化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方向。它的主要任务是模拟自然界的温度、压力、化学条件,再造各种岩石形成的作用过程。岩石物理学是岩石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方向。对岩石的形成过程的全面认识,不仅要从化学过程去了解,还必须从物理过程去探索。岩石物理学已成为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今后的发展将是岩石物理化学与岩石物理学的交叉结合,特别是可供化学与物理过程同时进行实验研究的新的仪器的诞生,以及地球深部物质的化学与物理学实验研究的新突破,将可能导致岩石学理论,以至地球科学的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召开成立大会,会议由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付主副委员王承树研究员主持并致开幕词,主任委员王武林高级工程师向大会作了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报告。大会收到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及学会理事长陈宗基教授的贺信;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地下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岩石力  相似文献   

20.
概括以往的花岗岩成因研究的指导思想,都以“求同”思维为出发点,本文则试图在“求异”中,对花岗岩的岩石演化系列、主导岩性、演化度、成矿阶段以及形成环境动力学进行论述。 1.岩石系列与主导岩性:华南花岗岩多以复式岩体产出,并存在规律性的演化。王联魁等曾将其划为华南浅源成因(系列Ⅰ)与深源成因(系列Ⅱ)两个岩石系列。但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岩体中,出现的岩石系列完整程度是不相同的,并且其主导岩性也不同。如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