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杂志     
《湖南地质》2011,(6):6-6
《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共中央党校多位专家于2010年国庆后组成课题组,历时7个月,潜心研究,几番商讨,几易其稿,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时间轴,从众多的中国共产党影响与推动中国经济变革之事件中,遴选出“建党90周年90件经济大事”,以此记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相似文献   

2.
王美玲 《地下水》2008,30(3):88-90
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分析了1956~1979年和1980~1990年,1991~2000年山西省水资源状况,20世纪80~90年、1991~2000年水资源的衰减,持续干旱造成水资源危机,水资源的衰减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出了解决持续干旱与水资源危机的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3.
甲丁 《辽宁地质》2011,(7):58-59
今天,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走过这波澜壮阔的9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奠定了幸福生活的基础,也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4.
DEM数据源及分辨率对HEC-HMS水文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DEM数据源及分辨率会影响流域特征参数的提取,进而影响水文模拟结果.将ASTER 30 m DEM、SRTM 90 m DEM及基于ASTER 30 m DEM的40 m、50 m、60 m、70 m、80 m、90 m重采样DEM作为HEC-geoHMS模型输入,提取流域特征,采用HEC-HMS模型,以西笤溪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2011年6月和2011年8—9月的两场降雨径流过程中,DEM数据源和分辨率对水文模拟输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次径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拟合都较好,模型确定性系数都大于0.82,但是单峰的洪水模拟效果总体更好,基于SRTM 90 m的模型确定性系数比基于ASTER 30 m DEM、重采样90 m DEM的模型确定性系数都大.基于重采样DEM的模型确定性系数变化较大,而且与分辨率的变化呈非线性关系.在HEC-HMS的模拟中,基于ASTER 30 m DEM和基于SRTM 90 m DEM的模拟输出结果相对误差相差3%~5%,基于SRTM 90 m DEM和基于重采样90 m DEM的模拟输出结果相对误差相差2%~4%,基于重采样DEM的模拟输出结果相对误差相差最大达到了11%.  相似文献   

5.
新疆河流洪水与洪灾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2,自引:11,他引:21  
吴素芬  张国威 《冰川冻土》2003,25(2):199-203
在西北气候由暖干转向暖湿的过程中,新疆河流的洪水和洪灾反映明显.对新疆29条河流选取年最大洪水,统计出超标准洪水、20a一遇、50a一遇洪水的出现频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7年后洪水量级、洪水频次呈增加的变化趋势.通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性洪水出现的频次、灾害损失的变化比较分析,90年代以来灾害性洪水尤其是灾害性暴雨洪水和突发性洪水呈现增加的态势,1987—2000年的灾害损失与1950—1986年相比增加了30倍.  相似文献   

6.
《湖南地质》2011,(7):1-1
骄阳似火的7月,中国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90年,华夏大地见证了两段最重要的历程,从几十位成员的青涩初生到8000万党员的无比壮大,这是一个政党的成长之路;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这是一个民族的复兴旅程。事实上,正是因为一代代杰出共产党人的血肉与智慧,这两段历史已经合二为一,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与GIS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用地时空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文章利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和末期全国1:100000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提取城镇用地动态变化数据,利用单元自动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全国城镇用地进行了区划.在此基础上,研究了90年代两个阶段中国城镇用地时空格局.研究表明:90年代前5年东部沿海地区受经济高速发展和开放政策的影响,城镇用地扩展迅速,中西部地区城镇用地扩展较慢;90年代后5年国家加大了耕地资源保护力度,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耕地资源保护条例的影响下,东部沿海地区城镇用地扩展大幅回落,中部地区城镇扩展也有较大幅度回落,西部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加快,城镇用地扩展回落较小.  相似文献   

8.
刘静楠  顾颖  金君良  倪深海  申瑜 《水文》2013,33(2):51-54
分析了山西中部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降雨、流量、蒸发量的时空分布。山西中部地区降雨偏少,年际丰枯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70年代以来径流在逐渐减少,2000年以后径流的减少更为明显。90年代以后蒸发量增大。分析了90年代以来该地区发生的农业受旱、粮食旱灾情况,降雨、流量、蒸发量是影响旱情旱灾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小冰期气候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德二 《第四纪研究》1991,11(2):104-112
根据由历史文献资料复原的气候序列和树木年轮、冰芯记录以及冰川、沙漠、湖泊资料,作者认为,我国的小冰期持续至19世纪90年代结束。这期间最寒冷的时段是17世纪20年代—90年代和19世纪20年代—90年代。文中指出小冰期时我国的寒潮、梅雨、尘暴、干旱灾害及降水变率的特点。将我国的资料与欧洲、日本的资料拼图,并与北美的资料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小冰期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一致,其中寒冷时段在欧洲的出现略早于东亚,而我国出现的若干个最寒冷的10年则同时在北美和欧洲出现。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地籍测绘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城镇地籍测绘到2000年后的城郊农村地籍测绘,随着形势的发展,技术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所采用的测绘方法有全解析法、部分解析法、边角勘丈法等,原则上以各城区为单元各自进行。地籍测绘成果的精度、内容等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慕士塔格峰海拔7 010 m处提取的41.56 m 冰芯中Sb记录的研究, 揭示了1955-2000年期间与中国西部接壤的中亚有关国家区域人类活动. 结果表明: Sb的浓度在1~51 pg·g-1之间, 分别为加拿大北极雪冰中Sb浓度的5倍和格陵兰中部的12倍, 表明中亚区域大气中Sb的自然循环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Sb的浓度变化揭示了吉尔吉斯斯坦国Sb矿生产是慕士塔格冰芯中Sb的重要来源; 20世纪90年代Sb的浓度变化也揭示了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煤炭燃烧是慕士塔格冰芯中Sb的来源之一. Sb的浓度变化揭示了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90年代初期这时间段内中亚与Sb有关的区域人类活动呈增加趋势, 自90年代初期随着前苏联解体开始呈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12.
《岩矿测试》2012,(2):209
2012年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90周年。为推动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促进国内与国际学术交流,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定于2012年8~9月举办第八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会议期间将举办"第二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分析青年论坛"和"实验室总工高级研讨班"。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祖厉河流域水文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水文》2011,(4):88-91
根据水文站实测资料序列,对半干旱区典型代表流域祖厉河流域水文要素随气候响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流域气温不断升高,流域水文循环条件的改变,导致祖厉河流域水文特征发生变化。流域水温同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呈显著上升趋势。而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则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且水质特征恶化明显。以流域气温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升温期为分界点计算径流量多年平均值变化表明:90年代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比90年代以前减少了20.6﹪。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9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思路的拓宽、先进方法的采用,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获取了一大批有关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成果与数据,由此形成了青藏高原研究90年代新特色:在隆升机制研究上,既提出和强调了高原隆升的多块断性、多阶段性、多因素的特点,又发现了高原深部动力作用在高原隆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板块碰撞与高原隆升历史方面,一方面提出印度与亚洲板块的碰撞由西往东的穿时性约达10 Ma,故而把45 Ma作为碰撞的确切年代是不准确的。另一方面,有关碰撞期后的高原隆升史,虽各家说法不一,但却一致公认高原的形成是多期脉动性隆升的结果,并非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区降水序列及其变化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青海湖区1958-2005年8个降水观测点月资料, 整理出5条(A~E)年、季降水序列, 应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其突变特征. 结果表明: 5条序列年、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大多数年代比较一致, 并且E序列代表青海湖区降水量比较可靠. 多数序列表现出20世纪60年代春季多雨, 70年代秋季多雨, 80年代春夏秋季多雨, 90年代冬春夏季多雨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60-70年代少雨、 80年代多雨和90年代少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比较明显, 多数序列年度和冬、夏季降水量增多的趋势与新疆、河西中西部、柴达木盆地相同. 春季降水量在80年代初发生了一次气候突变, 年度和其它季节没有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流域抚河径流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蔚  张翔  邹大胜  黄燕平 《水文》2012,32(3):75-82
抚河是鄱阳湖流域第二大河流,其径流变化研究对揭示鄱阳湖水文情势演变规律和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采用鄱阳湖流域抚河上、中、下游8个主要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抚河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及变化规律;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与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几十年内抚河年、月径流变化规律及与降雨的关系。结果表明:(1)抚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但不均匀性在流域内空间差异较小;(2)受水利工程调蓄影响,径流年内分配越来越均匀;(3)不同年代年径流特性存在差异,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径流相对稳定,90年代中期到2002年,呈较明显上升趋势,2002年后,表现为下降趋势;(4)月径流变化有增有减,基本规律为枯水期(11月~次年3月)月径流量基本呈上升趋势,洪水期(4~6月)月径流基本呈下降趋势;(5)抚河的年降水量在2002年附近发生突变减少,与年径流量突变时间基本吻合,说明气候变化降雨量减少对近10年鄱阳湖流域抚河入湖径流的减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采取Mann-Kendall趋势检测法、Pettitt突变检测法与小波分析等方法剖析了研究区近60年气温、降雨和径流变动特点。结果显示:(1)研究区降水、气温和径流均有增加或升高趋势,其中气温变化呈显著增加;(2)研究区降水、气温、径流突变分别发生于1986年、1996年和1993年;(3)研究区降水、气温和径流均无显著性周期性变化,但存在短时间段周期变化,降水在研究时段内呈现丰枯交替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湿化。气温呈现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径流年代际变化以偏枯为主,近20年年代际变化以偏丰为主。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通过对1961年以来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的分析,发现黄河源区进入80年代中后期以后,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非常明显,特别是1998年的年平均气温竟达到-2.1℃,是40年来年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进入90年代,春季和夏季温度急剧回升.黄河上游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及秋季降水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且其年际间的波动趋于缓和;冬季(12~2月)和春季(3~5月)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夏季(6~8月)降水量变化趋势却表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同时,分析了38年黄河上游径流量及其与流域降水、气温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干旱气候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地区水资源呈减少趋势,其减少趋势进入90年代后尤为明显.这一变化趋势与黄河上游地区夏季降水量变化趋势有着一致性,说明汛期降水量的减少是黄河上游流量减少的最直接的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放射性核素在裂隙岩石介质中迁移的双重介质模型,对模型的求解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方法—Galerkin有限元法与算子分裂、迎风、均衡格式相结合的新方法,给出了水质模型算子分裂、迎风、均衡格式的稳定性条件,且所得到的计算格式是非负的。最后通过对核素90Sr 100年、99Tc 1000年的预测计算,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并得出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孟庆伟 《地质论评》2013,59(1):591-182-591-182
2012年12月14日,中国地质学会成立9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和周永康同志分别作出重要题词、批示,对中国地质学会90年辉煌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对中国地质学会未来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强调要继续围绕现代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桥梁纽带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