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背景与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阐明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在由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和地震震中分布所确定的武都-松潘-茂汶-汶川-泸定地震带上.汶川地震所在地段是地震前兆和中小地震(M≤7.0)的空白区,震前出现明显的孕震空区,Ms8.0级地震发生在空区周围区域中小地震活动峰值之后的减少段里.地震的破裂超出孕震空区范围,空区内、外余震活动呈现出不同的衰减特征,依此将余震活动分为WS和NE两个区段.地震破裂过程、4级以上余震矩张量及震区应力场反演和余震应力降的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区域的位错、余震机制解和应力降及最大主应力的方向等明显有别.根据这些特征和地震应力触发的研究,推测NE段地震的发生可能是由WS段主破裂的发生所触发.  相似文献   

2.
高国英  聂晓红  温少妍 《地震》2013,33(1):86-94
对1900年以来新疆地区4次M≥7.7大震序列类型、发震构造与震源特征、大震孕震阶段地震活动图像的动态演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几次大震震源特征。结果表明,大震序列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主-余型、双震型和孤立型;大震震源断错性质基本上反映了天山和阿尔泰构造带分别以逆冲和走滑为主的构造运动特性;大震孕震阶段地震活动图像演化特征明显,中长期阶段新疆地区6级地震活跃,中期阶段相对平静,短期阶段有差异,大震后新疆处于显著平静状态;不同震级的地震活动均反映出明显的由西南向北东迁移规律,表明新疆地区强震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来自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推挤作用。  相似文献   

3.
汶川8.0级地震序列活动的分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汶川8.0级地震序列的跟踪研究中, 发现汶川地震序列具有明显的空间分段活动特点。 根据对汶川地震余震序列的部分测震学指标计算, 结果表明, 汶川地震序列可能是由以绵竹为界, 其西南段的汶川主-余震序列和绵竹北东段的北川-青川6级震群地震序列组成, 汶川地震可能具有龙门山活动构造的继承性运动特点。  相似文献   

4.
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背景与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阐明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在由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和地震震中分布所确定的武都—松潘—茂汶—汶川—泸定地震带上.汶川地震所在地段是地震前兆和中小地震(M≤7.0)的空白区,震前出现明显的孕震空区,MS8.0级地震发生在空区周围区域中小地震活动峰值之后的减少段里.地震的破裂超出孕震空区范围,空区内、外余震活动呈现出不同的衰减特征,依此将余震活动分为WS和NE两个区段.地震破裂过程、4级以上余震矩张量及震区应力场反演和余震应力降的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区域的位错、余震机制解和应力降及最大主应力的方〖JP2〗向等明显有别.根据这些特征和地震应力触发的研究,推测NE段地震的发生可能是〖JP〗由WS段主破裂的发生所触发.  相似文献   

5.
汶川8.0级地震构造动力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国民  邵志刚  刘桂萍  马宏生 《地震》2009,29(1):164-173
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青藏活动地块区的东部边界带, 是继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之后青藏块区的又一次巨大地震。 根据龙门山推覆逆冲断裂带深浅部构造背景和壳幔结构特征, 文中构建了汶川地震的震源简化模型。 并依据震源模型的力学抽象建立了孕震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组, 且在简化解释下给出了孕震过程中的应力、 应变的解析表达式。 应用模型的解析解, 并参照龙门山构造区的构造形变观测结果, 初步讨论了汶川地震的孕震过程, 给出了汶川8.0级地震的孕育过程可达3000多年的结果, 指出由于龙门山地区构造形变速率很低, 因而导致孕震过程缓慢, 大震复发期较长的基本结果。  相似文献   

6.
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及其与汶川8.0级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7.0级地震.根据四川省台网资料和收集的国内外相关资料,我们分析了芦山地震的基本参数、余震分布、序列衰减等特征.结果表明:芦山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南段,其震源力学机制显示为纯逆冲性质,与龙门山断裂构造特征相符合;芦山地震的余震较丰富,震后15天震区已发生7800多次余震,其中,5级以上余震4次,最大余震是4月21日17时5分芦山、邛崃交界M5.4级地震;余震分布形成的图形显示其长轴走向与龙门山断裂构造走向一致,余震分布显示密集区长轴约40 km,短轴约20 km.与汶川M8.0级地震在震源力学机制、破裂过程、余震空间展布以及地表破裂等对比分析后表明: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震源错动类型、破裂过程、地表破裂以及余震活动等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相距90 km,两次地震的余震密集区相距50 km;汶川8.0级地震造成龙门山断裂中北段较充分破裂,芦山7.0级地震则展布于龙门山断裂南段且破裂尺度有限;两者有发震构造上的联系,但两次地震是相对独立的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7.
采用时间扫描方法,通过能量释放率、b值、空间相关距离和广义维等多种统计参数的协同分析,研究了汶川8.0级大地震及其多次强余震之前区域地震活动性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发现大震前的地震活动表现出能量释放率增大,b值的大幅度减小,空间相关距离的下降和广义维的下降-回升等异常特征.对后续余震活动的分析,也可分辨出地震活动的临界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多种统计参数的综合协同分析能够反映地震活动的特点,发现孕震系统激变前的临界行为.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是我国大陆上发生的一次地震序列十分复杂的浅源强震,详细地研究该序列的时空强分布特征,找出它们之间的某些规律性,有助于认识其成因、类型和发震过程。本文将以唐山7.8级地震为中心,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旋转变换方法,定量地给出唐山余震区长、短轴方向不同距离不同时间的地震分布指标,借以研究唐山地震的性质、序列特征和发展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M_S8.0地震,之后,发生了诸多震级大小不同的余震,昆明地震台记录余震震级一般为4.2级以上,如:汶川、北川、青川乃至甘肃的武都区、陕西的宁强县等余震,至昆明地震台的距离从5.5°—8.7°左右。汶川地震主震难分,震相特点不突出,各种震相不易分辨。经过几个余震分析之后发现,主震之后的余震波形特征则较为明显,利用这些特征,在之后大震速报的分析中算出的发震时刻和中国地震台网大震速报公布的发震时刻非常接近。这些特征与往常分析地震图时分过的在相同距离范围内,近震波形出现的规律有些不同。此外,若发生近震时,在初动不清的情况下,这样的震中距范围内,需区分它是汶川余震还是其他地方的地震。  相似文献   

10.
汶川8.0级地震序列及相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蒋海昆  黎明晓  吴琼  宋金 《地震地质》2008,30(3):746-758
汶川8.0级地震序列具有明显的分段特性,较强余震分布于茂县、绵竹以南及平武以北。主破裂过程在中南段以逆冲为主,序列逐渐衰减,呈主余型的序列衰减特征;北段是汶川地震破裂过程的终止区域,主破裂过程在该区域以走滑为主,形成多震型的序列特征,也成为汶川序列较大余震的主体活动区域。序列较强余震活动明显受引潮力调制,大多数较强余震发生在固体潮大、小潮时段,并且16时前后是较强余震的优势发震时段。序列衰减系数p值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最终基本稳定在1附近变化。结合以往的研究,对序列类型及最大强余震震级、强余震活动持续时间等进行了初步讨论。初步的统计结果还显示,8级左右强震序列中主震与最大余震之间的震级差正比于主震破裂尺度,这意味着当震级大体接近时,较大的破裂尺度与较为充分的能量释放相对应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的普遍性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较为显著的异常是:1970—2008年汶川地震前,从云南北部至甘青川交界形成规模巨大的5.5级以上地震活动增强区(或称环形分布);1970—1999年围绕龙门山断裂带形成5级以上地震背景空区,汶川地震发生在增强区内的背景地震空区里;2001—2007年形成ML4.0以上地震孕震空区,震前1年孕震空区内部及其两端相继发生多次ML 4.0~5.0地震,空区打破.上述地震活动增强区、背景空区和孕震空区是大地震前普遍出现的现象.为对比分析,本文系统研究了2001年以来我国大陆及邻区4次MS≥7.8级地震和全球10次MW≥8.0级地震前类似地震活动异常,并给出统计特征.结果显示:地震增强区规模为850~2700 km,持续时间13—38年,增强区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增强区与余震区规模之比为2.3~7.7,其对数与主震震级呈负相关.背景空区长轴300~1100 km,持续时间10—32年,其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孕震空区长轴为370~780 km,持续时间1—7年,孕震空区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对于板内地震,构成增强区的最低震级为5.0级或5.5级,构成背景空区和孕震空区的最低震级分别为5.0级和4.0级.而对于板间地震,构成增强区和背景空区的最低震级为6.0级或6.5级,构成孕震空区的最低震级为5.0级或5.5级.基于坚固体地震孕育模型,认为地震活动增强区的环形分布是由于震源区的破裂强度高于周围介质造成的,地震孕育过程中体应变的范围和强度存在逐渐增大和变小的过程,这是地震活动增强区出现三阶段特征的原因.从包体弹性理论可以推导出增强区尺度的对数与主震震级、增强区与震源体比值的对数与主震震级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聂晓红  李莹甄 《内陆地震》2010,24(4):330-339
介绍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4级地震的基本参数、震区周围应力场背景及构造、地震序列特征等,分析了震前震区周围及相邻构造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对比分析于田序列和其后发生的汶川8.0级和乌恰6.9级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于田7.4级地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与西昆仑断裂的交汇部位,可能是阿尔金断裂发生左旋扭错,牵引其西南端位于阿什库勒盆地的分支断裂发生张性破裂的结果。该地震序列为主-余型,最大余震为MS5.8,余震衰减较快,且具有一定的成丛性。震源机制解和震中分布可以看出,该地震具有单侧破裂特征。地震活动表明震前存在明显的中期和中短期异常,但未有短临异常出现。在汶川8.0级和乌恰6.9级地震前,该序列出现显著增强活动,具有一定的窗口效应。  相似文献   

13.
汶川8.0级地震序列及震型判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万正  阮祥  张致伟 《地震》2009,29(1):15-25
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级地震余震序列, 其特点是: 余震序列丰富, 持续时间长。 余震沿NE向龙门山构造带的中央断裂条形展布, 深度横剖面为锲形, 呈现地块间强烈汇聚、 挤压活动的特点。 跨不同断裂段, 余震震源机制解有逆冲、 斜滑或走滑型, 反映的局部构造应力场复杂。 汶川8.0级地震序列为主震-余震型, 文中给出了其判定的主要依据及分析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刘虹  苏有锦 《地震研究》2007,30(1):18-23
研究了云南地区1970年以来发生的7次7级大震(1970年通海7.7级地震、1974年昭通7.1级地震、1976年龙陵7.4、7.3级地震、1988年澜沧—耿马7.6和7.2级地震,1996年丽江7.0级地震)的5个震源区震前、震时(余震活动阶段)和震后的地震活动性及b值、p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震源区地震活动水平在震前和震后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震前活动水平高于震后(不含震后序列活动时段),而震后震源区地震活动一直处于衰减状态,活动水平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5.
依据史料考证了1327年天全MS≥6.0级地震,认为将其修订为MS7.75级合理.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区强(大)震事件的孕育过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区至少已经历两轮孕育周期,1327年天全大震和2008年5.12汶川大震分别是第1和第2孕育周期主震事件,该区是一个MS7.75级地震危险区,其主震事件复发间隔上限值约为681年;2013年4.20芦山MS7.0级地震是主震后的一次大余震事件,当前孕育周期不会再次发生MS≥7.0级余震;汶川大震发生的直接导火索是1976年松潘-平武双震事件,与修建紫平铺水库并无因果关系.本文所得结论可供相关部门参考,以制定合理的灾后重建规划.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震群型的邢台大震序列、主震—余震型的唐山大震序列、前震—主震—余震型的海城大震序列为例,取余震区中的余震来研究强余震前的b值异常变化。结果发现,强余震前的b值确实发生异常变化,其变化形态与大震前b值在较大区域内的变化相似,即震前有个明显的峰值期。而且,这种变化形态与地震序列类型无明显的关系。强余震与大震前b值变化的相似性,可能表明发生在余震区中的强余震也经历着与大震孕育发展的类似过程。但孕震时间比大震短。利用余震区内的强余震震前的b值异常变化,可对大震后不太长的时间内的强余震进行临震预测。  相似文献   

17.
代炜  严武建 《高原地震》2009,21(3):1-10
地震序列的特征和震型判定工作有助于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对其发生成因的研究是解决地震预报难题必须面对的科学问题。汶川8.0级地震序列的初步研究表明:①余震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布于宽100km,长约330km的带状区域内,并侧向于主震震中的北侧;②序列发展初期有2个快速衰减过程;③序列类型为主震一余震型,最大强余震6.4级;④序列的空间演化过程,强余震震源机制结果和地震精确定位结果分析表明,序列具有分段特征;⑤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断裂带,发震构造在剖面上呈现出“犁形”或“铲形”。地球物理勘探和壳、幔结构反演结果表明,自青藏高原穿越龙门山到四川盆地存在地幔阶梯,上地幔阶梯的阻挡作用使得物质东移速率减慢,并蕴积了汶川8.0级地震所需能量。地震的产生正是东西向应力平衡被打破的结果,余震沿龙门山断裂的分布是高原地壳在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下向北北东方向的运动得以继续的表现。整个龙门山断裂带都参与了活动,龙门山断裂带北端作为断裂带的止裂端与南段同期活动。  相似文献   

18.
宫悦  王宇玺  梁明剑  龙锋  赵敏 《地震》2020,40(4):90-102
地震序列类型能够直观地反映构造应力场环境、 地震构造及孕震环境介质的差异性。 主—余型地震多发生在相对均匀的介质环境, 而前—主—余型地震及震群型地震往往发生在复杂的构造环境。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的6.0级地震余震活动总体呈NW向分布, 其南东段的余震呈相对单一的NW向条带状, 而北西段的余震活动呈现丛集的特征。 两段的地震序列类型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南东段地震序列为主—余型, 序列衰减速度较快; 北西段地震序列为震群型, 序列初期衰减非常缓慢, 余震丰富。 此次6.0级地震序列发生在长宁—双河大背斜上, 该复式背斜主要由多个次级褶皱构造和不同走向的伴生断层组成, 结构复杂。 长宁6.0级地震序列的分段性特征表明, 该地震序列不是发生在单一的断裂构造上, 为多个构造级联破裂所导致的复合型地震序列。 此外, 序列北西段余震的深度逐渐变深, 可能预示着该区域受华蓥山断裂带活动的影响, 地震序列对华蓥山断裂带未来地震活动的影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汶川8.0级地震前后电磁场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后,距震中320 km甘肃陇南汉王地震台的地电阻率、大地电场、ELF电磁等多种观测手段捕捉到这次地震前后的异常信息.本文采用解析方法,着重探讨汶川8.0级地震前后观测到的电磁场变化特征,从电磁现象来探讨汶川Ms8.0地震发生前后,电磁场长、中、短、临期的异常特征和变化规律.自2003年以来甘东南地区及甘川交界发生4次5.0级以上地震,从空间上看,有从南北地震带中段的西北向西南方向移动的特点,强度逐渐增强,其中,文县5.0和两次岷县5.0级以上地震可以视为汶川8.0级地震的前震;从时间上分析,震前陇南汉王地震台观测到电磁场出现了长趋势变化和短临异常变化,其特征:①2003~2008年,ZD8B地电仪观测的N54°W、N85°E和N73°W测道地电阻率均显示出长趋势变化和短期变化;②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年变化率在有震年(异常年)是无震年(正常年)的两倍;③ELF电磁仪观测到了(0.5~39 Hz)频率段的电场、磁场在汶川8.0级地震及余震序列中异常变化分别比正常月份大1~5个数量级,并记录到电磁同震现象;④大地电场仪(ZD9A-Ⅱ)在汶川震前17个小时也记录到高频临震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主震发生后至2012年5月12日,我国地震台网在龙门山断裂区域内(102°E-105°E,30°N-34°N)共记录93837个地震事件,其中80995次事件含有深度信息.本文以台网地震目录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汶川地震余震序列的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的余震频次-震级关系变化显示,与主震断裂活动直接相关的余震活动在主震后4个月内基本结束.余震释放能量的空间分布及演化分析显示,在主震后6~24 h即有可能捕获未来余震区的大致展布乃至余震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