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主要根据误差能量和频谱特征,分析地震资料处理中最小平方反滤波白噪化后反滤波因子、滤波结果和地震子波的变化。指出选择适当小的白噪因子λ,可使反滤波因子稳定,提高滤波效果,有效地提高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水合物将成为21世纪的替代能源,地球物理方法是勘探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手段。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和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各种地球物理识别技术以及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和分析方法,详细地介绍了水平地震剖面、垂直地震剖面、测井以及旁侧声纳剖面上天然气水合物的表现和识别方法。特别地,针对海洋地震资料的特点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在地震剖面上的识别标志BSR、振幅空白带等特征,文章引入了真振幅处理、子波处理以及多项式拟合等处理方法来提高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标志在地震剖面上的显示效果。最后,为了全面了解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 以及微细结构,文章介绍了AVO分析、全波形反演速率分析、叠加速度分析和走时反演等正、反演技术。  相似文献   

3.
用于研究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东海海域二维地震、单道地震、浅层剖面等资料进行的综合研究表明 :用于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应提高速度分析精度和分辨能力 ,进行子波估算 ,压制多次波 ,相对保持振幅 ,DMO,AVO及波阻抗特殊处理等。在地震剖面上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特征有 :BSR、振幅异常、速度异常、AVO异常等标志特征。据此 ,可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识别和预测。东海海域是天然气水合物可能赋存的有利部位 ,其中冲绳海槽是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4.
地震勘探是探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手段,利用地震资料的诸多特征可以较好地识别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尤其是在识别似海底反射(BSR)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多次波等特征与BSR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辨别不当就很容易被误认为是BSR,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我国某海域实际资料为例,从研究BSR的地震特征出发,指明多次波、气泡效应等多种假BSR现象,提出了利用精细速度分析、AVO特征分析、多次波压制等多种地震参数约束以识别真假BSR,进而提高海洋地震勘探精度,为寻找更多的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一种地震子波提取的高阶累积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1种在频率域实现地震子波提取的高阶累积量方法.其是先提取子波的相位谱再求解时间域的子波.理论上可适用于提取除零相位子波以外的任何形式的子波,但应用不同长度的时窗提取子波的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实际应用时可利用时窗长度扫描的方法,以不同的子波相位谱对地震记录进行子波零相位化处理,最后根据最大方差模准则确定最佳子波.理论模型实验和实际资料处理实验均表明了该方法对最小相位及混合相位子波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勘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在勘探技术上已由单一的地震勘探发展到以地震勘探为主,重力、磁力勘探综合应用的格局;在地震勘探方法上,已由常规的单道、多道地震发展到多频地震、高分辨率二维、三维地震和海底多分量地震;在地震资料的处理上,已由常规处理发展到突出BSR特征的“三高”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识别上,已由速度、振幅结构研究发展到多属性判别、多弹性参数和多物性参数反演。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快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进度,提高了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识别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水合物BSR的识别与地震勘探频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明  伍忠良 《海洋学报》2004,26(4):80-88
地震勘探是调查天然气水合物广泛使用而有效的方法,而BSR是水合物赋存的主要标志.通过对实际调查资料的分析对比,结合国外的调查研究成果,探讨了地震勘探频率在BSR识别中的影响和作用,提出了在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调查中有利于BSR识别的合适的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8.
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是油气勘探的基础,它是连接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的桥梁。从合成地震记录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油气勘探过程中的具体研究实例,分析了VSP资料与合成地震记录时深关系的差异性、地震资料对合成记录的影响和子波的选择;最后,利用勘探实例着重用阐述合成地震记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把握区域速度、明确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识别地震资料的多次波和剔除地震资料的地质"假象"。  相似文献   

9.
在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中,一般采用多种类型的震源和检波器交叉施工。因震源、检波器和地表条件不同,造成地震记录在能量、频率和相位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叠加效果。在对滩浅海地区地震资料的差异性分析基础上,利用子波匹配方法,采用激发一致性校正和接收一致性校正联合的双一致性处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不同激发和不同接收条件造成的子波差异问题。在国外某区块勘探资料的实际处理过程中,双一致性处理技术有效消除了滩浅海资料在能量、频率及相位等方面的不一致性,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底以下100~1 100m的沉积层的地质勘探中,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勘探可以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选取合适的地震采集参数,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采集技术同样适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查,针对水合物勘探选取合适的地震采集和地震处理参数,可以提高浅部地层分辨率和水合物识别精度。海上地震采集参数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高的采样率为后续地震数据处理,提高剖面分辨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变换和高斯函数的影像去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小波变换与高斯函数相结合进行影像去噪的方法,在去除高斯白噪声的同时能够有效去除椒盐噪声。此方法是在小波域内结合小波变换的特点对高频子带分别进行高斯低通滤波,将滤波后的小波系数经过反变换后即可得到经过去噪后的影像。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对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去噪效果明显,而且保留了影像的细节信息,其滤波效果优于中值滤波和小波软阈值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有地磁日变理论和改正方法,对国际公开地磁静日变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和一维连续小波变换综合分析,判断大于0.2 Hz频段为磁扰变化场在频域的体现,并利用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将数据分离,完善了已有的地磁静日变改正方法。根据日变数据特征和一维离散小波分解特性,选定sym8小波作为基本小波对数据进行7尺度分解,将日变数据中长期变化和短期变化与磁扰部分在保证保真度条件下有效分离,并与傅里叶级数分解和低通滤波处理效果作对比验证,结果显示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处理效果更佳。日变数据中短、长期变化与磁扰两部分数据的有效分离并分别改正可提高海洋地磁测量日变改正质量,降低海洋地磁数据处理过程中误差累积程度,提高了现行日变改正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水印的不可见性,提出1种基于水印信息压缩的图像小波域水印算法.通过细化处理和骨架缩放技术将水印图像浓缩,减少要加入的水印数据量.压缩后的水印被嵌入到图像三级小波分解后的低频逼近系统上,并通过逆过程进行水印提取,嵌入的水印具有较高的不可见性和较好稳健性.仿真实验证明算法具有很好的不可见性,经滤波、噪声、图像压缩和剪切等攻击后仍然能较好的提取水印.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BP算法学习的小波神经网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发展 Szu的基于信号表示的小波神经网络 ,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小波网络模型 ,网络隐层采用框架小波函数、输出层采用 Sigmoid激励函数 ,并选用“熵误差函数”以加速网络的学习速度。奇偶判别和混沌时间序列预测例子的实验结果表明了它具有良好的函数逼近能力和推广能力 ,收敛速度和均方误差均优于相同结构的多层感知器模型。  相似文献   

15.
王刃  徐青  朱新慧 《海洋测绘》2007,27(6):52-54
分析了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并把小波变换引入到了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滤波中,实现了DSM数据的快速、高精度的滤波。在文章的最后,利用英国Birmingham地区的实验数据对基于小波分层原理的数据滤波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分层原理的数据滤波方法的正确率优于94%,精度优于±0.71m。  相似文献   

16.
自适应提升形态小波将多分辨率分解和图像空域中目标的几何结构和局部特征相结合,可以满足特定图像处理任务的需要。本文针对甲藻类细胞显微图像边缘模糊、对比度低等不利于甲沟特征提取的困难,构造1种边缘保留自适应提升形态小波。该小波将图像的边缘作为重要的局部特征,更新提升根据是否是边缘像素选择保留、锐化滤波或平滑滤波,使得分解后的近似图像中,图像边缘得以保留,而灰度变化缓慢的区域得到了平滑。实验结果证明:甲藻细胞经边缘保留自适应提升形态小波分解后的近似图像,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目标边界,较之原始图像,更有利于甲沟特征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融合技术在IKONOS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中的不适应性,提出一种更为精确细致的图像融合方法——自适应小波包分析法,既可以对图像低频部分进行融合处理,还可以对高频部分采取所需的融合处理策略,以综合多源多时相图像中的高频细节信息。该融合算法在信息量、光谱特征和边缘特征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融合后影像不仅很好地保留了原多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而且在增加融合结果信息量,改善解译的精度和可靠性以及使用率等方面均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H.S. Lee  S.H. Kwon 《Ocean Engineering》2003,30(18):2313-2328
A new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wave profiles by wavelet transform using the Mexican Hat wavelet as the mother wavelet is introduced. This technique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low cost, high resolution field measurements of wave profiles in the laboratory. The experiments to capture the video image of the wave profile were carried out in a wave flume. Then, the Mexican Hat wavelet was adopted to trace out the exact profiles of the waves from the captured video images. The series of tests on numerical data and video images show promise as means of detecting two-dimensional profiles of waves.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