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福建 建设海洋旅游经济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大了向海外开放的力度。世界《21世纪议程》将海洋作为实施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开发海洋的“蓝色革命”。“九五”之初,国务院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我国的实施,制定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确立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当前沿海各省市区制定“十五”规划,都重视海洋产业规划和海洋经济区的建设。例如,江苏和山东分别提出建设“海上苏东”和“海上山东”的设想。福建和海南分别提出建设“海上强省”和“海上大省”的战略。21世纪20年代,中…  相似文献   

2.
英国一名专家近日援引新证据提出惊人学说,指中国明朝三宝太监郑和领导的船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环绕地球航行的队伍,早在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航海家便已经发现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他们比哥伦布先发现了新大陆,比麦哲伦早100年便绕行世界一周,也比英国的库克更早到达澳洲,并一度航海到南极附近。如果此说属实,这将有可能改写世界航海和文明发展的历史。“除了中国人,还会是谁”3月4日的《每日电讯报》报道说,退休的潜艇指挥官、业余历史学家加文·孟济斯运用他的航海专业技术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他即将在英国皇…  相似文献   

3.
直到前往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讲学时,我才第一次听到“郑和”这个名字。当时,我刚作完题为《欧洲人的航海与地理大发现》的报告,一名学生凑上前来告诉我,古代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叫郑和,是明朝的宦官。“郑和下过西洋,”这名学生显然在用中国人自己的表达方式对我说这番话,“他到过许多地方,有印度、阿拉伯,还有非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的水产品贸易伙伴。文章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通过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对东盟的水产品贸易结合度总体稳步增长,而东盟对中国的水产品贸易结合度有下降趋势;中国与东盟水产品在世界市场和日本市场的竞争性较强,在美国市场的竞争性较弱,但总体竞争性有所加强;中国与东盟大多数类别水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与东盟都没有比较优势极强的水产品,双方有共同的比较优势,但差异也很明显。基于此,提出进一步建立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贸易互补性和提高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建议,以期促进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冰 《海洋世界》2008,(7):16-22
“闽人三十六姓”在琉球的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与琉球民族逐渐融合的过程。“三十六姓”中人在完成航海朝贡使命时,有的在航海途中沉没,有的因为环境艰苦及自身疾病等情况,“或老而返国,或留而无嗣”。  相似文献   

6.
在漆黑夜幕笼罩的浩翰海面上,往往会出现一种非常神秘的奇观:处处是繁星点点、光芒四射,奔腾的海浪似条条活动的“火舌”,游动的鱼体带着一圈神奇的光晕,大海被映衬得犹如万家灯光,这就足美丽而神奇的“海火”。“海火”是如何产生的呢?它是由一种发光细菌引起的,在这些发光细菌的体内,有一种荧光素和荧光酶。荧光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在其催化作用下荧光素和氧结合,生成氧化荧光素,其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就以光的形式释放出  相似文献   

7.
《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是中国人在16世纪所绘的、具有很丰富的世界地理知识的珍贵手绘地图。它的出现推翻了中国世界地图是学习利玛窦的这一说法。时光回溯至500年前的明朝,微弱的烛光下,嘉靖帝正御览着一幅写意式的图画。这是一副"手卷"。青山绿水,重山连绵,错落有致,山间雄关萧寺,并精确标注出多个地域名称。这究竟是一幅山水画,还是一幅地图?  相似文献   

8.
明朝晚期,王朝政府内忧外患,一时无力顾及海上。在东南沿海受到荷兰殖民势力和中国海盗的侵扰下,明朝政府被迫与郑氏海盗舰队进行形式上的合作,郑氏海上力量由此获得了合法性,成为明朝水师。明朝灭亡后,这支舰队一度因郑芝龙投降清朝而星散,但很快在其子郑成功抗清复明的旗帜下重新集结起来。此时,郑氏舰队仍然控制着中国海,并因其巨大的军事支出而更为重视海外贸易,从而与西方殖民势力的矛盾更加深化,郑氏内部南征吕宋(今菲律宾)的多次提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航海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明初的郑和卜两洋在航行距离、船队规模等方面均创造了当时的世界记录。在此条件下,至16世纪,中国海商业已形成自己的东西洋贸易网络体系。因此,在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等渐次来到东方后,中国海商于传统中整合发展,书写海洋贸易传奇。  相似文献   

10.
莫知 《海洋世界》2009,(1):46-50
从人类将海洋作为重要的贸易通道时起,海盗就开始在大海上神出鬼没了。最早被记录下来的海盗,是公元前13世纪的时候,一群在爱琴海和地中海海域威胁当地居民生活的“海民”。在历史记载中,伊特鲁里亚人和色雷斯人被公认为海盗。由于利姆诺斯岛长期以来都抵制希腊的影响,因而成了色雷斯海盗的天堂。腓尼基人似乎也曾经“客串”过海盗,他们在航行的过程中专门抢掠男童和女童,  相似文献   

11.
林默 《海洋世界》2001,(6):13-13
钱塘大潮以其特有的壮阔吸引天下游人。2000年中国国际钱江观潮节,曾被国家旅游局列为“神州世纪游”币人节庆项目之。自古以来,天下奇观的钱塘江涌潮,就以潮高、多变、凶猛、惊险而堪称一绝。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9,(1):18-22
2008年12月26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开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新中国的舰队第一次渡海“远征”,也是自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之后600年来中国海军的首次远洋作战行动。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编队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句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一个世纪之计就在于前10年了。在新世纪伊始,我们叫出了“海洋世纪”的口号,并规划出海洋发展大计,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前10年内实施……  相似文献   

14.
面对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威胁论”的大肆渲染,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在21世纪这个海洋世纪里,开发海洋的战略决策早已在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各界产生影响并得到初步实施。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海洋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文章从历史、地缘政治、经济等角度尝试分析海洋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关系。认为“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有着深厚的海洋文明的积淀;未来可能愈加尖锐的海洋权益之争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挑战,也是中国表现其作为正义和平力量,热爱和平、要和平崛起的决心的机会;海洋经济对经济外交这一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途径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英魂歌英魂归兮灵旗扬,碧血丹心兮铸海疆浩气长虹兮出东方!这是一首悲壮山河的歌。它让人想起发生在一百年前的中日甲午之战和那些在反侵略斗争为国捐躯的可歌可泣的英魂。是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演了这场感天动地的“海疆悲歌”。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诸多内在因素的促使,这场反侵略的正义之战,以北洋水师覆没而告终,但水师将士们忠贞为国,誓死捍卫祖国海疆的大无畏精神却光照千古,为中华史册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中华儿女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历史丰碑”,鼓舞、激励了后来的无数革命者。海疆悲歌唤起千百万国民,开始认识封建帝制的腐朽没落,开始认识“海禁”与“锁国”的危害,许多爱国志士为此奔走呼唤奋斗了大半个世纪,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激扬悲壮的历史告诫我们:走向海洋,中国就会强大;远离海洋,中国就会落后挨打,这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二十一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然而,历史的方舟刚刚划过第一个年头,人们看到的却是世界风云叠起,硝烟在大海中弥漫。如此,我们走进当年北洋水师刘公岛基地,去感受百年前的历史风云,重温甲午海战,祭奠那些永驻青史浩气长虹的英魂,确实大有裨益。刘公岛胶东半岛东端横亘于威海湾口的刘公岛,面积仅10平方千米,却因甲午海战...  相似文献   

16.
漫步泉州     
在泉州小住几日,就让我特别喜爱上了这座小城,这不仅仅是因为经过近年的修建它变得异常美丽,而是在那里处处感受到海与山的情韵,感受到那里曾有过的辉煌岁月和泉州人的博大胸怀,由此而产生一种对历史与现实的自豪和喜悦。泉州别称“鲤城”、“刺桐”,位于闽东南晋江入海口北岸,襟山带海,山川秀丽,古迹众多,是一座有着2000余年历史的古城。早在中世纪,泉州这座“梯航万国”的世界著名商港就有“东方第一大港”之誉。当时,世界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09,(8):4-4
2009年7月18目,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海洋中国60年”,重点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海洋规划体系、海洋法制建设、海域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以及海洋科研调查等方面的发展和成果。在主场活动现场,还揭晓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十大海洋事件”和“十大海洋人物”。同时,首届中国海洋博览会暨“海洋事业60年成就展”在珠海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中心拉开帷幕,这是我国首个综合展示海洋产业发展的博览会。  相似文献   

18.
时讯     
《海洋世界》2005,(6):1-2
中国“航海日”诞生2005年5月24日,庆祝中国设立“航海日”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会上指出,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他称,中国是航海大国、海洋大国、造船大国,航海及海洋事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28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值为5268亿元。目前,中国有九成以上的进出口贸易通过海洋运输实现。  相似文献   

19.
人世间正忙着应付经济全球化,自然界却冒出气候变暖导致疾病大流行的又一个“全球化”——人活得真是越来越“累”。专家近日警告,目前我们居住的星球越来越“烫”,助长疟疾等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说是地球上一半人口将会遭受其侵扰。“我们目前处于一个全球变暖的世界”——中国气候专家如是说。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加是过去1000年里最高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应积极推进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张廷寅(河南省党校经济学教研室)田吉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纪之交,政治家、经济学家预测的“亚太世纪”日渐临近,“亚太地区”这一政治经济学术语也高频率出现在世界性的传媒上。而亚太地区各国却顺应这一“太平洋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