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达茂旗北部岩浆活动与铜、金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超 《地质与勘探》2013,49(2):224-235
内蒙古达茂旗北部岩浆岩分布广泛,以加里东期和华力西晚期为主。加里东期侵入岩以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及斜长花岗岩为主;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以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钾长花岗岩为主。经研究发现,铜矿化多与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有关;金矿化多与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及黑云母花岗岩有关;铜、金矿床(点)均产于岩体内或其外接触带的火山岩中,暗示铜、金矿(点)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本区铜、金矿化主要受华力西晚期岩浆活动控制。通过对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的讨论及与斑岩型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对比,指出本区具备寻找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该矿床处于吉林华力西褶皱系吉林复向斜的东部。矿区分布的华力西晚期黑云母花岗岩(图1)系义气岗子岩体的一部分。呈灰白色,中粒花岗结构,局部为不等粒、似斑状结构。由黑云母7—10%、钾长石30%、斜长石(An28—32)25%±、石英30%±组成。花岗细晶岩为黑云母花岗岩的附加侵入相,呈岩脉及岩侏状产出,区内较大的岩脉有四条,呈北东向延伸,为肉红色,花岗细晶结构。由黑云母  相似文献   

3.
新疆尾亚地区石英二长闪长岩的岩浆混合成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新疆东天山的尾亚钒钛磁铁矿矿区,在花岗岩中含有大量闪长岩包体,而且花岗岩与闪长岩相互包裹、渗透,并在花岗岩与闪长岩接触带形成二者混合的产物——岩浆混合岩。通过野外特征、岩相学和矿物成分对比,发现矿区中部的石英二长闪长(斑)岩体与岩浆混合岩完全相同,表明该岩体系岩浆混合成因。各类参与岩浆混合作用岩石的岩相学和矿物学表现出典型的岩浆混合作用特征。矿物不平衡组构主要有:钾长石的更长环斑结构、斑晶的环边结构、针状磷灰石发育、暗色矿物的聚晶团块、岩浆混合岩中出现钾长石"变晶"等等。各类岩石中斜长石和角闪石的主要氧化物成分对SiO_2(%)表现出类似全岩哈克图解的线性关系。主要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以及钾长石巨晶的化学成分剖面,反映出本区岩浆混合作用有化学混合的参与。黑云母的化学成分表明,本区岩浆混合为以壳慢混源为基础的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蒙东乌旗地区岩浆活动与多金属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乌旗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以华力西晚期与燕山早期最为发育。华力西晚期以酸性花岗岩为主,另有少量闪长岩。燕山早期侵入岩以二长花岗岩、黑云钾长花岗岩为主,其次为花岗闪长岩。铅、锌矿化多与二长花岗岩有关,铁铜矿化多与黑云母花岗岩关系密切,而铜矿化多与闪长岩(或闪长玢岩)有关。本区与矿化或异常有关的各(斑)岩体,其铅、锌、钨、锡、银等成矿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维氏值几倍,因此,在相应地区寻找斑岩矿床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贵池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矿集区之一,多金属成矿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关系密切。铜铃坡位于贵池南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东南缘。岩浆岩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具有埃达克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化。岩石呈斑状结构和块状结构,主要造岩矿物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和角闪石及少量副矿物。铜铃坡是贵池矿集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钼)矿床。铜铃坡岩浆岩Si O2在58.5%~62.8%之间,同时具有高Al2O3(15.8%)、相对高Mg O含量、高Ba(1000×10-6)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早子沟金矿是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特大型金矿床,矿区中酸性侵入岩集中发育,主要有闪长玢岩、黑云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4种岩石类型。岩石微量元素均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整体上黑云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黑云母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具有弱-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60~0.89),深部石英闪长岩以不具Eu异常(δEu=0.96~1.07)、“Nb-Ta谷”较深明显区别于浅部脉岩。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30 Ma,晚于浅部脉岩10~20 Ma,与蚀变矿物绢云母年龄基本一致,推测金成矿可能始于230 Ma,主成矿期为230~211 Ma,深部石英闪长岩为早子沟金矿的成矿地质体。  相似文献   

7.
郭娜欣  吕晓强  赵正  陈振宇 《地质学报》2014,88(12):2423-2436
南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集中区,中生代多金属成矿与本区广泛分布的花岗质岩石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本文在总结南岭地区与花岗质岩石有关的钨锡钼铋和铜(钼)铅锌金银两类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岩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并对比了这两种成矿花岗质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指出:①与钨锡钼铋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以壳源物质重熔形成的黑云母花岗岩为主,但不少岩体也带有幔源物质信息.造岩矿物组合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石英、长石、黑云母包含结构十分发育.斜长石以钠长石为主,An平均值为8;黑云母为富铁黑云母—铁叶云母—铝铁叶云母,MF值为0.001~0.5311;个别岩体中含角闪石,Mg# =0.21~0.53.②与铜(钼)铅锌金银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以壳幔混源的花岗闪长岩为主.造岩矿物组合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白云母,包含结构不发育.斜长石以更长石为主,An平均值为22;黑云母为富镁黑云母,MF值为0.5120~0.7216;普遍见有角闪石,Mg# =0.48~1.00.两类成矿岩浆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学差异可以为南岭花岗质岩石地区找矿提供初步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准包古图呼的合铜矿地质特征、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西准包古图矿区呼的合铜矿位于巴尔喀什华力西期斑岩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属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复合沟孤带,包古图岛弧区.矿床处于达尔布特和克乌深大断裂间,次级NS向与NE向断裂交汇处.Ⅴ号岩体属深源、浅成中酸性复合相岩体.含矿岩石以中粗粒、斑状、似斑状结构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为主,次有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等,形成时间为320~300 Ma,岩石蚀变强烈,蚀变分带自岩体中心向外构成钾长石和粒状石英核-钾化带-绢英化带-青盤岩化带.金属矿物组合自岩体中心向外变化规律为:(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Te-Bi-Ag-Au的矿物).有益元素主要为铜、钼、金、银等元素,矿石类型自岩体中心向外的变化规律为:Mo(Cu)→Cu(Mo)→Cu(Au)→Au.矿石构造为细粒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矿石品位低、矿化均匀,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与其共生的岩浆岩,属典型斑岩型铜矿.构造、岩石、蚀变、矿物、及成矿元素在空间、时间上变化规律较强,与矿化富集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云南因民铁铜矿区次火山杂岩主要由铁质熔岩、辉绿岩、辉长辉绿岩、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热液角砾岩等组成,岩相分带明显,热液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通过对次火山杂岩中不同岩相的黑云母和绿泥石电子探针结果分析得出,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大多数为再平衡黑云母,形成温度为505~590℃,lgf(O2)为-12.4~-5.25,压力为116~226 MPa,推测成岩深度为4.27~8.37 km,属于高温强氧化环境;绿泥石为密绿泥石、蠕绿泥石、透绿泥石、叶绿泥石,形成温度为170~235℃,lgf(O2)为-51.93~-43.70,lgf(S2)为-13.34~-2.50,属于中低温强还原环境。矿物产状、矿物组合与矿物中主要阳离子关系显示,两种矿物均具有多期多源性的特征。黑云母化蚀变代表铁矿的主成矿期,绿泥石化蚀变代表铜矿的主成矿期;多期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形成了高-中低温的碱性强还原流体,叠加改造富集铁铜矿床,揭示了本区次火山杂岩是铁铜矿床稳定持续性成矿元素的供给系统。  相似文献   

10.
陈旺 《矿产与地质》2003,17(3):211-213
阐述了晚元古代温都尔庙群是区内金成矿有利的矿源层,其分布地带发现了金矿(化)集中区,金矿(化)体主要分布于该岩群与加里东期、华力西期花岗岩,石英闪长岩接触部位,并受控于糜棱岩带,后又叠加了燕山期花岗岩及次火山岩成矿活动,形成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次火山热液型金矿。指出该地区只要有温都尔庙岩群分布,加之叠加有不同期次的岩浆岩及有利的构造,就有可能找到新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通过裂隙统计和测量,分析裂隙充填物等裂隙岩相学特征,探讨裂隙构造与钨富集成矿关系。研究认为,本区裂隙分为4期,裂隙倾角(中轴夹角)分别为9°、29°、47°、69°。白钨矿主要赋存在层间裂隙中,其细脉倾角在45°左右,与地层构造变形面理大致相同,部分白钨矿细脉赋存在穿层裂隙组中,细脉倾角在60°左右。白钨矿富矿体和裂隙储矿空间受黑云母闪长岩侵入岩体控制较为明显,在黑云母闪长岩侵入岩体附近,碎裂岩化相较为强烈,平均裂隙密度达到35条/m,局部裂隙密度最高可达110条/m,白钨矿富集在黑云母闪长岩体的外接触带;裂隙充填物类型包括高温到低温矿物,其特征表明裂隙充填物具有多期次形成的特征;白钨矿富集成矿主要与电气石化和硅化密切相关,推测白钨矿富集成矿主要受黑云母闪长岩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和裂隙密度大小耦合关系控制,本矿区新发现的钨矿具有较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广西波塘地区的稀土矿为我国南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母岩为华力西期,印支期的黑云母花岗岩岩类,原岩稀土含量211×10^-6-354×10^-6.笔者主要介绍了波塘矿床的基本特征、稀土元素配分,认为有利的成矿母岩是稀土含量〉200×10^-6的黑云母花岗岩类.广泛分布的黑云母花岗岩类,有利于风化壳形成保留的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丘陵浅山的地理环境是华南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广东仁居石英闪长岩为燕山期钙碱性长英质岩浆岩,稀土总量为332~338μg/g。石英闪长岩中副矿物榍石的平均稀土总量约为10309μg/g,以其3.29%含量提供全岩52.7%的稀土,因此榍石在风化过程中的行为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富集成矿的关键。岩相学研究表明,仁居石英闪长岩风化过程中矿物风化顺序为:氟碳钙铈矿→(榍石→磷灰石)/(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磁铁矿→石英→锆石。由于榍石和磷灰石的抗风化能力与黑云母和斜长石相近,它们在半风化–全风化层发生溶解,所释放出的稀土元素易于被黏土矿物吸附,因此榍石和磷灰石分解是风化壳中离子吸附态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稀土元素主要富集于风化壳的全风化层上部5~15 m,稀土总量为504~813μg/g。由于原岩中稀土主要赋存于榍石之中,因此风化壳的稀土配分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榍石的轻稀土富集特征。研究表明,热带–亚热带地区风化壳基岩中原生矿物的风化顺序和主要富稀土副矿物的抗风化能力是制约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富集成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北山地区金窝子金矿床成矿系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窝子金矿床产于华力西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围岩上泥盆统金窝子组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研究表明华力西期—印支期花岗岩系统和低角度韧脆性断裂及其次级赢角度张性—张扭性断裂系统与成矿有密切的时空及物质联系,是金矿化的主控因素;矿化类型受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力学性质控制。  相似文献   

15.
新疆东天山三岔口西铜矿床位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东段,为近年来新发现的1个中型矿床。矿区蚀变和矿化可分为三个阶段:黑云母-磁铁矿化阶段(Ⅰ)、绢英岩化阶段(Ⅱ)和后期脉体阶段(Ⅲ)。阶段Ⅰ蚀变普遍分布在石英闪长岩中;阶段Ⅱ蚀变零星分布在石英闪长岩中,并叠加在黑云母-磁铁矿化蚀变之上;阶段Ⅲ脉体偶见于石英闪长岩中,且切穿黑云母-磁铁矿化、绢英岩化蚀变的石英闪长岩。矿区铜钼矿化出现在石英闪长岩中,与阶段Ⅱ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辉钼矿Re-Os年龄显示,三岔口西矿集区内至少存在两期成矿作用:第一期形成于早古生代[(416.3±6.4)]Ma,该期矿化仅出现在三岔口矿床,与区内石英闪长岩关系密切;第二期形成于晚古生代(360~350Ma),该期矿化在玉海、玉海西、三岔口西、三岔口地区广发分布,是该区的主矿化期,可能是由玉海西泥盆纪花岗岩侵入而引起。  相似文献   

16.
林锦富  喻亨祥  刘家远 《矿床地质》1998,17(Z3):611-614
乌伦布拉克铜矿床主矿体赋存于由黑云母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构成的一套浅成一超浅成或次火山环境下形成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中。赋矿岩石具有富钠、低钾、低碱、偏基性、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弱负异常、强不相容元素Th、K、Tb相对富集,而单元素Nb、Ti、Y强烈亏损的特点,成因上属壳幔同熔型花岗岩类,成岩时代属华力西中晚期。矿化作用以全岩式矿化为特征;矿石构造为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及团块状;矿石中交代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发育。蚀变以钾化、绢英岩化、硅化、青磐岩化广泛发育为特征。石英.钾长石.黄铜矿脉中石英包裹体水δD为- 102‰,δ18O为8.4‰,石英均一温度为119~190℃;钾长石K- Ar法成矿年龄为(211±3)X106 a。矿床属典型的含矿化隐爆角砾岩筒的斑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甘肃北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北山金矿位于天山褶皱系北山褶皱带,该带分为华力西红石山地向斜褶皱带(北带)、加里东马鬃山地背斜褶皱带(中带)和华力西红柳园—音凹峡地向斜褶皱带(南带)。金矿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褶皱带内。成矿母岩为华力西中、晚期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金矿对地层的选择性十分明显,首先为晚古生代的中—酸性火山岩,次为早古生代的深变质岩。金矿床(点)绝大多数属中—低温热液含金石英脉型,产于华力西中、晚期酸性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矿石类型以黄铁矿—石英脉型为主,伴生矿物有黄铁矿、含铜黄铁矿、孔雀石、铅族矿物及毒砂。围岩蚀变为硅化、褐铁矿化、云英岩化、碳酸盐化、泥化、绢云母化及绿泥石化。文中还对金矿控矿因素作了分析,认为在北山地区找金是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18.
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气液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宝山矿床受北西向压扭性帚状构造带控制,矿化富集地段是几组构造裂隙交汇部位.矿带与矿体主要赋存于片理化和压碎蚀变的花岗闪长岩内,小部分产于蚀变安山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内.根据矿物组合特点,矿区蚀变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可分为四个蚀变带,即硅化-钾钠硅化核-石英核、钾长石-黑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盘岩化带.硅是蚀变带中活动强烈的元素,但只在伴有含钾矿物时才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成矿时代及成矿阶段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哈达门沟金矿床不同地质体的同位素年龄测定。野外观察各地质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矿床中各种矿物的形成阶段。矿物之间的蚀变交代穿插关系,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等,确定矿床的形成时代为华力西晚期,主成矿期可划分为金-石英-钾长石,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金-黄铁矿-石英,金-石英-碳酸岩4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 山东枣庄含磷偏碱性杂岩体,位于鲁西台背斜西南缘鲁中隆起与郯城-徐州坳断带接触部位,侵入于泰山群片麻岩中。岩体平面呈环状小岩株,面积4km~2。杂岩体侵入可分三期,第一期主要为黑云母辉石岩类,分布在岩体中部;第二期为正长辉长岩类,分布在岩体外环;第三期多为正长岩脉,并穿插前二期岩石。杂岩体的含矿岩石为黑云母辉石岩,其矿物组合主要为次透辉石、黑云母、磷灰石,有少量及微量磁铁矿、钛铁矿、正长石、榍石等。蚀变矿物为绿泥石、角闪石、绿帘石等。本主文要讨论与磷矿化有关的第一期岩石内几种主要矿物的矿物学、矿物化学与成磷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