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伟德山期花岗岩代表了胶东地区中生代早白垩世晚期(110~123Ma)大规模岩浆事件,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峰期事件产物;受区域构造控制,由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类组成,斑晶发育,含大量的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以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岩系为主,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高场强元素U、Th, Nb、P、Ti元素亏损,Zr、Hf元素为正异常,具有高Ba-Sr花岗岩特征,为壳幔混合成因,壳源物质来源为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及古元古代变质岩。该期花岗岩形成于岩浆弧构造环境,由于胶北地块与苏鲁造山带地壳结构差异,在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上略有差异,总体由西至东,年龄值逐渐变小,向偏碱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辽西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中普遍含有微晶闪长岩包体。包体大小一般为3—20cm,形态为浑圆状、次浑圆状。包体与主岩之间界线呈清楚、或模糊弥散状。包体岩石类型主要为微晶—细粒黑云(或云辉)闪长岩、微晶—细粒(或云辉)二长闪长岩,均具微晶—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通过对微晶闪长岩包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过渡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包体岩石与区内闪长岩和安山岩具有相似的成因特征和岩浆来源,即微晶闪长岩包体及其花岗岩主岩都具下地壳—上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安山质岩浆与温度较低的花岗质岩浆不完全混熔而成的特征。微晶闪长岩包体的存在,反映了花岗质岩浆中含有下地壳—上地幔的物质成分。为本区中生代花岗岩的壳幔混源成因提供了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糜署岭岩浆混合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西秦岭糜署岭岩体是壳幔岩浆混合的产物。从寄主岩石和基性端元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的主要元素、稀土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入手,深入探讨了糜署岭岩体是壳源和幔源两类岩浆混合形成的混浆花岗岩,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介于壳源和幔源两个端元之间并有显著的过渡特征,表明二者在岩浆侵位过程中发生过不同程度地物质成分交换。这对研究西秦岭中生代壳幔混合作用和地壳增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沟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区内发育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样品中锆石呈半自形-自形柱状,震荡环带较发育,为岩浆成因锆石,样品的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25±1.7)Ma,代表其岩浆侵位时代为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地区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和低钛特征,为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及Rb、Ba、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弱的Eu负异常,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表明,东昆仑沟里地区花岗岩形成在晚三叠世碰撞到后碰撞造山阶段,且该岩体的形成与布青山-阿尼玛卿洋俯冲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大喀拉苏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出露于新疆阿尔泰南缘,是研究阿尔泰二叠纪构造环境的理想对象。采用LA-Q-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61.4±2.1)Ma,属中二叠世。岩石具有高Si(SiO_2质量分数为69.03%~70.94%)、富Al(Al_2O_3为14.18%~14.71%)、富K(Na_2O/K_2O值为0.70~0.87)的特征,A/CNK值为1.02~1.04,属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显示I-A过渡型特点。微量元素表现出Rb、Th、Pb、Nd、Sm的相对正异常;Ti、P、Sr和Ba的负异常;稀土元素显示轻稀土元素强富集、重稀土元素平缓及明显的负Eu异常(0.55~0.82)。岩石的ε_(Nd)(t)值和两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2.66~3.01和0.79~0.80 Ga。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大喀拉苏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伸展环境,岩浆来源于地幔和地壳物质的混合,并在岩浆源区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昆仑中西段分水岭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早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其岩性组合为浅灰白色中粗粒花岗闪长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闪长岩。早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中常量元素具有铝质花岗岩、钙碱性系列岩浆岩的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特点;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早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可能为俯冲作用下火山弧环境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南祁连党河南山地区加里东晚期中酸性小型浅成侵入体和岩脉包括花岗(斑)岩、次流纹斑岩、次英安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岩石SiO_2质量分数为53.05%~74.12%,K_2O与Na_2O质量分数之和为4.01%~10.43%。岩石系列包括钙碱性、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和碱性系列,以高钾钙碱性和碱性为主,具过铝质—准铝质性质。岩石稀土元素总含量较低,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La、Ce、Sr)、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重稀土元素,具弱—中等负Eu异常。中酸性侵入体和岩脉产出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石形成于后碰撞环境,岩浆源岩为变质基性岩及少量变质碎屑岩,可能指示其继承了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在侵位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交代作用。岩浆分异程度从石英闪长(玢)岩→次英安斑岩→花岗(斑)岩→次流纹斑岩逐渐增强。脉岩Au含量较低,偏酸性脉岩在蚀变后Au含量普遍升高,偏中性脉岩(石英闪长岩)在狼查沟、东洞沟矿区为金矿成矿提供了热源和物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邹平火山岩盆地不同岩石类型岩石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认为火山活动总的趋势是由弱到强,爆发指数为38—68—92;火山岩3个亚组SI值均<40,表明母岩浆可能是由幔源岩浆经分异演化或同化而形成的;侵入岩σ介于2.39~4.99,属钙碱性-碱性岩系;DI为65.15~88.98,岩浆分异演化程度相对较高;A/NKC为0.96~1.02,岩石为弱过铝质。该区岩浆岩属壳幔型中性岩—壳幔型和铝质地壳过渡区中酸性岩—酸性岩的岩浆岩区。铜多金属对构造-岩浆事件的响应可描述为:长期继承性活动的区域性构造和振荡性的岩浆侵入活动,致使富碱质岩浆热液与已结晶的二长质岩石在地球化学界面发生交代蚀变,并进行了物质交换。  相似文献   

9.
花岗质岩体产状及组成上的差异主要受控于源区性质和岩浆过程。以西秦岭造山带内几个代表性早中生代花岗岩为例,简要介绍其形成中所记录的岩浆过程,探讨花岗岩成分多样性的原因。西秦岭造山带内S型花岗岩是变泥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可分为两类,即高Sr含量、低Rb/Sr值和稀土元素总含量的Group A,及低Sr含量、高Rb/Sr值和稀土元素总含量的Group B,其分别可由白云母水致熔融和脱水熔融形成。糜署岭岩体的暗色微粒包体中发育3类晶形和成分不同的锆石,其与寄主岩石的锆石具有一致的U-Pb年龄;其中,暗色微粒包体中的类型3锆石与寄主岩石中锆石具有一致的晶形和εHf(t)值,捕获于寄主岩石,而类型1和类型2锆石具有较高的Th/U值和εHf(t)值,结晶于混合程度不同的基性岩浆,其基性端元可能来自幔源岩浆;因此,糜署岭岩体的暗色微粒包体记录了壳-幔岩浆混合过程。中川岩体由形成时代没有明显差异的5个岩相呈同心环状产出;边部的似斑状花岗闪长岩被含斑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入,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被中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侵入,后者又被细粒黑云母二长...  相似文献   

10.
塔山岩体处于阳明山-塔山-大义山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中部,是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出露面积约200 km2。该岩体为岩浆多期次侵入形成的中深成复式岩体,整体剥蚀程度较低,可划分为5个侵入期次,从早期到晚期,各侵入期次岩体的岩石学及重矿物特征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塔山岩体富硅、富铝,属铝过饱和钙碱性酸性花岗岩类, 其Ba、Nb、Sr、P、Ti显著亏损,并具有明显的铕负异常及轻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而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的特征。塔山岩体第2侵入期次和第3侵入期次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218±3)Ma和(215±3)Ma,属于晚三叠世。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塔山岩体为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源岩主要为上地壳泥质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岩浆形成与板内挤压造山运动停止时挤压剪切应力释放导致的压力下降、岩石升温、熔点降低有关,岩浆成岩过程既受部分熔融也受分离结晶作用控制。地球化学判别显示塔山岩体为印支晚期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后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辽东古元古代侵入岩广泛分布于太子河凹陷以南的营口、宽甸、丹东、桓仁等地。本文概述了侵入岩地质、岩石、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 ,探讨了其源区有幔源型、壳幔混源型、壳源型的属性。岩浆演化规律为:造山前富 Mg质玄武岩、拉斑玄武岩系列与钙碱系列双向演化;造山期由中酸性→酸性,由钠质→钾质;造山后崩塌期由基性→中性→酸性,由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系列,由钠质→钾质。构造岩浆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和模式为造山前毗芦寺超基性-基性杂岩侵喷就位,造山早期条痕状花岗岩同构造底劈侵位,造山主期片麻状黑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同构造中高位侵入,造山晚期块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高位侵入,造山期后构造崩塌期辉长-辉绿岩组合、闪长岩-斜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组合伸展就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过马营-同仁一带侵位于晚三叠世陆相火山岩中的印支期花岗岩类杂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定量模拟、Sr 同位素资料的初步研究,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分析认为该杂岩体属壳型或S 型花岗岩类,由于岩浆成分受陆壳源岩成分的控制,又具有过渡型或同熔型花岗岩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巴隆地区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出露面积约250km~2,岩性为花岗闪长岩(γδ)和二长花岗岩(ηγ),测年结果显示年龄值分布为229±10Ma(锆石U-Pb),为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具有高碱、高钾、高铝的特征;岩石的二氧化硅含量w(SiO_2)=53.51%~68.90%,全碱含量w(Na_2O+K_2O)=5.91%~7.07%,里特曼指数σ=1.74~3.59,A/CNK=0.68~1.04,为过铝质—偏铝质花岗岩。岩石的轻重稀土元素比值LREE/HREE=7.60~16.67,轻稀土元素具强烈富集。δEu=0.65~0.87,具较强负铕异常,La_N/Yb_N=7.81~28.09,稀土配分曲线具右斜;微量元素Rb、Th、Ce、Sm明显富集,Ba、Nb、Ti亏损,显示出壳源型花岗岩特点;每组稀土数据都重合度较高,说明岩浆冷凝时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各样品中Th、Zr等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说明岩浆冷凝过程中发生了结晶分异作用。通过综合分析认为,侵入岩来源于为俯冲造山过程中,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弧类侵入体,部分处于构造线的侵入体经历了碰撞抬升和造山晚期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得尔龙地区花岗岩体侵位于二叠纪—三叠纪早期,岩石类型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早期次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含有暗色的镁铁质矿物包体。SiO2含量为65.04%~73.47%,全碱含量为5.29%~8.52%,K2O/Na2O平均值为0.70,Al2O3平均为14.79%;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REE平均为142.9×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Yb)N平均为17.15,δEu平均为0.71,表现为弱亏损。研究表明得尔龙地区花岗岩属次铝-过铝(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环境;岩浆源区的物质是多源的,主要为地壳物质的重熔,其次为幔源岩浆的底侵。  相似文献   

15.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质杂岩呈东西向展布于辽东古裂谷带中,侵入辽河群,最高可达大石桥岩组。曾被认为是幔源岩浆结晶分异,或壳源重熔岩浆侵位的产物。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杂岩属钙碱性,是以S型花岗质岩为主的I型与S型的混合型花岗岩。杂岩物源主要来源于壳源区火山-沉积岩和壳幔过渡区的玄武岩-沉积岩,是壳幔混合层部分熔融体在伸展机制向挤压机制启动期转化阶段形成的复杂岩石,可称壳幔混合杂岩。  相似文献   

16.
西秦岭造山带发育大量的印支期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它们的成岩时代和岩石成因对认识西秦岭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西秦岭多哇地区萨日加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观察、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查明该岩体的年龄、成因类型以及成岩地球动力学背景。结果表明:萨日加岩体由英安斑岩、花岗斑岩及少量石英闪长岩组成;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8.2±2.6)Ma(平均标准权重偏差(MSWD)为1.7);萨日加岩体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Rb、K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指示其岩浆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岩石的主量、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英安斑岩属于I型花岗岩,形成于洋-陆俯冲岛弧环境;花岗斑岩倾向于S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构造环境。由此认为,萨日加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西秦岭由洋-陆俯冲岛弧向陆-陆碰撞转变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
哈日扎石英闪长岩出露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该地区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哈日扎石英闪长岩年龄为(239.3±2.2)Ma,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属印支期。石英闪长岩中含镁铁质暗色包体,石英闪长岩w(SiO2)为61.34%~63.07%,w(Al2O3)为16.12%~16.55%, K2O/ Na2O比值为0.75~0.82,显示低钾富钠特点,里特曼指数为1.45~1.56,在w(K2O)-w(Na2O)关系图上落入中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0.92~0.95,属于准铝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REE=108.38×10-6~124.51×10-6)变化不大,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右倾型。δEu为0.69~0.73,负铕异常明显。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岩石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REE和不相容元素(如U),相对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具有弧岩浆特征,Rb/Sr、Nb/Ta比值介于壳幔之间,反映具有壳幔混合成因。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哈日扎石英闪长岩形成于三叠纪早期俯冲阶段,与阿尼玛卿洋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佳木斯地块东部锦山花岗杂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确定了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同时也为中亚造山带东段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线索。花岗岩的锆石主要呈自形—半自形晶,发育显著的震荡生长环带,w(Th)/w(U)值在0.12~1.20之间,显示其典型的岩浆成因。测年结果表明这些花岗质岩石形成于早—中二叠世(260~278 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质岩石w(SiO2)值为66.75%~70.10%,w(Na2O)值为4.40%~5.23%,w(K2O)值为0.77%~2.80%,w(K2O)/w(Na2O)值为0.18~0.61,A/CNK值为0.97~1.14;这些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Zr、Ti和Hf)。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花岗岩的εHf(t)值介于-0.8~7.7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介于953~1 578Ma之间。该区花岗质岩石属于偏铝质—弱过铝质的低钾—中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原始岩浆起源于中—新元古代增生的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研究资料,研究区内早—中二叠世花岗岩就位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其形成可能与佳木斯地块东侧古大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哈西亚图石英闪长岩是东昆仑地区中生代具幔源组分贡献的花岗岩类典型代表,岩体出露于东昆仑中构造带,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包体为闪长质岩石,并含有一系列岩浆混合成因的证据,如水滴状、长条状塑性流变外形,淬冷边、反向脉等高—中温混合迹象,以及低Mg/(Fe+Mg)、Na/(Ca+Na)值等混合成因特征。包体A/CNK值介于0.77~0.87,属准铝质,富Al2O3、Fe2O3、MgO,贫K2O、Na2O,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等),同时又具有Ta、Nb、Ti的"TNT"负异常,具有俯冲带幔源岩石的成分特点。依据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同时期大地构造背景,东昆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含暗色微粒包体花岗质岩石是幔源岩浆经历多次熔融、同化、存储和均一(MASH)过程后与壳源岩浆混合的产物。在混合岩浆中,富镁铁质端元是由辉长质岩浆进化而来的闪长质岩浆。  相似文献   

20.
对东天山地区三岔口矿岩体和三岔口东岩体的成因及构造背景进行探讨。三岔口矿岩体为一套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体,形成于443 Ma,为晚奥陶世岩浆作用产物。三岔口矿岩体具有轻稀土元素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征,表明其形成于岛弧环境,高放射成因Nd(εNd(t)=6.6~7.5)和低初始N(87Sr)/N(86Sr)值(0.703 69~0.703 89)表明岩浆混合中的基性端元很可能起源于俯冲带亏损的岩石圈地幔,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并与生成的花岗质熔体混合形成中酸性岩浆。三岔口东岩体为一套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体,侵位时代约为322Ma,属于中亚造山带碰撞后岩浆作用的产物。三岔口东岩体同样具有岛弧岩浆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及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但其岛弧特征继承自其下地壳源区的性质,东天山地区下地壳主要是早古生代形成的深埋弧岩浆岩拼贴而成的。三岔口东岩体同样由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形成,其基性端元可由区内同期基性—超基性岩体模拟。三岔口矿火山弧岩浆组合的确立可将康古尔地区俯冲作用的时间追溯至奥陶纪。晚石炭世早期,康古尔缝合带区域构造由挤压向拉伸转换,三岔口东岩体对应区域的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