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丹  陶月赞  刘佩贵 《安徽地质》2011,21(4):305-308
矿床采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外排废水,从而可能影响到周边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为此,本文选取安徽省霍邱县铁矿群为例,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以及改进的层次分析法,通过分析沿岗河及其支流采集的水样的水质指标测定结果,对矿区周边地表水的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的水质均达到Ⅰ类水标准,说明在监测时段内,采矿外排水还未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源地水质评价指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源地水质评价指数系统吸取了国外及我国水质评价方法众家之长,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水质分类、分级的综合指数系统.评价指数系统包括评价依据、综合指数的计算以及评价结果的水质含义和报告方法等.该指数系统计算简单,既易于公众理解,又有评价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ExcelVBA的模糊综合评判地表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信彬 《福建地质》2012,31(1):74-83
地表水水质是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主因素之一,对永安市小陶镇10组地表水水质数据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Micro Soft office Excel VBA编程进行了综合快速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下游各项污染指标均略高于上游;盆地外围支流的地表水水质均较好,除西学溪锌偏高微超标外,其它均在Ⅱ类水质范围内。实验证明利用VBA完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有效性,并具有可移值性,只须修改少量代码即可完成其它区域的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4.
郑琨  张蕾  薛晨亮 《地下水》2018,(5):79-80
水质评价是工程设计水资源评价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现阶段我国水质评价工作主要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单因子评价法中,能判断水质类别,但不能反映与限值差距,同一水质类别时反映不出洁净程度。本文中引入单因子指数法,计算综合污染指数,对同水质类别进行洁净程度判别。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对地表水质的影响研究--以宝鸡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引鸽  宋军林 《水文》2005,25(2):20-23
城市化带来了诸多的城市环境问题,尤其是地表水质的恶化。采用1983-1999年宝鸡市地表水质监测资料及城市发展中有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ROSS评价指数方法,分析了宝鸡市区地表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城市化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永吉县位于吉林省中东部,地处松嫩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是吉林市五个下辖县之一,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当地的水质状况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当地农业及生态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通过对当地地表水及地下水的采样测试,根据国家相关水质质量标准,综合评价了当地的水质现状。结果表明,县内地表水上游水质多数符合Ⅱ类水标准,下游水质不容乐观;地下水中潜水水质以Ⅳ类水为主,其次为Ⅱ类水,承压水以较差的Ⅳ类水为主,且分布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3)
清苑县位于河北平原的中部,根据保定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和河北省市级水资源评价技术细则,通过对清苑县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清苑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971万m~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9 091.47万m~3,可开采量8 864.18万m~3。通过内梅罗指数公式对全区地下水资源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并将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全县地下水以重碳酸盐类水为主,水质均符合Ⅰ~Ⅲ类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8.
辽河流域铁岭段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丽荣 《地下水》2005,27(6):425-426
本文依据辽河流域铁岭段的水质监测数据,对辽河流域铁岭段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辽河铁岭段的地表水水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5,(6)
为进一步量化丹东民航机场改扩建对周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本文以丹东机场改扩建项目为例,通过现场取样获取指标数据,采用多污染分析法与等标污染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机场周围地表水现状以及改扩建后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机场周围地表水现状以及改扩建后的水质均能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结果表明多污染分析法与等标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合理正确的对机场改扩建项目的地表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确定主要污染因子,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为改善项目周围水体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对生态环境的预测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丛喜彬  蒋兴  黄继国 《世界地质》2012,31(3):589-593
针对伊通河长春段水质逐渐恶化的问题,本文以伊通河长春段的杨家崴子断面为代表,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为评价标准,选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其近几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伊通河长春段1999 年为Ⅴ类水体,并持续恶化,2001-2004 以及2008 年为劣Ⅴ类水体,2005 年为Ⅳ类。其中尤其以2003 年最为严重,水质中氨氮和BOD5超标最为严重,分别为19. 41 mg /L 和61. 14 mg /L。  相似文献   

11.
王延恩 《地下水》2008,30(1):112-114
薛城区西邻微山湖,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质。目前地表水遭受到污染,水环境质量下降,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水利建设意识;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严格控制污染物总量;有效控制污染;实施碧水工程,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对策,提高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巴东北部地区地表水的环境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东北部地区地表水的环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且定量分析了此区域的水质.研究表明,该地区地表水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地表水,元素含量都处于低水平,没有明显的重金属污染,测定7个水样中的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可以作为巴东北部地区地表水的背景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德阳市城市供水水源质量密切相关的上游地区(主要是石亭江、绵远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调查,较为系统地评价了水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了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预测了水质变化趋势,提出了分阶段治理及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环境问题中最重要的又是水环境。文中简要阐述了四川某城市环境地质背景,对该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给予了评价,最后结合城市供水问题,对该市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三姑泉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采用常规方法对泉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姑泉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已不同程度遭受污染,水环境的污染与煤矿开采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有关。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成果为三姑泉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关中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以渭南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关中盆地东部的渭南市为例,概述了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认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重复利用率低;行政区块限制,水资源调配不够;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出现负环境效应;地下水人工调控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地下水资源的研究、规划和管理滞后等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六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包括节水对策、开源对策、改水对策、调水对策、增补对策以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污染指数法,对北方某经济开发区及周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以轻污染和中污染为主,局部地区出现较重污染,主要指标为硝酸盐氮、三氯甲烷和三氯乙烯。通过对工业废水、再生水、河水水质的检测,发现研究区地表水水质与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排放密切相关,地下水污染很可能与开发区企业排污有关。由于开发区所处位置的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建议今后在开发区及附近继续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查明地下水的硝酸盐氮及有机污染物来源、污染途径,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以便及时切断污染源,保障城市及当地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地热田的开发利用已有20多年历史,部分地段长期过量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日趋突出。本文用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昆明市南市区近l0年来地下热水水质演变过程及现状作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地下热水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有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河南宿鸭湖库区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正金  罗文金  程生平  刘富有 《地下水》2004,26(4):252-254,274
阐述了宿鸭湖库区地面水环境质量、地面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对污染程度分析,同时对库区地面水和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计算与评价.并对浅层地下水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