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研究不同土壤侵蚀沉积地段(斜坡和沟谷不同部位)的土壤结构特征,以了解侵蚀沉积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较好的坡体顶部,土壤侵蚀较弱,团聚度达到30.1%,MWD变化为3.4mm,土壤结构良好;沟谷底部由于沉积而有较多细土物质并具有适宜的水分条件,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结构状况亦较好,团聚度达到50.3%,结构保持率为35.4%;而坡腰侵蚀较严重,团聚度仅为13.6%,结构保持率为14.1%,土壤结构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2.
川西北高原若尔盖草地沙化及湿地萎缩动态遥感监测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61  
应用卫星遥感资料(MSS、TM及spot)对川西北高原若尔盖草地沙化及湿地萎缩的动态监测发现,自1966年至2000年的34年间,草地沙化面积增加307.7%,达到36760.9hm^2,占区域总面积的7.25%,平均每年扩大草地沙化面积816.0hm^2,年均递增率达4.22%。到2000年止,区域内有沙地5083.9hm^2,沙化草地31677.0hm^2。自1985~2000年的15a间,区内17个湖泊面积缩小842.0hm^2,减幅达38.9%,平均每年减少56.1hm^2,年均递减速度达3.34%,该区目前其余11个湖泊总面积仅为1323.1hm^2,只有15年前的61.1%。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1,(11):61-61
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进展。城镇化率从当时的36.2%,提高到2010年的47.5%,年均提高1.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08,(11):46-47
欧盟委员会26日公布的一份报告预测,欧盟各成员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平均所占的比例,将从2008年的17.1%增加到2060年的30%。报告指出,持续较低的生育率和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加,是导致欧盟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另据预测,从2008年到2060年,欧盟各成员国80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平均所占比例将从4.4%增加到12.1%。  相似文献   

5.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南亚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1996年.世界生产总值比1985年增长约0.3倍,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均达到1倍左右,泰国更高达1.8倍。在世界经济总量中,东南亚所占比重由大约1%增至将近2%,在世界商品贸易总量中的比重更由4%提高到6.5%。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红树群落钙的累积和循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珠江口红树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定红树群落各组分的钙含量,计算群落钙的贮量、年存留量、年归还量、年吸收量、周转期和富集经,以了解珠江口红树群落钙元素的累积和循环状况。结果表明,珠江口5个红树群落钙的贮存总量为197-640.1kg/hm^2,平均为382.4kg/hm^2。年存留量为20.3-58.6kg/hm^2.a,平均为39.3kg/hm^2.a;年归还量为24.1-75.5kg/hm^2.a,平均为44.9kg/hm^2.a;年吸收量为44.4-134.1kg/hm^2.a,平均为84.2kg/hm^2.a;周转期为7-10a,平均8a;存留率为43.7%-52.7%,平均46.7%,归还率为47.3%-56.3%,平均53.3%。乔木型红权群群落有较高的存留率和较低的归还率。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08,(8):47-48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魏亮认为: 产不足消的状况仍未改变。2007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为20.75亿吨,比上年增长4.6%,预计2008年世界粮食将进一步增产。但世界粮食消费继续增加,达到20.98亿吨。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2013,(2):23-23
一是做好新增建设用地供应工作,全力提高供地率。建立联动机制,构建供地率与计划指标分配、新增地报批的工作新机制。全年实现供地率较2012年提高20个百分点,力争达到60%。二是认真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达标创建活动,确保2个、力争3个旗县区达标。三是按时完成供地计划编制工作,报国土厅审核、市政府批准后,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0,(12):41-41
日前。内蒙古有关部门再次宣布丰收:“截止到今年6月末,内蒙古全区大小畜总增率达到31.81%。比‘八五’、‘九五’10年平均总增率的29,8%高出两个百分点。全区牲畜总增头数达到2563万头(只)。”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1988~2004年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足迹方法是分析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法。文章对海南省1988-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988~2004年,海南省人均生态足迹由0.5894hm^2升至2.1423hm^2,增长率为263.5%,年均增长16.5%;海南省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7857hm2降至1.4605hm^2,下降率为22.1%,年均下降1.4%;海南省人均生态盈余/赤字由盈余1.2863hm^2降至赤字0.6818hm^2,下降率为836.4%,年均下降52.3%。生态赤字在2000年开始出现持续上升,海洋足迹需求过大是其主要原因。只要改变海洋开发方式,减少海洋足迹需求以致于不超过其生态承载力,海南就基本能够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05年共完成营造林任务54.44万公顷,工程区20%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65%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1.6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6.3万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9平方米。但是人们在“植树种草”和“保护林地”却存在着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08,(8):46-47
2007年,我国地质勘查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拨款增速进一步加快。全年投入地质勘查费620.09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财政拨款55.63亿元,增长47.2%,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紫色土地区有除草中耕的习惯。研究中耕对产流产沙的影响对于指导坡耕地管理和水土保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小区开展了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结果表明:(1)中耕能够增加水分入渗,在19.61mm/h雨强下,可以提高稳渗率2.97%到36.56%,在53.95mm/h下,可以提高稳渗率9.74%到90.46%,在111.69mm/h雨强下,能提高稳渗率12.47%到54.1%;(2)中耕可以减少坡面产流,在缓坡、中等雨强条件下,中耕峰值流量仅相当于对照的30%,而在陡坡、大雨强下,二者的峰值流量十分接近;(3)在小雨和中雨条件下,中耕减少侵蚀产沙,在暴雨条件下的中耕会导致产沙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从2001年始,以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为试验区,研究蓄水渗膜材料水纤维和基体在不同土壤条件、不同栽培方案、不同时间、不同树种进行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应荒漠化地区应用的新材料在干旱区造林的工艺和技术方法。采用蓄水渗膜材料生态综合治理方案及植树方法,能够使原来的干旱区常规造林成活率由40%-70%提高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影响库布齐沙漠合作杨、沙柳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库布齐沙漠的主要造林树种合作杨和沙柳的造林密度与气象因素对造林效果的影响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合作杨和沙柳的造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对于合作杨而言,最佳的造林密度为2 m×6 m,这一栽植密度多年的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保存率达到89%以上,栽后第五年,树木净高生长量为2.03 m。对于沙柳而言,最佳的造林密度应该选择1 m×4 m或2 m×2m。分析显示,气象因子对造林效果的影响是通过综合作用体现出来的,第一综合因子主要包括年降水量、年均相对湿度、3-5月大风日数和年大风日数。其中,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对合作杨和沙柳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为正向作用,3-5月大风日数和年大风日数作用相反。第二综合因子主要包括年均温、年降水量和6-8月降水量。其中,年降水量和6-8月降水量对合作杨和沙柳的造林效果的影响为正向作用,年均温的作用反之。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造林数量逐年增加,造林质量也显著提高。尤其是2003年,共完成造林和封育面积1109.51万公顷,全国造林面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林业投入大幅增加,2003年国家对林业的投资达到431亿元,是1949年到1999年总投资的1.77倍,2004年预计将达到442亿元。林业政策不断完善,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如何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森林培植的力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林业建设上速度、上规模、上档次,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土壤中镉(Cd)的形态,以研究石灰或钙镁磷肥与猪粪或泥炭混施对田间条件下Cd污染土壤中Cd有效性的抑制效果.处理的第1年,猪粪使石灰对土壤Cd有效性的抑制率从18.2%提高到22.3%,使钙镁磷肥的抑制率从37.1%提高到50.8%;泥炭使石灰的抑制率从18.2%提高到57.1%,使钙镁磷肥的抑制率从37.1%提高到49.3%.处理的第4年,猪粪使石灰对土壤Cd有效性的抑制率从32.3%提高到44.2%,使钙镁磷肥的抑制率从38%提高到51.6%;泥炭使石灰的抑制率从32.3%提高到45.4%,使钙镁磷肥的抑制率从38%降低到8.2%.上述结果表明猪粪和泥炭在施用后第1年均可增强石灰和钙镁磷肥对土壤Cd有效性的抑制效果.到第4年,猪粪仍然促进了石灰和钙镁磷肥对Cd有效性的抑制效果,而泥炭增强了石灰的抑制效率但降低了钙镁磷肥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证明了有机-中性化技术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石灰和钙镁磷肥大幅度提高了土壤Cd的碳酸盐结合态与专性吸附态,从而降低了土壤Cd的有效态(水溶态+交换态).  相似文献   

18.
<正> 徐州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现辖两市四县五区,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人口867万。解放前夕,徐州林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林木覆盖率不足1%。建国后,历届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绿化造林工作,林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86年我市所属六县一郊全部达到  相似文献   

19.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0~2009年覆盖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MOD09A1和MOD13Q1数据集的相关数据,该保护区1:5万DEM,并结合2008年9月采集的野外湿地数据,进行了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改进型调整植被指数(MSAVI)、地表水分指数(LSWI)、海拔和坡度5个参数的保护区湿地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4100~4700m且坡度≤4&#176;的佩枯错、浪强错、多布扎等湖泊密集的高原湖盆地区、佩枯错与浪强错之间的平原地带和保护区中部及北部坡度较缓的河谷地区,大部分湿地分布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2000~2008年保护区湿地以季相变化为主,6~9月(湿季)湿地面积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6~9月湿地面积年际变化幅度小于保护区总面积的0.1%;坡度和海拔是影响保护区湿地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和提取该地区湿地空间分布范围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20.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是流域尺度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具有评价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优势。利用SWAT模拟了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性河流——挠力河流域3个水文站(上游的宝清站、保安站和中游的菜嘴子站)1974~1992年年径流量演变特征及变化趋势。在对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率定期为1975~1982年,验证期为1983~1992年。率定期的模型效率指数ENS都大于0.85,皮尔逊相关系数都大于0.9,相对误差都小于10%;验证期,模型效率指数ENS有所减小,但也都大于0.61,模型对年径流的模拟结果令人满意。将率定的SWAT应用于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结果发现,1995~2004年相对1975—1985年的年径流量变化只有部分是由气候因素引起的,气候因素对3个水文站(宝清站、保安站和菜嘴子站)的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率分别为25.7%、11.4%、39.9%,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区的年径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