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度景观带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由于山地远较平原的自然地域差异显著,加之山地有下游效应,故山地环境的好坏将波及下游低地和谷地,影响到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由此揭示高度景观带的特征、形成,以及高度景观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仅对发展地理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开发利用山区的自然资源,发展山区经济,亦有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量化中国山区范围——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范围较之山地范围更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山区在空间分布上更为连续和完整.在计算中国山地范围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和统计模型中的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技术,选择人口、土地利用、GDP、道路等社会经济因子,构建了计算山区范围的边缘生长模型,同时运用该模型计算出四川省的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6.77%,较之四川省的山地面积增长了3.21%,主要分布在川西及盆地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3.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3,全国273个重点扶贫县中,约有2/3分布于山区。掌握山区自然资源质量、数量,并选择其优势资源进行优化开发,是实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广东省丰顺县为例,拟通过对山区资源优势及优化开发的研究,探索山区经济开发的途迳。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形小气候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寿波 《地理研究》1986,5(2):90-101
我国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0%.因此,研究地形小气候对于了解山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山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地形小气候与山地气候不同,前者是指相对高差在几米到几百米,水平距离在10米到10公里范围内的小的起伏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的数值和个别的天气现象上,且局限在近地面的空气层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山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绝大部分森林、水力、矿产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均集中在山区。我国除高寒山区外,大部分山区人类活动比较频繁,县级行政区有2/3地处山区,人口、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3、2/5和1/3。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趋向恶化,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频频发生,加之交通不便,生产方式落后,山区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
《山地学报》2001,19(1):8-8
我国山区(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85%以上,耕地占53%,县(市)占71%,人口占55%,全国约70%的人口生计依赖山区的资源。我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90%以上的国境线位于山区。山区提供了70%的淡水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广袤的发展空间,蕴孕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由于山地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近年来开发强度偏低,研究程度不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山地环境不断恶化,山地灾害频繁发生,山区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较平原地区和大中城市相差几倍到几十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山区开发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1983年国家科委召开第一次山区开发治理会议后,山区开发研究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与国外相比我们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多学科协同作战并与山区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在改变山区面貌和生态效益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些问题有待研究讨论。 一、山区是个复合地域的概念 山区和山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山地属地貌类型的范畴,根据农业地貌类型划分指标大致是:海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山地丘陵占全国领土面积的2/3。其余1/3虽属平川,但其中约有一半处于干旱草原或荒漠带,不宜垦殖。我国宜垦土地有限,全国耕地面积仅15亿亩,人均不到1.5亩,只及苏联或美国的1/8,印度的1/2。因此我国发展农业不能只盯着少数平川耕地,还必须开发山区。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轻视山区工作,忽视对山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很多,主要为:1.滥伐滥垦,搞掠夺性开发,是山区贫困落后的根源,使山区走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深渊而难  相似文献   

9.
山地和山区范围的界定是山区数据库建设和数字山地战略实施的基础。该文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选取高程、道路密度、林草地比例、耕地比例、人口密度和GDP 6个因子,通过构建基于栅格单元的边缘生长模型,计算非山地的栅格单元被划分为山区的概率,并设定一个阈值以区分山区和非山区,在湖南省山地范围的基础上探讨其山区范围的划分。计算得到湖南省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4.52%,相对于山地面积增长了43.47%,且将原本孤立的山地连接成片,山区更具连续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高原。在195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编著的《中国地貌区划》一书中,我国山区面积63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66.0%;我们所作的统计结果表明,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49.0万平方公里与67.6%,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域国土的65%,并且居住着约40%的人口。山区发展在全国总体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我国山区发展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位,缺乏有效的政策关注。与此不同,国外一些国家针对本国山区制定和实施了专门的山区发展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借鉴和学习国外经验,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首先梳理和归纳了国外山区发展政策的基本结构和核心内容,然后分析了国外山区发展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效用,发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政策高度法律化、强调政策的综合性、重视发展与保护的协调性、注重山区发展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最后,结合我国山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其对我国山区发展政策的启示和建议:推动山区发展和保护立法;提高政策的山区针对性;加强山区发展政策的系统性,以改善山区发展环境作为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2.
发刊词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从海拔数百米的丘陵低山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从多年冻土区的大兴安岭到华南热带山地,环境变异多样,资源蕴藏丰富,具有非常广阔的生产潜力。现有的山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数的2/5,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全国的水资源、矿产、森林、珍稀动植物等绝大部分出自山地。我国山地开发的历史悠久,但山地科学研究还是很薄弱的,有关山地科学问题是由地理、地质、气象、植物、动物、土壤、农林牧、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很多部门分散进行的,缺乏相互联系,没有把山地当作一个整体来予以综合分析研究。这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实现本世纪末,在不断提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合办的<山地研究>自1983年正式创刊至今已有16个年头.在这16年中,它遵循繁荣我国山地科学、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办刊宗旨和坚持学术民主、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及时地报导了我国山地资源开发,山地生态与环境保护,山地自然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山区经济建设和山地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信息.办刊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广大山地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山区建设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论坛和科研园地,为提高全民山地科学知识,特别是从事山区开发、建设与管理人员对合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和科学保护山地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山区经济建设和山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山地科学的重点问题与学科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面临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山区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后备地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山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山地灾害防治以及山区国土整治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的指引.从山地的概念和属性人手,论述了山地科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讨论了山地科学与山地学的联系与区别,构画了山地科学的学科框架,提出山地科学近期应关注的5个重点领域:1.山地环境演变过程与作用机理;2.山地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3.山区城乡关联发展模式;4.山地自然灾害形成机理与减灾途经;5.数字山地与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山地基础科学问题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并为山区资源和环境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按照1986年5月中国山地综合开发讨论会建议,1987年10月8—10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了全国贫困山区经济开发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题是,贫困山区经济开发。会议的主要议题有:1.山地生态环境;2.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山地灾害综合治理;4.贫困山区产业结构的调整:5.山区脱贫致富和加速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广东山区开发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山区包括粤北山区、粤东北山区、粤西山区和海南岛中南部山区,山区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9.8%。广东丘陵和山地面积11.33万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89.4%;平原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占10.6%.按47个山区县统计,共有面积11.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3.7%。1983年山区人口达2007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广东山区在本省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山地气候的基本状况 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究竟有多少,各人说法不一,因为什么是山地,也还没有定论。从气候学观点看来,凡因地形起伏,使气候产生明显的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的地区,都可以叫做山地。这样,本文所说的山地,包括相对高度各不相同的山体和丘陵、高原,某些山间盆地和峡谷。山地面积共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不仅西半壁的干旱区域和高寒区域大部属于山地,而且东半壁的季风区域,除松辽、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几大平原之外,都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可见山地在我国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山地学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主办 ,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刊物之一 ,被评为全国优秀地理期刊、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山地学报》是目前我国唯一专门报道山地科学研究理论与山区开发、整治、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门类中与山地研究、开发有关的多学科知识 ,重点报道山地资源开发与山地生态环境演变、山区工程建设与山地灾害防治 (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山洪等 )、山区社区发展与城镇规划、山区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等…  相似文献   

19.
《山地学报》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 ,被多种文摘收录 ,曾获全国、中国科学院、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山地学报》是目前我国唯一专门报道山地科学研究理论与山区开发、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门类中与山地有关的多学科知识 ,重点报道山地资源开发与山地生态环境演变、山区工程建设与山地灾害防治 (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山洪等 )、山区社区发展与城镇规划、山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应用技术、研究和实…  相似文献   

20.
山地环境系统研究新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地球系统科学概念开始出现,同时期全球变化研究迅速展开,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并获得广泛认同,这些都为山地环境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当前,全球山地环境系统研究面临两大问题:山地环境变化和山区发展挑战.国际上围绕山地环境系统研究,逐渐形成若干清晰的主题,包括山地构造地貌和山地气候地貌,山地灾害在山地环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山地(及流域)环境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山地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与适应等.对于我国山地研究来说,核心科学问题是:我国山地环境系统是如何响应不同时间尺度全球变化和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构筑我国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和支撑战略?对此核心问题的全面深入研究,将有望使我国山地环境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并占据国际山地研究领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为此,我们提出,以我国山地环境大断面研究为抓手,以梯度格局、系统关联和区域差异等为研究切入点,在山地环境系统的格局、干扰、过程、响应和适应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促成我国山地环境系统研究新框架的形成,为世界山地研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