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贝叶斯概率理论估计云南全省和剑川——大理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贝叶斯估值理论合理地予地震活动性参数以概率赋值,将参数估值视为满足一定分布的随机变量,从而实现对参数的估计和对地震活动概率分布的修正。讨论表明,贝叶斯理论综合地考虑了主观预估值和客观观测资料的作用,并给出严格的数学计算方法,因而对研究地震活动性、进而研究地震预报和评价地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云南全省和剑川——大理地震带的宏观历史地震目录资料计算预估值,使用近代观测资料分别进行一次或二次修正。本文结果给出云南全省及剑川——大理地震带地震活动的有关修正参数和有关地震活动性的各项修正概率分布及重复周期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一种考虑地震发生空间不均匀性的概率模型。采用伯努利试验模型描述了在一给定震源区内地震发生位置的不确定性,并利用贝叶斯方法将观测数据与专家的主观判断相结合给出了地震发生概率的均衡估计。同时也给出了综合专家主观意见的方法和计算场地烈度超过概率的方法。从而为在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充分反映地震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关于地震中长期预报的意见提供了一种定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任梦依  刘哲 《地震学报》2022,44(6):1035-1048
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构建地震活动性模型,因其输入参数取值难以避免不确定性,导致依据该模型所得的地震危险性估计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鉴于此,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为研究区,提出了基于全域敏感性分析的地震危险性估计的不确定性分析流程和方法。首先,利用地震活动性广义帕累托模型,进行研究区地震危险性估计;然后,选取地震记录的起始时间和震级阈值作为地震活动性模型的输入参数,采用具有全域敏感性分析功能的E-FAST方法,对上述两个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两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震危险性估计不确定性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危险性估计结果(不同重现期的震级重现水平、震级上限及相应的置信区间)对两个输入参数中的震级阈值更为敏感;不同重现期的地震危险性估计结果对震级阈值的敏感程度不同;对不同的重现期而言,在影响地震危险性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上,两个输入参数之间存在非线性效应,且非线性效应程度不同。本文提出的不确定性分析流程和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基于其它类型地震活动性模型的地震危险性估计不确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得到较大发展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由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内容包括:极值理论在地震危险性估价中的应用、康奈尔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震级上限和潜在震源区、地震发生的时间过程、断层破裂模型、共轭断层模型和烈度椭圆模型、贝叶斯方法的应用。文章指出,目前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允许充分考虑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以及地质等各方面的因素,可得出较客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要估计一个地区或地震带未来几十年至一、二百年的地震危险性,目前许多学者都认为应该把该地区的地质资料如活动断裂的运动速率与规模、历史地震资料和仪器记录的地震资料结合起来运用,以综合评定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几种计算地震平均重复周期的方法。但所有这些方法均需要估计某些不同的参数,而这些参数的估计往往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如何掌握最后结果的不确定性的大小,这是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函数不确定性的一种模糊数学处理  相似文献   

6.
从信息论及贝叶斯模型出发,以长期异常背景为基础,近期异常为依据,在对未来十年R度的地震趋势进行估计的条件下,预测了河北北部2005年前强震危险性,给出了区域内强震发生和各裂度概率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7.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是结合对地震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地震活动性资料,以定量的方式给出将来遭遇到超过给定地震动参数的概率。结合核电站的特殊性,采用点源地震危险性分析模型及经改进的方法根据场地条件可得到供设计参考的地震动参数。最后通过我国东部某核电站的实例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简便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8.
贝叶斯模型在房屋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力峰  李锰 《高原地震》2001,13(4):34-40
概率理论为大量工程应用中包含的不确定性分析及影响提供了数学依据。本讨论贝叶斯模型在房屋震害预测中的应用。贝叶斯模型假定分布参数为未知的随机变量,充分利用主观判断和观测数据通过贝叶斯公式得到房屋震害概率的合理估计,以地震考察取得的永恒破坏资料为基础,举例说明了贝叶斯模型的实际应用,内容涉及到概率平均分布函数,贝叶斯估计贝叶斯更新概率等重要概念,还讨论了1次地震事件及连发地震事件的影响所基于贝叶斯模型建立的永恒震害矩阵适用于成丛型地震的震害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双态泊松模型的基本概念出发,给出了它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简化公式。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地震活动状态参数(包括两态下的平均发生率、相互转移概率和初始状态参数)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文中并讨论了该模型与简单泊松模型和一般非齐次泊松模型的关系以及它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震危险性估计中不确定性的统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聿贤  陈汉尧 《地震学报》1994,16(4):511-518
本文首先全面回顾了国内外现有地震危险性估计中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 通过分析认为, 不确定性可以分为随机、模糊及知识不完备三类, 它们均与知识不完备性相关, 因而可以进行统一分析。由此, 基于随机标值点过程理论, 给出了地震危险性估计的一般表达式;基于全概率理论, 给出了地震危险性估计中不确定性的统一分析表达式;最后, 探讨了本文提出的地震危险性估计中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与国内外主要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关系。分析表明, 它们只是本文的特例。   相似文献   

11.
汪素云  时振梁 《地震学报》1992,14(2):137-143
本文对1980年2月14日新疆叶城 mb=6.0,烈度为Ⅶ度地震的震源参数进行了核实.结果表明该地震是——中源地震,深度为90km,微观震中为36.4N,76.9E;而宏观震中则位于其北约90km 处(37.3N,76.9E).中源地震造成Ⅶ度破坏的现象在我国尚属首例.文中还给出了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指出了逆断层型的断层活动.结合周围地震地质背景讨论了该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可能关系.本文结果指出,在地震危险性估计中,应对某些特殊部位的中源地震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潜在震源区内部非均匀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胥广银  高孟潭 《中国地震》1996,12(3):294-299
潜在震源区是未来可能的震中集合体。我国目前采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一般采用面源模型,潜在震源区面积平均约占3×103—4×103km2。假定地震危险性在潜在震源区内的分布是均匀的。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较大面积的地震均匀分布模型对地震危险性的估计过低。本文利用全国地震烈度区划采用的潜在震源区划分模型和地震数据,统计了历史地震震中在潜在震源区内的空间相对分布情况,给出了潜在震源区内强震非均匀分布的定量描述方法和初步研究结果。应用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给出更科学、合理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结果。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要求知道至少3个震源参数,即平均地震活动率λ、古登堡—里克特b值和地区特征(孕震源)的最大可能震级mmax。目前,所有使用这3个参数的地震危险性评估方法几乎都明确地假定这3个参数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不变。但是,对大多数地震目录更细致的分析表明,地震活动率λ和古登堡—里克特b值都存在显著的时空变化。本文,这些地震危险性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考虑目录的不完整性、震级测定的不确定性以及所用地震发生模型的不确定性。通过假定平均地震活动率λ和古登堡—里克特b值为伽马分布的随机变量引入地震发生模型的不确定性。该方法扩展了经典的古登堡—里克特的频度—震级关系,地震数量按对应的复合量泊松分布(Benjamin,1968;Campbell,1982,1983)。使用所提出的方法估计了在南非当代历史上经历最强、破坏性最大地震,即1969年9月29日M_W6.3塞里斯—塔尔巴赫地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结果表明引入地震发生模型的不确定性会减小平均复发周期,使所估计的地震危险性增大。此外,研究证实考虑震级的不确定性则作用相反,即那会增大复发周期或等效地减小估计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地震作用的概率模型及其统计参数   总被引:55,自引:9,他引:55  
本文对我国华北、西北、西南三个地区45个城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和检验,结果表明地震烈度的概率分布符合极值Ⅲ型。笔者用不同方法对地震烈度的极值Ⅲ型分布参数进行推断、估计,均得到满意的结果。文中还对地震作用的概率模型及其统计参数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鄂尔多斯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地震参数的鄂尔多斯周缘构造几何产状的研究方法.首先,以全国活动构造图为基础,结合地震活动性,确定了鄂尔多斯地区的地表活动构造分布图.其次,对这些活动断裂截取剖面,通过地震震源分布,运用最大似然估计法确定断层面的倾角.最后,结合震源机制解以及地质资料验证了所估计的倾角的可靠性.期望本文建立的鄂尔多斯地区断层几何模型,能为基于GPS观测开展该地区断层滑动速率反演、强震发震构造及强震危险性预测模拟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调查研究余震对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影响,根据主震目录和原始地震目录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了北安纳托利亚断裂带(NAFZ)的地震危险性参数(λm、b和Mmax)。主震目录是使用窗口方法朋原始地震目录中去除余震编制的,原始地震目录是由1900 ̄、992年仪器检测地震和1000 ̄1900年发生的历史地质组成的。对于主震目录的事件而言,泊松过程是适用的,而对于原始地震目录则不适用。本文论证了使用主震目录和原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澜沧-耿马地震前后两期大地测量资料,结合发震区的地质资料和震后地表形变破坏带的调查资料,运用顾及参数先验信息的贝叶斯反演方法,联合求定了澜沧-耿马地震的两个发震断层的位错模型参数,由反演后的位错模型推算的地震应力降同用地震波燃料的估算的应力降属同一量级。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各地震区历史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性较强的双态随机发生模型。由于泊松模型在工程中已广泛应用,本文着重讨论了双态泊松模型,并发展了一种估计双态泊松模型参数的贝叶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河柴家峡水电站坝址区地震动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柴家峡水电站坝址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历史地震特征以及场地条件,采用考虑地震分布时空不均匀性的综合概率法,对场区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坝址区50年超越概率63.2%、10%、2%三个概率水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为大坝的抗震设计和安全运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中的主要不确定性是地震活动发生率和地面运动预测方程(GMPE)。我们探索了地震学和地面运动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对加拿大东部和西部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影响。更新的信息包括地震活动发生率的重新估计、震源区的说明条款及新地面运动预测方程的应用。由于我们只说明了主要不确定性的影响,并没有全面处理所有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将我们的模型称为暂时更新地震危险性模型。根据暂时更新地震危险性模型,我们获得了加拿大4个大城市的一致危险谱(UHS)并与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基于1995年地震危险性模型编制的当今加拿大地震危险图(2005/2010)的一致危险谱做了比较。敏感性分析显示了中低地震活动区域(加拿大东部)地震活动平滑的显著影响,而地面运动预测方程对所有地区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此外,我们的暂时更新地震危险性模型可以很容易地绘制地震危险性曲线及给出各种场地条件和多种概率水平的地震危险性分解结果,这种功能对进行进一步的地震工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