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金属矿物探与化探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水与可持续发展——定义与内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与可持续发展——定义与内涵编者按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宣言里,充分肯定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4年,中国政府在全世界率先提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制订了中国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在这一文件的推动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延伸到了各项事业和各个领域、部门。  相似文献   

3.
景观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分析了号观、城市景观的概念与特点,回顾了国外城市景观的研究发展和16世纪以来景观建设的历程,认为国外城市景观建设的特点在于以建筑控制法规为中心,注重景观评价的制度化和立法。从规划设计实践、理论研究和专业建设、法规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对我国城市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景观建设发展的三个构想:确立景观权益的法律地位和推进景观评价的制度化;进一步丰富规划控制手段;整顿行业、建立规范。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监测是反映水体受其污染与否的主要手段,在进行水污染监测的同时,对自然水体的水化学组分进行监测,是验证水环境是否受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碳循环与岩溶土壤改良———原理与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南方亚热带裸露岩溶区土壤瘠薄, 又称石山土壤。受地带性(亚热带)和地域性(岩溶)发育因素制约,与地中海等岩溶区土壤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复合性和破碎性特点。低产土壤占土壤总面积60 %以上,土壤改良任务艰巨。由于障碍因子及其组合种类众多,以及土壤斑块小型分散的特点,决定了石山土壤改良与多数不良自然条件国土单元不同,不能期望简单地通过某一两种单一机制的改良措施统一治理。当前石山土壤改良工作基本尚处于经验性创新阶段。作为石山土壤改良的一个方向,提出运用碳循环理论指导工作。希望借此把改良措施研制提高到实验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6.
刘学东 《中国地质》2000,(8):48-48,23
河北省迁安市拥有矿山企业248个,1999年全市实现矿业产值达24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30%,由于该市地处燕山南麓,其北部和西部山区山高谷深,加上多年的矿山开发,造成泥石流、滑坡、坝体决口等地质灾害隐患区较多.所以抓好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该市也十分注重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工作,做到了开发与保护同步、资源与环境并举.主要是抓好"四个利用",实现"四个防止".  相似文献   

7.
土壤湿度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总结和分析了土壤湿度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首先,详尽的描述了土壤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在总结和评述土壤湿度对气候变化作用的同时,对与土壤湿度变化有关的陆面模式的类型和三种蒸发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人工神经网络与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立强  马光祖 《岩矿测试》1997,16(4):267-276
回顾了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对分析测试技术和相关学科中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及在流程控制、错误诊断、参数估计、传感器模型、模式识别与分类、环境监测与治理及光谱与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等作了评述。引用参考文献113篇。  相似文献   

9.
陈剑平  范建华  刘迪 《岩土力学》2005,26(Z2):249-252
RQD是评价裂隙岩体质量的重要参数,它在岩体工程中被广泛采用,但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工程师们认识到了RQD自身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将RQD的缺点和不足总结为5点。但RQD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5个方面总结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RQD的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了对RQD的拓宽和改进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旱情监测与评价进展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旱灾害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干旱灾害更有扩展的趋势,干旱灾害的影响范围,已经由传统的农业领域向工业、城市、生态等多个方面发展,由贫水区向丰水区扩展,因干旱缺水等造成的损失也愈来愈严重.由于旱情监测与干旱定量分析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学科和监测要素,本文通过系统的收集水利、气象、农业等部门和美国关于干旱的主要研究与应用成果,对干旱等级划分、干旱指标遴选、指标值确定及主要计算方法较为详细介绍与研究,并结合我国水利系统现状与需求,提出了一些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流的形成演化与作用与定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海水质点的受力分析,论述了赤道流形成与穿切黄道面现象,提出了南赤道流与赤道逆流是地球南北回归线这间的带状地带穿切黄道面并受F1,F2作用而引起。F3+Fs是地球公转离心力,它是形成大洋环境的原动力。由于地球的倾斜,黄道面上的相互作用力,形成了两支巨大的环形海流与南半球环流(同时有陆地阻隔作用)。北向流的形成与地球的倾斜和F3+Fs作用有关,地球上的北向流不容置疑存在,除非地球不倾斜或者倾幅增减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与河水脱节的实验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傍河取水是我国北方城市一种常用的供水模式,由于河道径流量较小,在枯水季节河流附近的地下水与河水产生脱节。本文用砂槽模型进行了地下水与河水脱节的物理模拟,然后再应用饱和流与变饱和流模型进行理论模拟。物理和理论模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和几点新的认识:地下水与河水脱节之前,河水浸润曲线是一条弯向河流的上四曲线;脱节点不位于河床面而在河床面以下的含水层内部;脱节后在河床下形成一个悬挂饱和层。  相似文献   

13.
金蕾  董冬  谭文清  孙春 《吉林地质》2004,23(4):38-43
矿山开采会引发地表移动与变形。应用概率积分法对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油页岩矿区进行在矿区服务期满43年内有关地表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的预测,以便在采矿过程中有所依据,以避免造成地表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新型锚固与注浆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土层锚固与注浆技术,即全孔不排土和钻进,灌浆连续完成的新工艺,该方法施工速度快,支护效果好,采用了深基护坡土层锚杆拉固工程设计的神经网络新方法,提高了设计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主要阐述了凌海市水资源的现状,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由此提出保护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球物理工作40年来得到巨大发展,在找矿及解决基础地质问题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1949年我国仅有勘查地物理人员20人,如今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职工已达18万人,其中技术人员超过3万人,遍布于26个部门所属单位(石油、地矿、核工业、煤炭、有色、冶金、黄金、水利、电力、铁道、建材、建设、海洋、地震、交通、化工、农业、文化、航空航天、船舶、机械电子、纺织、兵器、部队、中科院及教委院校)。培养地球物理及应用地球物理专业人材的院校有27所,博士点8个,硕士点17  相似文献   

17.
龚士良  李采 《城市地质》2007,2(1):16-19
本文试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初步探讨地面沉降研究与防治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埃达克质岩与成矿:困惑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起源于下地壳的中酸性岩浆岩的成分变化,可以约束其源区深度以及地壳最小厚度,为大陆板内成矿作用的深部过程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全球范围内,许多世界级斑岩铜矿和浅成热液矿化系统与同期的埃达克质岩存在密切的时空与成因联系,在国内主要成矿区带也识别出与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埃达克(质)岩。与俯冲过程无关的埃达克质岩的识别,使我们有可能结合其他地质证据构建完全不同于Sillitoe(1972)B型俯冲环境的斑岩铜矿成矿模式的大陆板内斑岩(夕卡岩)型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对于规模巨大、矿质主要源自地幔的热液矿床的形成,埃达克(质)岩可能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埃达克(质)岩的成矿潜力通过地幔物质加入而获取,埃达克(质)岩的成矿专属性由上地幔成矿元素分布特征决定。与俯冲有关的埃达克质岩浆之所以有利于成矿,重要的原因是存在大量来自俯冲板片的高压、高温流体以及俯冲板片熔融形成高氧逸度(fO2)的熔体,但产出在大陆板内背景、与俯冲无关的埃达克(质)岩的成矿机制还不清楚。根据现代资源勘查理念,结合综合地质信息分析,埃达克质岩具有实际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北斗导航定位、遥感卫星以及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承载与综合显示平台而建立的野外地质调查作业管理与安全保障系统,采用组件化、平台化的系统体系结构,具备强大且灵活的可扩展性和可集成性。该系统可实现野外地质调查区域基础遥感影像、GIS和DEM数据等的分层显示、北斗通讯和导航信息的实时显示、通讯历史记录和定位信息的查询、野外地质调查人员的通讯与定位等;同时可实现野外地质调查人员与各级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管理部门对野外作业人员的作业态势、作业进度可进行综合查询,对野外作业人员的外勤安全、遇险救援提供决策支撑。该系统在部分野外地质调查示范单位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