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滇西北强震活动特征及短期震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研究了滇西北强震活动韵律特征及最近10多年来6.0级以上强震前震中附近中小地震活动空间演化图像。对1986年以来滇西北5.0级以上中强震前该地区M≥3.0和M≥4.0地震的活跃和平静异常以及3级以上震群进行了清理和配套性研究,定量地给出了滇西北强震短期震兆指标。得到以下主要结果:滇西北6.0级以上强震前,在全省4.0级以上地震平静异常阶段或3.0级以上地震活跃阶段,震中附近3级地震比较活跃,并形成明显的条带、围空、密集等地震活动有序分布异常图像;滇西北6.0级以上地震短期异常综合预报量Y≥0.56。短期震兆模型可分为两种:①滇西北3.0级以上地震活跃异常和3~4级震群活动同时出现;②滇西北4级以上地震出现平静异常后又出现3.0级以上地震平静异常。  相似文献   

2.
1995~1996年云南三次强震前地震活动的年度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地震活动年度预报指标的研究,发现1994年云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异常突出。不仅频度,能量,b值,小震调制比,响应比等常规的地震学参量有异常,而且地震波速比,尾波持续时间比,振幅比和高剪切应力值等均出现异常,异常项目多且幅度大,已具备了强震发生的条件,异常在空间分布上尤以滇西南地区集中,次为滇西北。这些异常为判定1995~1996年云南三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桂芳  孙加林 《中国地震》1994,(A00):133-140
本文选取小震释放能量,地震活动度、小震动态参数,地震活动时间信息熵,小震调制比速率和地震空间分布信息维等6种测震学参数,应用多因子灰箱动态系统模型,对1973年以来全国21个中强以上地震孕震信息水平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一定预报效能的短、临预报(半年之内)的空间场,数学模型和异常数据指标。  相似文献   

4.
李丽清  李群  和国文 《地震研究》2006,29(2):122-124
在滇西北地区(25°~28°N,99°~101.5°E)用不同的统计窗长和滑动步长,对当前常用的地震学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6个预报指标:频度N、缺震、能量E、断层总面积ΣE、空间集中度C值、地震活动度S值。这6项指标对滇西北地区及周边区域1990年发生的M≥5.0地震有较好的短期映震能力,但丽江7级地震前,6个指标只有缺震出现了明显异常,达到预报指标,其余5个指标都无异常显示。这种结果一方面说明6项指标对6级左右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对6.7级以上地震没有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丽江7.0级地震最显著的特征是短期阶段孕震区中小地震活动异常平静。因此,仅仅依靠地震学指标实现短临预报是不够的,还应结合其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利用卫星对地遥测长波辐射(OLR)信息,分析了华北地块OLR信息场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地震活动分布特点进行了短期预测中强地震判定指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华北地区短期内有无可能发生M5以上的显著地震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经近一年的实际检验效果良好,对华北地区震情监测预报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地震活动中期预测指标研究及其空间图像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淳  陆远忠  王建国  田山 《地震》1999,19(1):65-70
在研究应用模糊数学和非线性科学某些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际预报检验,对一些中期预报较好的方法,如平静异常μg值,自相似从属函数μs值,自动统计方差σBM值进行深入研究,提取中期预报定量化指标,探索孕震后期地震活动图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μq,μs,σBM值能够较妇地反映地震前中期-短期异常变化特征,可以作为中期预报定量化指标;空间时序图像系列的显示,能定性反映震前异常区域及地震活动图像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强震前兆空间动态场中短期综合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朱元清 《地震》2000,20(2):37-47
通过80多种测震学指标的筛选和多种稳定性试验,探索以一种新的指标筛选法-“对比筛选法”选取地震学单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取地震学综合预报指标P值。由此,发展了一种新的测震学的定量综合预报方法SQIP。同时研究了非测震学前兆综合指标PP值的确定和应用效果检验及其空间扫描的动态显示,尝试了震兆指标和前兆指标联合应用于地震预报的研究。以动态的思维逻辑不断追踪地震活动的异常行为,判定地震在中短期的危险地点。就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地震的空间分布提出了一个新的参数C_B——带状集中度,试图定量地表示地震空间分布的成带程度。应用C_B值对1979年1月至1987年12月新疆部分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中、强地震前,有C_B值的异常峰值变化,认为C_B值在地震预报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地震活动频次的Hurst指数研究青藏高原各活动地块的地震预报问题。结果表明,对1970年以来各地块的地震作回溯性预报检验,得到的R值均能通过97.5%置信水平的检验,因而地震活动频次的Hurst指数的研究在青藏高原各地块的地震预报中有一定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地震地质学的角度,通过综合分析、数理统计和实际计算获得了判定地震序列类型的定量和定性指标,提出了中小地震(群)后地震活动趋势和大震后强余震预报的地震地质学方法,通过一些地震实例的实践与检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用于震后地震活动趋势的预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11.
张昭栋  张华 《地震研究》1999,22(1):32-37
地震前兆综合危险度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一种综合地震预报的新方法。利用山东省每年年底的地震会商报告给出的地震前兆异常,而不是取震后的震例总结或论文给出的异常,通过“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计算出无量纲的、归一化的地震前兆综合危险度,分析了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Ms级地震前综合危险度的变化特征。震前综合危险度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高值异常变化,震后危险度很快下降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用有序度研究深井水位记震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井水位记震能力可作为一种预报地震的前兆手段,应用系统科学中的序度R来源深井水位记震能力,其工作结果:(1)深井水位记震能力所组成的系统表现为有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13.
广东地区断裂安全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准静态非稳定地震模型为理论依据,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与正交设计法,联合反演本世纪以来广东省及其邻近地区的5次强震活动对断裂安全度的影响。进行探讨潜在的地震危险区。结果表明,断裂安全度下降剧烈特别是安全度接近为零的地区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阳江地震以后,广东东部的几条北西断裂安全度数值较低,最近期地震危险最突出的地段。此外,珠江三角洲南侧的北东东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处也具有一定的潜在地震危险。  相似文献   

14.
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湖南岳阳地震核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查阅了岳州府及其邻近地区以及两湖接壤地区的大量相关史料,并对其进行了鉴别和查证。通过鉴别,推断隆庆岳州府志关于1556年岳阳地震的记载比较准确。岳州(今岳阳)所属地区记载的地震为有感,强度不大。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对无地震记载的情况采用以下地震缺失原则进行判断:1)待查史志上必须有其它地震的记载;2)待查事件发生前后史志上有其它灾害的记载。根据该原则确定通山、通城、蒲圻、崇阳、公安、石首等地在嘉靖三十四年确实无地震记载。考证了陕西华县地震与湖南岳阳地震的关系,表明岳阳地震是一次独立地震,而不是1556年华县地震的影响。最后根据地方志的记载确定了岳阳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  相似文献   

15.
地震学异常度预测法在天山及周边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军  周霞  陈晓逢 《内陆地震》2000,14(2):105-115
以我国南北天山、塔里木盆地及昆仓山脉北缘地区的地震学资料为例,运用地震学异常度预测法,对由地震频度N值、蠕变值、缺震值、η值、Rm值和GL值等地震学预报参量进行空间扫描所得出的进行综合异常判定,得出了近几年的综合预测图。内符检验结构表明:(1)队了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交界地区由于地震台网较稀 监控能力偏低外,其他地区对于5级以上地震的监控能力以综合预测图上可以达到80%以上,6级以上地震在综合预  相似文献   

16.
光耀华 《华南地震》1990,10(4):71-75
大化水库自1983年蓄水后出现频繁的微弱地震,延续时间达7年,最大震为Ms1.7级,地震系列属震群型,初步判断属水库诱发地震。由于库区有活动断层且岩溶发育,地震诱发机制可能为断层孔隙水压力效应或岩液塌陷。从地震发展趋势分析,目前已处于衰减程过,预测今后不会有强震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地震前兆综合危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昭栋  吴子泉 《地震》1994,(4):30-36
以系统论为基础,本文给出了一种地震综合预报的新方法-用地震前兆综合危险度来预测较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利用这一方法对山东省1977-1991年出现的地震前兆异常进行分析,在1983年菏泽Ms5.9地震前地震危险度明显升高。其中所有的异常都取自每年年底的山东省地震会商报告,而不是取自地震后的震例总结或论文。然而,这些异常在“专家系统”等其他方法计算结果中,并没有显示出在1983年11月将有中强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18.
对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震灾统计时程曲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制作了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震灾统计时程曲线,归纳了该曲线的特点,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针对我国地震灾情调查和评估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震源成核过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地震相应于断裂的快速传播。震源核是启动这个快速传播的断裂的动态体(或动态过程)。这个动态体或动态过程可以是震源端部的传播速度由慢渐快的裂缝,其内可有静态的或动态的应力化学腐蚀过程。可以是大震震源断层预滑时某处的突然快速失稳区,也可以是震源断层面上某一部分在临震前物性变弱而在其端部产生应力集中的一个动态体;另外,还可以是深部高压高温流体强迫插入积累巨大弹性应变能的地段的动态体。以上这些动态体或动态  相似文献   

20.
云南地区强震原地复发的基本特征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继登  范杨 《地震研究》1999,22(2):130-138
云南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接触带上,不仅强震活动频繁,强震重复的特点也较多,其中M≥63/4级强震原地复发尤为突出,从1500年云南有记载的M≥63/4级地震38次,其中仅4次强震未原地,这就成为云南强震活动的重要特征,它对中长期预报中的地点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