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侃 《中国地名》2014,(4):59-59
自然界的冷暖取决于太阳的光热,随着地球的自转,由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和太阳光照的角度变化,形成了地球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而某些奇异的土地却打破了这一自然规律,出现了超自然的现象,它的冷热不随外界变化而变化,而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言论     
《西部资源》2013,(1):56-56
什么是工作?工作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能称其为事业。什么是事业呢?事业就是当你什么也不做,在家睡觉,依然有钱进入你的银行账户。  相似文献   

3.
吴明  跃辉 《中国地名》2014,(5):53-53,57
人有年龄,那么树木呢?树有年轮。树在被锯倒之后,人们从树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轮纹,一般每年形成一轮,故称“年轮”。年轮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怎样把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在身的?  相似文献   

4.
去辽阳,最想知道什么,是历史?是文化?是经济?是风俗?是特征?是变化?是魅力?在东北,辽阳的名字很响,人们常说“先有辽阳,后有沈阳”,笔者于20世纪90年代曾到过黑龙江的“爱辉公社”,那里曾是中国被迫和俄国签订卖国条约的地方,在那里的纪念馆里,第一张大照片就是辽阳白塔,可见当时的地方管辖权已经延伸到黑龙江流域。  相似文献   

5.
好长时间,我盯着命运这个东西,目不转睛,想看清它的本来面目。这个东西太神奇了,把人折腾得哭了笑,笑了哭;活了死,死了活。多少人雄赳赳地冲上前,要搏击一番,要把这个看不见的对手放翻,可到头来一次次被放翻了,跌得鼻青脸肿,一塌糊涂,流着泪擤着鼻涕勾头缩背走下舞台。后来我有了一点心得:命运是个鸟笼子,人是这笼子里的鸟,而提那个笼子的老人是谁?他大概就是西方人说的上帝,中国人说的老天爷。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院士曾经通俗地指出,“人们无论从哪一个地点朝哪一个方向走.都会发现地理环境逐渐变化。有时变化很快,有时变化很慢,有时这几种自然现象变化较快较显著,有时那几种自然现象变化较快较显著。这就是自然界的地域分异。”(黄秉维,论中国综合自然区划,1965)注意,这里所说的是地理环境和自然现象的地域分异,是指具体事物的空间变化,其表现极其复杂多样。这其中有规律可循吗?有。这就是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的地域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7.
李桦 《地理教学》2006,(5):12-15
课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含义多重的术语。有关课例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难成共识。有人认为教学课例即教例,课例等同于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也有人认为课例就是教学设计;还有人认为课例就是教学反思。笔认为,教学课例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人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人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本来就比较复杂,再加上飞机的飞行影响,学生往往就无从下手了。通常求昼长,可以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也可以根据昼弧所跨的经度,但是人们在飞行的飞机上经历的昼夜长短却有很大的不同。要深刻地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比较经纬度不同的两地日出日落时间。如果纬度相同,而经度不同,则两地昼长相同,东边比西边日出早,日落也早,经度相差15°,则东边比西边日出日落均要早一小时。见下面的上图,试试让学生说出甲乙两地中位于东边的是哪一个?如果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则地方时相同而昼长不同,昼长的先日出而晚日落。见下面的下图,试试让学生比较甲乙两地的纬度高低?  相似文献   

9.
在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4次评估报告影响下,全球变暖达到前所未有家喻户晓的程度.各国人民似乎对“气候变暖”有谈虎色变的感觉.只要是灾难,不论水灾还是旱灾,不管是降温的雪灾还是高温的热浪,各国媒体均将这些灾害与“气候变暖”紧密联系起来,IPCC第四次报告也是如此.气候真的变暖了吗?真的那么严重变暖了吗?气候变暖真的给人类带来的只是可怕灾难而没有益处吗?水灾与旱灾是一对矛盾的2个方面,如何都能够由“全球变暖”一个因素所导致?地质记录表明,气候冷暖波动是地球气候变化一般形式,过去在人类能够影响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以前,地球气候就是一直在不断地冷暖变化着的.驱动地球冷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球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变化.不变的气候是短期的,是暂时的,而变化的气候却是长期和永恒的.持续了约550年变冷小冰期于1850年结束,随后进入暖期则是正常的自然过程.人类活动最大可能只是叠加了变暖的影响.本研究综合对比分析全球变暖和全球变冷2种气候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认为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结果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0.
一、空间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中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之一 空间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也是当代经济学中最激动人心的领域。它研究的是空间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研究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既然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既然一国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并无更多的限制,为什么仍有那么多经济活动的集聚?在经济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一国经济活动的区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一国或一个地区是赢得“中心”地位,还是沦为“外围”?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参与国际分工?这些问题都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子越 《地理教学》2008,(10):I0001-I0004
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也会出现在多姿多彩的植物界。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种美丽的景观会随着节气或气温的变化,由南而北,逐步推进,在大自然界形成一浪一浪的流动的彩带,这种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就是气候。  相似文献   

12.
一、评地理课应该评什么? 评价一堂地理课,首先要明确评课的内容,也就是评课要评什么的问题。是评价教师的基本功,还是评价课堂的结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处理、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内容众多。对于地理评课,要区分“可以评价哪些方面?”和“应该评价哪些方面”。也就是说,有哪些“可评价内容”?有哪些“应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3.
伊犁蒙古族及蒙古语地名陈宏伟伊犁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迁徙聚居地,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伊犁地名的多层性。伊犁历史上的蒙古族大致分为两支。一支是成吉思汗西征时,进入伊犁的蒙古人或称察合台系蒙古,史称蒙兀尔斯坦,是一个部落联盟。后来信仰了伊斯兰教而突厥化,并...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2011,(17):63-64
全球是在变暖还是在变冷?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但是在全球环境研究领域却有一个趋于统一的看法,那就是全球气候的变化是大地女神盖娅向人类发出的全球警示——这就是“盖娅假说/理论”。“文汇·思源大讲堂”将于本周六上午在文新大厦二楼新闻发布厅举行。严燕来教授将讲述“盖娅假说”,解析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月球究竟来自何方?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一直作为一个谜而留在人们心问。和其他卫星来比,月球有好多奇异之处,让人难以理解。关于月球的起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种学说。  相似文献   

16.
孙惠敏 《地理教学》2008,(11):21-22
一、矿物、矿产、矿石、岩石之间的关系 矿物、矿产、矿石、岩石他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二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叫矿物,它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就是矿产。一种或几种矿物按一定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集合体较岩石。含有矿产的岩石叫矿石。矿产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而有些岩石如煤、石油等本身就是矿产。  相似文献   

17.
有位苏联宇航员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在宇宙中,平安就是智慧。”生活是复杂的.人的一生中有时会遇上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困境或灾难。地理课中的生存教育就是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结合生活的实际,向学生传授如何摆脱险境、获得生存的方法,使他们在遇到灾难时不是盲目地行动,  相似文献   

18.
地名拾零     
《中国地名》2011,(2):80-80
黄山与黄山市为何不在一地?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日:“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从来没去过黄山的人一定会认为,只要到了黄山市就到了黄山脚下。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大错特错。殊不知,黄山市与黄山风景区还60公里之遥。为何二者不在一处呢?谈到这个问题,还得从地名的变更说起。  相似文献   

19.
一、相关定义解释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企业或一个人的活动对其他企业或其他人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外部影响,而施加影响的一方没有向得到正面影响的一方收取费用或没有向承受负面影响的一方给予补偿。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就  相似文献   

20.
所谓“说地理”,就是在地理课上课开始的三分钟时间内,由学生一人或几人说自己所最感兴趣而其它多数同学所不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趣闻等,其内容要求简明扼要,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如一句话地理新闻、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小知识介绍、地理趣闻趣事、地理小故事、当今地理发展的新动态等。“说地理”产生了以下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