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预报中各手段权重的层次分析确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启明  董国胜 《地震》1993,(5):62-67
本文结合地震预报实际,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到地震综合预报中,构造出一个目的层(预报功能)、准则层(对应率、概括率、服务时间)及手段层(参与综合预报的各观测手段)的层次结构模型,分别计算出各层次相对上一层次的权重,最后计算出各手段在综合预报中的合成权重。  相似文献   

2.
孙晓丹 《内陆地震》1998,12(4):320-326
以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多项前兆监测手段的系统性震例总结资料为基础,根据地震短期综合预报的特点,对利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地震短期综合预报的可能性做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利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地震短期综合预报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准备地迎接可能出现的我国地震活动的新高潮,国家地震局在组织对各地震前兆手段和综合预报方法进行全面清理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地震科研成果在震情分析预报中的应用,于1986年底决定组织地震前兆预报方法的攻关研究。地震综合分析预报攻关研究就是这个总的攻关研究计划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模糊数学中的综合决策模型及其三种运算,并将其应用于地震的综合预报.应用由序贯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所得到的各种预报方法的预报准确率,作为综合决策中各因素的权重,从而免除了求解模糊关系方程逆问题的困难及其多解性的缺点。对地震预报,本文与文[5]—[8]构成了完整的综合预报的决策方法。 文中所述决策方法,可使预报决策者在作多手段综合预报时能科学地进行决策. 附有计算例子. 用BASIC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只需输入各种预报方法的预报准确率及由预报意见所组成的预报矩阵(模糊关系矩阵),便可依据结果向量中的最大分量采取相应的预报行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探索在现有各种预报手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客观、比较定量的综合预报技术的可能性,並提出一种地震预报的综合概率模式,供地震部门参考,並希望广大地震预报工作者能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地震综合预报的权重集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德 《地震研究》1993,16(3):267-271
本文提出一种地震综合预报方法,即权重集成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各单项前兆或方法历史预报的错报率,计算其权重值,据此建立权重集成预报方程。其后据此方程采用历史回代法求其权重集成值P,最后根据历史上对应有震的权重集成的最小值和对应无震的最大值,求出权重集成值的临界阀值P_0。当P≥P_0时则作有震预报,否则作无震预报。该方法简便、综合性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电磁辐射对共和地震短临预报的映震效果,及时、空、强的判据,认为利用地震电磁辐射现象进行地震短临预报是一项很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短临预报指标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指标在综合预报中的作用,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参与滇西地震综合预测的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值,最后进行系统合成,从而对滇西地区的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进行定量化的预测,而对强度预测,而在发震时间预测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指标异常出现的项次及持继时间长短(孕报期的长短),来综合判定预测强度。所得结果,通过1975年以来滇西地区23次Ms≥5.0级地震检验,时间预测对应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鲜水河地震带和松潘、龙门山地震带未来半年内是否能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进行了多因子模糊聚类分析。介绍了应用系统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根据各单项预报手段预报效能的清理结果,选用了9项地震活动性及前兆手段为指标,分别建立了鲜水河地震带和松潘、龙门山地震带31个时段的半年预报样本。利用这些样本分别对两地震带半年内是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判断,并对其预报效能作了评分。结果表明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预报的预报评分值明显高于各单项手段的预报评分值。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震短临预测还是世界性难题,没有特别有效的观测手段和观测仪器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寻找预报地震的灵敏手段并对其开展有效观测是地震预报的一项重要和持久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