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万祖海  张海燕 《北京测绘》2018,32(4):462-466
基于无人机测绘技术,文章进行了无人机地籍测绘及其精度分析。在精度方面,将无人机地籍测绘精度分为明显界址点测绘精度、隐蔽界址点测绘精度与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通过对佛山某地区进行1∶500地籍图测绘,发现明显界址点精度达到二级要求,隐蔽界址点精度达到三级要求,总体上满足三级要求,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完全符合精度要求。通过精度稳定性评价,发现明显界址点和地物点精度稳定性达到84%,而隐蔽界址点精度稳定性只有75%,因此无人机地籍测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仅适用于包含明显界址点区域的低等级地籍测绘,而不适用于隐蔽界址点较多区域的地籍测绘,目前无人机地籍测绘尚无法独立实施。  相似文献   

2.
结合无人机LiDAR系统特点,详细描述了无人机LiDAR系统技术工作原理、无人机LiDAR系统误差来源,并对无人机LiDAR系统在1∶500不动产测绘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技术方法试验。成果的平面绝对位置、相对位置两项数学精度均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项目收益,为在同类项目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GNSS技术在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为研究目的,在广东省始兴县铀多金属矿区进行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实现。通过外业施测后进行了测量精度及质量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始兴县铀多金属矿GNSS测量控制网建设项目的平面及高程精度较好,平差后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为今后大比例尺矿山测图、地质找矿、矿山开发建设和矿山环境治理等工作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起算数据。  相似文献   

4.
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仪器厂(前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上海实验工厂)制造的101型大平板仪是我国第一次自制的大平板仪。应用时使人感到无限的兴奋我国测绘事业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只有在党领导下的今天的中国,才能实现自制测绘仪器的愿望。101型大平板仪主要的优点是望远镜放大倍率高,因而对物体影像明显,在天气较好的,对5000公尺远的三角点觇标标定方位时,目标极为明显;垂直度盘的分划刻得也比较精确,A、B两游标偏心读数差,有时差一分,对目标的纵转前后的两垂直角读数,有时也只差一两分;这说明仪器的精度是好的。但对下列各点,尚有改进之必要: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海岛测绘的技术手段,将无人机引入海岛地形调查中,以Swallow-P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开展惠州市大亚湾虎洲海岛大比例尺测图为例,系统归纳了无人机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并制作了DEM和DOM成果;经过实测地面点精度分析得出虎洲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成果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符合1∶1000测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地形测绘中免棱镜全站仪的应用越来越多。与有棱镜全站仪相比,免棱镜全站仪在地形测绘中的测量精度要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免棱镜全站仪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本研究采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地形图测绘,分析测量中主要的误差来源。根据实际测得的数据进行平面和高程精度分析,并指出使用免棱镜全站仪在地形图测绘中应注意的问题。经过研究分析验证,在全站仪免棱镜模式下进行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中,其测量精度可以满足测图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近年来,有些地形图用户对大比例地形图精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沿街道、巷道一类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5cm,相邻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5cm。这一要求明显高于现行国家规范要求的精度指标规定。要达到这一精度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的精度保证措施。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测图工作的经验,对提高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精度的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电子计算技术用于航测仪器后,给用航测法测制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提供了新的测绘手段,传统的平板仪测量方法将被航测所取代。解析测图仪是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等特点的航测仪器。它能绘制多种比例尺地形图,尤其在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中,优于一般的模拟型航测仪器,以其精度高、功能全的优势被广泛应用。由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与无锡测绘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传统的测绘业正面临信息革命的机遇和挑战,测绘仪器和测绘手段无不被先进的仪器和方法所取代。数字化制图及信息系统的建立,对测绘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始的手工作业方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阐述了CASS 7.1绘图与传统平板仪绘图的精度比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码航摄影像在测绘生产中的广泛使用,测绘生产单位运用这种新型数据源进行了大量的数字产品生产,但是其精度如何,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值得研究。选取已完成的部分数码影像测图项目作为试验区,对3D数字产品成果进行精度统计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数码航空影像制作的3D数字产品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能够满足《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的技术要求,为生产单位承接数码影像项目提供了生产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测绘卫星通常指具有计算平面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础以及能够绘图并满足大中比例尺制图精度要求的对地观测卫星。测绘卫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其较高的几何精度,包括重力、高程以及平面的测量精度。现阶段,与国际卫星强国相比,我国测绘卫星的发展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很多测绘任务所用到的遥感数据源大部分来自于国外的卫星,这对于我国测绘水平的发展来说还有一定的局限。本文在分析我国测绘卫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后续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六旋翼无人机航拍获取了实验区五镜头像片数据,应用倾斜摄影技术建设了实景三维模型,并基于模型开展了城市地形样本和村庄地形样本下的1:500地形图测绘,最后进行了精度评定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就图形精度而言,两类地形条件下的图形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比较城市地形图和村庄地形图,前者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均略低于后者.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1:500地形图测绘可在城市地区开展,较之传统的全站仪或GPS RTK数字测图具有更快的生产速度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础测绘外业精度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平面绝对精度、平面相对精度、高程精度和图根点精度四个方面。文章对目前基础测绘外业精度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使用Trimble影像流动站V10进行地物采集。分析后验证了其进行基础测绘外业精度质量检查的可行性。文章最后对这种方法的基础测绘质量检查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3.1航测综合法作业概况航测综合法是兼用航空摄影测量和平板仪测量的一种测图方法。一般地说,在综合法测制的地图上,地物位置是在室内用象片纠正的方法来确定;而地貌部份则利用平板仪在野外测绘。  相似文献   

15.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国际测绘领域近些年新兴的高新技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已应用于城市快速三维建模中。由于目前常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不能同时满足快速成图的时间和成本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方法,充分发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灵活、成本低、高效的优点,倾斜影像可自动生成三维模型和点云,简化了后续绘图工作。评定试验得到的岢岚县大比例尺地形图可知,成果平面精度达到0.140 m,高程精度达到0.150 m,符合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要求,适合快速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  相似文献   

16.
以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测绘为目的,实验以八旋翼无人机为航测平台,搭载非量测数码相机,地面检校场对非量测数码相机检校,进行了多次的实验飞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平面精度及测高精度分析,影像数据完全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1954年起我们学习了并初步执行了苏联测量规范,由于缺乏平板仪,我们是将测图板整置在测站上配合经纬仪测绘地形的。兹根据工作中的体验,提出我对这一种地形测绘方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研究当前具有代表性的3款背包式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对其中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数据采集试验验证了此类设备的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3款设备在平面点位精度和间距精度上均优于5 cm,能满足一般测绘项目(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要求,但在高程精度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相比于传统作业方法,3款设备在作业效率上优势明显。多传感器、多定位算法的融合是此类设备今后应用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9.
赵承和 《江苏测绘》2002,25(4):34-34,38
本文针对大比例尺航测数字化地形图的精度问题,通过对生产工序中影响平面、相关位置和高程等方面精度的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质量控制措施,并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大比例尺(1∶1 000、1∶500)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为研究目的,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搭载非量测型数码相机,于河北某矿区进行航摄大比例尺地形图制作实验,通过外业实测点位数据对测图高程及平面精度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严控误差影响因素无人机航摄技术可以满足1∶1 000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1∶500比例尺测图精度无法满足。最后,基于精度评定数据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为无人机航摄技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