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东部地区春小麦生长发育期内,自然降水亏缺,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是小麦因干旱而减产的首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青海东部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及影响生产潜力的限制因素,春小麦不同发育阶段降水亏缺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构建了春小麦干旱风险模型,对青海东部地区春小麦干旱风险进行评估、区划。  相似文献   

2.
1994年,我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旱。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详细分析了干旱天气气候特点和主要干旱时段的环流特征,以及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并对1994年的伏(秋)干旱与历史上的严重伏旱年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宫德吉 《内蒙古气象》1995,(3):19-23,27
夏季阶段性干旱的分析及预报宫德吉(内蒙古气象台)我区地处内陆,干旱少雨是我区的主要气候特点。特别是由于我区降水时段集中,变率大,水旱灾害频频发生,尤以旱灾为重,成为制约我区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干旱发生的时段不同,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其中以...  相似文献   

4.
云霄县的严重干旱集中出现在秋冬季和春季,春季出现大旱、特大旱的几率达36%,秋冬季出现大旱、特大旱的几率高达45%。严重干旱持续天数长,在3个月以上的占64%,且持续百日以上的严重干旱的出现频率,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明显增大,这可能与气候变暖的大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省自入春以来至5月上旬,持续高温少雨,全省出现大面积的干旱。5月中旬至6月上旬,全省转入低温多雨,旱情得以解除。但自6月中旬至7月末,全省又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形成了异常的干旱灾害,全省受灾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受灾程度之严重,为建国以来所罕见。本文分析了1997年6月中旬~7月下旬的气候概况、气候特点、干旱严重程度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6月中旬~7月下旬的气候概况1.1气温6月中旬~7月下旬,全省平均气温为24.2℃,比常年高3.l℃。从全省分布看,白城地区、松原地区、四平地区大部和农安、辽源为25.0~26.2℃…  相似文献   

6.
孙兴池 《山东气象》2004,24(2):33-34
利用2004年3-5月常规天气资料、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春季山东省气候特点和主要天气过程,并对天气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述,结果表明,前期少雨干旱,且多大风,后期降水明显增多,气温变幅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各地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比值、干燥指数的计算,进一步说明干旱是昌吉州气候的基本属性;通过气象水旱年与水文丰枯年的对照,说明降水是表征气候干旱的主要气象要素;以降水为定标要素,划定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干旱年;对历次出现的季节干旱,据其气温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出各季干旱的若干类型和所属年份。  相似文献   

8.
广西2005年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2005年,广西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少。年内出现了干旱、暴雨洪涝、强对流天气、高温天气等气候事件,其中以干旱和暴雨洪涝最为突出,2005年气候灾害属偏重年份。气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9.
突泉县2009年生长季节气候特点与干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泉县地处浅山丘陵地区,属半干旱气候.气候要素年际变化比较大,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干旱和大风.2009年尤为突出的是干旱,干旱是控制当年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县里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干旱给突泉县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本年度气象要素的特点、灾害进行分析和评述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暖对河南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河南干旱灾害有"频发、加重、影响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南农业生产.本文分析了气候变暖对河南干旱灾害的影响,建议做好中长期天气预报,提高干旱预警水平;依靠科技与资金投入,提高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建立农业救灾保险机制,合理安排种植布局.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易涝易旱是金华气候的突出特点。大洪涝、严重干旱,往往造成大的灾害。因此,在研究气候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大洪涝、严重干旱等作出超长期预测,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气候变化规律,不仅涉及气候本身的长期变化,而且还涉及到外界诸因素的影响。金华的气象资料不足40年,对研究长期气候变化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主要采用“华东地区近  相似文献   

12.
黔东南夏季干旱指数及气候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平  冯晓云韦波 《广西气象》2005,26(A01):166-168
以降雨量、蒸发量和前期降雨量为参数,定义了黔东南夏季干旱指数,并用该指数对黔东南的夏季干旱进行了等级划分;计算了1971~2000年夏季干旱指数,以此对黔东南夏旱的气候规律作了分析,得出了黔东南夏季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计算了陇东地区及相邻站点共18个站的干旱指数,制定了干旱标准,并用自然正交分解,模糊聚类方法对干旱指数进行聚类分片,分析了陇东干旱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利用火星冲日资料,分析了兴安盟地区8个站点最近50年的月降水量时空变化规律,得出距离地球最近的火星冲日时期与兴安盟地区干旱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最近几年在短期气候预测中应用,效果非常好。用未来火星冲日月份做兴安盟地区干旱、洪涝及白灾的短期气候预测以及长期气候预测等。并且给出了本世纪之初的2010年前兴安盟地区干旱、洪涝、白灾的长期气候预测情况。  相似文献   

15.
荣宝安 《气象》1994,20(5):46-49
分析了郴州地区夏秋干旱的气候特点,从气候,地理,人类活动等因素探讨了形成夏秋干旱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北气候状况及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我国西北的气候状况主要是干旱和气候变率大。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西北有丰富的树木年轮资料 ,从地质时期、历史及现代气候变化分析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西北有丰富的气候资源。提出以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的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以保证西北区域PRED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些水文气候资料分析表明,美国西部正在经历着多年的严重干旱。然而,利用重建的覆盖美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的过去1200年的网格化干旱资料进行分析,看出与更早时期出现的极端干旱和发生在公元800~1300年间(中世纪暖期(MWP))的大范围严重干旱相比,现在正经历的干旱还不算很严重。如果美国西部干旱程度的加强是一种对气候变暖的自然响应,那么任何将来温度增暖的趋势都将会加剧美国西部地区的长期干旱。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豆生理特性及所需气候条件确定了大豆主要生育期旱涝指标.通过对丰歉年型气候特征分析发现,大豆全生育期干旱出现的频率远大于雨涝,但雨涝对大豆产量影响比干旱重,花荚期的旱涝对产量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西北干旱和暴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 言在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中,气象灾害引起的约占85%,而干旱又占气象灾害损失的50%左右[1]。干旱出现的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受灾面积也大,再加上其对资源、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因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干旱也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干旱、半干旱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7%,主要位于西北。西北地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干旱、半干旱面积占80%以上。这里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地形复杂,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气候寒冷干燥。西北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干旱,西北平均年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9-08—2010-03黔西南州8个站连续8个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对干旱事件的气候特征、干旱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南州2009—2010年特大干旱事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发生的,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西,阻断了来自南面海洋的暖湿气流,同时,北方冷空气虽然强度大,但主体偏北,很少南下,在黔西南境内冷暖气流少有交汇,是造成黔西南特大干旱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