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似水准椭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似水准椭球”概念,给出了“似水准椭球”的“匀质分层”、“整体纬向”和“内匀外纬”3种模式的密度分布方式。针对“似水准椭球”密度分布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问题,初步提出了求解“似水准椭球”的拉格朗日函数和哈密顿积分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最佳逼近的观点出发,导出了当积分数据有误差时的斯托克斯积分公式。并利用兰州-天水-武都重力网的观测资料进行了试算,得出以下结论:(1)当积分数据没有误差时,最佳积分公式与传统的斯托克斯积分公式完全一致。(2)当数据误差阶方差与重力异常协方差函数阶方差处于同一数量级时,最佳积分结果与经典积分结果相差几个厘米。(3)当观测误差阶方差比重力异常协方差函数阶方差大得多时,所求大地水准面差距趋近于零,参考椭球即为大地水准面的最佳估计。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机代数系统基础上,将正常重力公式进行级数展开,推导出正常重力平均值处地心纬度关于椭球第一偏心率的函数式,并考虑将公式推广至太阳系中的各行星,假定椭球第一偏心率为变量时推导出正常重力平均值处地心纬度关于椭球第一偏心率的函数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纬向基本气流具有弱切变而不是缓变的情况下的正压非线性Rossby波包,在仅考虑纬向波数k是tx的缓变函数时,可以得到一个描述非线性Rossby波包的推广的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并指出,(1)当纬向波数k是t,x的一次缓变(即Z,X的函数)时,非线性Rossby波的波作用密度和能量密度是守恒的。(2)而当纬向波数k是t,x的二次缓变(即Τ,ξ的函数)时,非线性Rossby波包的波作用密度和能量密度并不是守恒的,而且我们还指出在纬向波数k不变的情况下,其波包振幅就变为典型的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其流场具有阻塞结构。  相似文献   

5.
同时采用4个台站的国际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和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提供的同步地球自转参数,研究了极移引起的地球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自回归模型估计了各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和积谱密度,结果表明极移导致的重力效应的主要能量集中在Chandler摆动和周年项附近,叠积后实际重力观测与极移重力信号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分别为0.4%和3.9%,说明超导重力仪可有效监测极移导致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6.
给出计算航空重力数据延拓的泊松积分公式,通过向上延拓评定航空重力数据的精度。基于逆泊松积分,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迭代法求解重力异常,进行向下延拓,通过对延拓结果和地面实测数据的比较分析,评价延拓方法的精度,并讨论在向下延拓算法中引入的低通滤波器的选择。实验表明,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的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用于重力向下延拓的离散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泊松积分通常用于把重力值从地球表面转化到大地水准面(即称之为重力向下延拓)的过程中。由于这是一个反问题,一些数字技术比如将积分离散化为一个线性方程组是必需的。目前,已经提出了两种离散化方案(单点和双重平均)。虽然这两种方案在数学上都是可解的,但用它们处理相同的输入地面重力值时,却得出不同的大地水准面上的重力值。这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对泊松核函数的不同离散化方法造成的,而且这一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实际上,数学上的可解性并不能保证得到正确的解。问题在于此方程组是否构成得很好,或者说,离散化是否合理。因而本文研究泊松积分的离散方法。为此目的,本文提出一个单点平均的方案来对泊松积分进行估值。单点平均方案基本上与双点平均方案是相同的,但它在计量上更为简单,因为其计算工作大为减少。比较单点和双点平均方案后表明,对于一个有限的地表网格范围情况,单点离散方案会带来严重的理论问题,因为会相当大地低估大地水准面上的重力值甚至在极端情况时会给出不正确的结果。我们得到,仔细构成离散方程组的系数矩阵比应用单点重力值作为输入远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采用求解地壳单层密度变化的一般公式,导出其平面近似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将点位错引起的地表形变和重力变化同时解析延拓至Bjerhammar球面上,得到了点位错引起的地壳单层密度变化的图像。分析表明:①单层密度变化图像与地表形变、重力变化图像相似;②地表形变对单层密度变化的影响比地表重力变化要大;③若点位错引起地表重力变化为10-6~10-7m/s2量级、高程变化为0.1~1m量级,则单层密度变化可达103~104kg/m2量级;④单层密度变化在隆升区为正,沉降区为负  相似文献   

9.
基于第二类椭圆积分的子午线弧长公式变换及解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推导,将子午线弧长公式变换为基于第二类椭圆积分的两种形式:“形式Ⅰ”将子午线弧长公式表达为一个有理函数和第二类椭圆积分之和,建立了以大地纬度B为自变量的子午线弧长公式与第二类椭圆积分之间的关系;“形式Ⅱ”给出了以归化纬度μ为自变量、直接利用第二类椭圆积分计算子午线弧长的公式。利用此两种形式的子午线弧长公式,在Matlab中编写程序,调用第二类椭圆积分函数Elliptic E(x, k)计算子午线弧长,精度和计算效率均优于经典算法。对CGCS2000所采用的地球椭球子午线弧长的计算表明,此两种形式的子午线弧长公式建立了子午线弧长公式与第二类椭圆积分的关系,结构简洁,易于展开,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子午线弧长理论,且便于手工计算及计算机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利用福建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重力布格异常资料,通过地震与重力3维联合反演所分离的不同层面间的重力异常信息,采用基于单层位理论和球近似条件下的简便公式,解算并分析研究不同壳层间的密度变化分布图像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圈层的密度分布特征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非稳定流排放诱发地表位移的精密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地下水非稳定流Theis理论,导出了地下水非稳定径向辐射渗流单井排放诱发的地表位移的解析表达式,阐述了计算方案,并以20个节点的Hermite求积公式编制了相应的数值积分计算程序,给出了模拟计算实例。在地下水非稳定流场地区进行高精度动态大地测量时,可按照这一计算方法,精密顾及地下水排放所诱发的地壳形变对测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е??????????????????????????????????????????????????????????????????о??п??????????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固体潮水平分量振幅因子异常多维分析的设计思想、计算方法及软件系统的功能与特点。该系统的研究为地震分析人员分析地壳介质特性与震源发展的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ظ�ԭ����Ե�����仯�����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2003??????????仯?????? ????????????????????????????????????????????????о????????????????????????????????, ?ó????????????????仯?????????????????????????й????????????????????????????????????????????????????????????????????,???????????о??????????κ?λ??????????仯????????????????????????????????仯???????????????????????????  相似文献   

15.
??????????????????????????????????????????????? ???????????????????????????????????????????????????ε?????????????????????????????????????? ??????????????·???????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能量平衡角度,考虑海气相互作用和纬向间的差异,设计了一个纬向平均的海气耦合一维模式,进行了模式平衡态求解、敏感性试验以及随机分析。并对模式部分计算结果进行了与实测资料的比较,验证了模式的合理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地下水气汞动态观测中,发现怀4井气汞有明显的固体潮潮汐效应。介绍了怀4井井口装置的两个关键环节的设计;对2004年10月份的气汞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提取到了气汞固体潮半日波和周日波;并使用Ven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2004年度观测资料进行计算,获得了有一定信度的潮汐响应函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方法的高密度电阻率反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反演计算中存在的困难,探讨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SQP)方法建立可行的电阻率反演算法的问题。在对三维点电源二维地电体电位场模型有限元法正演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SQP方法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反演算法。根据勘测中测量电极间距的不同,提出按不同的电极间距分别建立优化模型进行参数优化。通过对模拟电阻率模型和实际观测资料的反演计算.表明该算法进行高密度电阻率反演是可行的,其具有对初始模型无特殊要求、收敛速度快的特点。这一反演算法可望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的反演计算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