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分析了自动气象站分钟雨量资料获取与转换的必要性,介绍了雨量资料获取的思路与具体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商丘市所有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的共享,并与GPRS、GSM乡级自动雨量站资料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自动气象站分钟雨量资料获取与转换的必要性,介绍了雨量资料获取的思路与具体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商丘市所有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的共享,并与GPRS、GSM乡级自动雨量站资料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乡级自动雨量站与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融合的必要性,介绍了资料融合的思路与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商丘市两种雨量资料的完全共享。  相似文献   

4.
省域卫星估测降水的资料融合技术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鹏  刘文 《山东气象》2003,23(4):22-24
根据卫星资料估测降水精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了省域范围内利用卫星资料估测降水的初步结果与常规雨量观测资料结合分析的资料融合技术。给出了充分综合应用全省加密雨量观测网和省内常规天气报告等雨量资料,对逐时、6小时、24小时三种时段的卫星估测降水结果进行融合的具体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使小区域卫星估测降水的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流域面雨量估算技术综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徐晶  姚学祥 《气象》2007,33(7):15-21
面雨量是水文气象中一个重要参量。面雨量的估算直接关系到洪水预报精度和洪水调度决策的科学性。由于降水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如何准确估算流域面雨量一直是个科学难题。传统方法根据常规降水观测,应用空间分析技术来估算面雨量。随着非常规观测技术的发展,以雷达、卫星估测降水资料为主并结合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通过资料融合来进行估算已成为流域面雨量估算技术的发展趋势。而以GIS为平台,实现数据分析和显示一体化管理则代表了面雨量业务系统的发展方向。通过水文模拟与水文观测的比较,可以对面雨量估算结果进行间接检验。  相似文献   

6.
SVM方法与长江上游降水落区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长江上游各流域面雨量的气候特征及面雨量与暴雨站数关系的基础上,依据SVM回归方法,利用面雨量和ECMWF 0 h资料,建立了面雨量的SVM回归方法预报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SVM回归方法能运用于面雨量预报,并给出了依据SVM方法建立的流域面雨量实时业务预报系统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雷达资料的上海地区暴雨面雨量计算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芳芳  徐卫忠  周坤  穆海振 《气象》2018,44(7):944-951
根据上海地区小时雷达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QPE)网格产品和经过质量控制的自动站雨量资料进行暴雨面雨量计算方法研究,计算方法为:将暴雨区内自动站周围9个网格点的QPE平均值作为自动站的雷达估测雨量,计算各测站雨量与雷达估测雨量的差值,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将差值场插值到雷达降水估算产品相同的网格点上,再将网格点上残差插值数据加上网格点上雷达估测雨量,得到各网格点用自动站订正后的雷达估测小时雨量资料。文中24个典型暴雨各测站订正后QPE与实测雨量的平均绝对误差比订正前减小了27%;两个典型暴雨主要降水阶段经国家气象站资料订正后QPE与实测雨量的平均误差比订正前减小了33%~39%,暴雨过程总雨量经国家气象站资料订正后减小了34%~59%。根据以上方法得到的网格点雨量计算和绘制上海地区2007—2015年24个典型暴雨降水区域的小时面雨量值和图、过程面雨量值和图、行政区和水利片面雨量值和图。最后基于.NET Framework 4.0基础架构软件开发平台,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软件开发工具制作"基于雷达资料暴雨面雨量自动化计算查询系统",供业务科研人员实时查询和计算。  相似文献   

8.
对面雨量预报进行性能评估可以更好地发挥降水预报在流域防汛抗旱调度中的决策支持作用。分别利用CMORPH融合降水产品与地面降水观测资料估算2008—2017年淮河流域15个子单元逐日面雨量;利用2013—2017年ECMWF集合预报降水产品,采用正确率、TS评分、空报率、漏报率、CPRS、RCRPS、CRPSS等指标,对淮河流域面雨量预报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MORPH融合降水产品与地面降水观测资料的面雨量估算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CMORPH融合降水产品可用于淮河流域面雨量估算; ECMWF确定性预报的晴雨预报正确率随着预报时效延长呈下降趋势,平原地区各等级面雨量TS评分高于山区,大暴雨以下量级降水预报量级有不同程度偏大现象;各累积时段集合预报性能基本上随着预报时效延长逐渐降低,0~96 h集合预报相对于气候均值预报的优势更为明显;汛期山区集合预报性能整体优于平原地区,非汛期反之。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尺度雨量站资料,将SQL Select语句、bcp数据处理方法应用到实时雨量的计算中,利用GIS技术得到精细的子流域的栅格点雨量,形成子流域的面雨量值.结果表明:1)采用SQL Server的数据查询技术与bcp数据处理技术可以获取每天实时雨量;2)利用GIS的拼接、转换和抽样处理技术,可以形成5km空间分辨率的坡度和高程数据;3)根据雨量与高度和坡度的关系得到雨量的计算公式,获得精细化的雨量资料,通过算术平均法的求算形成更准确的面雨量值.  相似文献   

10.
区域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对于气象预警、决策服务、效果检验都能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建立科学有效的雨量资料质量评估与控制方法,对于提高雨量数据的应用性至关重要。基于吉林省区域自动气象站5年雨量观测历史数据,提出了适用于本省的雨量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雨量数据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估,最终得到错误及异常数据。根据错误及异常数据占比以及对应站点占比情况,可初步判断样本数据的数据质量相对较高,可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1 DSD1自动雨量站网介绍DSD1自动雨量站网由4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DSD1遥测雨量仪、数据通信网络、中心站、雨量数据查询终端。DSD1遥测雨量仪建在各个乡镇,其由雨量感应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通讯模块组成,通讯模块内置了一张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SIM卡,每小时向中心站以短信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南极长城站1985—2015年和中山站1989—2015年的天气现象记录和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两站降水、降雨和降雪日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讨论了长城站降水形态变化与当地气温和阿蒙森低压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长城站降水日数较多,年总降水日数为236~343 d,有增加的趋势,变化速率为4.51 d/10a;其中降雨日数为74~185 d,降雪日数为157~282 d,增加的速率分别为2.68 d/10a和1.25 d/10a。而中山站年降水日数较少,年总降水日数为104~173 d,有减小的趋势,变化速率为-1.30 d/10a,中山站全年气温几乎都在0℃以下,降雨稀少,降雪为主要的降水形态。长城站年平均气温和降雨日数与总降水日数的比值(雨日比)显著正相关,在增温速率较大的秋季(3—5月),雨日比也显著增加(4.36%/10a)。降水形态受气温的影响很大,随着气温升高,长城站年降水日数中降雨日数的比重增加。秋季阿蒙森低压经向中心的东移有利于暖湿气流吹向南极半岛,也促进了降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黄美霞 《贵州气象》2007,31(5):42-43
通过对自动站和人工站1 a内气压采样观测数据比较,对比2种观测值之间的差值,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余春林  金银顺  李红 《山西气象》2007,(1):23-24,31
由于加油站具有的特殊性,一旦受雷击,就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避免雷电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绥化市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黑龙江省绥化市所辖10个县(市、区),根据省气象局要求,除肇东、庆安因特殊情况外,其它8个气象站都第一批安装了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Ⅱ型),并陆续于2003年9月21 ̄30日安装调试成功,2004年1月1日正式进行同步对比观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Ⅱ型)自动观测项目有: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风向风速、地温等。观测中发现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存在差异,对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各基本气象要素差值形成,从它们的感应元件和观测原理方面分析原因。差值小的气象要素只进行单站分析,差值大的气象要…  相似文献   

16.
自动站与人工站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祎  冉国辉 《贵州气象》2005,29(6):41-42
由于仪器工作原理、数据观测时间以及数据采样方式与样本数的不同,人工站与自动站观测的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对误差原因进行了初步诊断,认为自动站对气象要素的反映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7.
Study of hummocks is a very important applied and scientific problem.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representing new information on structure of hummocks that were studied in the spring time at the North Pole 35 drifting station. In this paper,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of studying several hummock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y are considered. The maximum hummock keel draft varied from 3.5 to 14 m, while the maximum sail height was between 2.5 and 3.9 m. The hummock porosity and porosity of the unconsolidated part of its keel varied in the range of 6–18 and 4–26%,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the hummock consolidated layer stayed in the range from 1.8 to 2.4 m. It was found that relatively small sail heights do not affect the consolidated layer thickness, however higher sails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ed layer size. The higher the hummock sail, the less its consolidated layer thickness is.  相似文献   

18.
自动气象站快速入门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省自动站系统经过前期准备、安装和调试,现已全部投入业务运行,部分地面气象要素的采集方式得到根本改变。由于自动站的观测操作与以往的人工观测操作有根本性的区别,同时又涉及Windows窗口和一些特殊因素,观测人员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为了更快地熟悉掌握其原理和操作过程,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分析引起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差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