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姜灵通  朱微 《测绘通报》2012,(3):101-102
正一、前言我国精度造船目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如分段精度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段及总段精度检查中的问题,船体合拢精度检查中的问题,精度不良造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应用的8个方面问题,即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作用的认识问题、遥感解译和信息提取问题、环形构造问题、影像变异问题、地质体可解译程度问题、影像异常问题、透视信息问题以及遥感地质影像模型问题。文中对上述问题的目前研究现状及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3.
黄河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11):196-198,201
病态问题和秩亏问题是测量中常见的不适定问题,从正则化矩阵和正则化参数入手对存在于测量中的控制网平差、大地测量反演、GPS快速定位、拟合推估系统误差处理等不适定问题进行处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同时,经过统一解的建立,对秩亏问题病态性问题实行新的解法,改进了生产实践中的测量精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球界面下卫星测高问题的解法,利用有限逼近方法得到了下列结论:若陆地部分是球冠,则卫星测高问题的解可以转换成关于球谐级数位系数的线性方程组.同时证明了常用的Stokes问题、Dirichlet问题、Neumann问题可以看成卫星测高问题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土资源信访问题尤其是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的信访问题,一直是各类群众信访中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处理的难点问题.为切实依法保护涉及土地问题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法制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把解决有关土地信访问题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最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授予信访工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矿业权核查中,发现了一些矿业权范围及矿业权登记数据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本文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并就各类主要问题的法律及政策依据分析并依据法律提出相关处理建议,以明确矿业权实地核查发现的各种问题的法律关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法律参考。  相似文献   

7.
灾害紧急救援提出了对地理信息技术新的急迫要求:即动态GIS中的动态数据模型和“0”初始化计算问题障碍空间路径规划问题、“安全岛”问题——障碍空间最大(小)间隙问题、与安全区的k阶邻近问题,本文给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和解算实例。  相似文献   

8.
大地测量中不适定问题的正则化解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杰 《测绘学报》2005,34(2):185-185
大地测量中的不适定问题包括病态问题和秩亏问题.系统研究不适定问题的处理理论和方法,是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方向.本文基于TIKHONOV正则化方法和欧吉坤研究员提出的选权拟合的研究思路,充分考虑大地测量实际,抓住正则化矩阵的选取和正则化参数的确定这条主线,对大地测量中的不适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起了一套较系统的不适定问题处理理论及方法的框架,进一步发展了TIKHONOV正则化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Poisson重力边值问题,即关于扰动位的Poisson方程的Stokes问题和Neumann问题。作为导引,先研究Poisson方程的Dirichlet问题.再分别引入一种辅助函数,将Stokes问题和Neumann问题改化为Dirichlet问题,从而立即得到它们的积分解。最终解式表现为两部分叠加:一部分仅与边界观测相关,另一部分为对地形测量的响应,为研究地形测量对外部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的精化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馨凤 《今日国土》2008,(11):16-18
资源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减少矿业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矿业活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绿色矿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1∶500与1∶5 000两种比例尺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技术指标差别极大,因此要实现从1∶500到1∶5 000地形图的缩编,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高效地对等高线进行缩编,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技术问题。文章通过探索和实验,总结出基于GeoTIN的等高线缩编技术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可靠的和具有实用性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等高线表面估计法的LIDAR数据DEM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利用LIDAR数据提取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由原始LIDAR数据内插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然后根据DSM等高线闭合及相交情况,将等高线分为非地面等高线和地面等高线,最后内插地面等高线生成当前DEM,并采用迭代逼近的方法进行精化,生成最终的DEM。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适用于有一定起伏的地形表面,而且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量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徐旺  游雄  张威巍  邓晨 《测绘学报》1957,49(12):1619-1629
城市AR中,场景结构的自动获取,对自适应信息表达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层叠式”信息表现形式引发的信息指示不明、场景感知混乱等问题的关键步骤。然而,场景结构信息隐藏在场景图像中,直接提取十分困难。2D地图描述了地理实体的位置、轮廓和空间布局,可作为场景结构提取的先验信息。针对城市AR中场景结构获取难、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2D地图的建筑物场景结构自动化提取方法。在地理配准的基础上,首先根据2D地图中建筑物的轮廓和属性信息,构建场景图像语义分割的结构线索;然后将其作为过分割处理后场景图像合并的依据,生成多个包含语义信息的图像区域;最后根据图像区域与2D地图中建筑物轮廓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取出场景图像中的区域轮廓、场景深度和平面朝向等场景结构信息。试验选取了格拉茨地区32个建筑物场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实时地提取建筑物场景结构,且建筑物立面提取的质量明显优于对比方法。提取的场景结构能应用于城市AR多种自适应信息表达方法中,使信息标注更明确,遮挡关系更清晰。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维重建中物体截面轮廓边缘序列中相邻轮廓基本相似的事实,提出了一种物体截面轮廓线点集之间的三角划分的快速算法。该算法首先寻找轮廓线的控制点,对每两条相邻轮廓线的控制点进行配对,其次将这样两条轮廓线之间的三角划分的任务分配在多个小的曲线段对之间进行,并且由于事先的控制点匹配,在每个小的区域中就能够进行简化快速的三角划分。通过试验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Delaunay三角网支持下的等深线自动合并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避免进行地形特征分析的待合并等深线探测方法,用于自动探测待合并的等深线;其次,通过三角形筛选构建桥接区域,并对桥接区域进行扩展、填"孔"操作;接着,利用Delaunay三角网在曲线弯曲识别方面的优势,提取待综合的弯曲区域;然后,合并待综合弯曲区域和桥接区域得到待综合部分,利用图形对称差分运算得到合并结果;最后对合并结果进行光滑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正确地对待合并等深线进行探测,合并结果不仅能够满足航行安全,而且图形形态清晰、光滑。  相似文献   

16.
基于等高线特性的三维表面重建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相邻等高线形状的变化规律,得出相邻等高线形状变化具有相似性的结论,而决定这种相似性的根本因素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三维地形高程起伏变化的自然情况。以该规律为理论依据,研究出了一种基于等高线相似性变化特性的三维表面重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等高线所含有的地形高程信息,较好地实现三维表面重建。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省1:10 000影像地形图为例,在需求调研分析和生产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影像地形图产品模式,探讨了等高线生成、高程点提取、矢量要素选取、注记及其符号化、图廓整饰等关键技术,研制了相应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并制作了产品样本。该研究成果已形成系列技术文档,可为影像地形图的设计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等高线的生成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阐述了由DTM生成等高线和对数字等高线进行处理的方法。对等高线的形成中,地形特征线的处理,高曲矛盾的处理,防山包丢漏的处理,等高线标高列的自动注记,等高线的截幅、开窗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陈驰  杨必胜  彭向阳 《测绘学报》2015,44(5):518-525
提出了一种低空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序列影像与激光点云自动配准的方法。首先分别基于多标记点过程与局部显著区域检测对激光点云和序列影像的建筑物顶部轮廓进行提取,并依据反投影临近性匹配提取的顶面特征。然后利用匹配的建筑物角点对,线性解算序列影像外方位元素,再使用建筑物边线对的共面条件进行条件平差获得优化解。最后,为消除错误提取与匹配特征对整体配准结果的影响,使用多视立体密集匹配点集与激光点集进行带相对运动阈值约束的ICP(迭代最临近点)计算,整体优化序列影像外方位元素解。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实现低空序列影像与激光点云像素级精度的自动配准,联合制作DOM精度满足现行无人机产品1∶500比例尺标准。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building roof contours from digital images collected over urban landscapes. The proposed method utilizes an energy function based on snakes that represents building roof contours in digital images and is optimized with a dynamic programming (DP) algorithm. Because most building roof contours are characterized by rectilinear sides that intercept at right angles, appropriate geometric constraints are enforced in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snake-based energy function. The main advantage of using the DP algorithm for optimizing the proposed snake-based energy function is its better radius of convergence compared to that typically obtained in the original solution based on variational approaches.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which included visual inspections and numerical analyses, was performed using real data,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successfully extracting building roof contours from digital im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