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7,(6):6-6
地球上大约一半以上进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是被海洋吸收的,因此,海洋有“碳吸存槽”的美誉。但最新的环境研究发现,因为气候变化,南大洋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正在受到侵扰。如果气候  相似文献   

2.
来自太空的有关图像可以提供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方面的资料。随着人们对全球变暖的日益关注,探索海洋对二氧化碳吸收的定量测量方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确定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助于解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问题。在进行光合作用期间,漂浮在海洋上层的单细胞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8,(7):5-5
海底有很多天然的二氧化碳喷口,从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后会使海水变酸。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部分多余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导致全球海洋出现酸化。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日本政府推出了一个“有效阻止全球气候变暖工作纲要”。纲要提出了在2010年前必须采取的应急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利用海洋隔离二氧化碳。全球大气中有7500亿吨二氧化碳,而海洋中的二氧化碳是这一数量的50倍,高达39万亿  相似文献   

5.
"给我半罐铁,我将给地球带来下一个冰河期。"大气中逐渐增加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全球变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海洋作为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的"汇",其主要吸收途径是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这种无机碳的固定、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8,(6):6-6
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和氮化肥,大量的氮化合物质排放在大气中,这些氮物质进入海洋后,可能会吸收掉一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7.
海洋酸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海洋是巨大的碳库,不断地从大气吸收CO2,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吸收了人类向大气排放CO2的30%~40%[1]。海洋吸收的CO2对于缓解全球变暖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破坏了海洋自身碳酸盐的化学平衡,导致海水酸度增加。这种由于海洋吸收了大气中人为CO2引起的海水酸度增加过程,被称为海洋酸化。目前全球海洋正处于5500万年以来海洋酸化速度最快的时期,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表层海水pH已  相似文献   

8.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碳库,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了全球变暖的局势。海洋同时也是蕴含丰富资源的宝库,过量二氧化碳的吸收造成海水pH值发生变化,海洋酸化对这个资源宝库的影响不容忽视。文章通过文献计量与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宏观角度研究了海洋酸化研究的整体发展现状、主要研究力量与研究主题分布,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现有问题给出了讨论建议,以期为未来的海洋酸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海洋酸化研究经历了探索、成型、快速增长与稳步增长4个时期,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是主要研究国家,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詹姆斯库克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海洋酸化过程与成因、敏感性生物与生命过程影响、生态系统影响与生态效应、珊瑚礁与藻类典型研究等内容则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未来的海洋酸化研究还应该拓展广度和深度、提升方法和技术,并注意制定综合研究计划、慎重定性与量化研究结果、考虑多方面差异耦合因子并加强基础研究与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随着工业的兴起、农业的开发、人口的剧增、大量化石能源的应用,向大气中释放出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和氟氯碳等气体,它们能吸收来自地表的辐射热,增强大气层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使大气下层的温度逐渐升高。由于气候转暖,平均温度回升,来自冰盖区和冰川区的融水增加了海洋的体积、扩大了海洋的面积,从19世纪  相似文献   

10.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矿石燃料的使用使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研究全球二氧化碳的循环对于更好地理解增高的二氧化碳程度对未来气候和海平面波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海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被认为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相...  相似文献   

11.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碳库,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了全球变暖的局势。海洋同时也是蕴含丰富资源的宝库,过量二氧化碳的吸收,造成海水pH发生变化,海洋酸化对这个资源宝库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文献计量与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宏观角度研究了海洋酸化研究的整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研究主题的分布,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现有问题给出了讨论及建议,以期为未来的海洋酸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海洋酸化研究经历了探索、成型、快速增长与稳步增长4个时期。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是主要研究国家;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詹姆斯库克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海洋酸化过程与成因、敏感性生物与生命过程影响、生态系统影响与生态效应、珊瑚礁与藻类典型研究等内容则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未来的海洋酸化研究应该拓展广度和深度,提升方法和技术,并注意制定综合研究计划,慎重定性与量化研究结果,考虑多方面差异耦合因子并加强基础研究与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海洋与气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讨论了由于大气中CO_2浓度的增加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和海洋与CO_2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_2浓度已由290ppmv增至340ppmv左右,并且目前人类每年大约向大气输送180×10~8t的CO_2,大气的平均温度以0.1—0.5℃/10α的速度增加。据估计,截止本世纪末地球大气的平均温度将升高3±1.5℃。这种现象对地球的环境生态将产生明显的影响。海洋是碳的巨大贮存所(约390×10~11t溶解碳),海洋能够吸收和释放CO_2;CO_2在海洋的穿透深度为700m。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CO_2在海洋和大气之间处于不平衡状态。本文提出,是否可以通过研究CO_2在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海洋吸收、贮存和转移CO_2的能力来了解碳在海洋中的转移通道和大气中CO_2浓度的变化倾向,从而预测世界范围内气候的变化趋势,并初步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映海 《海洋信息》1994,(4):20-21
J.A.克瑙斯博士是美国著名海洋学家,最近,他在美国海洋法和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题为“美国90年代的海洋收益”的海洋政策研讨会上,发表了对当今六大海洋科学问题的看法。 1 全球变暖问题 布什政府曾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大对地球温度产生影响的测量、探讨和精确预报的各项  相似文献   

14.
工业革命以来,近1/3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海洋负排放潜力巨大。海洋碱化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有固碳潜力的海洋负排放技术之一。硅酸盐碱性矿物橄榄石风化速率高,在自然界中具有广泛的分布。海水增汇效率受到橄榄石的溶解速率、扩散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基于近海橄榄石海上反应平台,利用清洁能源将橄榄石破碎、研磨加速其溶解,再由海流将高碱度海水进行扩散促进毗邻海域对大气二氧化碳吸收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基于海上油气平台发展橄榄石碱化增汇技术,降低海上碱化反应平台基建成本的同时,可捕集油气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随碱化后海水入海,进一步提高碱性矿物增汇技术的碳封存效能。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7,(6):5-5
洋流能够把海底的碳和营养物质“吸”上来,从而促进海洋有机物的生长。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洋流似乎不能减少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生成,恰恰相反,它很可能最终成为温室气体的一个稳定来源。  相似文献   

16.
极区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快速响应和反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与极区海洋的相互作用;集成极区快速变暖促使极区海洋出现快速变化的各种现象,如海冰快速变薄和退缩,格陵兰冰盖严重融化,北冰洋和南大洋碳池的固碳能力下降以及极地海洋酸化等.研究提出:北冰洋夏季海冰覆盖面积快速退缩,海冰覆盖面积在2012年8月26日呈现了记录以来的最低值,有模型预测到2035年北冰洋夏季将会见不到海冰.格陵兰冰盖的消融对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和大洋环流均会产生影响,格陵兰冰盖全部融化将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7 m.通过近10 a的观测发现极地海域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不升反降,海水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趋向饱和,南大洋和西北冰洋碳吸收能力变弱.有模式预测,到21世纪末,北冰洋表层海水pH值将会降低0.23~0.45,成为全球海洋酸化最严重的海区,而南大洋的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在21世纪下半叶或将超过600μatm的水平,极地海洋酸化对海洋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成为不可逆转的损害.这些极区海洋的快速变化将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1998-2002)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阐述了1998-2002年期间中国海洋碳循环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3个主要进展部分:(1)海-气二氧化碳通量过程;(2)海水中碳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入海河流流域土壤和沉积物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海洋与陆家容纳了近一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另外的50%被释放到大气中,海洋在缓和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的,海洋储有的碳主要以无机碳的碳酸盐(CO3^2-)和碳酸氢盐(HCO3^-)的形式存在。海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泵的作用驱动大气CO2进入海洋,在表面混合层中,由于生物的光合作用,CO2不断被转化成有机碳和生物碳酸盐,并进一步从表层CO2向深层转移,形成了海洋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海洋水体中碳循环过程受到河口与近海碳的形态,转化,分布,迁移和生物生产过程等影响,海洋生物泵明显影响着海洋对空气中CO2的容量,春季和冬季东中国海皆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汇,夏季皆为二氧化碳的源,秋季渤海与北黄海为二氧化碳的汇,南黄海与东海是二氧化碳的源。入海河流流域土壤,非入海河流流域的土壤和海洋沉积物在碳的来源,分布,含量以其迁移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南海东北区的二氧化碳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林兴 《海洋与湖沼》1983,14(2):182-190
海洋中的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是重要而复杂的平衡体系。它对于大气一海洋界面以及海水的化学和海洋沉积物的沉积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计有如下一些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有机物和海洋碳循环NobuhikoHanda大洋是控制大气二氧化碳的决定因素,所以海洋系统中的碳循环以及空气—海洋相互作用引起的二氧化碳转换均集中在体现其化学和生物过程。该过程主要包含由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从表层至深部水的垂直搬运以及其降解作用又...  相似文献   

20.
地球现在的大气由21%的氧、78%的氮和0.03%的二氧化碳以及一些微量的氢、惰性元素、水汽和其他微粒组成。这对生物的生长和人类的活动是再好不过的了。但在地球原始大气中,氧远没有现在多,二氧化碳却不少,现在的状况是绿色植物特别是海洋植物通过亿万年的光合作用逐步改造而成的。在当前,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一氧的转换80%是由海洋植物完成的,陆生植物和陆上淡水、微咸水水生植物的贡献力仅为20%。可以说,海洋是一叶巨大的地球之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