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PCC第三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编写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作者们于2019年9月30日至10月4日在印度新德里参加第二次作者会议,讨论了第零稿的修改,并再次讨论和厘清了报告的主线。2017年10月IPCC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第46次全会,发布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三个工作组报告大纲。这些工作大纲确定了AR6的主要任务。相对于第一工作组和第二工作组报告来说,第三工作组报告的转型比较大,承担的任务重。  相似文献   

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4次全会暨IPCC第三工作组第8次会议于2005年9月22~28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共有来自110个国家、17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28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1 会议的主要议题与工作进展 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审议批准IPCC碳捕获与碳存储(CCS)特别报告。该报告着重考虑了CCS技术对于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综述了CCS技术  相似文献   

3.
2005年_- 12月13一15(l6)日 12一月15一17日 12月18日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扭R4)第一工作组第三次主要作者余议以及技术摘酬口决策 舞念暮攀黎攀稼 众alaiid 第八次作者/专家会议,Sydney, Anstralia 国家温室气如青单任务令题组主席团第干六庆后会,s夕dne、Aushali。IPCC 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会议日程表~~  相似文献   

4.
备受世界瞩目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写作已进入实质阶段。2005年5月10-12日,IPCC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次主要作者会议(IPCC WGI AR4 LA2)在北京召开。会议由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Susan Solomon博士主持。来自世界各国家和  相似文献   

5.
继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更多关注,特别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近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在日本筑波召开了第一次主要作者会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余晖副所长一行7人组成的代表团于2008年12月1~5日参加了在韩国济州召开的第1届中韩热带气旋联合研讨会(The First Korea—China Joint Workshopon The Tropical Cyclones)。本次会议是根据韩国气象厅与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9次会议关于未来合作活动的协议,  相似文献   

7.
“IPCC主席团第34次届会”于2005年8月30- 31日在日内瓦召开。经国务院批准,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包括: 1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综合报告管理会议IPCC主席于2005年7月7-8日在荷兰主持召  相似文献   

8.
用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气候模式比较研究简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3月1~4日,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模式比较会议(Workshop on Analyses of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for the IPCC AR4)在夏威夷举行。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提交最新IPCC试验的初步比较结果,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作准备。笔者在此对该会议中提交的科学结论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第13届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于11月1~5日在西安隆重召开。会议是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所属的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分会、中国气象局科教司、陕西省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共有24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256篇论文和报告,并于会前编印了会议文集预印本。其中综述8篇降水微物理和人工增雨研究60篇,雹云结构和防雹68篇,云和降水数值模拟40篇,外场观测分析和观测方法40篇,室内实验分析5篇,业务技术系统25篇,以及相关学科研究8篇。本次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墙报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按:2014年4月7—11日在柏林召开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工作组(WGⅢ)第12次全会上,195个成员国政府代表经逐行审议,通过了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的决策者摘要,随后报告最终草案全文在线发布。该报告由来自58个国家的255位主要作者和38位编审以及来自55个国家的176位贡献作者历时4  相似文献   

1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工作组第九次全会暨IPCC第二十六次全会于2007年4月30日至5月4日在泰国曼谷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审议并批准IPCC第三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以及原则通过IPCC第三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主报告。  相似文献   

12.
世界气象组织于1976年10月11日至15日在波兰华沙举行了“大尺度数值预报成果应用于局地天气预报”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33个国家,第三世界除我国外,还有越南、蒙古、古巴、塞内加尔、委内瑞拉、土耳其以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际民航组织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四十多篇报告,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用动力模式作局地天气预报;第二部分是根据数值预报结果作统计天气预报;第三部分是人工修改数值预报结果。现依次介绍如下。会议报告的第一部分是有关直接用动力模式作局地天气预报的一些问题。这些报告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但从中看出数值预报从报大形势过渡到报具体天气的二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第四次全国数值天气预报会议于1986年7月15日在厦门召开,历时5天.这是自1981年9月在黄出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以来的新检阅.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的新成就和新进展. 会议共收到论文108篇,在会上报告89篇.论文作者来自全国气象科研、教学以及业务等不同岗位,特别可喜的是不少青年作  相似文献   

14.
世界气象组织于1989年4月,在里斯本召开了气候委员会第十届会议。现根据该会议有关技术报告的内容,对气象专业服务的有关问题作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世界气象组织于1976年10月11日至15日在华沙举办了《大尺度数值预报结果在局地具体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的学术会议。我国也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参加会议的共有三十三个国家,正式代表约八十人,会上共提出四十多篇报告。 会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用动力模式作局地天气预报,第二部分根据数值预报结果作统计天气预报,第三部分是人工修改数值预报结果。现依次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大致反映了数值预报从报大形势过渡到报具体天气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酝酿IPCC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的初始阶段,曾提出在3个工作组的报告基本完成时,组织一些主要作者撰写一份有关“气候变化与水”的技术报告。于是在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接近尾声之际,IPCC以第二工作组的有关主要作者为主体(其中有3位专家担任召集人),第一和第三工作组的少量主要作者参加,组成了一个大约30人的“气候变化与水”技术报告主要作者写作班子,在IPCC3个工作组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撰写这篇技术报告。这些主要作者中发达国家17人、发展中国家9人、经济转型国家1人;主要作者的国家所在地理分布大致平衡,其中欧洲10人、美洲6人、亚洲5人(中国作者2人,其中一位是召集人)、非洲4人、大洋洲2人。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4年做出的会议计划安排,应俄罗斯水气象局(Roshydromet)的邀请。第21次数值预报试验专家工作组暨第9次GEWEX模拟预报专家工作组会议(Joint WGNE21^st session and GMPP-9^th session meeting)于2005年11月7~11日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十月革命发起的地方一圣彼得堡市召开。本人作为WGNE组的专家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有关报告。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16日,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中国作者第二次会议。IPCC主席团成员、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到会并在开幕式中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  相似文献   

19.
1会议概况 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信息系统中心专家组(ET—WISC)第4次会议于2010年2月5~9日在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总部召开。会议主席是来自德国的Heinrich Knottenberg博士。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德国、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气象》2008,25(1):F0002-F0002
2008年1月27日,黑龙江省气象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气象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黑龙江省气象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刘万军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