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正> 综述·评论中国油气资源企盼二次创业第二次创业要从突破前新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的油气开始。——刘光鼎/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4)数字地球与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李德生/天然气工业,2001(5)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思路——戴少武,贺自爱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论中国含油气区的构造环境性质、分区及其成油气专划分出4个具不同构造环境性质的含油气区。同一构造环境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油气形成条件,而不同的构造环境区具有不同或各自的油气形成条件与特征。  相似文献   

2.
关于地质工作的性质,是地质工作者长期争论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认识:1.地质工作是调查研究性质;2.地质工作是生产性质;3.地质工作既具有调查研究性质,又具有生产性质.为什么会有前二种不同的认识呢?主要原因有二点:  相似文献   

3.
兖州煤田小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兖州煤田3煤顶板小构造发育特征,重点分析了小断层发育的优选方位;然后分析了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4组不同性质的断裂构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概论了不同性质小构造、不同类型组合以及出现在不同位置对煤层顶板稳定性产生的各种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土体结构系统层次划分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体结构系统研究是一项综合性、跨学科、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它在尺度上涵盖了从宏观土区到微观粒子的整个土体系统。本文依据土体性质随尺度变化的原则,将土体结构系统从宏观到微观划分为7个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含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阐述。在分析了土体结构系统层次划分的意义后,进一步介绍了土体结构系统研究中面临的几个重要课题。土体结构系统的层次划分厘清了土体工程性质研究中的一些模糊认识,使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土体结构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十八倾壕金矿控矿构造带是由韧性剪切带、劈理带、反S型构造、张裂和剖面上剪切断裂组成的复杂构造带。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叠加构造,控制了十八倾壕金矿不同矿化期的成矿作用。韧性剪切带形成于晚太古代,它是控矿构造带的原形,形成于地壳深部层次,控制了一条早期金矿化带。劈理带和反S型构造形成于早元古代,是地壳中部层次的产物,其中反S型构造控制蚀变岩型金矿体及富矿部位。构造带张开及部面上的剪切断层形成于地壳浅部层次,前者控制了含金石英脉,后者是对矿床起破坏作用的成矿后构造。  相似文献   

6.
刘潇敏  何小亮 《地下水》2011,33(5):147-149
利用多种室内试验手段对重塑黄土和不同配合比(4%、5%、6%、7%)水泥改良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未经改良的黄土的力学性质不能满足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要求,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使用;水泥改良黄土的工程性质较重塑黄土有大幅度的提高;配合比达到5%及以上的水泥改良黄土的力学控制指标均能达到高速铁路对路基填料的要求;建议改良黄土路基填料的水泥配合比为5%~6%。  相似文献   

7.
从大气和生物圈构成的层次性出发,提出了大气—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三个层次,在此框架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研究(模式)的特点,并强调指出建立大气—植物圈(植被)层次上的相互作用模式是使相互作用研究真正建立在动态的、完整的基础之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彭玉鲸 《吉林地质》2000,19(2):104-112
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对古希腊哲学的回归.当代的科学革命则将是对东方古典哲学的回归.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机论辩证唯物主义地学哲学,应该并必须从我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这不仅可填补地学哲学史学研究的空白,对地学哲学的学科建设亦有新的重要启迪.天地生整体生成演进论、天地生层次功能论、天地生自相似论等的探讨,有利于新的宇宙观和地球观的树立.也将大大丰富地学哲学的科学概念,更能充分地武装地学哲学学科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评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在分析了人地关系论思想渊源的基础上,对环境决定论、或然论、生态论、景观论、行为论、空间论、文化论和可持续发展论进行了综合评述和重新审视,提出了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原则——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因果原则、整合性原则和人地相关原则,并对上述原则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0.
所论区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地槽、地台和地洼阶段。就其现阶段的大地构造性质来说,是一个地洼区。按其  相似文献   

11.
苏皖运动的存在于否,对研究苏浙皖边界地区的地质发展史和正确认识长兴阶地层有重要意义。笔者论证了长兴组的厚度变化、界线粘土层的性质与成因、底砾岩的确认和地层接触关系、古生物群的突变等问题,认为:1)区内苏皖运动是存在的;2)砺山-江阴海堤不可否定;将安徽广德牛头山经江苏宜兴至江阴条带内的龙潭组上部地层作为长兴组的相变产物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2.
土体广泛分布于地球的表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然体。本文在论述了土体7个结构层次功能的基础上,从系统科学的角度阐述了各层次之间的辩证关系,包括低层次是高层次结构的基础;高层次对低层次结构的影响;层次间的协同作用;层次间交错、重叠与演变等。在与土体相关的研究工作和工程实践中,将土体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和分析,有助于复杂问题的简化,从而全面正确地掌握土体的工程性质及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常用于解决复杂系统分析与决策中目标优选、排序等问题,也适用于油气勘探领域。在前人致密油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致密油有利区优选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优选有利区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和构建2类矩阵。以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介绍了使用层次分析法优选有利区5个主要步骤:1根据研究区地质特征,确定目标及方案,构建目标层和方案层;2根据影响致密油富集的要素,确定准则层;3构建准则层中各要素的成对比较矩阵,确定各准则要素的相对权重;4构建各准则要素对不同方案的判断矩阵,确定不同方案中各准则要素的权重;5将不同方案各准则要素的权重矩阵与准则要素的相对权重矩阵相乘,得到各方案的层次排序,进而选出最佳方案。优选的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最有利勘探区为金华—莲池区。操作简单、不需考虑下限值、适用范围广是层次分析法优选有利区的优点,但由于层次分析中的标度根据人为经验赋值,不同评价人员给出的评价结果有所不同。将层次分析法与GIS、特尔菲法、模糊数学法相结合,可以提高准则要素的优选合理性及赋值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刍议   总被引:10,自引:28,他引:10  
随着大地构造学的不断发展,出现过的理论很多.它们此起彼落.更替频繁.究其原因.要从高层次来分析. 地质学史上.关于地质学的研究目的,一向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主要在于对地球历史的重建.并把研究重点放在追索地质事件的时间序列上,可称为历史论地质学.另一种则认为主要在于对地球变革的理解.并把重点放在探究支配地球变化的一般规律.可称因果论地质学.作为地质学中涉及地球科学许多根本性问题的大地构造学,这种分岐自然尤为突出.并形成了历史论大地构造学和因果论大地构造学. 在历史论大地构造学的理论中.最流行的为地槽地台理论.它主要研究地壳演化的阶段划分.构造单元的出现顺序和历史生因关系.在因果论大地构造学的理论中.著名的有地质力学和板块理论,前者主要探究诸种构造的力学性质和成因.以及构造体系的划分.后者则主要探索岩石圈块体的移动和互相间的力学关系.以及移动的力源机制.由于历史论和因果论各有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因而各有其自己方面的优点和长处,而且两方面都是解决地球构造问题所需要的.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缺一不可.另一方面,由于各自的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要求.来不及重视另一方面的优点和长处.遂致两方面都难以适应全面地解决地球构造多方面问题的要求.如果把它们两方的研究目的兼顾,统一研究;并把两方研究方法和长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就会互相补益、相辅相成,能够比较全面地研究地球构造及其所成矿产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更有成效地指导找矿。作者设想的这样一门综合性大地构造学.叫做“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 体现把历史论同因果论大地构造学两方研究对象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研究思路和途径.主要是建立一个把岩石圈演化与运动统一研究的综合性的构造概念.叫做“壳体”.壳体的定义是这样:“地球硬壳(相当于岩石圈)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先后不一地出现于不同地域,在诞生、成长、运动、变化和发展等方面分异进行;既在演化又在运动(包括移动)的时空综合的全球性基本构造单元。”它们在形式一表现为岩石圈的既不断发展又变化位置的块体.各有其自身的诞生时代,成长方式和发展历程,演化阶段和成熟度.物质组成及地壳性质.垂向及平向结构.构造单元组成,面积、厚度、形状及其变化,整体及体内运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生物演化、成矿演化及其时空规律等方面的特点。不同壳体可由不同数目(或)不同性质类别的大地构造体制的构造区组成.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几点:(1)发展观点同联系观点结合:(2)时间观念同三维空间观念结合;(3)水平运动同垂直运动并重:(4)壳体的整体运动同体内运动并重;(5)构造层划分与构造系划分结合;(6)洋壳同陆壳兼顾;(7)远古与近代并重;(8)全球与地区兼顾;(9)岩石圈演化与运动并重.  相似文献   

15.
沉积体深埋演化过程中有多种成岩路径,不同程度地改造了原生储集体的沉积结构和层次系统。而对于深层储集体,特别是碳酸盐岩储集体,不同尺度的构造-流体活动对规模成储空间的改造不容忽视,有迹象显示这种改造可以极大地改变原生储集体的沉积结构和层次;而相关研究非常薄弱,包括构造样式、构造-流体成因、构造-流体作用机制及其复合改造效应等问题亟待探索。我国含油气盆地多期构造叠合特点显著,深层多期构造-流体改造、深层强变形强,为揭示相关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天然实验室。针对我国中西部盆地实例,开展了不同期次、不同尺度的构造-流体活动与深层储集体研究,深化了深层储集结构、层次系统及其主控机制认识,评述了相关前沿科学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虚拟地理环境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虚拟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与研究现状,并从"虚拟现实技术"与"虚拟现实"的相互关系探讨虚拟地理环境基本概念.从基本思想、系统结构、在线参与者社会组织水平、与GIS/数字地球的关系等角度,分析虚拟地理环境的特征.从数据、模型、表现以及协同4个方面,讨论了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与研究前沿.尝试建立了一个虚拟地理环境基本理论初步研究框架,认为在地理哲学思想层次应该重点研究复杂性人地系统、地理虚/实关系论、地理/遥感信息本体论,在地理/地理信息科学层次需要重点研究地理认知与思维、地理相似原理、地理计算模拟;同时讨论虚拟地理环境与面向"人"的地理信息科学、基于虚拟地理环境地理科学方法论,以及可计算人地关系的相关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云蒙山地区挤压伸展体系的构造要素划分为:①四合堂推覆体;②大水峪韧性剪切带;③云蒙山背形构造;④崎峰茶滑脱带;⑤河防口低角正断层;并简述了它们的地质特征。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云蒙山花岗岩及周围不同时代岩石的不同层次变形构造开展了岩石组构特征研究,确定了韧脆性构造变形时的力学性质和主应力方位,对挤压伸展体系变形构造的形成演化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陆相断陷盆地相控油气特征及其基本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相是沉积地层内沉积物(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由宏观到微观分为4个层次,即构造相、沉积相、岩石相和岩石物理相.不同层次地质相的控油气作用具有不同形式的表现.研究表明,陆相断陷盆地内不同的构造单元、不同的沉积相控制着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不同的构造单元和不同的沉积相的储油气层的临界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藏深度增大而...  相似文献   

19.
利用铀矿物的荧光性质鉴定铀矿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是指常温下的荧光性质。前人曾对某些铀矿物的荧光性质进行过升温过程的研究,但对降温过程的荧光性质未作研究。最近我们对一些铀矿物在加热和降温过程中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除不同的铀矿物其荧光消失温度不同外,荧光强度,荧光颜色等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更有意义的是当降温时,有  相似文献   

20.
高旭征 《地质科学》1958,1(3):19-23
含矿溶液上昇的力学性质及共意义,久为矿床学家们所讨论,直到现在,仍无共同论点。在塔塔林诺夫“矿床成因论”的著作中,对各家意见有所简介,特别是别杰赫余的见解是有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