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普勒雷达是根据多普勒效应,利用电磁波测定目标物速度的一种工具,早在20多年前已在军事和航空上得到应用,60年代初期引进气象部门,并进一步发展成气象上用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它可以同时得到降水目标物位置和运动的资料,用来探测云雨降水中的气流结构和滴谱分布等,是云雾物理研究及灾害性天气警戒中一种有用的工具。脉冲多普勒雷达发射相干的脉冲电磁波,遇到目标物返回后,根据返回的时间确定位置,根据频率漂移的数据得出运动的情况。云雨降水是弥散目标物,对某个距离上返回的信号进  相似文献   

2.
双/多基地天气雷达探测小椭球粒子群的雷达气象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导出小椭球散射的方向函数及侧向散射截面的表达式。然后,考虑发射水平偏振波与垂直偏振波这两种情况下,当小椭球粒子群旋转轴作一致铅直取向和在空间作均匀随机取向时,分别建立适用于双/多基地雷达接收子站的雷达气象方程。主要结果为:(1)当入射波以不同的仰角及方位角射到旋转轴任意取向的椭球上时,会在椭球的3个轴上产生不同的极化电偶极矩分量,使小椭球散射方向函数不仅与散射方向有关,还与天线和粒子两个直角坐标之间的配置情况有关。(2)无论入射波偏振方式是水平还是垂直,小椭球粒子的总侧向散射截面恒是散射波在该方向上造成的侧向散射截面之和。(3)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与单基地雷达气象方程比较,其差别在于侧向散射截面与后向散射截面的不同,另外,有效照射体积不同,子站与单基地站天线方向性函数不同,使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中多出与双基地角有关的一个因子。(4)主站天线辐射在半功率点内不论均匀与否,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中的侧向散射截面均代表总的侧向散射截面且依赖入射波偏振方式。(5)给出了小椭球群旋转轴一致铅直取向情况下的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这些方程与入射波偏振方式、主站发射天线辐射在半功率点内均匀与否有关。入射波为垂直偏振时一致铅直取向的椭球群的侧向散射截面可能由包含铅直分量在内的3个正交分量组成。这具体依赖于主站天线仰角。但入射波为水平偏振时到达子站天线处的回波功率与主站天线仰角无关。(6)给出了小椭球群旋转轴在空间无规则取向时的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这些方程与主站天线仰角、入射波偏振方式等无关,但与主站发射天线辐射在半功率点内均匀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3.
雷达发明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当时主要用来警戒、探测飞机等点目标。人们在雷达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云雨等气象目标也会产生回波。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初期,英国开始把雷达用于气象观测,便出现了气象雷达。目前,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各类天气雷达正在云物理的科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略谈轻雾、霾、浮尘、烟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易仕明 《气象》1982,8(11):25-27
自1981年第4期起,《气象》刊载了一些讨论轻雾、霾,浮尘、烟幕如何分辨的文章。《气象》编辑部希望我谈些看法。作为一个老观测员,我很愿意参加这一讨论。本文中将涉及三个问题:1.大气中各种质点对光线的散射;2.轻雾、霾、烟幕和浮尘的成因和特征;3.复杂情况的处理。 一、大气中各种质点对光线的散射 大气中各种质点对光线的散射作用,与其大小有关。随着质点大小不同,可有三种情况。 1.分子散射(或称瑞利散射):当质点远小于光波波长时对光线的散射称为分子散射。空气分子和极小的爱根核和冰核均属于这类情况,它服从瑞利定律; ε_λ=αλ~(-4)(1)其中ε_λ为对波长,λ的散射系数,α为与质点半径大小  相似文献   

5.
以椭球粒子的电磁波散射理论(Gans理论)为基础,考虑粒子群旋转轴一致铅直取向情况下,深入研究散射体对雷达波的侧向散射特性,推导出发射水平偏振波与垂直偏振波时的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并重新定义相应的雷达反射率因子、侧向反射率-后向反射率之比及差分反射率因子等雷达探测参数的表示式,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双基地多普勒天气雷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动质点的多普勒效应使它们散射的雷达信号呈现为一种随机过程,对这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进行分析就能够推断云和降水的微物理或运动学的状况。本文由这种观点讨论了雷达气象的几种测量原理,它能够比较清楚地阐明每种方法的实质,也便于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文中还讨论了脉冲波列的谱分析问题,涉及了如何根据雷达测量结果去推断云和降水的微物理或运动学状况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邱金桓  吕达仁 《大气科学》1992,16(6):725-736
本文根据参数化的多次散射雷达方程,分析了激光多次散射对激光回波信号和一次散射雷达方程反演结果的效应,提出了迭代前向积分法和迭代后向积分法以求解参数化的多次散射雷达方程,并根据多次散射信号对云和气溶胶的前向散射相函数的高度敏感性提出了一个从双接收视场的多次散射激光回波信号,同时确定云和气溶胶消光系数分布和前向散射相函数的方法.此外,本文还根据数值试验分析了这些反演方法在地基激光雷达和空间站激光雷达两种情形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参数化的多次散射雷达方程,分析了激光多次散射对激光回波信号和一次散射雷达方程反演结果的效应,提出了迭代前向积分法和迭代后向积分法以求解参数化的多次散射雷达方程,并根据多次散射信号对云和气溶胶的前向散射相函数的高度敏感性提出了一个从双接收视场的多次散射激光回波信号,同时确定云和气溶胶消光系数分布和前向散射相函数的方法.此外,本文还根据数值试验分析了这些反演方法在地基激光雷达和空间站激光雷达两种情形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孙景群 《气象》1975,1(3):18-21
本文叙述红宝石激光气象雷达原理和光雷达方程,并对激光气象雷达定量观测的诸因子进行了讨论。简要介绍我国在激光大气探测方面的部分成果,展望了激光气象雷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电磁场散射理论为基础,在已有的小椭球粒子群双基地多普勒雷达气象方程中加入了传播效应项,利用此方程探讨旋转椭球雨滴群旋转轴一致铅直向上,双基地系统在探测均匀雨区、移动雨区和不均匀分布雨区时传播效应的影响。通过与单基地雷达回波功率比较可知,传播效应的存在使得双基地系统辅站一侧回波功率比高值区的范围变大,主站雷达一侧,传播效应对回波功率的影响与入射波的偏振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识别冰雹区方法初探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5  
刘黎平  张鸿发 《高原气象》1993,12(3):333-337
  相似文献   

12.
双基地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双基地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是由一个常规多普勒天气雷达和一个或多个远程被动低增益接收机共同组成,是大气风场探测领域的新技术之一。文中首先在瑞利散射假设的前提下,考虑了雷达波的偏振方向、散射体的空间位置等条件,推导了小球形粒子散射函数在双基地雷达系统中的表达形式,建立了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并将该方程应用于双基地雷达的探测能力、有效探测范围等方面分析,模拟计算了侧向散射能力和被动雷达回波功率在空间的分布变化,为探讨去除旁瓣影响提供了依据。通过分析证明了双基地雷达系统工作状态垂直偏振优于水平偏振的结论。在入射波为水平偏振情况下,高空探测好于低空,而垂直偏振情况则是低空的散射能力强。如果采用双线偏振发射体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偏振波组合,能够有效扩大双基地探测的范围和信息量。在水平偏振情况下较强回波区域在基线附近和被动雷达一侧的基线延长线周围。由于侧向散射强度低于后向散射强度,双基地雷达对于弱天气回波不太敏感,它的探测范围小于单基地雷达的探测范围。在双基地雷达探测中旁瓣污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中对双基地雷达参数进行了模拟回波强度计算,并与实测回波资料进行了比较,两者较一致,存在差别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被动接收天线的垂直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降雨强度,雨区衰减与双线偏振雷达观测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蔡启铭  徐宝祥 《高原气象》1990,9(4):347-355
本文为了改装双线偏振雷达的需要,用扩展边界条件法计算了椭球形雨滴的后向散射截面、衰减截面及吸收截面,得出了任意谱参数情况下,可能产生的散射强度及差反射率因子Z_(DR)值的大小。给出了降雨强度、衰减系数和双线偏振雷达观测量间的关系。为双线偏振雷达定量测量降雨工作及讨论雨区对雷达波衰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可用于雨区边界的雷达方程和有意义的波束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荫模  程箴荣 《高原气象》1989,8(3):261-272
目前使用的天气雷达方程不能用于雨区边界附近。为了研究数字雷达平均回波强度的分布、畸变和探测分辨率等规律的需要,本文发展出了可用于雨区边界的天气雷达方程。新建立的方程和已有的把波束限制在半功率点范围内,並假设半功率点范围内天线增益为常数的同类方程不同,它既考虑了半功率点以外的波束能量,也考虑了波束内天线增益的不均匀分布。本文以713天气雷达为例,从保证波束在降水区内时雷达方程能给出一定精度的回波强度和波束边缘进入降水区时能产生可探测回波这两个方面,利用新得到的方程,计算了有意义的波束范围,得到了一些在分析、使用雷达观测资料时值得注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次降雪过程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并结合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1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一次大范围的较大降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这次较大降雪过程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分析了这次降雪回波过程的特征,分析了回波强度的不均匀性、速度场回波的低空急流和高度显示的二层云结构等特征,对大雪探测和预报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As a study on exploiting and popularizing the advanced dual-polarization weather radartechnique in China,the physical mechanism for the propagation effect of the radar wave isdiscussed by using the widely adapted extended boundary condition method,and some theoreticresults are provided for improving rain measurement accuracy.Furthermore,phase information,another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microwave,is considered for tapping the potentialitiesof the new meteorological radar system.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NUIST-CDP)的观测资料,结合南京龙王山SA天气雷达数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综合观测基地的OTT Parsivel雨滴谱仪数据、南京市地面雨量计数据,分析NUIST-CDP探测资料的质量及定量降水估计(QPE)精度情况。将NUIST-CDP与SA雷达的回波强度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NUIST-CDP回波强度偏弱;将滴谱仪上方NUIST-CDP测量的反射率因子ZH、差分反射率因子ZDR与滴谱仪数据对比,雷达参量ZH、ZDR与滴谱仪数据变化趋势一致,但整体略偏小;比较差分传播相移率KDP与ZH的变化情况,由差分传播相移ΦDP经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的KDP与ZH数据一致性很好。利用南京地区2015年夏季(5—8月)收集的滴谱数据计算偏振雷达参数,拟合测雨方程,进行两次降水过程个例的QPE分析,并与南京地区雨量计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R(KDP)测雨精度最高,R(KDP,ZDR)次之,使用偏振参量能明显提高降雨估算精度;R(ZH)、R(ZH,ZDR)方法测雨反演结果低于地面雨量计雨量值,且低于SA雷达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18.
雷达定量降水估计技术及效果评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提高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的精度,利用广东省6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回波资料和雨量计降水量观测资料,采用概率配对法(PFT,Probability-fitting technique)建立Z-I关系进行单部雷达降水估测,并采用最优插值法(OI,Optimum Interpolation)对降水估计进行订正;为扩大降水估测的范围,对多部雷达的降水估计进行拼接,采取重叠区域以各部雷达的均方根误差平方的倒数作为权重系数(iω==1/RMSE(K)2/n∑i-1/RMSE(i)2)进行加权平均,并分别分析比较上述方法得到的降水估计与单纯OI雨量计及与雷达拼图回波强度得到的降水估计的优劣。以上各环节误差分析表明,对于单部雷达,雨量计降水强度与其上空9点平均的雷达回波强度关系最为密切;6部相同型号的雷达估测降水精度各异。交叉检验表明,OI雷达法对单部和多部雷达估测降水均可取得较好的校准效果;对于多部雷达的降水估测,单部雷达先分别进行OI订正后拼接,然后对重叠区再次OI订正的结果比直接对未订正的单部雷达降水估计拼接后统一做一次OI订正的效果好。多部雷达降水估计拼接时,前期对于单部雷达降水估计的订正尤为重要;多部雷达降水估计的拼接值精度要明显高于OI雨量计,而相比由雷达拼图回波强度得到的降水估计而言,前者也优于后者。因此,多部雷达降水估计的拼接方法,对雷达资料的应用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在业务上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旋转椭球雨滴群的雷达气象方程及测雨订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导出了雷达发射水平偏振波时适用于旋转椭球雨滴群在三种不同取向情况下的雷达气象方程,并且重新定义了相应的雷达反射率因子,确定了在用雷达测定非球形雨滴降水时的订正系数,为提高雷达定量测量强降水的精确度提供了一种瓣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气辐射传输理论分别建立Ku波段和C波段的降雨模型,模拟热带气旋降雨区洋面的雷达回波并反演了洋面10 m风场,用于研究降雨对测风的影响以及风云三号双频风场雷达 (WFR) 的测风能力。分析表明:回波的衰减或增强取决于降雨衰减项和后向散射项的相对大小;热带气旋的降雨使反演风速偏小,风向精度降低,Ku波段相对于C波段更易受影响,在高风速 (超过30 m·s-1) 条件下,可达5~20 m·s-1的负风速偏差。反演结果表明:双频反演的新方法能够结合Ku波段与C波段的优势,双频最大似然估计 (MLE) 方法在分辨率上优于C波段单频反演,相对Ku单频反演能降低降雨对测风的衰减作用,结合双频MLE方法和C波段单频反演优势的分区反演方法可以显著减小降雨偏差,提高风速反演精度,在有风云三号湿度计同步观测的条件下,是提高热带气旋降雨区测风精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